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向来只适用于房价的国字号调控,首次见渚物价,被称为“国十六条”。细读十六条,其中有七条是关于农产品的,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放在第一条,并在第四条巾提出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是重头。专家表示,“国十六条”的核心观念就是:调控价格的同时又不损害农民利益。同时,对菜篮子的重视,凸显了政府部门将“保民生”放在了首要位置。
“国十六条”掷地有声
家住北京立水桥附近的徐女士发现菜价确实便宜了:“菜花、菠菜等不少摊位都标着‘一元一斤’,土豆、芹菜的价格也都比上月便宜了。”徐女士发现,社区早市里的特价菜多了起来,曾经有阵子难得见到的“一元菜”又回来了。
记者看到,社区菜市场里很多摊位打出了“特价”的宣传牌。菠菜、心里美萝卜、茄子,都有商户在搞“特价”。“买冬瓜有一阵不送香菜了,如今又都给大方地‘抓一把’了。”徐女士高兴地说。几位摊主告诉记者:“批发价下来了,我们这里的价自然也就便宜了。”
此次调控可谓“掷地有声”,农产品价格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农业部近日公布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监测信息报告称,2010年12月1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至174.07点,同比下降0.24点,其中“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72.19,同比下降0.38个点。截至2010年12月14日14点,全国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80元/公斤,同比下跌0.4%;鸡蛋8.60元/公斤,跌0.7%;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3.07元/公斤,同比下跌1.3%;重点监测的11种水果平均价格为4.44元/公斤,涨0.7%。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洋白菜、菠菜、油菜、大葱和青椒,分别下跌3.9%、3.7%、3.2%、3.1%和2.9%。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北京、山东、上海、江苏等地的调控政策也已经相继出台。2010年11月26日,山东省结合实际推出了19条具体措施,从保障供应、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监管等多方面稳定物价,包括增加500万吨蔬菜供给,建立和完善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粮、油、菜储备制度,春节前原则上不得出台新的价格上调措施,重点打击恶意囤积、恶性炒作等。
与此同时,国家各相关部门也在为控制物价上涨做努力:国家发改委2010年11月26日表示,10月底以来,通过郑州、安徽粮油批发市场共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2550万吨,近期将会同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加大粮油市场投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国家发改委还与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联合下文,扩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的独立桥梁、隧道)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并增加鲜活农产品品种,包括马铃薯(土豆)、甘薯(白薯、红薯、山药、芋头)、鲜玉米和鲜花生。据市场人士介绍,随着“国十六条”的出台,蔬菜等农产品在运输、销售等中间环节的成本有所减少,对稳定蔬菜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调控同样波及到期货市场:在前期已经出台了系列市场监管措施的情况下,以农产品为主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再次发布“新政”。自2010年11月29日结算时起,大商所的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玉米等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提高至10%,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6%,并暂停各品种当日开平仓交易手续费减半收取优惠措施。郑商所自2010年11月29日结算时起,也将PTA、菜籽油、硬麦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由原比例调整为10%,涨跌停板幅度由原比例调整为6%。两大期货交易所均表示,若市场风险加大,将采取进~步监管措施,打击违规交易,制止异常交易行为,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2010年12月14日召开的全国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针对攸关民众生计的物价问题,张平称要强化价格调控监管,稳定物价总水平。
物价下降 释放经济信号
近来,“糖高宗”、“蒜你狠”、“不蛋定”等网络戏语的出现和广为流传折射出了普通百姓对于物价上涨幅度过快的无奈。
“就是想不明白,这些菜平时的需求量都不大,为什么涨价了昵?”在立水桥附近的菜市场买菜的刘大姐对记者抱怨。诚然,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此类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并不是很旺盛,可为何成为了农产品上涨市场的“领头羊”?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并没有出现大的供应缺口,由此不难看出热钱“炒作”的影子。物价上涨的势头之所以被平抑,在于“国十六条”的对症下药:为了避免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保护农民的利益,“国十六条”对价格监管以及反价格垄断执法的规定,遏制了炒作行为。虽然目前农产品的交易更趋向于专业化,但是相关机制还不健全,农民与农产品市场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让投机者有漏洞可钻。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学工表示,政府的监管机制和调控方式会跟着改变,将价格调控的短期举措和长远机制建立相结合。
此次调控一出,令不少农产品价格暴跌,暴露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以糖价为例,一周之内暴跌千余元。专家指出,从长期规律上看,从2006年开始,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作为全国主产区的广西,产糖企业的成本价格应该在每吨3200元左右;即使加上物价上涨因素,产糖企业的成本价格也不会超过每吨3600元。这意味着前期过度炒作,报价一度高达每吨8000元的食糖价格,肯定会面临着严重的“空头压力”。过度炒作之后,必然会带来价格“蹦极”走势。
