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穿心红萝卜栽培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对比枣庄地区的气候条件分析其种植适宜性。同时,总结枣庄地区穿心红萝卜优化优选提纯复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穿心红萝卜;生长;气象条件;提纯复壮技术;山东枣庄
中图分类号 S1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230-02
Growth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alysis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hrough Carrot in Zaozhuang Area
WANG Ming-ho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Xuecheng District in Zaozhua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Zaozhuang Shandong 277000)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climatic conditions requirements of through carrot were introduced.The planting suitability were analyzed by con-trasting climate conditions in Zaozhuang City.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hrough carrot in Zaozhuang Area.
Key words through carrot;growth;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purification technology;Zaozhuang Shandong
萝卜又称芦菔、莱菔,为十字花科两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有着悠久的萝卜栽培历史,栽培面积也较大,在我国北方地区是仅次于大白菜的秋菜,占秋菜栽培面积的20%左右。萝卜营养丰富,具有杀菌消炎、润肠通便、防癌健身等功效,既可生食,也是食品加工的好原料,多年来一直深受消费者欢迎[1]。穿心红萝卜是较受青睐的萝卜品种之一,该文对其生长的气候条件及提纯复壮技术进行介绍。
1 穿心红萝卜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萝卜是一种半耐寒性植物,2~3 ℃种子即可发芽,20~25 ℃最适;幼苗耐高温低温能力较强,25 ℃高温、-3~2 ℃低温条件下仍可继续生长;5~25 ℃是茎叶生长需要的温度范围,15~20 ℃最适;6~20 ℃是肉质根生长需要的温度范围,13~18 ℃最适。注意不同品种所适应的温度范围存在一定区别。
1.2 土壤水分
萝卜生长需要保证一定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如水分供应不均,肉质根容易开裂;如土壤过干,加上天气炎热,气温偏高,肉质根的辣味增加,品质不良。
1.3 土壤营养
萝卜栽培对土壤营养要求较高,一般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5%)的壤土为宜。
1.4 光照
萝卜是喜光植物,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是肉质根肥大的必要条件,若光照不足,则产量和品质不理想[2]。
2 枣庄地区穿心红萝卜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2.1 光照
枣庄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一般在2 055.0~2 270.7 h之间,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全市平均无霜期在200~215 d之间,适合穿心红萝卜的生长。
2.2 温度
枣庄市年平均气温14.5 ℃左右,气候温和。枣庄市30年气象整编资料表明,连续低于-8.0 ℃的低温天气一般不会超过3 d。连续高于35 ℃的高温天气在2014年7月18—23日出现过6 d,是历史极值。但不利高温和低温天气出现的月份,一般都不会在穿心红萝卜的整个生长期内。因此,不会影响到枣庄穿心红萝卜的正常生长。
2.3 降水
枣庄市降雨较为充沛,年降水量695.0~825.8 mm,具有雨热同期、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也适合穿心红萝卜的生长[3]。
2.4 土壤
枣庄市有5个土类,包括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共80个土种。其中,棕壤土分布最广,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5%~14%,对穿心红萝卜的生长较为有利[4]。
3 枣庄地区穿心红萝卜优化优选提纯复壮技术
3.1 环境选择
选择无污染源、土壤肥沃、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进行穿心红萝卜的栽培。
3.2 整地、施基肥
深耕细耙土地;施肥总的要求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萝卜根系发达,要施足基肥,耕入土中。
3.3 品种优选方法
在株选工作的基础上,在萝卜生育期间,于成熟收获期进行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比较,通过多次观察、调查、综合评价,选优劣汰,从中筛选出典型性状突出的优株进行混合选择育种。选择标准:制定以叶簇小而肉质根大、肉质根在800 g以上、开头正、皮光色红、根头部小、须根少、根尾细、肉质致密、未糠心、抗病性强等性状为提纯复壮标准。坚持优中选优、连续多年选择、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并进行试验示范栽培及异地区域性栽培试验。
3.4 配套栽培技术
