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赵超构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著名的评论家、杂文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参与上海《新民报·晚刊》的创刊工作,并先后担任新民报社总管理处副总主笔、总主笔兼上海《新民报·晚刊》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社长。在《新民晚报》工作期间,提出了新闻改革的许多创见,助推《新民晚报》达到新的高度,使其在同类报刊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关键词】赵超构 《新民晚报》
一、赵超构小传
赵超构(1910-1992)原名景熹,曾用笔名史铎、沙、林放,191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几年后举家移居瑞安屿头。1924年考入教会学校温州艺文学堂,次年爆发了震惊海内外的“五卅”事件,赵超构不顾危险,毅然加入抵制日货的游行活动,与同学们一起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但此次活动却遭到了校方的干涉和压制,赵超构与同学们决定退学,而转入瓯海公学(今温州四中)读书。①1926年考进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一中)。1929年,东渡日本。1930年回国后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选择攻读本校的财经系。开始接触进步书报,被当局列入黑名单。1934年毕业后,任南京《朝报》国际新闻编辑与主笔。1938年应张友鸾之约加盟《新民报》任主笔兼国际新闻编辑。是当年《新民报》知名的“三张(张恨水、张慧剑、张友鸾)一赵”之一。②写了大量评论时政的文章,针砭时弊、见解独到。1944年春,他作为《新民报》特派员随中外记者参观团赴延安采访,回到重庆后连续发表10余万字的长篇通讯《延安一月》,详细介绍了红色根据地延安的民情民风和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活,不仅在连载时引起轰动,而且传诵至今。被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③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我看过《延安一月》,能在重庆这个地方发表这样的文章,作者的胆识是可贵的。”④赵超构从此与毛泽东成为朋友,两人先后见面竟达7次之多。足见毛泽东对他的文章的推崇和喜爱。⑤
1946年5月1日创办于上海的《新民报》(晚刊),身为总编辑的赵超构始终秉持着为民办报,贴近百姓的办报方针,即便在1949年5月27日上海宣布解放这一天,报纸也没有中断出版。1958年4月1日《新民报》(晚刊)正式改名为《新民晚报》。这时的《新民晚报》经过赵超构诸多有创见的改进和突破,已经面貌一新。毛泽东曾称赞说“别具一格,我喜欢看”。⑥赵超构伴随《新民报》54载,曾任主笔、总编辑、社长,领导新中国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一步步走向成熟,使之成为国内报业中的佼佼者。他在从事晚报领导工作的40多年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步摸索、开创了一条办好社会主义晚报的道路。⑦“新民”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著名的报纸,而且还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新民晚报》上撰写了数以万篇的时评与杂文,其中杂文更是因独树一帜、自成一体,而被誉为“林放式杂文”。
1992年2月12日赵超构因心、肺、肾功能同时衰竭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2009年,赵超构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影响传媒发展六十大人物。他将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所热爱的新闻工作,也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全部力量。
二、赵超构的办报思想对《新民晚报》的影响
1、为百姓服务的办报思想
《新民晚报》是上海市委领导下的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家庭的报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赵超构曾说:“我们晚报的读者不应该分什么阶层,也不应该是什么界,也不是什么干部,应该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读晚报时候的身份,不应该是工人、农民、干部,而是城市居民。”在报纸的内容上也力求创新,经过深思熟虑,综合各大日报的内容特点,不人云亦云,体现差异性,否则将不会培养起忠实的读者群。在内容的选题上更是细致入微,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强调接近群众,与老百姓同忧共乐,关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细碎小事,真正成为平民百姓贴心的读物。他还要求编辑部重视读者来信来访的处理,要让老百姓在报纸上说话,为百姓搭建一个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平台和渠道。这样,报纸才能深入每一条里弄,每一个家庭。赵老这一新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是其在《新民晚报》复刊时提出的口号,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文脉,赢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肯定和赞誉。⑧《新民晚报》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代言,作育新民”的办报思想,每一次扩版和增加新栏目前,都会向读者征集意见和创意,充分了解百姓心里的想法,知道百姓想读什么,厌恶什么。