从“蒜你狠”、“豆你玩”直到“姜你军”、“不蛋定”,农副产品价格普遍经历了一轮快速的飙升势头。但在央行采取了加大货币回笼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后,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就纷纷下跌。这表明,违背经济规律的盲目跟风炒作,肯定会得不偿失。专家表示,从资金源头上堵住利用信贷资金炒作农产品的举措,对于抑制农产品市场的投机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信贷支持将有利于农产品的供应增加。看来,在稳定农产品价格方面,商业银行发挥良好的金融服务功能不容忽视。
中央政府通过稳定物价的十六条措施,会将包括食糖在内,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成功调控,调控必然会引导整个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专家指出,以糖价为例,糖价的稳定,将从深层意义上推动整个食糖 体系从原来单纯地依靠产销、供需平衡,进一步扩大到依据全球市场进行趋势研判,提升作为全球食糖产销大国在全球食糖购销体系中的“话语权”。
对于纷纷质疑的全面通胀时期的到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当前并不是全面通胀,而主要是食品价格、蔬菜价格上涨推动的物价上涨,推高中低消费者的通胀预期。而通胀预期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改变供需状况,因此管理好中低收入者的通胀预期极为重要。当前的物价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尤其是蔬菜价格上涨拉动。因为普通百姓,尤其是低收人群体基本生活品的消费在其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对目前物价的上涨尤为敏感。“国十六条”出台,很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政策信号对普通百姓的预期产生了影响。增加供给的诸多措施,向消费者释放出我国政府稳定物价的决心。同时,2010年秋粮丰收实现七连冠,为粮食价格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金融工具的动用,即央行近期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
物价稳定 还需时日
细读这十六条,有三个要点,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农产品供给,从根本上缓解物价上涨问题;二是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三是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从体制上重新进行利益分配。这三点,都抓住了物价上涨的实质,那就是供给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理性地看,“国十六条”为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提供了便捷通道,短时间内应该会有一定成效。但是如果要让“国十六条”发挥应有的力度,还需要在两个方面付出巨大努力。
一是“国十六条”需要地方政府主动地、创造性地落实。地方政府可以在自己的调控范围内,尽其所能地通过落实“国十六条”来降低本地区民众的生活压力,使百姓平稳度过物价上涨过快的时期。在大都市,除了增大农产品的自给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农产品在市内“最后一公里”的分销环节,减轻从批发到零售之间的流通费用,加强对不合理加价甚至恶意哄抬价格行为的监控与干涉。而对于产地来说,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向农民多提供一些有利于生产和流通的公共服务。
二是落实“国十六条”,需要结合长远的经济调控目标通盘考虑。一直有人认为,“国十六条”不过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虚政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些观点的核心思路,就是觉得市场经济就应该遵从市场的规律,用政策调控只能起到一个“踩急刹车”的作用,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列于农产品的价格监管,目前尚处于管与不管的两难之间。“蒜你狠”、“豆你玩”和市场炒作有关,可这样的“边缘违法”又该怎么管?操作起来并不太容易。而百姓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是政府在管得住的地方,能够合出一部分垄断利益,挽救大局;在管不了的地方,通过加大供应来稀释市场,防止炒作。地方政府重新作出部署,加大农产品自给率,千方百计减少流通环节;在生产源头上,煤电油气交通,一保供应二稳价格,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等等。“国十六条”恐怕就不是临时而是常态,是一个转变增长理念的新起点。调控压力之下,不管是粮食收购市场还是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价格的回落带来了涨价预期的明显减弱,囤积炒作行为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但生产、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如果粮价不涨,但农民的其他生活成本上升,那对农民下一步售粮和种粮的影响都会比较大。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对比2009年同期的涨幅为15%左右,相比工业品价格、房价或蔬菜、鸡蛋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粮价的涨幅还是偏低。国家再出台政策要有连续的机制,找到合理的调节点,既要稳定城市物价上涨的幅度,又要能够保证农民的种粮收益,不能在调控物价时就无暇顾及农民的利益。
全国各地的蔬菜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显示出反通胀之战已经初见成效。从各部委控制物价的具体措施来看,还是有很强针对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物价总体指数已经就此掉头向下了。长期看,对抗通胀还需要治本之策。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是控制物价较快上涨的根本性措施。
记者在采访中,诸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应加大对低收人群体的补贴力度。日前,财政部已会同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国十六条”在强凋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的同时,还包括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这一举措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对低收人群体补贴机制,建立通过财政补贴提高低收入群体抗物价上涨能力的长效机制,有利于缓解低收入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担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国十六条”掷地有声