3.4.1 播种期选择。根据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在薛城区临城街道办事处绳桥村,于2013年8月5日、10日、15日、20日设置4个播期处理,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播期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新提纯复壮枣庄穿心红萝卜的最佳播期,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8月5日、8月10日2个播期萝卜的肉质根中还原糖的含量均偏低,而VC含量略高,而8月15日、8月20日2个播期萝卜的肉质根中还原糖的含量较高,而VC含量偏低,因此在生产中以8月中旬播种较为适宜。同时,较多的高温(25 ℃以上)积累,会使萝卜的外表粗糙,芥子油含量增加,辣味浓,质粗,降低品质。而过晚播种,有效积温不足,植株同化面积小,产量降低。在萝卜生长后期,由于气温下降,甚至有霜出现,低温反而促进了肉质根中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使萝卜的品质变佳,食之脆甜,而辣味减少。因此,萝卜经轻微霜冻后进行收获,有利于改善品质。 3.4.2 播种量选择。根据气候、土质、种子质量及播种方式确定播种量,一般穴播用种量2.25~3.75 kg/hm2,条播用种量6.0~7.5 kg/hm2。
3.4.3 播种密度。播种密度要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合理确定,一般株距35 cm,行距50~55 cm。播种时先浇清水或粪水,然后播种、盖土。每穴播种5~7粒,要分散开,播后覆土2 cm左右。
3.4.4 间苗。掌握早间苗、晚定苗的原则,第1次间苗于1~2片叶时进行,每穴留3株;第2次间苗于3~4片叶时进行;定苗于5~6片叶时进行,每穴留1株。
3.4.5 水分管理。穿心红萝卜的水分供给要适时适量。幼苗期少浇水,促进蹲苗;叶生长盛期适量灌溉,不宜过多,防止徒长;肉质根迅速膨大期应充分而均匀地灌水;采收前15 d停止灌水,以提高品种,增加其耐贮性。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进行不同含水量对萝卜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低,萝卜肉质根中的干物质含量虽然较高,但还原糖和Vc的含量则低。相反,土壤含水量太高,萝卜肉质根中的含水量也高,而还原糖、干物质的含量则低。据试验,在萝卜肉质根膨大前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不使土壤温度过大,避免叶子徒长。肉质根膨大盛期,适宜土壤含水量保持20%左右。收获前5~7 d,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5%左右,收获后有利于储藏保鲜。
3.4.6 肥料管理。萝卜生长前期需氮肥较多,应充分供给;中期应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肉质根的迅速膨大。若施足基肥可少施追肥。萝卜一般追肥2次以上,第1次追肥在“破肚”时进行,施三元复合肥(20-10-15)450~600 kg/hm2。第2次追肥在萝卜到“露肩”时,追施以上复合肥(20-10-15)300~450 kg/hm2。在萝卜膨大初期和膨大盛期分别喷施0.3%硼砂 0.08%硫酸镁溶液 0.08%硫酸锌溶液,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有较好效果。
3.4.7 中耕除草及培土。萝卜生长期间,需进行几次中耕松土,只松表土,不宜深,且多在封行前进行。高畦栽培的,要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把畦整理好。植株生长过密的,在后期摘除枯黄老叶,以利通风[5-6]。
3.5 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采取及时预防适时防治,并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必要时,按规定可选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5.1 农业防治。培育壮苗、清洁田园,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科学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盐渍化。
3.5.2 物理防治。在防风口用防虫网封闭;黄板诱杀,黄色板规格25 cm×40 cm,悬挂密度450~600块/hm2;银灰膜趋避蚜虫;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
3.5.3 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虫害。采用浏阳霉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等生物农药。
3.6 收获期选择
枣庄穿心红萝卜能耐0 ℃低温,遇-2 ℃以下低温即受冻害,食之有异味,品质变劣。在生长后期经受几次轻霜可促进肉质根中淀粉向糖分转化,使风味品质变佳。因此萝卜的收获期不宜过早,低温霜冻来临前收获即可,收获后最好把肉质根的根顶切除,以免在贮藏中长叶抽薹,消耗养分,引起糠心,降低食用价值。枣庄地区初霜冻一般出现在11月12日前后,因此枣庄穿心红萝卜收获期选择在11月15 日前后较适宜。但具体要根据收获季节的天气情况确定,如果有低于-2 ℃的低温出现,应赶在出现前及时收获[7]。
4 参考文献
[1] 杜昌学,刘红梅.夏萝卜高效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7(6):216.
[2] 缪高和.萝卜高产栽培技术[J].致富天地,2008(6):65-68.
[3] 王明红.浅析枣庄地区种植蓝莓有利气候条件及地理因子[J].安徽农业科学,2015(23):387.
[4] 周玉亮.枣庄市生态农业区划与模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18.
[5] 刘艳红,李晶晶,李波,等.潍县萝卜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90-291.
[6] 张建军,刘艳红,朱翠红.潍县萝卜早春小拱棚栽培的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304-305.