2、把出版速度作为立报之本
赵超构经过多年的报社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办报经验,深刻地意识到出版速度之于报纸的重要性。社会上突发新闻层出不穷,而时效性更是新闻的生命。报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白热化,各种日报争先恐后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及时报道,失去出版速度的报纸必将被读者所抛弃。赵超构曾说,既然我们办的是晚报,就要突出这个“晚”字,就要与日报有所不同。新闻事件不一定都发生在白天,晚间也会发生很多的新闻,我们就是要利用在晚间新闻报道上的优势来体现时效性,使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近发生的重要新闻。在专栏的编辑风格上赵超构也是追求“短”、“快”、“灵”,他在《晚报》所设专栏《今日论语》上的文章,每篇的文字由《朝报》上的“小评”的五六百字改为二三百字,每天一组,共三四则。各种简洁明快的小杂文有的涉及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的笔触当下社会的种种陋行。篇幅短小,不会给读者带来冗长烦絮之感,行文的亦庄亦谐使文章在表达观点和见解的同时也不乏趣味和幽默。这样的评论令读者可以用最少的时间、以最轻松的心态获取到信息,自然在读者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口口相传,使《晚报》在百姓读者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愈来愈大。
3、确立“短”、“广”、“软”的办报风格
1956年,当时国内报业模仿苏联《真理报》之风甚炽,照搬《真理报》的办报模式和风格,致使国内报纸上到处充斥着各种官样文章、大段的议论和单调乏味的说教。久而久之,读者对国内报纸的关注度越来越小。赵超构率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故而在1956年《新民报》(晚刊)改版时,提出了当时在新闻界广受关注的“短些,广些,软些”的著名观点。这个“短、广、软”的晚报风格特点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赵超构曾说:“文章不在大小。天天谈论,一年下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潜移默化,作用就很大”。⑨晚报要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多登点短文章,少登点长文章,以节约时间、便利群众、丰富版面。晚报是夜间读物,读者在经过一天的繁杂工作之后已无暇再阅读大块文章。晚报的文字比日报还要简洁精炼一些才行,才能赢得读者的青睐。“广些、广些、再广些”,“扩大报道面,体裁多样,内容多样,从言论批评到幽默漫画,从增产节约到家务事、儿女情,从科学知识到社会新闻,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应有”。⑩所谓“软些、软些、再软些”, 就是“把文章写得生动一点,通俗一些,对读者亲切一些,不要这么生硬。也就是说,在思想正确的前提下,把报纸弄得生动一些,通俗一些。”⑾不是不择手段的软,也不是片面追求趣味的软。只是反对老是板面孔教训读者的作风。1984 年在答《新闻战线》记者问时,对“软中有硬”的提法,他更明确地说,硬是指的思想内容,表达形式可以软些。
三、赵超构的杂文评论的特点
自1930年代初期开始,赵超构先后在《新民报》、《新民晚报》开辟《今日论语》、《随笔》、《未晚谈》等专栏,陆续发表时政评论式的杂文,展示出其在杂文写作方面的特长。赵超构回忆刚进《朝报》时“我经常看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尤其爱看他写的各体文章。我觉得韬奋的文笔容易学,也受读者欢迎,就学着走韬奋的路子”。⑿他特别擅长写数百字一篇的杂文或时评。在不断的杂文创作中,日臻成熟,文风纯朴。终于在《新民晚报》达到巅峰,形成自己的评论风格,独树一帜,被读者誉为“林放式杂文”。在当时中国报刊评论界,无人能出其右。所写的杂文评论深入浅出、针砭时弊、直指要害、一针见血。赵超构的评论风格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选题紧跟新闻热点
赵超构往往将刚刚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评论的选题或依据。对于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评论更是当天的新闻当天即发表评论,紧跟新闻动态。由于读者注意力的重点都在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以针对这些事件的评论更容易吸引读者。在他的评论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据连日电传”、“隔昨报载”、“报载”、“据北平电”、“昨天本报京市版载”等字样,这种由新闻破题入话引论的评论,并不是赵超构首创,这种评论方式的开山鼻祖乃是报界大师张季莺先生,但赵超构却是将这种评论形式发扬光大的第一人。
2、直陈时政弊端,提出建设性言论
赵超构一生长期供职于各大报刊,与时事有紧密的联系。身在报界,耳濡目染于海内外各种时事新闻,渐渐建立起自己的时政评论意识体系。1938年,他在任《新民报》编辑期间,以最近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为题材,配以林放式的杂文评论,每天在《新民报》的《今日论语》专栏上发表。所刊杂文批判了当时政治上的腐败渎职现象,揭露社会上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种种丑闻,深受读者的赞誉,赢得百姓的口碑。皆称他是“赵大胆”,是一名有职业道德的新闻记者。虽然赵超构一生都未加入共产党,但这无碍于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长期以来他都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党的建设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和意见,直言不讳。又以“旁观者”的角色时刻关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每一个脚步。
