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贪劝廉的《红楼梦》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有言:“《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红楼梦》作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一定会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众说纷纭莫一衷。喜怒哀乐皆由我,取意参差各西东。我就从中读出了刺贪劝廉的味道。
  第二回中,当了不到一年知府老爷便被革职的贾雨村,因“身体劳倦”且“盘费不继”而托人谋到林府西宾的位置。因黛玉为母守丧尽哀触犯旧症“连日不曾上学”,贾雨村得闲“赏鉴那村野风光”,得见智通寺大门的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副对联讲的应该是这样一个道理:已经拥有很多却不肯就此罢手,仍为贪念所遣,直至泥足深陷,才知走投无路,想要回头却为时已晚。既然书中是贾雨村引出这副对联,我们不妨从关于贾雨村的字里行间中,寻找一下“有余忘缩手”与“无路想回头”的因果关系。
  第一回中,寄居葫芦庙的穷儒贾雨村得识“邻居”——姑苏乡宦甄士隐,因得甄家赠送盘费得以进京参加大比。其前一次过府相叙,因甄士隐到前厅接待客人,独在书房的贾雨村翻书解闷间曾心动于甄府丫鬟娇杏的两次回眸。第二回中,得中进士选入外班(清朝会试中进士后,分发外地任官者),后升了本府知府的贾雨村,甫一到任便“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此时,甄士隐已随疯跛道人出家了);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甄士隐岳父),贾雨村赠其百金,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做二房。”
  这里且不说贾雨村答谢甄家是否知恩图报,知恩图报的前提是否缘于娇杏之故,单就原为穷书生,仅为官一二年(从甄士隐出家前的心境和身体情况描写看,应该不会超过两年),就能毫不心疼地撒出这么多金、银、锦缎,我们就不难看出,贾雨村应该不是个清廉之官,更何况上任第二天就急不可耐地接了个二房入府。结果是在知府任上不上一年便被革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革职后虽然“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嬉笑自若”,而实际上“那雨村心中”却是“十分惭恨”。因此才有面对智通寺的对联,能够同病相怜地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
  如果不从封建社会的大背景究其历史原因,仅从贾雨村个人做官轨迹来分析,我们也不难想象,如果贾雨村在为官之初能够做到“不伸手”,哪怕是任了知府之后“能缩手”的话,也许就不会连知府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被革职发落了。
  有意思的是,第三回中,贾雨村因借林如海、贾政之力,得补应天府缺,本该前事不忘,谨慎为官。可谁知就在一部浩大的《红楼梦》接近尾声的时候,这老兄却又按捺不住、旧病复发,“犯了婪索(意为凭借权势向人索取财物)的案件,审明定罪”,虽“今遇大赦,递籍为民”,终没有逃过丢官丢人的悲剧命运。
  与其说贾雨村革职后还能入仕是封建社会的一大怪胎,不如说第三回中曹雪芹重新“起用”他,是为了让他提纲挈领贯穿全书最后“归结红楼梦”。而高鹗却没有放过他,让他在第一百二十回中由革职到定罪。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曹雪芹有幸完成整部《红楼梦》,最终也不会放过他,曹公连压在自己头上的封建制度都敢挞伐,莫非怕了一个贾雨村不成?即便曹雪芹念其贯穿全书还算有点儿功绩而放过他,善恶分明的读者也不会放过他,因为渴望清明的心灵是不容结垢蒙尘的;即便是有善恶不分的读者能放过他,法网和天意也不会放过他,因为“贪酷”“婪索”不“缩手”如贾雨村者,“眼前无路”是历史的必然。■
  摘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思想吉林”
其他文献
我是个懒散的人,平时不爱劳动,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好像都很少主动扫过地,有时还会觉得那些扫地的人瞎积极。  我知道这样不好。后来看到一些人的故事,我觉得自己更不好了。  读武侠小说时,常神往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式的人物,像《天龙八部》中的扫地老僧,他在少林寺藏经阁外持一把扫帚出场,三言两语之下,便显出气度、见识、身手皆非常人能及,直令萧峰等几大高手都甘拜下风,可说独步江湖。但他的身份,却不过是扫地打