[7] 周哲健,刘娟.修文县春播萝卜引种试验及气象条件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2):187-189.
关键词 穿心红萝卜;生长;气象条件;提纯复壮技术;山东枣庄
中图分类号 S1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230-02
Growth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alysis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hrough Carrot in Zaozhuang Area
WANG Ming-ho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Xuecheng District in Zaozhua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Zaozhuang Shandong 277000)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climatic conditions requirements of through carrot were introduced.The planting suitability were analyzed by con-trasting climate conditions in Zaozhuang City.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hrough carrot in Zaozhuang Area.
Key words through carrot;growth;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purification technology;Zaozhuang Shandong
萝卜又称芦菔、莱菔,为十字花科两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有着悠久的萝卜栽培历史,栽培面积也较大,在我国北方地区是仅次于大白菜的秋菜,占秋菜栽培面积的20%左右。萝卜营养丰富,具有杀菌消炎、润肠通便、防癌健身等功效,既可生食,也是食品加工的好原料,多年来一直深受消费者欢迎[1]。穿心红萝卜是较受青睐的萝卜品种之一,该文对其生长的气候条件及提纯复壮技术进行介绍。
1 穿心红萝卜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萝卜是一种半耐寒性植物,2~3 ℃种子即可发芽,20~25 ℃最适;幼苗耐高温低温能力较强,25 ℃高温、-3~2 ℃低温条件下仍可继续生长;5~25 ℃是茎叶生长需要的温度范围,15~20 ℃最适;6~20 ℃是肉质根生长需要的温度范围,13~18 ℃最适。注意不同品种所适应的温度范围存在一定区别。
1.2 土壤水分
萝卜生长需要保证一定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如水分供应不均,肉质根容易开裂;如土壤过干,加上天气炎热,气温偏高,肉质根的辣味增加,品质不良。
1.3 土壤营养
萝卜栽培对土壤营养要求较高,一般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5%)的壤土为宜。
1.4 光照
萝卜是喜光植物,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是肉质根肥大的必要条件,若光照不足,则产量和品质不理想[2]。
2 枣庄地区穿心红萝卜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2.1 光照
枣庄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一般在2 055.0~2 270.7 h之间,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全市平均无霜期在200~215 d之间,适合穿心红萝卜的生长。
2.2 温度
枣庄市年平均气温14.5 ℃左右,气候温和。枣庄市30年气象整编资料表明,连续低于-8.0 ℃的低温天气一般不会超过3 d。连续高于35 ℃的高温天气在2014年7月18—23日出现过6 d,是历史极值。但不利高温和低温天气出现的月份,一般都不会在穿心红萝卜的整个生长期内。因此,不会影响到枣庄穿心红萝卜的正常生长。
2.3 降水
枣庄市降雨较为充沛,年降水量695.0~825.8 mm,具有雨热同期、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也适合穿心红萝卜的生长[3]。
2.4 土壤
枣庄市有5个土类,包括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共80个土种。其中,棕壤土分布最广,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5%~14%,对穿心红萝卜的生长较为有利[4]。
3 枣庄地区穿心红萝卜优化优选提纯复壮技术
3.1 环境选择
选择无污染源、土壤肥沃、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进行穿心红萝卜的栽培。
3.2 整地、施基肥
深耕细耙土地;施肥总的要求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萝卜根系发达,要施足基肥,耕入土中。
3.3 品种优选方法
在株选工作的基础上,在萝卜生育期间,于成熟收获期进行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比较,通过多次观察、调查、综合评价,选优劣汰,从中筛选出典型性状突出的优株进行混合选择育种。选择标准:制定以叶簇小而肉质根大、肉质根在800 g以上、开头正、皮光色红、根头部小、须根少、根尾细、肉质致密、未糠心、抗病性强等性状为提纯复壮标准。坚持优中选优、连续多年选择、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并进行试验示范栽培及异地区域性栽培试验。
3.4 配套栽培技术