3、文风朴实,贴近百姓
除了书写辛辣的时评文章外,赵超构更是不忘对平民百姓的关怀,以朴实的笔触创作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杂文。当百姓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时,会义无反顾地为他们鸣不平。他曾自称是“卖文的无产者”,也始终在竭尽全力为无产者说话。很多文章都反映了百姓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烦心事,体贴百姓的冷暖,使受众感到入理入情入心。赵超构本着“当好百姓的耳目喉舌”的准则,表达百姓的愿望、要求、呼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通过新闻报道切实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每当写作面向广大百姓的文章,他的文笔都力求平实,摒除一些华丽但是晦涩的句子和词语,更愿意选择那些平民大众所常见的俗语和俚语,使任何知识水平的读者都能轻而易举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行文时又会时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使文章又不失风趣和况味,亦庄亦谐,用通俗易懂的对话式写作拉近与平民百姓的距离,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轻松、易读。
参考文献
①张林岚,《赵超构传》,文汇出版社,1999
②丁法章,《“顶天立地”的报人风范
——纪念赵超构百年诞辰》,2010-6-18
③《赵超构先生的〈延安一月〉》,《青年记者》,2009(15)
④张林岚,《沙哥》,《新闻记者》,1992(4)
⑤魏晓蕾,《老报人赵超构七见毛主席》,《大连晚报》,2009-11-08
⑥《追思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赵超构》,《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2)
⑦夏著岑,《中国报人——赵超构:立德、立功、立言》,西祠论坛,2004-5-31
⑧白子超,《一个平民代言人的思想轨迹——粗读<赵超构文集>之浅见》,《新闻记者》,1999(7)
⑨王澄,《学习赵超构的办报思想》,《新闻知识》,1999(7)
⑩赵超构,《我们应当怎样办晚报》
⑾苏应奎,《学习赵超构老师办报思想札记》,《新闻记者》,1994(8)
⑿晁鸥、则玲:《赵超构》,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作者:均为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系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赵超构 《新民晚报》
一、赵超构小传
赵超构(1910-1992)原名景熹,曾用笔名史铎、沙、林放,191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几年后举家移居瑞安屿头。1924年考入教会学校温州艺文学堂,次年爆发了震惊海内外的“五卅”事件,赵超构不顾危险,毅然加入抵制日货的游行活动,与同学们一起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但此次活动却遭到了校方的干涉和压制,赵超构与同学们决定退学,而转入瓯海公学(今温州四中)读书。①1926年考进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一中)。1929年,东渡日本。1930年回国后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选择攻读本校的财经系。开始接触进步书报,被当局列入黑名单。1934年毕业后,任南京《朝报》国际新闻编辑与主笔。1938年应张友鸾之约加盟《新民报》任主笔兼国际新闻编辑。是当年《新民报》知名的“三张(张恨水、张慧剑、张友鸾)一赵”之一。②写了大量评论时政的文章,针砭时弊、见解独到。1944年春,他作为《新民报》特派员随中外记者参观团赴延安采访,回到重庆后连续发表10余万字的长篇通讯《延安一月》,详细介绍了红色根据地延安的民情民风和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活,不仅在连载时引起轰动,而且传诵至今。被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③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我看过《延安一月》,能在重庆这个地方发表这样的文章,作者的胆识是可贵的。”④赵超构从此与毛泽东成为朋友,两人先后见面竟达7次之多。足见毛泽东对他的文章的推崇和喜爱。⑤
1946年5月1日创办于上海的《新民报》(晚刊),身为总编辑的赵超构始终秉持着为民办报,贴近百姓的办报方针,即便在1949年5月27日上海宣布解放这一天,报纸也没有中断出版。1958年4月1日《新民报》(晚刊)正式改名为《新民晚报》。这时的《新民晚报》经过赵超构诸多有创见的改进和突破,已经面貌一新。毛泽东曾称赞说“别具一格,我喜欢看”。⑥赵超构伴随《新民报》54载,曾任主笔、总编辑、社长,领导新中国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一步步走向成熟,使之成为国内报业中的佼佼者。他在从事晚报领导工作的40多年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步摸索、开创了一条办好社会主义晚报的道路。⑦“新民”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著名的报纸,而且还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新民晚报》上撰写了数以万篇的时评与杂文,其中杂文更是因独树一帜、自成一体,而被誉为“林放式杂文”。
