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思想,是严复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政治理论。严复通过对中西方的比较研究发现国民素质决定国家的富强贫弱,所以中国想要进步,必须通过改造国民性才能够实现。本文是以严复的“三民”思想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其在近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严复;国民性改造;现实意义
严复作为近代中国西学第一人,提出对国民进行改造的“三民”思想,希望能够挽救中国落后贫弱的境况,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具有现实意义。
1.国民性改造的具体措施
“贫民无富国,弱民无强国。乱民无治国……民力已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故也”。因此严复认为必须通过对国民素质的改造才能够救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1)鼓民力——提升国民身体素质
严复提出“鼓民力”就是要发展体育。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唤起了严复对武力的肯定和追求,他深切地感受到,国民的身体素质问题关系到民族的优劣存亡与国家的贫富强弱。因此在严复的“三民”思想中,“鼓民力”是“开民智”和“新民德”的基础。
严复在英国留学期间研究西方思想文化时,发现相对文弱的中国人,英国人注重强身健体,所以成就了国家的强盛,而中国自古以来重文治而轻武事,总是被周边体魄强健的游牧民族所制服。因此,严复主张改变重文轻武的传统价值观念,要求采取严厉有效的措施禁绝缠足和鸦片。
2)开民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所谓“开民智”,就是废除八股,学习西学。
严复深信开发国民智慧,吸取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国家的富强指日可待,而这也是“三民”中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他提出变法改革急需了解其他国家历史的优秀人才。而中国的统治阶级实行的科举制,除了培养少数统治人才外,其他农工商贾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而在西方,实行普及教育,“兵农工商”以至“妇女走卒”俱能识字。因此,严复反复强调:西学的重要性以及科举制度对人才的荼毒。他终其一生大量翻译西方的名著,是在用实际行动为“开民智”开辟道路。
3)新民德——确立新的伦理道德观念
“三民”之中“最难”的,是“新民德”。
在严复看来当时的中国民众普遍都是受教育程度低下的文盲,更别提是否具备基本的民主意识和政治敏感。所以中国的当务之急便是“新民德”用新的伦理道德观念代替传统中国封建宗法和伦理道德。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革新,而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教育,那么德育就是国民性改造中的重点。
因此,要救中国于贫弱,救民族于危亡,关键是要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观念,通过德、智、力三个方面改造国民性。
2.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现实意义
严复在水深火热的中国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国民改造理论,冲击了封建伦理思想,对近代中国国民德道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国民的思想解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革故鼎新的作用。
1)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打破了古代中国“重文轻武”的局面。
鸦片战胜的失败,让先进知识分子彻底觉醒,虽然中国在战争中分崩离析,被迫受辱,但它也加速了社会的转型,将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引入中国。严复倡导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是希望民众能够通过强身健体来达成国家富强的目标。他说:“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西洋言治之家,莫不以此为最急。厉考中西史传所垂,至今五洲五六十国之间,富强弱之异,莫不于此焉肇分。”严复倡导的“鼓民力”深刻批判了传统中国社会“重文轻武”思想,并且他的这种思想远远超出了教育的领域,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部分。
2)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破除了传统封建权威对民众的束缚。
严复认为,“三民”问题中,“民智不开,不变亡,即变亦亡。”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知识分子们的支持。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民热烈关注的焦点。
严复认为注重传统文化而忽略科学技术的科举制,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所以他极力提倡废除科举制,重视培养民众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勇于质疑权威的能力,主张国人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控制中解脱出来,利用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救亡图存。
3)确立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冲击了封建中国传统伦理纲常观念。
近代中国,一个个知識分子如林则徐、魏源、李鸿章、张之洞、等都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救国,结果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严复认为只靠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国民自身。他说:“苟民力已茶,民智已卑,民德己薄,虽有富强之政,奠之能巧人心道德,矜相卖而鄙笃诚”他强调国民文化素质重于身体素质,而道德观念重于文化素质,可以看出,“新民德”在严复“三民”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他在大量翻译西方名著的过程中发现,国民道德素质的劣根性。封建中国等级制度分明,皇帝要求民众在思想上遵守三纲五常,儒家思想也仅重视个人内在修养,造成了国民对于除自身和家人利益以外的国家利益不感兴趣,对于国家存亡毫无概念,完全置身事外。因此他提倡用自由、民主、平等的新的伦理观念来替代传统封建统治下的伦理纲常,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
