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拿回家一张“三好学生”奖状。他把奖状往桌上一撂,就到自己房间,“砰”地关上了门。
以往儿子得了奖状都很高兴,这次怎么了?吃晚饭时,我故意提起儿子得奖一事。谁知,儿子嘟着嘴说:“有什么可说的!也不是凭我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我和先生都觉得蹊跷。儿子说:“爸爸给我们学校拍电视了,学校为感谢爸爸才给我的‘三好学生’,有什么稀罕的!”听了这话,先生急忙解释:“儿子,你不经调查就乱说,可不对啊!你得‘三好学生’与我给你们学校拍电视没半点关系。我去你们学校拍片是台里安排的,我不但拍了你們学校,还拍了其他学校呢。”儿子一听,赶紧问:“真的吗?我以为我的‘三好学生’是爸爸搞了特权呢。我们班的李晨他爸帮我们学校办了点事,就顺便给儿子捞了一个‘三好学生’,多没意思!”
我和先生赞赏儿子这种凡事靠自己的精神,并当即表示,绝不徇私舞弊,坚决支持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取胜利果实。
记得去年夏天,儿子参加市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大赛。赛前,我对先生说,你在电视台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帮孩子找个主持人辅导一下吧。于是,先生联系了一个不错的少儿节目主持人。不料,儿子坚决不同意:“爸爸在电视台工作,本来就容易被人怀疑我沾了爸爸的光。如果再搞特殊,让主持人辅导我,就算我凭实力拿了奖,人家也不信。我不去!”
就这样,儿子拒绝辅导,自己跟着录像带一遍遍地练,最后只得了个优秀奖。不过,他很高兴:“虽然无缘前三名,但这是我自己通过努力摘下的果实,不太红不太大但甜着呢。”
孩子的话让我们都沉默了。良久,先生说,孩子做得对,有人拿个红苹果给你,和你自己给苹果树浇水施肥然后亲手把苹果摘下来,吃起来味道绝对不一样。而且,孩子自己动手尝试,更能坚定他的信心,给予他更大的勇气。
谁说不是呢?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有太多的父母,错误地以为利用职务便利或者其他优势搞点特权,给孩子提供别人得不到的帮助,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
我表姐就是这样。她嫁了一个官宦子弟。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各方资源照顾,小红花得得最多,奖状拿到手软,日子过得风调雨顺,家长也喜滋滋的。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换了一个新班主任。这个老师一来,就把原来的班干部统统免掉,然后让同学们公开竞聘;上课提问也不看学生背景;对班级事务,一是一二是二,奖罚分明。这样一来,表姐的孩子原有的优越感统统没了:班长当不成了,不再被老师捧在手心,犯错后和其他同学一样被批评……孩子一下子蒙了,心理无法承受,坚决不上学了。全家人慌了手脚,多次跟老师沟通。
结果,老师一针见血地说:“其实,孩子没什么大问题,有大问题的是你们家长。你们让孩子享受特殊照顾,让孩子误以为她根本无须做出任何努力,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她要爬山,你们在后面推;她要游泳,你们给她套上游泳圈,她不费力气就比别人爬得快,游得远,可这些助力一旦失去,她连个普通人都比不过。”
老师的话直戳表姐的心窝。她懊悔地说:“我本想帮孩子,不承想却害了孩子。”
家长出于爱,总想让孩子走捷径,可生活哪有什么捷径可走?所以,不如放手让孩子经历他该经历的,品尝他该品尝的,通过努力摘下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果实。
【编辑:杨子】
以往儿子得了奖状都很高兴,这次怎么了?吃晚饭时,我故意提起儿子得奖一事。谁知,儿子嘟着嘴说:“有什么可说的!也不是凭我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我和先生都觉得蹊跷。儿子说:“爸爸给我们学校拍电视了,学校为感谢爸爸才给我的‘三好学生’,有什么稀罕的!”听了这话,先生急忙解释:“儿子,你不经调查就乱说,可不对啊!你得‘三好学生’与我给你们学校拍电视没半点关系。我去你们学校拍片是台里安排的,我不但拍了你們学校,还拍了其他学校呢。”儿子一听,赶紧问:“真的吗?我以为我的‘三好学生’是爸爸搞了特权呢。我们班的李晨他爸帮我们学校办了点事,就顺便给儿子捞了一个‘三好学生’,多没意思!”
我和先生赞赏儿子这种凡事靠自己的精神,并当即表示,绝不徇私舞弊,坚决支持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取胜利果实。
记得去年夏天,儿子参加市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大赛。赛前,我对先生说,你在电视台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帮孩子找个主持人辅导一下吧。于是,先生联系了一个不错的少儿节目主持人。不料,儿子坚决不同意:“爸爸在电视台工作,本来就容易被人怀疑我沾了爸爸的光。如果再搞特殊,让主持人辅导我,就算我凭实力拿了奖,人家也不信。我不去!”
就这样,儿子拒绝辅导,自己跟着录像带一遍遍地练,最后只得了个优秀奖。不过,他很高兴:“虽然无缘前三名,但这是我自己通过努力摘下的果实,不太红不太大但甜着呢。”
孩子的话让我们都沉默了。良久,先生说,孩子做得对,有人拿个红苹果给你,和你自己给苹果树浇水施肥然后亲手把苹果摘下来,吃起来味道绝对不一样。而且,孩子自己动手尝试,更能坚定他的信心,给予他更大的勇气。
谁说不是呢?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有太多的父母,错误地以为利用职务便利或者其他优势搞点特权,给孩子提供别人得不到的帮助,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
我表姐就是这样。她嫁了一个官宦子弟。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各方资源照顾,小红花得得最多,奖状拿到手软,日子过得风调雨顺,家长也喜滋滋的。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换了一个新班主任。这个老师一来,就把原来的班干部统统免掉,然后让同学们公开竞聘;上课提问也不看学生背景;对班级事务,一是一二是二,奖罚分明。这样一来,表姐的孩子原有的优越感统统没了:班长当不成了,不再被老师捧在手心,犯错后和其他同学一样被批评……孩子一下子蒙了,心理无法承受,坚决不上学了。全家人慌了手脚,多次跟老师沟通。
结果,老师一针见血地说:“其实,孩子没什么大问题,有大问题的是你们家长。你们让孩子享受特殊照顾,让孩子误以为她根本无须做出任何努力,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她要爬山,你们在后面推;她要游泳,你们给她套上游泳圈,她不费力气就比别人爬得快,游得远,可这些助力一旦失去,她连个普通人都比不过。”
老师的话直戳表姐的心窝。她懊悔地说:“我本想帮孩子,不承想却害了孩子。”
家长出于爱,总想让孩子走捷径,可生活哪有什么捷径可走?所以,不如放手让孩子经历他该经历的,品尝他该品尝的,通过努力摘下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果实。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