家住北京立水桥附近的徐女士发现菜价确实便宜了:“菜花、菠菜等不少摊位都标着‘一元一斤’,土豆、芹菜的价格也都比上月便宜了。”徐女士发现,社区早市里的特价菜多了起来,曾经有阵子难得见到的“一元菜”又回来了。
记者看到,社区菜市场里很多摊位打出了“特价”的宣传牌。菠菜、心里美萝卜、茄子,都有商户在搞“特价”。“买冬瓜有一阵不送香菜了,如今又都给大方地‘抓一把’了。”徐女士高兴地说。几位摊主告诉记者:“批发价下来了,我们这里的价自然也就便宜了。”
此次调控可谓“掷地有声”,农产品价格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农业部近日公布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监测信息报告称,2010年12月1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至174.07点,同比下降0.24点,其中“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72.19,同比下降0.38个点。截至2010年12月14日14点,全国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80元/公斤,同比下跌0.4%;鸡蛋8.60元/公斤,跌0.7%;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3.07元/公斤,同比下跌1.3%;重点监测的11种水果平均价格为4.44元/公斤,涨0.7%。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洋白菜、菠菜、油菜、大葱和青椒,分别下跌3.9%、3.7%、3.2%、3.1%和2.9%。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北京、山东、上海、江苏等地的调控政策也已经相继出台。2010年11月26日,山东省结合实际推出了19条具体措施,从保障供应、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监管等多方面稳定物价,包括增加500万吨蔬菜供给,建立和完善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粮、油、菜储备制度,春节前原则上不得出台新的价格上调措施,重点打击恶意囤积、恶性炒作等。
与此同时,国家各相关部门也在为控制物价上涨做努力:国家发改委2010年11月26日表示,10月底以来,通过郑州、安徽粮油批发市场共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2550万吨,近期将会同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加大粮油市场投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国家发改委还与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联合下文,扩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的独立桥梁、隧道)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并增加鲜活农产品品种,包括马铃薯(土豆)、甘薯(白薯、红薯、山药、芋头)、鲜玉米和鲜花生。据市场人士介绍,随着“国十六条”的出台,蔬菜等农产品在运输、销售等中间环节的成本有所减少,对稳定蔬菜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调控同样波及到期货市场:在前期已经出台了系列市场监管措施的情况下,以农产品为主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再次发布“新政”。自2010年11月29日结算时起,大商所的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玉米等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提高至10%,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6%,并暂停各品种当日开平仓交易手续费减半收取优惠措施。郑商所自2010年11月29日结算时起,也将PTA、菜籽油、硬麦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由原比例调整为10%,涨跌停板幅度由原比例调整为6%。两大期货交易所均表示,若市场风险加大,将采取进~步监管措施,打击违规交易,制止异常交易行为,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2010年12月14日召开的全国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针对攸关民众生计的物价问题,张平称要强化价格调控监管,稳定物价总水平。
物价下降 释放经济信号
近来,“糖高宗”、“蒜你狠”、“不蛋定”等网络戏语的出现和广为流传折射出了普通百姓对于物价上涨幅度过快的无奈。
“就是想不明白,这些菜平时的需求量都不大,为什么涨价了昵?”在立水桥附近的菜市场买菜的刘大姐对记者抱怨。诚然,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此类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并不是很旺盛,可为何成为了农产品上涨市场的“领头羊”?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并没有出现大的供应缺口,由此不难看出热钱“炒作”的影子。物价上涨的势头之所以被平抑,在于“国十六条”的对症下药:为了避免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保护农民的利益,“国十六条”对价格监管以及反价格垄断执法的规定,遏制了炒作行为。虽然目前农产品的交易更趋向于专业化,但是相关机制还不健全,农民与农产品市场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让投机者有漏洞可钻。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学工表示,政府的监管机制和调控方式会跟着改变,将价格调控的短期举措和长远机制建立相结合。
此次调控一出,令不少农产品价格暴跌,暴露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以糖价为例,一周之内暴跌千余元。专家指出,从长期规律上看,从2006年开始,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作为全国主产区的广西,产糖企业的成本价格应该在每吨3200元左右;即使加上物价上涨因素,产糖企业的成本价格也不会超过每吨3600元。这意味着前期过度炒作,报价一度高达每吨8000元的食糖价格,肯定会面临着严重的“空头压力”。过度炒作之后,必然会带来价格“蹦极”走势。