[关键词]严复;国民性改造;现实意义
严复作为近代中国西学第一人,提出对国民进行改造的“三民”思想,希望能够挽救中国落后贫弱的境况,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具有现实意义。
1.国民性改造的具体措施
“贫民无富国,弱民无强国。乱民无治国……民力已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故也”。因此严复认为必须通过对国民素质的改造才能够救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1)鼓民力——提升国民身体素质
严复提出“鼓民力”就是要发展体育。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唤起了严复对武力的肯定和追求,他深切地感受到,国民的身体素质问题关系到民族的优劣存亡与国家的贫富强弱。因此在严复的“三民”思想中,“鼓民力”是“开民智”和“新民德”的基础。
严复在英国留学期间研究西方思想文化时,发现相对文弱的中国人,英国人注重强身健体,所以成就了国家的强盛,而中国自古以来重文治而轻武事,总是被周边体魄强健的游牧民族所制服。因此,严复主张改变重文轻武的传统价值观念,要求采取严厉有效的措施禁绝缠足和鸦片。
2)开民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所谓“开民智”,就是废除八股,学习西学。
严复深信开发国民智慧,吸取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国家的富强指日可待,而这也是“三民”中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他提出变法改革急需了解其他国家历史的优秀人才。而中国的统治阶级实行的科举制,除了培养少数统治人才外,其他农工商贾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而在西方,实行普及教育,“兵农工商”以至“妇女走卒”俱能识字。因此,严复反复强调:西学的重要性以及科举制度对人才的荼毒。他终其一生大量翻译西方的名著,是在用实际行动为“开民智”开辟道路。
3)新民德——确立新的伦理道德观念
“三民”之中“最难”的,是“新民德”。
在严复看来当时的中国民众普遍都是受教育程度低下的文盲,更别提是否具备基本的民主意识和政治敏感。所以中国的当务之急便是“新民德”用新的伦理道德观念代替传统中国封建宗法和伦理道德。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革新,而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教育,那么德育就是国民性改造中的重点。
因此,要救中国于贫弱,救民族于危亡,关键是要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观念,通过德、智、力三个方面改造国民性。
2.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现实意义
严复在水深火热的中国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国民改造理论,冲击了封建伦理思想,对近代中国国民德道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国民的思想解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革故鼎新的作用。
1)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打破了古代中国“重文轻武”的局面。
鸦片战胜的失败,让先进知识分子彻底觉醒,虽然中国在战争中分崩离析,被迫受辱,但它也加速了社会的转型,将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引入中国。严复倡导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是希望民众能够通过强身健体来达成国家富强的目标。他说:“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西洋言治之家,莫不以此为最急。厉考中西史传所垂,至今五洲五六十国之间,富强弱之异,莫不于此焉肇分。”严复倡导的“鼓民力”深刻批判了传统中国社会“重文轻武”思想,并且他的这种思想远远超出了教育的领域,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部分。
2)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破除了传统封建权威对民众的束缚。
严复认为,“三民”问题中,“民智不开,不变亡,即变亦亡。”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知识分子们的支持。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民热烈关注的焦点。
严复认为注重传统文化而忽略科学技术的科举制,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所以他极力提倡废除科举制,重视培养民众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勇于质疑权威的能力,主张国人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控制中解脱出来,利用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救亡图存。
3)确立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冲击了封建中国传统伦理纲常观念。
近代中国,一个个知識分子如林则徐、魏源、李鸿章、张之洞、等都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救国,结果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严复认为只靠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国民自身。他说:“苟民力已茶,民智已卑,民德己薄,虽有富强之政,奠之能巧人心道德,矜相卖而鄙笃诚”他强调国民文化素质重于身体素质,而道德观念重于文化素质,可以看出,“新民德”在严复“三民”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他在大量翻译西方名著的过程中发现,国民道德素质的劣根性。封建中国等级制度分明,皇帝要求民众在思想上遵守三纲五常,儒家思想也仅重视个人内在修养,造成了国民对于除自身和家人利益以外的国家利益不感兴趣,对于国家存亡毫无概念,完全置身事外。因此他提倡用自由、民主、平等的新的伦理观念来替代传统封建统治下的伦理纲常,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