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财政部2月16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2009年12月份减持了34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最大一次月度减持,也是持有额自2008年9月之后第一次低于日本。
尽管美国财政部在隔周就发布了这一数据的修正数字,表示中国的持有量仍然位居第一,但这仍然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调整的策略正越来越积极。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3月9日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通过多元化配置等策略,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其实,在2008年到2009年期间,中国已经开始了相应的准备。要积极参与货币抗争,首先是自己手里要有足够的“子弹”。这段时间,中国除了不断用新增的外汇储备买入美元主权类金融资产外,中国对持有的美国国债期限结构做了很大调整。
2009年6月份中国持有美国短期国债1585亿美元,是2008年同期的12倍,2009年底的数额可能更高。仅从收益性需求的角度根本不能解释这样异常的增持行为,因为美国短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几乎接近零点,甚至是中国扫货美国短债的行为压低了其到期收益率,因此这极有可能是中国正在囤积弹药的结果。
另外,大量从美国净购入国债的同时,却更大量地对其它实体抛出自己的存量,中国俨然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美国国债的做市商。
实际上,中国正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储备筹码增强自己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发言权。中国真正需要的是通过积极利用外汇储备参与国际市场,在积累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提高外汇储备的利用层次。
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是非平衡的国际收支结构与特定的外汇管理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以牺牲本国消费,输出国内资源,放弃货币政策部分独立性,甚至是降低经济增长效率为代价换来的重要金融资源和3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原始积累成果。占全球近三成的外汇储备规模,不仅是中国对外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保障,更是中国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筹码,中国的国际金融话语权比想象中更大。
中国对美国国债态度的转变,可以说是中国外汇储备在市场参与方式及策略思维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由韬光养晦转入积极布局。目前的背景是:两大储备货币美元和欧元的汇率正处于胶着状态。
奥巴马政府刺激出口拉动就业的政策以及美国高额的负债和政府赤字导致市场对美元长期走低的预期,这也是美政府坚持“劝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另一方面,希腊债务危机导致欧元区的不稳定性也为其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美元兑欧元短期走高,长期来看,远期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距很小,两种主要货币走软的趋势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从市场交易上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成了影响这两个货币之间汇率走势的潜在力量,以储备币种结构调整的名义进行大规模外汇资产买卖,可以在欧美汇率之间施加对中国有利的影响。
例如中国应该考虑驰援欧元,逻辑很简单,欧元是美元的竞争者,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欧元的退却对中国并无益处,短期内应当保持现有国际货币次序的相对均衡,长期看逐渐削弱美元的影响力,用人民币进行替代,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不过介入时机和方式的选择考验投资技术官员的能力。
(作者系西南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
尽管美国财政部在隔周就发布了这一数据的修正数字,表示中国的持有量仍然位居第一,但这仍然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调整的策略正越来越积极。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3月9日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通过多元化配置等策略,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其实,在2008年到2009年期间,中国已经开始了相应的准备。要积极参与货币抗争,首先是自己手里要有足够的“子弹”。这段时间,中国除了不断用新增的外汇储备买入美元主权类金融资产外,中国对持有的美国国债期限结构做了很大调整。
2009年6月份中国持有美国短期国债1585亿美元,是2008年同期的12倍,2009年底的数额可能更高。仅从收益性需求的角度根本不能解释这样异常的增持行为,因为美国短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几乎接近零点,甚至是中国扫货美国短债的行为压低了其到期收益率,因此这极有可能是中国正在囤积弹药的结果。
另外,大量从美国净购入国债的同时,却更大量地对其它实体抛出自己的存量,中国俨然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美国国债的做市商。
实际上,中国正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储备筹码增强自己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发言权。中国真正需要的是通过积极利用外汇储备参与国际市场,在积累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提高外汇储备的利用层次。
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是非平衡的国际收支结构与特定的外汇管理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以牺牲本国消费,输出国内资源,放弃货币政策部分独立性,甚至是降低经济增长效率为代价换来的重要金融资源和3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原始积累成果。占全球近三成的外汇储备规模,不仅是中国对外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保障,更是中国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筹码,中国的国际金融话语权比想象中更大。
中国对美国国债态度的转变,可以说是中国外汇储备在市场参与方式及策略思维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由韬光养晦转入积极布局。目前的背景是:两大储备货币美元和欧元的汇率正处于胶着状态。
奥巴马政府刺激出口拉动就业的政策以及美国高额的负债和政府赤字导致市场对美元长期走低的预期,这也是美政府坚持“劝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另一方面,希腊债务危机导致欧元区的不稳定性也为其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美元兑欧元短期走高,长期来看,远期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距很小,两种主要货币走软的趋势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从市场交易上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成了影响这两个货币之间汇率走势的潜在力量,以储备币种结构调整的名义进行大规模外汇资产买卖,可以在欧美汇率之间施加对中国有利的影响。
例如中国应该考虑驰援欧元,逻辑很简单,欧元是美元的竞争者,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欧元的退却对中国并无益处,短期内应当保持现有国际货币次序的相对均衡,长期看逐渐削弱美元的影响力,用人民币进行替代,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不过介入时机和方式的选择考验投资技术官员的能力。
(作者系西南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