1992年2月12日赵超构因心、肺、肾功能同时衰竭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2009年,赵超构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影响传媒发展六十大人物。他将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所热爱的新闻工作,也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全部力量。
二、赵超构的办报思想对《新民晚报》的影响
1、为百姓服务的办报思想
《新民晚报》是上海市委领导下的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家庭的报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赵超构曾说:“我们晚报的读者不应该分什么阶层,也不应该是什么界,也不是什么干部,应该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读晚报时候的身份,不应该是工人、农民、干部,而是城市居民。”在报纸的内容上也力求创新,经过深思熟虑,综合各大日报的内容特点,不人云亦云,体现差异性,否则将不会培养起忠实的读者群。在内容的选题上更是细致入微,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强调接近群众,与老百姓同忧共乐,关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细碎小事,真正成为平民百姓贴心的读物。他还要求编辑部重视读者来信来访的处理,要让老百姓在报纸上说话,为百姓搭建一个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平台和渠道。这样,报纸才能深入每一条里弄,每一个家庭。赵老这一新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是其在《新民晚报》复刊时提出的口号,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文脉,赢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肯定和赞誉。⑧《新民晚报》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代言,作育新民”的办报思想,每一次扩版和增加新栏目前,都会向读者征集意见和创意,充分了解百姓心里的想法,知道百姓想读什么,厌恶什么。
2、把出版速度作为立报之本
赵超构经过多年的报社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办报经验,深刻地意识到出版速度之于报纸的重要性。社会上突发新闻层出不穷,而时效性更是新闻的生命。报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白热化,各种日报争先恐后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及时报道,失去出版速度的报纸必将被读者所抛弃。赵超构曾说,既然我们办的是晚报,就要突出这个“晚”字,就要与日报有所不同。新闻事件不一定都发生在白天,晚间也会发生很多的新闻,我们就是要利用在晚间新闻报道上的优势来体现时效性,使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近发生的重要新闻。在专栏的编辑风格上赵超构也是追求“短”、“快”、“灵”,他在《晚报》所设专栏《今日论语》上的文章,每篇的文字由《朝报》上的“小评”的五六百字改为二三百字,每天一组,共三四则。各种简洁明快的小杂文有的涉及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的笔触当下社会的种种陋行。篇幅短小,不会给读者带来冗长烦絮之感,行文的亦庄亦谐使文章在表达观点和见解的同时也不乏趣味和幽默。这样的评论令读者可以用最少的时间、以最轻松的心态获取到信息,自然在读者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口口相传,使《晚报》在百姓读者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愈来愈大。
3、确立“短”、“广”、“软”的办报风格
1956年,当时国内报业模仿苏联《真理报》之风甚炽,照搬《真理报》的办报模式和风格,致使国内报纸上到处充斥着各种官样文章、大段的议论和单调乏味的说教。久而久之,读者对国内报纸的关注度越来越小。赵超构率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故而在1956年《新民报》(晚刊)改版时,提出了当时在新闻界广受关注的“短些,广些,软些”的著名观点。这个“短、广、软”的晚报风格特点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赵超构曾说:“文章不在大小。天天谈论,一年下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潜移默化,作用就很大”。⑨晚报要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多登点短文章,少登点长文章,以节约时间、便利群众、丰富版面。晚报是夜间读物,读者在经过一天的繁杂工作之后已无暇再阅读大块文章。晚报的文字比日报还要简洁精炼一些才行,才能赢得读者的青睐。“广些、广些、再广些”,“扩大报道面,体裁多样,内容多样,从言论批评到幽默漫画,从增产节约到家务事、儿女情,从科学知识到社会新闻,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应有”。⑩所谓“软些、软些、再软些”, 就是“把文章写得生动一点,通俗一些,对读者亲切一些,不要这么生硬。也就是说,在思想正确的前提下,把报纸弄得生动一些,通俗一些。”⑾不是不择手段的软,也不是片面追求趣味的软。只是反对老是板面孔教训读者的作风。1984 年在答《新闻战线》记者问时,对“软中有硬”的提法,他更明确地说,硬是指的思想内容,表达形式可以软些。