3.4.1 播种期选择。根据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在薛城区临城街道办事处绳桥村,于2013年8月5日、10日、15日、20日设置4个播期处理,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播期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新提纯复壮枣庄穿心红萝卜的最佳播期,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8月5日、8月10日2个播期萝卜的肉质根中还原糖的含量均偏低,而VC含量略高,而8月15日、8月20日2个播期萝卜的肉质根中还原糖的含量较高,而VC含量偏低,因此在生产中以8月中旬播种较为适宜。同时,较多的高温(25 ℃以上)积累,会使萝卜的外表粗糙,芥子油含量增加,辣味浓,质粗,降低品质。而过晚播种,有效积温不足,植株同化面积小,产量降低。在萝卜生长后期,由于气温下降,甚至有霜出现,低温反而促进了肉质根中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使萝卜的品质变佳,食之脆甜,而辣味减少。因此,萝卜经轻微霜冻后进行收获,有利于改善品质。 3.4.2 播种量选择。根据气候、土质、种子质量及播种方式确定播种量,一般穴播用种量2.25~3.75 kg/hm2,条播用种量6.0~7.5 kg/hm2。
3.4.3 播种密度。播种密度要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合理确定,一般株距35 cm,行距50~55 cm。播种时先浇清水或粪水,然后播种、盖土。每穴播种5~7粒,要分散开,播后覆土2 cm左右。
3.4.4 间苗。掌握早间苗、晚定苗的原则,第1次间苗于1~2片叶时进行,每穴留3株;第2次间苗于3~4片叶时进行;定苗于5~6片叶时进行,每穴留1株。
3.4.5 水分管理。穿心红萝卜的水分供给要适时适量。幼苗期少浇水,促进蹲苗;叶生长盛期适量灌溉,不宜过多,防止徒长;肉质根迅速膨大期应充分而均匀地灌水;采收前15 d停止灌水,以提高品种,增加其耐贮性。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进行不同含水量对萝卜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低,萝卜肉质根中的干物质含量虽然较高,但还原糖和Vc的含量则低。相反,土壤含水量太高,萝卜肉质根中的含水量也高,而还原糖、干物质的含量则低。据试验,在萝卜肉质根膨大前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不使土壤温度过大,避免叶子徒长。肉质根膨大盛期,适宜土壤含水量保持20%左右。收获前5~7 d,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5%左右,收获后有利于储藏保鲜。
3.4.6 肥料管理。萝卜生长前期需氮肥较多,应充分供给;中期应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肉质根的迅速膨大。若施足基肥可少施追肥。萝卜一般追肥2次以上,第1次追肥在“破肚”时进行,施三元复合肥(20-10-15)450~600 kg/hm2。第2次追肥在萝卜到“露肩”时,追施以上复合肥(20-10-15)300~450 kg/hm2。在萝卜膨大初期和膨大盛期分别喷施0.3%硼砂 0.08%硫酸镁溶液 0.08%硫酸锌溶液,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有较好效果。
3.4.7 中耕除草及培土。萝卜生长期间,需进行几次中耕松土,只松表土,不宜深,且多在封行前进行。高畦栽培的,要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把畦整理好。植株生长过密的,在后期摘除枯黄老叶,以利通风[5-6]。
3.5 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采取及时预防适时防治,并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必要时,按规定可选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5.1 农业防治。培育壮苗、清洁田园,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科学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盐渍化。
3.5.2 物理防治。在防风口用防虫网封闭;黄板诱杀,黄色板规格25 cm×40 cm,悬挂密度450~600块/hm2;银灰膜趋避蚜虫;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
3.5.3 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虫害。采用浏阳霉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等生物农药。
3.6 收获期选择
枣庄穿心红萝卜能耐0 ℃低温,遇-2 ℃以下低温即受冻害,食之有异味,品质变劣。在生长后期经受几次轻霜可促进肉质根中淀粉向糖分转化,使风味品质变佳。因此萝卜的收获期不宜过早,低温霜冻来临前收获即可,收获后最好把肉质根的根顶切除,以免在贮藏中长叶抽薹,消耗养分,引起糠心,降低食用价值。枣庄地区初霜冻一般出现在11月12日前后,因此枣庄穿心红萝卜收获期选择在11月15 日前后较适宜。但具体要根据收获季节的天气情况确定,如果有低于-2 ℃的低温出现,应赶在出现前及时收获[7]。
4 参考文献
[1] 杜昌学,刘红梅.夏萝卜高效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7(6):216.
[2] 缪高和.萝卜高产栽培技术[J].致富天地,2008(6):65-68.
[3] 王明红.浅析枣庄地区种植蓝莓有利气候条件及地理因子[J].安徽农业科学,2015(23):387.
[4] 周玉亮.枣庄市生态农业区划与模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18.
[5] 刘艳红,李晶晶,李波,等.潍县萝卜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90-291.
[6] 张建军,刘艳红,朱翠红.潍县萝卜早春小拱棚栽培的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304-305.
[7] 周哲健,刘娟.修文县春播萝卜引种试验及气象条件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2):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