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编辑的职业幸福感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__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职业幸福感,源于编辑工作是一项值得尊重和挚爱的职业。编辑职业无论从大文化传播功能来讲,从职业过程就是提高学识水平思想修养的功能来讲,还是从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视角分析,都无愧是一个令从业者所挚爱、令社会和他人所尊重的神圣职业。我国出版战线的老编辑陈翰伯先生曾说:当个称职的编辑确实不容易,这里有许多学问要脚踏实地地学,但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编辑工作。没有这个基础,学识再渊博,水平再高深也是当不好的。曾经主编《编辑人的世界》《出版人的世界》等书的美国著名编辑人格罗斯这样认为:“在我担任编辑的漫长生涯中,我一直都陶醉其中,有时候特别受到激励,情绪高涨……就好像一个不断受到激励的学生在备有多样课程的全球最大的大学内,永无休止地学习。我从编辑的每本书中学到前所未有的丰富知识。身为编辑,我从来不曾丧失这种全力以赴的精神和引以自豪的感觉,我更希望能永远如此。”当代编辑要在这些编辑大家身上学到他们对编辑职业的执著和热爱,在编辑业务上认真严谨,与时俱进;在职业德行上甘于寂寞与清贫,不为世俗浮躁和功名利禄所左右,充分体现编辑工作的人文关怀。可以说,编辑职业是一个要付出一生努力去完成,并用毕生的再创造过程去享受事业所带来幸福的崇高职业。编辑具有了这种职业精神和对职业的无限热爱,才有激情、动力,创新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敬业、勤业、乐业、精业精神才会贯穿工作的始终。“不断提高自我,努力学习,全身心投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就能够时刻找到快乐,编辑同人们只要不断地努力,首先从做好一些微不足道中感觉快乐,然后在完成比较大的事情中感觉快乐,之后在完成伟大的事业中领悟快乐,最终发现真理,认识人生的真谛”。
  
  二
  
  职业幸福感,源于编辑职业的文化传播和历史承载功能。戴文葆先生曾说:“编辑是人类文化的保存和记录者,也是整理和创造者。数不清的显赫的爵位和吓人的官职,都与时光俱逝,早为世人忘却,而编辑的劳动成果世代相传,默默地为人们所葆受着。”编辑所担负的文化使命,督促我们必须有“利在千秋”的文化追求。…
  编辑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文化选择、文化把关、文化规范、文化积累、文化传播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群体。出版物和所有精神产品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思想、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媒介,而编辑工作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枢纽”和“桥梁”。在编辑工作中,每策划设计一份得意之作,每选择一部优秀作品,每看到一份优质的稿件,每见到一个最新的研究成果,每发现和培养一名有才华的作者,编辑就自然调动出极高的职业热情和崇高的敬业意识,体现出传承文化、生产精神产品的职业价值。“选择了编辑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份神圣的文化职守。”编辑工作的这种崇高而独特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播的特殊功能,正是一直以来引无数编辑为之骄傲和付出的原动力。也正是这份特殊职业价值的体现,才促使编辑人产生强烈的职业幸福感的同时,并在自身的编辑岗位上不懈地追求和努力。
  
  三
  
  职业幸福感,源于其工作过程就是学识修养文化品位提升的最佳渠道。编辑每天接触的是文化现象的大集成,有文学作品,有艺术创作,有科学研究发明,有社会科学探究成果等等,几乎随时被全新的创作思想所刺激,被鲜为人知的作品和研究成果所感染。这样不断接触全新的事物,自然会带给编辑全新的思维启迪。有待出版公之于世的所有创作和发明都要一一通过编辑的再加工、再创造、再美化,再完善后,推向社会和人类,最终成为人们接受文明的精神文化传播体。编辑的工作过程,其实质就是以第一读者的身份在第一时间学习、选择、思考作者的文化创造,也是在第一时间丰富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编辑不应该只是一个能充实人生的行业,同时编辑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式各样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修一门你愿意付费的终身学习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领薪水,而且还可以在智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这种特殊的职业性质所带来的思想和学识的启迪优势,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是望而不及的。由于学识广博、博学多才是对编辑的最基本要求,因此,“现代出版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又具有实务操作经验;既懂出版规律,又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出版人。现代中国出版业不仅需要出版理论家,而且需要出版家,更需要既懂出版理论又懂出版实务的复合型出版人才。”这是新世纪对编辑人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编辑职业优越性的最新体现。从中能深刻体会这一点的编辑人,职业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并会倍加珍惜编辑职业生涯中的一切所得和一切所付。
  
  四
  
  优秀的精神产品不是编辑坐等其成来的,无论是文字读物、科研成果、视听作品等一切精神产品的产出和问世,无疑都蕴涵着编辑的精心策划设想和切实组织操作的艰辛,无疑不渗透着编辑大量的设计思想理念、组织作者的辛劳、修改整理加工美化的编辑技能。编辑工作中,创造性和再创造的工作贯穿整个编辑工作全过程。尤其在当今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编辑,在工作中一定会全力发挥自己的社会经验、工作经验、全部的思想感情以及聪明才智。具有创造性职业精神的编辑能产生极大的工作动力,能充分释放出编辑敏锐地捕捉受众心理能力、策划选题能力、发现作者并协助其创造出更适合读者的作品能力。编辑们在选题策划、组织、加工、编修的出版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编辑技能的锻炼提升,也能够深刻地体验编辑的职业幸福所在。编辑们之所以充实而执著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在此行勤奋的工作着,职业中的创新性和再创造劳动所带来的工作快乐感和精神升华,只有编辑自己才能够切身体会并享乐其中。
  编辑职业所肩负的文化传播、历史承载的特殊使命,对其社会责任意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编辑的劳动产出,要对历史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发展、人类精神产生历史性的引领作用。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的时代,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使得编辑的社会责任就更为凸显。编辑的社会责任,最基本的就是对社会负责的政治责任和传播文化的责任。编辑只有切实履行自身承载的社会责任,才能做一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称职编辑。因此,编辑要具备对政策形式热点的敏锐洞察力,对选题的极强捕捉构思和想象分析力,对作者和学者动态的跟踪和掌控力,对市场和受众需求的了解和体察力,对文字和文章的细致加工和鉴别驾驭的能力,其中每一项工作都要求编辑具备细致严谨、勤于思考、毫不懈怠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这样的编辑内外在的功力,编辑就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的精神文化产品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这是我们编辑职业的最终目标,也是当代编辑人职业幸福感的集中体现。
其他文献
简述路桥专业毕业班开展教学生产实践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实施的原则和氛围.
通过对广西14个地(市)1987~2000年间交通管理科技应用情况的调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丝绸通史》首发式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出版局的领导建议,可以依托《中国丝绸通史》这个原创工程项目的成果,在以皇皇巨著填补研究空白的同时,进行
广西河池(水任)-南宁高速公路k96~K108段,上边坡大部分属于炭质泥岩,风化程度不同,岩层走向与路线夹角很小,以路面向斜倾,层面结合不紧密,且夹有泥质,路基开挖后,边坡稳定性较
在人民群众中发展工农通讯员,是中共对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群众办报”的根本保证。从依靠工农通讯员进行宣传到鼓励工农通讯员参与办报,把人民群众提高
以西江二期腶滩航道水下炸礁施工为实例,介绍改进型YQ 100潜孔钻机在水下钻孔作业中的应用优势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