三、赵超构的杂文评论的特点
自1930年代初期开始,赵超构先后在《新民报》、《新民晚报》开辟《今日论语》、《随笔》、《未晚谈》等专栏,陆续发表时政评论式的杂文,展示出其在杂文写作方面的特长。赵超构回忆刚进《朝报》时“我经常看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尤其爱看他写的各体文章。我觉得韬奋的文笔容易学,也受读者欢迎,就学着走韬奋的路子”。⑿他特别擅长写数百字一篇的杂文或时评。在不断的杂文创作中,日臻成熟,文风纯朴。终于在《新民晚报》达到巅峰,形成自己的评论风格,独树一帜,被读者誉为“林放式杂文”。在当时中国报刊评论界,无人能出其右。所写的杂文评论深入浅出、针砭时弊、直指要害、一针见血。赵超构的评论风格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选题紧跟新闻热点
赵超构往往将刚刚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评论的选题或依据。对于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评论更是当天的新闻当天即发表评论,紧跟新闻动态。由于读者注意力的重点都在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以针对这些事件的评论更容易吸引读者。在他的评论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据连日电传”、“隔昨报载”、“报载”、“据北平电”、“昨天本报京市版载”等字样,这种由新闻破题入话引论的评论,并不是赵超构首创,这种评论方式的开山鼻祖乃是报界大师张季莺先生,但赵超构却是将这种评论形式发扬光大的第一人。
2、直陈时政弊端,提出建设性言论
赵超构一生长期供职于各大报刊,与时事有紧密的联系。身在报界,耳濡目染于海内外各种时事新闻,渐渐建立起自己的时政评论意识体系。1938年,他在任《新民报》编辑期间,以最近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为题材,配以林放式的杂文评论,每天在《新民报》的《今日论语》专栏上发表。所刊杂文批判了当时政治上的腐败渎职现象,揭露社会上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种种丑闻,深受读者的赞誉,赢得百姓的口碑。皆称他是“赵大胆”,是一名有职业道德的新闻记者。虽然赵超构一生都未加入共产党,但这无碍于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长期以来他都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党的建设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和意见,直言不讳。又以“旁观者”的角色时刻关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每一个脚步。
3、文风朴实,贴近百姓
除了书写辛辣的时评文章外,赵超构更是不忘对平民百姓的关怀,以朴实的笔触创作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杂文。当百姓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时,会义无反顾地为他们鸣不平。他曾自称是“卖文的无产者”,也始终在竭尽全力为无产者说话。很多文章都反映了百姓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烦心事,体贴百姓的冷暖,使受众感到入理入情入心。赵超构本着“当好百姓的耳目喉舌”的准则,表达百姓的愿望、要求、呼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通过新闻报道切实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每当写作面向广大百姓的文章,他的文笔都力求平实,摒除一些华丽但是晦涩的句子和词语,更愿意选择那些平民大众所常见的俗语和俚语,使任何知识水平的读者都能轻而易举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行文时又会时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使文章又不失风趣和况味,亦庄亦谐,用通俗易懂的对话式写作拉近与平民百姓的距离,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轻松、易读。
参考文献
①张林岚,《赵超构传》,文汇出版社,1999
②丁法章,《“顶天立地”的报人风范
——纪念赵超构百年诞辰》,2010-6-18
③《赵超构先生的〈延安一月〉》,《青年记者》,2009(15)
④张林岚,《沙哥》,《新闻记者》,1992(4)
⑤魏晓蕾,《老报人赵超构七见毛主席》,《大连晚报》,2009-11-08
⑥《追思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赵超构》,《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2)
⑦夏著岑,《中国报人——赵超构:立德、立功、立言》,西祠论坛,2004-5-31
⑧白子超,《一个平民代言人的思想轨迹——粗读<赵超构文集>之浅见》,《新闻记者》,1999(7)
⑨王澄,《学习赵超构的办报思想》,《新闻知识》,1999(7)
⑩赵超构,《我们应当怎样办晚报》
⑾苏应奎,《学习赵超构老师办报思想札记》,《新闻记者》,1994(8)
⑿晁鸥、则玲:《赵超构》,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作者:均为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系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