从“蒜你狠”、“豆你玩”直到“姜你军”、“不蛋定”,农副产品价格普遍经历了一轮快速的飙升势头。但在央行采取了加大货币回笼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后,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就纷纷下跌。这表明,违背经济规律的盲目跟风炒作,肯定会得不偿失。专家表示,从资金源头上堵住利用信贷资金炒作农产品的举措,对于抑制农产品市场的投机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信贷支持将有利于农产品的供应增加。看来,在稳定农产品价格方面,商业银行发挥良好的金融服务功能不容忽视。
中央政府通过稳定物价的十六条措施,会将包括食糖在内,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成功调控,调控必然会引导整个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专家指出,以糖价为例,糖价的稳定,将从深层意义上推动整个食糖 体系从原来单纯地依靠产销、供需平衡,进一步扩大到依据全球市场进行趋势研判,提升作为全球食糖产销大国在全球食糖购销体系中的“话语权”。
对于纷纷质疑的全面通胀时期的到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当前并不是全面通胀,而主要是食品价格、蔬菜价格上涨推动的物价上涨,推高中低消费者的通胀预期。而通胀预期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改变供需状况,因此管理好中低收入者的通胀预期极为重要。当前的物价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尤其是蔬菜价格上涨拉动。因为普通百姓,尤其是低收人群体基本生活品的消费在其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对目前物价的上涨尤为敏感。“国十六条”出台,很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政策信号对普通百姓的预期产生了影响。增加供给的诸多措施,向消费者释放出我国政府稳定物价的决心。同时,2010年秋粮丰收实现七连冠,为粮食价格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金融工具的动用,即央行近期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
物价稳定 还需时日
细读这十六条,有三个要点,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农产品供给,从根本上缓解物价上涨问题;二是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三是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从体制上重新进行利益分配。这三点,都抓住了物价上涨的实质,那就是供给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理性地看,“国十六条”为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提供了便捷通道,短时间内应该会有一定成效。但是如果要让“国十六条”发挥应有的力度,还需要在两个方面付出巨大努力。
一是“国十六条”需要地方政府主动地、创造性地落实。地方政府可以在自己的调控范围内,尽其所能地通过落实“国十六条”来降低本地区民众的生活压力,使百姓平稳度过物价上涨过快的时期。在大都市,除了增大农产品的自给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农产品在市内“最后一公里”的分销环节,减轻从批发到零售之间的流通费用,加强对不合理加价甚至恶意哄抬价格行为的监控与干涉。而对于产地来说,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向农民多提供一些有利于生产和流通的公共服务。
二是落实“国十六条”,需要结合长远的经济调控目标通盘考虑。一直有人认为,“国十六条”不过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虚政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些观点的核心思路,就是觉得市场经济就应该遵从市场的规律,用政策调控只能起到一个“踩急刹车”的作用,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列于农产品的价格监管,目前尚处于管与不管的两难之间。“蒜你狠”、“豆你玩”和市场炒作有关,可这样的“边缘违法”又该怎么管?操作起来并不太容易。而百姓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是政府在管得住的地方,能够合出一部分垄断利益,挽救大局;在管不了的地方,通过加大供应来稀释市场,防止炒作。地方政府重新作出部署,加大农产品自给率,千方百计减少流通环节;在生产源头上,煤电油气交通,一保供应二稳价格,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等等。“国十六条”恐怕就不是临时而是常态,是一个转变增长理念的新起点。调控压力之下,不管是粮食收购市场还是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价格的回落带来了涨价预期的明显减弱,囤积炒作行为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但生产、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如果粮价不涨,但农民的其他生活成本上升,那对农民下一步售粮和种粮的影响都会比较大。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对比2009年同期的涨幅为15%左右,相比工业品价格、房价或蔬菜、鸡蛋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粮价的涨幅还是偏低。国家再出台政策要有连续的机制,找到合理的调节点,既要稳定城市物价上涨的幅度,又要能够保证农民的种粮收益,不能在调控物价时就无暇顾及农民的利益。
全国各地的蔬菜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显示出反通胀之战已经初见成效。从各部委控制物价的具体措施来看,还是有很强针对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物价总体指数已经就此掉头向下了。长期看,对抗通胀还需要治本之策。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是控制物价较快上涨的根本性措施。
记者在采访中,诸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应加大对低收人群体的补贴力度。日前,财政部已会同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国十六条”在强凋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的同时,还包括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这一举措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对低收人群体补贴机制,建立通过财政补贴提高低收入群体抗物价上涨能力的长效机制,有利于缓解低收入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担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