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教学中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积极有效地将文化教学的内容融于语言教学之中,这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可供借鉴的经验并不多,有关的学术著作和文章讨论如何认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多,而论及如何实施文化教学方法的却较少。相形之下,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早,成果较多,有些理论也涉及到这些具体问题,但针对性又不强,难以借此来全面指导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作些理论上的探索,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对文化教学的步骤提出几点初步的意见。
所谓文化教学的方法,是指外语教学中怎样或用什么手段来进行文化教学或实行文化教学的过程,展现文化教学的效果。关于这一点不乏见仁见智的观点和做法。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有:
桂诗春教授认为可以采用文化旁白(cultural aside)、同化法(cultural assimilators)和文化包(cultural capsules)等方法。文化旁白指教师在教学中见缝插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讨论;同化法又分三种:一是指出某文化交往中的文化误解,二是解释误解产生的原因,三是让学生作出反应——选择正确答案;文化包是指一个文化包有介绍别国文化的一个侧面材料,后再进行一次文化对比讨论。
胡文仲教授早在1982年就提出要对文化教学进行文化教学的观点,方法有:在外语院系的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课程外,在条件许可时,应该增设社会学、人类学这类课程; 在教学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在自编教材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注意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充分利用外籍教师;开展汉英文化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等。几年之后,他又在第一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作了“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的专题发言,更为详细地论说了文化教学的若干方法。
上述两位学者对文化教学方法的论述无疑都是真知灼见,在我国外语教学界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我们则把文化教学的方法局限于具体的语言教学方法的范围内,即讨论的重点应是采取哪些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揭示语言或非语言中隐含的文化信息。我们认为,选择文化教学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依照教学目的、教学层次、教学科目、教学对象以及教学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的并用:
1.双向融合法
变传统的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单向教学为融语言形式与文化内容为一体的双向教学,即在对语言材料的内容进行语言知识讲授和言语技能训练的同时,适度地阐释其蕴含着的文化意义,以促使学生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全面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如在学习“There is Only Luck”(College English, Book 2,Unit Seven) 一文时,向学生介绍美国是一个犯罪率较高的国家,因为在美国,大部分人都有枪,枪杀案时有发生。同时还要介绍美国的street crime, crime prevention, the possession of guns by American individuals的情况,这样才能使学生深深领悟到作者为什么说“There is Only Luck”及“Security is an illusion, there is no safety in locks or in guns. Guns make some people feel safe and some people feel strong but they are fooling themselves.”
2.背景阐释法
对语言材料所涉及的文化内容从背景知识的角度或直接进行阐释和解说,或说明其文化含义,或指明其使用的文化规约和使用的不同情景场合。阐释时可用揭示、注释和联想为主要手段。揭示——对母语与外语概念上对应的词语,尽可能揭示其不等值的文化信息;注释——对母语与外语概念上不对应的词语进行必要的注释和讲解;联想——对两种语言概念上相同但文化背景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词语进行信息联想,可以是同类联想,也可以是对比联想,还可以是情景联想和主题联想。如在阅读到“A pause——in which I began to steady the palsy of my nerves and to feel that the Rubicon was passed; and that the trial, no longer to be shirked, must be firmly sustained.”一句时,应简要说明:Rubicon(卢比孔)河位于意大利北部,它是古罗马凯撒(Julius Caesar)领地和以元老院派庞培为首的罗马政府领地的界河。公元前49年凯撒决心推翻庞培,夺取罗马政权,随着一声高呼:“The die is cast.”(骰子已掷出。凯撒名言),挥兵渡河与庞培决一死战。后用cross/pass the Rubicon比喻:采取断然措施,作出重要决定;破釜沉舟,下定决心等。了解这段背景之后,学生很容易理解上面那句话。
3.信息集约法
改变过去那种对语言知识的讲解面面俱到或广种薄收、靠增加教学量来提高教学效果的粗放式教学模式,转而采用在现有语言材料的基础上靠扩大语言的文化信息量来实现教学目的的集约式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单位面积产量”。如可以对具有文化信息的基础词汇或用法进行纵横两个方面的延伸和扩展,以强化学生对所学词语和用法的理解及记忆; 也可以以点带面,抓住具有文化信息的信息点或关键词语,分析领会材料的整体内容。如在讲到“keep up with the Joneses”时,我们作了这样的背景介绍:美国画家阿瑟•R•蒙德(Arthur R Mond),他于1913年以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为题写了一组滑稽文章连载在纽约的《环球》(Globe)报上。内容是描绘资本家与邻居比阔绰、赶时髦的经历,以鞭挞当时赶时髦的社会风气。Jones(琼斯)是常见的姓氏,于是keep up with the Joneses(赶上琼斯家)就成了与“跟别人比阔气,赶时髦,跟邻居攀比”的委婉说法。又通过例句“Mrs. Smith kept buying every new thing that was advertised. Finally Mr. Smith told her to stop trying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and to start things for herself.”加深学生的理解。
