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八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am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D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收集1996年至2004年间行广泛切除的8例DM,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5例,女3例,年龄35~83岁,平均64岁.肿瘤多位于头颈部,平均Breslow厚度为2.2mm,所有病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平均随访43.2个月,2例复发(1例全身转移),其中1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结论 DM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惰性,淋巴结转移率低.病理上要与多种肉瘤及癌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家长对先天性白内障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患儿的态度、就医信念及行为状况,以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法 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以及对家长的知、信、行三方面调查,对调查结果 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多数家长对先天性白内障知识极为欠缺,部分家长对患儿康复缺乏信心,对患儿态度及行为多有偏曲.不同学历家长对知识了解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患儿态度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永州市结核病防治所2000年3月~2005年3月期间就诊的已完成疗程的324例60岁以上痰检阳性老年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24例老年痰检阳性肺结核病例中228例为老年期发病,占70.4%,60~69岁年龄组发病例教最多.324例中浸润性肺结核186例,占总例数的57.4%;纤维空洞性肺结核138例,占总病例数的42.6%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在房颤复律后联合应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房颤持续时间>30 d的住院患者147例,恢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72例)和厄贝沙坦+胺碘酮组(75例),胺碘酮组治疗方案:恢复窦性心律后,给予胺碘酮0.2 g/d一次口服;厄贝沙坦+胺碘酮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150 mg/d,复律后随访观察22个月.结果 用药后厄贝沙坦+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单用胺碘
目的 探明益神启窍方对PVS患者血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中药组与常规组,均采用高压氧、改善脑代谢、对症、支持等治疗,中药组加益神启窍方,疗程2个月;采用
该实验制备了BiOCI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TEM、HRTEM和DRS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BiOCI呈高纯单相,且具有层状结构,其带隙为3.19 eV.该催化剂对亚甲基兰(MB)具有良好的光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是一组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它包括钙粘素、整合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和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等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后复发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并评估预后。方法 总结1999~2004年收治的140例膀胱癌手术后的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膀胱癌手术后复发与肿瘤位
目的 分析急性脑肿瘤卒中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经CT或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脑肿瘤卒中患者49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以胶质瘤、脑转移瘤、垂体瘤多见,临床以在慢性病程的基础上突然加重为特点,主要表现为急性加重的头痛、呕吐、偏瘫、视力及瞳孔改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CT和MRI有较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急诊手术为治疗的有效手段.结论 急性脑瘤卒中的内
呼吸道黏膜免疫除了传统的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淋巴细胞参与外,目前认为还有多种重要的细胞和分子如支气管上皮细胞、M细胞、γδT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分泌型IgA等参与了呼吸道黏膜免疫并发挥重要作用,现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目的 了解影响武汉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2003年至2004年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212例CHB患者进行调查.其中非治疗组51例;基础护肝组32例;抗病毒治疗组129例,包括干扰素组31例,拉米夫定组58例,联合抗病毒组40例.结果 212例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自费者为515±150,部分报销者为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