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强硬的管束、灌输和打压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对高中生的影响而逐渐丧失其应有的教育功能;空洞的说教、训斥和指责,已伴着中学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而使德育传统手段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这迫使我们不得不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情感教育的轨道上来。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促进中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情感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若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只能是空洞的说教。空洞的说教不仅不能把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时甚至使学生拒绝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这就要求情感教育应是深层的、双向的、互动的。本文从新阶段中学生深层情感的特征及成因、教育实施的手段两个方面浅探高中生的深层情感教育。
一、独立意识与依赖性并存
追求独立是当代中学生的普遍特点,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对他们管束过严,要求松绑,不愿师长拿他们当孩子看,希望独立进行社会活动,渴望受到成人的平等对待。但是,不少中学生在要求独立的同时,又表现出了极强的依赖性:一方面是部分青年对独立的含义认识不清,以为不要师长的管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独立”;另一方面在部分青年学生身上,主观意识上希望独立,客观行动上又无法真正做到独立。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没有经济独立能力,又希望“潇洒走一回”。
二、自我意识与狭隘性并存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渴望被社会、他人承认的意识较强,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较强,自我表现和自我管理的意识较强,他们希望树立自我形象,赢得他人的赞誉。在学习和活动中,往往有较强的表现欲,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胆大,敢于冒险。在情感方面,希望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意识、情感去支配他人。不愿意屈从别人,包括父母、老师。这种自我意识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情感积极向上的,往往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求新思维,但情感消极的,往往会走入狭隘自私的圈子。他们希望别人肯定自己,但却并不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却不懂得尊重他人;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却不愿去理解别人,这种狭隘自私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三、竞争意识与脆弱性并存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当代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意识,尤其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竞争中,这种特点更为突出。激烈的竞争既带给了学生很大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但也有不少学生被竞争压倒了,他们往往在情感上极为脆弱,心理素质较差,经不住失败和挫折,有的学生逃避现实,放弃竞争,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抗拒压力,还有的甚至导致精神病态等。
面对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新特点,情感教育的内容也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情感教育也决不是简单的情感付出,而应该体现以尊重、信任、关心、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要求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增强科学性。要正确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尊重与引导相结合
尊重学生,不仅可以密切师生双方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心理上奋发向上的原动力,可以使学生焕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干劲,产生强烈的成就欲,从而为成才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学生毕竟有别于成人,其思想认识及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毕竟还不是很强,因而,尊重他们的同时,又须对他们进行引导:一要防止部分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二要防止虚荣心理;三要防止骄傲情绪;四要防止固执己见。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保持正常、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在自我得到尊重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这样,“尊重”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信任与培养相结合
信任在情感因素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要求师生双方坦诚相待,更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充分的肯定。有了信任,学生可以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对优生的信任,能激发他们更强的进取精神;对差生的信任,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信任是一种情感激励,如何实施这一情感激励呢?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信任对象的具体情况,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其热情、信心;另一方面也应注意,信任要建立在恰当适宜的基础上,建立在培养帮助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中,切忌出现两种走极端的现象:对优秀学生一味信任,对差生一味排斥和怀疑。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只有将信任与培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信任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关心与严教相结合
情感教育重要内容之一是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关心、体贴、爱护,能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产生强烈的亲近感、信赖感。这种关心有别于父爱、母爱,它必须与严教相结合,只有这样,关心学生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关心学生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如何从深层次上帮助学生分析学习情况,解决学习疑难,是关心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二是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爱学生要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掌握相关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是关心学生的关键性问题。
三是关心学生的生活。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需的生活方面的关心。关心学生不是放松要求,不是溺爱,不是偏爱,不是包办代替。在关心的同时,要用严格的标准去规范他们的行为,督促他们进步。
4.理解与批评相结合
理解是爱的间接表现形式,是建立健康师生关系的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不同的性格、爱好和兴趣,对思想偏激的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疏导教育。