4.异同对比法
教学中对母语文化和所学语言国文化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文化规约和行为规约的异同,利用“同”来获得语言学得和习得的正迁移,指出“异”; 来防止文化学得和习得的“负迁移”。这种从语言深层次出发,透过语言的表层进而对所学外语所反映的与母语文化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对比的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它有助于克服学生在学得和习得所学外语和文化的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如在谈到“死”时,介绍汉英均有委婉表达。在现代汉语中,有关“死”的委婉表达有:“逝世”、“去世” 、“永别”、“病故”、“千古” 、“安息”、“长眠”、“捐躯”、“牺牲”、“归天”、“上天堂”、“夭折”等;英语中“die”的委婉表达也毫不逊色:go the way of all flesh, breathe one’s last, pass away, one’s heart ceased to beat, depart from this world,demise, passed over to/joined the majority, handed in his accounts, be in the dust, come to untimely end, shuffle off this mortal coil。又如一些词语,因文化背景不同,汉英的表达就不尽相同:as close as an oyster(守口如瓶), 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雨后春笋), as rich as a Jew(富可敌国),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壮如牛)。再如英汉对“夏天”的联想意义完全不同,一提起“夏天”,中国人就联想到赤日炎炎、骄阳似火的六月天,而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夏日温和凉爽,英国人心中的“夏天” 是“小阳春 ”,莎翁佳句为证“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temperate.”。
5.交际实践法
交际文化不仅体现在语言材料上,而且还表现在典型环境中人的行为举止即行为文化方面,因此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设置真实的语言环境。除进行必要的典型句型操练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交际文化氛围,使学生有意识地置身于所学语言国典型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通过多媒体、网络、电视、幻灯等播放外语录像、外语电影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还可以走出去或请进来, 邀请中外“外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外语教学中。
所谓文化教学的方法,是指外语教学中怎样或用什么手段来进行文化教学或实行文化教学的过程,展现文化教学的效果。关于这一点不乏见仁见智的观点和做法。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有:
桂诗春教授认为可以采用文化旁白(cultural aside)、同化法(cultural assimilators)和文化包(cultural capsules)等方法。文化旁白指教师在教学中见缝插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讨论;同化法又分三种:一是指出某文化交往中的文化误解,二是解释误解产生的原因,三是让学生作出反应——选择正确答案;文化包是指一个文化包有介绍别国文化的一个侧面材料,后再进行一次文化对比讨论。
胡文仲教授早在1982年就提出要对文化教学进行文化教学的观点,方法有:在外语院系的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课程外,在条件许可时,应该增设社会学、人类学这类课程; 在教学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在自编教材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注意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充分利用外籍教师;开展汉英文化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等。几年之后,他又在第一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作了“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的专题发言,更为详细地论说了文化教学的若干方法。
上述两位学者对文化教学方法的论述无疑都是真知灼见,在我国外语教学界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我们则把文化教学的方法局限于具体的语言教学方法的范围内,即讨论的重点应是采取哪些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揭示语言或非语言中隐含的文化信息。我们认为,选择文化教学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依照教学目的、教学层次、教学科目、教学对象以及教学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的并用:
1.双向融合法
变传统的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单向教学为融语言形式与文化内容为一体的双向教学,即在对语言材料的内容进行语言知识讲授和言语技能训练的同时,适度地阐释其蕴含着的文化意义,以促使学生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全面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如在学习“There is Only Luck”(College English, Book 2,Unit Seven) 一文时,向学生介绍美国是一个犯罪率较高的国家,因为在美国,大部分人都有枪,枪杀案时有发生。同时还要介绍美国的street crime, crime prevention, the possession of guns by American individuals的情况,这样才能使学生深深领悟到作者为什么说“There is Only Luck”及“Security is an illusion, there is no safety in locks or in guns. Guns make some people feel safe and some people feel strong but they are fooling themselves.”
