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0月之间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1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或短期恢复的低钙血症,2例患者术后产生暂时性声嘶,没有发生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的病例。结论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是一种重要手段,但要对手术适应证严格选择,以免出现治疗过度情况,该术式通过精细操作可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避免或明显降低,其关键在于手术操作,可实现甲状腺癌复发的病例显著减少。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临床分析
07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63-02
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恶性肿瘤就是甲状腺癌,其病因可能是由于较多接触放射环境物质及内分泌紊乱等原因造成的,在全身恶性肿瘤中约占1%左右,在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可靠治疗手段就是外科手术。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甲状腺多发结节、甲状腺癌、Graves病及甲状腺炎等都是该手术的适应证。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中很多外科医生都选择较为保守的小范围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次全切术。随着近年来对甲状腺疾病认识的提高与手术技能,实施甲状腺全切术的病例也与日俱增,现在对2011年8月——2012年10月之间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1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2011年8月——2012年10月之间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1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5例为男患者,10例为女患者;年龄在2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岁。有9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为甲状腺滤泡状癌,2例为髓样癌,1例为甲状腺未分化癌。在术前所有病例都进行甲状腺功能及血清钙测定,采用B超对甲状腺进行检查,一些病例还进行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甲状腺CT及喉返神经检查。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的手术都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先将甲状腺充分暴露,再将峡部上方甲状腺悬韧带及周边小血管进行游离,使用钳夹后切断结扎,将环甲间隙充分露出;用扁桃体钳在气管前筋膜位置将结扎椎体叶分离,需将结扎切开;在环甲间隙中将上极血管充分暴露,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紧贴甲状腺真被膜分离从上极分支进入,该位置采取双重结扎,但不要整块结扎上极血管,保證避免腺体残留与喉上神经外支损伤,结扎血管时避免不慎脱松,以免回缩血管难以找回,上甲状旁腺要注意保留;轻轻牵引从上极向前下方,在临近腺体处甲状腺外侧真假被膜间,分别将进出甲状腺的所有血管分支进行结扎;再向下分离,在甲状腺腺叶中下三分之一交界位置将甲状腺下动脉上下分支露出,此处喉返神经与动脉关系较为密集,要谨慎操作,将下动脉主干保留;全程暴露喉返神经,在环甲关节深面Berry韧带区神经入喉位置,术中需注意该处最表浅同时具有数个分支,较为容易受到损伤;在气管前将峡部游离切断,再将断面结扎,沿气管表面游离至外侧,将一侧腺叶、部分峡部及锥体叶完整切除,同样方法处理另一侧。
2结果
所有病例没有发生围术期死亡,没有出现迟发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24小时内出现一过性或短期恢复的低钙血症,2例患者术后产生暂时性声嘶,经电子喉镜检查都存在单侧声带活动受限,在一个月左右即恢复正常。没有发生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的病例。术后对甲状腺功能进行3d检查,都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临床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补充,开始以小剂量服用,术后各时间段对甲状腺功能复查,没有发现不适情况。
3讨论
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肿块在甲状腺内发现是各型癌的表现,在吞咽时腺体上下不会发生较大移动。在短期内未分化癌出现上述症状,除增长肿块较明显外,伴有周围组织被侵犯特性。晚期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与呼吸困难,以及因交感神经受压引起Horner综合征,颈丛受侵犯产生枕、耳、肩等位置疼痛,转移局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等症状。在未分化癌中颈淋巴结转移会较早发生,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甲状腺肿块,由于转移灶被发现就医时,要注意诊断是否为甲状腺癌。髓样癌患者要将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可能性排除,不要漏诊合并家族史及颜面潮红、腹泻、低血钙等症状,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甲状腺全切术需要较强的操作技巧,其术后并发症较为严重,所以要对其适应指征进行严格把握。甲状腺全切除能够彻底切除原发灶,使局部复发及再次手术的并发症得到有效避免,对于癌患术后随访及继续治疗转移肿瘤也具有重要帮助。
总之,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甲状腺全切术在甲状腺癌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多灶性分化型、复发性甲状腺癌、合并存在双侧肿瘤等,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可以治疗甲状腺癌的一种常规手术方式进行逐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海滨,刘延生,赵建国.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良、恶性甲状腺疾病4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
[2]谢元辉,蒲德振,龙运全.157例甲状腺全切或腺叶切除的临床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8(10).