学生与父母有“代沟”,认为父母不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作为教师,则须充当填补这种代沟的角色,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注意发现其个性特点,同时又因势利导做好心理沟通工作,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有些学生在成长中因受挫折产生悲观情绪,对这些学生,不能给以自眼、百般挑剔、指责,而应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从情感上给以安慰、给以鼓励。以情感化,用情疏导;对其错误的认识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帮助他们明辨是非,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觉悟,使他们在清除错误思想的同时接受正确的思想。
一、独立意识与依赖性并存
追求独立是当代中学生的普遍特点,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对他们管束过严,要求松绑,不愿师长拿他们当孩子看,希望独立进行社会活动,渴望受到成人的平等对待。但是,不少中学生在要求独立的同时,又表现出了极强的依赖性:一方面是部分青年对独立的含义认识不清,以为不要师长的管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独立”;另一方面在部分青年学生身上,主观意识上希望独立,客观行动上又无法真正做到独立。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没有经济独立能力,又希望“潇洒走一回”。
二、自我意识与狭隘性并存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渴望被社会、他人承认的意识较强,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较强,自我表现和自我管理的意识较强,他们希望树立自我形象,赢得他人的赞誉。在学习和活动中,往往有较强的表现欲,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胆大,敢于冒险。在情感方面,希望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意识、情感去支配他人。不愿意屈从别人,包括父母、老师。这种自我意识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情感积极向上的,往往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求新思维,但情感消极的,往往会走入狭隘自私的圈子。他们希望别人肯定自己,但却并不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却不懂得尊重他人;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却不愿去理解别人,这种狭隘自私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三、竞争意识与脆弱性并存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当代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意识,尤其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竞争中,这种特点更为突出。激烈的竞争既带给了学生很大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但也有不少学生被竞争压倒了,他们往往在情感上极为脆弱,心理素质较差,经不住失败和挫折,有的学生逃避现实,放弃竞争,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抗拒压力,还有的甚至导致精神病态等。
面对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新特点,情感教育的内容也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情感教育也决不是简单的情感付出,而应该体现以尊重、信任、关心、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要求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增强科学性。要正确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尊重与引导相结合
尊重学生,不仅可以密切师生双方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心理上奋发向上的原动力,可以使学生焕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干劲,产生强烈的成就欲,从而为成才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学生毕竟有别于成人,其思想认识及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毕竟还不是很强,因而,尊重他们的同时,又须对他们进行引导:一要防止部分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二要防止虚荣心理;三要防止骄傲情绪;四要防止固执己见。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保持正常、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在自我得到尊重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这样,“尊重”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信任与培养相结合
信任在情感因素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要求师生双方坦诚相待,更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充分的肯定。有了信任,学生可以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对优生的信任,能激发他们更强的进取精神;对差生的信任,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信任是一种情感激励,如何实施这一情感激励呢?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信任对象的具体情况,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其热情、信心;另一方面也应注意,信任要建立在恰当适宜的基础上,建立在培养帮助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中,切忌出现两种走极端的现象:对优秀学生一味信任,对差生一味排斥和怀疑。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只有将信任与培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信任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关心与严教相结合
情感教育重要内容之一是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关心、体贴、爱护,能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产生强烈的亲近感、信赖感。这种关心有别于父爱、母爱,它必须与严教相结合,只有这样,关心学生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关心学生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如何从深层次上帮助学生分析学习情况,解决学习疑难,是关心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二是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爱学生要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掌握相关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是关心学生的关键性问题。
三是关心学生的生活。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需的生活方面的关心。关心学生不是放松要求,不是溺爱,不是偏爱,不是包办代替。在关心的同时,要用严格的标准去规范他们的行为,督促他们进步。
4.理解与批评相结合
理解是爱的间接表现形式,是建立健康师生关系的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不同的性格、爱好和兴趣,对思想偏激的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疏导教育。
学生与父母有“代沟”,认为父母不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作为教师,则须充当填补这种代沟的角色,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注意发现其个性特点,同时又因势利导做好心理沟通工作,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有些学生在成长中因受挫折产生悲观情绪,对这些学生,不能给以自眼、百般挑剔、指责,而应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从情感上给以安慰、给以鼓励。以情感化,用情疏导;对其错误的认识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帮助他们明辨是非,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觉悟,使他们在清除错误思想的同时接受正确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