期刊
当今之世最狂傲的文人,大抵首推今春刚辞世的台湾作家李敖。他说,他想佩服谁,就去照镜子;还说,五百年来白话文最好的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凡狂傲之人,皆有两把刷子,有真本事垫着,所以,对李敖的狂傲,虽然比较稀罕,让素以谦虚为美德的人们不大看得惯,却也只能说老李真性情也。  但当我读了大量的唐代诗人传记之后,竟然发现中唐以前的诗人大多狂傲之士,自炫、自夸、自矜、自傲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卢照邻有个名
期刊
有商家向路人發放美容券、养生券、美发卡等代金券,以“免费体验”“首次不花钱”为幌子吸引消费者。然而到店体验时,商家却编造顾客身体存在疾病先兆、处于亚健康状态等名堂,诱导顾客购买产品和服务,甚至存在强制消费现象,令人防不胜防。这正是:  免费为名设机关,  花言巧语把钱赚。  天上馅饼莫轻信,  不让商家有空钻。
期刊
括号一般是文章中的注释部分使用的符号,这种注释是位于正文中间的夹注。文章写到某个地方,为了让读者了解得更透彻,有时需要加个注释。但现实中,括号却成了一种情结,不同括号的用法,有着不同的味道。  近期,中山大学学生会的干部任免名单引发网友热议。这份长达200人的名单里,按照秘书机构、组成部门、办事机构分成三个层级,各种名目的“官位”一一呈现。引人注目的是,多个副职特地用括号标明了“正部长级”,还有一
期刊
我的家乡,号称“中国第一侨乡”,近200年间,出洋者众。在以落叶归根为主流的年代,海外归来的乡亲,无论“衣锦”与否,面子是不能丢的。于是,有关他们呼朋引类上茶楼,吃虾饺、烧卖、肠粉、蛋挞后的最后一道手续———埋单时的逸闻颇多。大半个世纪前的茶楼,会账不凭单,客人离座,往柜台方向走去时,堂倌一边清点空碟一边吆喝:“开来!”以提醒掌柜的注意。随即,堂倌以高出鼎沸人声八度的嗓门报出数额,用的是业内切口:
期刊
缶翁吴昌硕晚年和戏曲名家多有交集。缶翁八十寿辰时,拜其为师学画的梨园名宿梅兰芳、荀慧生等,都想为他演戏祝寿。荀慧生自报一出开锣戏《麻姑献寿》,再请缶翁各点梅、荀一出戏。吴昌硕说:今天我不点你们的拿手好戏,而要兰芳唱慧生的戏,演一出《拾玉镯》;要慧生唱兰芳的戏,演一出《审头刺汤》。两大名伶虽感意外,却也欣然从命。当晚,各自演出缶翁所点剧目,效果出乎意外地好。剧终,缶翁对梅、荀二位莞尔笑曰:“生能出新
期刊
传统文化主题夏令营,历史学习体验营,博物馆深度研学……如今,游学活动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端”。但据调查,不少游学项目鱼龙混杂。有的靠网上内容拼凑讲解词,有的随便应付之后就让学生自行参观,还有的甚至拿免费资源作为收费内容,等等,需要家长仔细鉴别。  這正是:  价目随意定,  游学挂虚名。  忽悠误子弟,  家长当警醒。
期刊
古漪园的莲,真是美轮美奂。不仅美,每一种还都配上一个别致的名字。比如瑞秋,花的周围是一圈白色花瓣,托住中间一团嫩黄的花蕊,清丽端庄,莲叶却是红褐色的。犹如美剧《老友记》中的瑞秋,很可爱,从一个娇滴滴的千金大小姐到职场白领,变得成熟坚韧,什么都压不垮。火狐,应是妩媚妖娆的女子,紫色的纤细的花瓣层层叠叠,开得坦诚、彻底,如箭在弦上,根根作发射状。它的莲叶更冲击人的视角,竟是绿色与褐色相间的条纹组成,别
期刊
对于我们当下教育的看法,坦率地说,我不相信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今天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  我们在不断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我想说,教育不是这样,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比如对独生子女,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出现在一个国家。而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今天,我们的教育者在拼命反思,但是别忘了
期刊
今天,大家对于教育问题的看法是:中国的教育问题很糟糕。我认为这要一分为二来看的,中国的教相当好,但中国的育相当不够,教和育是两个概念。  其实,作为老师而言,让学生一辈子最容易记住你的,是从音乐、美术、体育里面告诉过他做人的道理。现在的孩子读书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各方面差了很多。知识是可以传授的,是可以勤奋、努力学习的,但是文化是玩出来的,现在孩子玩的时间实在太少,我们老师玩的时间也很少。如果重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