[3]吕洪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512例临床体会[J].江西医药,2010(10).
[4]毛贵贤,赵文博.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如何避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J].哈尔滨医药,2009(03).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临床分析
07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63-02
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恶性肿瘤就是甲状腺癌,其病因可能是由于较多接触放射环境物质及内分泌紊乱等原因造成的,在全身恶性肿瘤中约占1%左右,在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可靠治疗手段就是外科手术。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甲状腺多发结节、甲状腺癌、Graves病及甲状腺炎等都是该手术的适应证。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中很多外科医生都选择较为保守的小范围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次全切术。随着近年来对甲状腺疾病认识的提高与手术技能,实施甲状腺全切术的病例也与日俱增,现在对2011年8月——2012年10月之间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1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2011年8月——2012年10月之间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1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5例为男患者,10例为女患者;年龄在2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岁。有9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为甲状腺滤泡状癌,2例为髓样癌,1例为甲状腺未分化癌。在术前所有病例都进行甲状腺功能及血清钙测定,采用B超对甲状腺进行检查,一些病例还进行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甲状腺CT及喉返神经检查。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的手术都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先将甲状腺充分暴露,再将峡部上方甲状腺悬韧带及周边小血管进行游离,使用钳夹后切断结扎,将环甲间隙充分露出;用扁桃体钳在气管前筋膜位置将结扎椎体叶分离,需将结扎切开;在环甲间隙中将上极血管充分暴露,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紧贴甲状腺真被膜分离从上极分支进入,该位置采取双重结扎,但不要整块结扎上极血管,保證避免腺体残留与喉上神经外支损伤,结扎血管时避免不慎脱松,以免回缩血管难以找回,上甲状旁腺要注意保留;轻轻牵引从上极向前下方,在临近腺体处甲状腺外侧真假被膜间,分别将进出甲状腺的所有血管分支进行结扎;再向下分离,在甲状腺腺叶中下三分之一交界位置将甲状腺下动脉上下分支露出,此处喉返神经与动脉关系较为密集,要谨慎操作,将下动脉主干保留;全程暴露喉返神经,在环甲关节深面Berry韧带区神经入喉位置,术中需注意该处最表浅同时具有数个分支,较为容易受到损伤;在气管前将峡部游离切断,再将断面结扎,沿气管表面游离至外侧,将一侧腺叶、部分峡部及锥体叶完整切除,同样方法处理另一侧。
2结果
所有病例没有发生围术期死亡,没有出现迟发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24小时内出现一过性或短期恢复的低钙血症,2例患者术后产生暂时性声嘶,经电子喉镜检查都存在单侧声带活动受限,在一个月左右即恢复正常。没有发生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的病例。术后对甲状腺功能进行3d检查,都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临床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补充,开始以小剂量服用,术后各时间段对甲状腺功能复查,没有发现不适情况。
3讨论
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肿块在甲状腺内发现是各型癌的表现,在吞咽时腺体上下不会发生较大移动。在短期内未分化癌出现上述症状,除增长肿块较明显外,伴有周围组织被侵犯特性。晚期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与呼吸困难,以及因交感神经受压引起Horner综合征,颈丛受侵犯产生枕、耳、肩等位置疼痛,转移局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等症状。在未分化癌中颈淋巴结转移会较早发生,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甲状腺肿块,由于转移灶被发现就医时,要注意诊断是否为甲状腺癌。髓样癌患者要将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可能性排除,不要漏诊合并家族史及颜面潮红、腹泻、低血钙等症状,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甲状腺全切术需要较强的操作技巧,其术后并发症较为严重,所以要对其适应指征进行严格把握。甲状腺全切除能够彻底切除原发灶,使局部复发及再次手术的并发症得到有效避免,对于癌患术后随访及继续治疗转移肿瘤也具有重要帮助。
总之,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甲状腺全切术在甲状腺癌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多灶性分化型、复发性甲状腺癌、合并存在双侧肿瘤等,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可以治疗甲状腺癌的一种常规手术方式进行逐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海滨,刘延生,赵建国.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良、恶性甲状腺疾病4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
[2]谢元辉,蒲德振,龙运全.157例甲状腺全切或腺叶切除的临床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8(10).
[3]吕洪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512例临床体会[J].江西医药,2010(10).
[4]毛贵贤,赵文博.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如何避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J].哈尔滨医药,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