2.背景阐释法
对语言材料所涉及的文化内容从背景知识的角度或直接进行阐释和解说,或说明其文化含义,或指明其使用的文化规约和使用的不同情景场合。阐释时可用揭示、注释和联想为主要手段。揭示——对母语与外语概念上对应的词语,尽可能揭示其不等值的文化信息;注释——对母语与外语概念上不对应的词语进行必要的注释和讲解;联想——对两种语言概念上相同但文化背景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词语进行信息联想,可以是同类联想,也可以是对比联想,还可以是情景联想和主题联想。如在阅读到“A pause——in which I began to steady the palsy of my nerves and to feel that the Rubicon was passed; and that the trial, no longer to be shirked, must be firmly sustained.”一句时,应简要说明:Rubicon(卢比孔)河位于意大利北部,它是古罗马凯撒(Julius Caesar)领地和以元老院派庞培为首的罗马政府领地的界河。公元前49年凯撒决心推翻庞培,夺取罗马政权,随着一声高呼:“The die is cast.”(骰子已掷出。凯撒名言),挥兵渡河与庞培决一死战。后用cross/pass the Rubicon比喻:采取断然措施,作出重要决定;破釜沉舟,下定决心等。了解这段背景之后,学生很容易理解上面那句话。
3.信息集约法
改变过去那种对语言知识的讲解面面俱到或广种薄收、靠增加教学量来提高教学效果的粗放式教学模式,转而采用在现有语言材料的基础上靠扩大语言的文化信息量来实现教学目的的集约式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单位面积产量”。如可以对具有文化信息的基础词汇或用法进行纵横两个方面的延伸和扩展,以强化学生对所学词语和用法的理解及记忆; 也可以以点带面,抓住具有文化信息的信息点或关键词语,分析领会材料的整体内容。如在讲到“keep up with the Joneses”时,我们作了这样的背景介绍:美国画家阿瑟•R•蒙德(Arthur R Mond),他于1913年以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为题写了一组滑稽文章连载在纽约的《环球》(Globe)报上。内容是描绘资本家与邻居比阔绰、赶时髦的经历,以鞭挞当时赶时髦的社会风气。Jones(琼斯)是常见的姓氏,于是keep up with the Joneses(赶上琼斯家)就成了与“跟别人比阔气,赶时髦,跟邻居攀比”的委婉说法。又通过例句“Mrs. Smith kept buying every new thing that was advertised. Finally Mr. Smith told her to stop trying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and to start things for herself.”加深学生的理解。
4.异同对比法
教学中对母语文化和所学语言国文化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文化规约和行为规约的异同,利用“同”来获得语言学得和习得的正迁移,指出“异”; 来防止文化学得和习得的“负迁移”。这种从语言深层次出发,透过语言的表层进而对所学外语所反映的与母语文化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对比的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它有助于克服学生在学得和习得所学外语和文化的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如在谈到“死”时,介绍汉英均有委婉表达。在现代汉语中,有关“死”的委婉表达有:“逝世”、“去世” 、“永别”、“病故”、“千古” 、“安息”、“长眠”、“捐躯”、“牺牲”、“归天”、“上天堂”、“夭折”等;英语中“die”的委婉表达也毫不逊色:go the way of all flesh, breathe one’s last, pass away, one’s heart ceased to beat, depart from this world,demise, passed over to/joined the majority, handed in his accounts, be in the dust, come to untimely end, shuffle off this mortal coil。又如一些词语,因文化背景不同,汉英的表达就不尽相同:as close as an oyster(守口如瓶), 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雨后春笋), as rich as a Jew(富可敌国),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壮如牛)。再如英汉对“夏天”的联想意义完全不同,一提起“夏天”,中国人就联想到赤日炎炎、骄阳似火的六月天,而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夏日温和凉爽,英国人心中的“夏天” 是“小阳春 ”,莎翁佳句为证“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temperate.”。
5.交际实践法
交际文化不仅体现在语言材料上,而且还表现在典型环境中人的行为举止即行为文化方面,因此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设置真实的语言环境。除进行必要的典型句型操练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交际文化氛围,使学生有意识地置身于所学语言国典型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通过多媒体、网络、电视、幻灯等播放外语录像、外语电影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还可以走出去或请进来, 邀请中外“外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外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