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贫困地区有机稻田养鱼基地的规划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am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取荒田村作为高原贫困地区的代表,经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针对高原贫困地区建设有机稻田养鱼基地的规划方案,以期能够促进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同时也能为整个高原贫困地区发展有机稻田养鱼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稻田养鱼;荒田村;模式;基地
  中图分类号 S9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2-081-03
  Programme Excogitation on Fish-farming in Organic Paddy Fields in Plateau Poverty-stricken Region
  ZHANG Ya-feng1, ZHANG Wu-di1, ZHUANG Chao-yi2, LIN Wei-dong1* et al (1.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2.Longyang Regional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PC in Baoshan of Yunnan, Baoshan, Yunnan 678000)
  Abstract Huangtian Village was selec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plateau poverty-stricken region.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local farmers' income, provid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sh-farming in organic paddy fields in needy plateau poverty, meanwhile to realize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veral field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On the basis of local physical situation, a practical programme planning for fish-culture base construction in organic paddy fields in impoverished plateau areas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Fish-farming in paddy fields; Huangtian Village; Patter; Base
  基金项目 云南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资助项目(2013DH041)。
  作者简介 张雅峰(1986- ),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推广。*通讯作者,副教授,硕士,从事农业技术与园艺教学与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 2014-11-26
  荒田村隶属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渡乡,地处25°07′29.08″N,99°21′1.94″E。荒田村年平均气温21 ℃,年降水量1 150 mm,无霜期为235 d,平均海拔达1 870 m。2013年村民人均毛收入不足4000元,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其中53%的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是典型的高原贫困地区。村中共有耕地面积226 hm2,但是山地居多有190 hm2,水田有36 hm2,人均水田面积只有0.01 hm2。目前荒田村的水田主要用来种植水稻和少量烟草,并且一直采用传统的耕作模式。农药化肥的施用,加上常年单一作物的连作,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土壤环境的污染和理化性质的破坏、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使产量和质量的下降以及耕作期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增加等。环境的破坏和成本的增加,使村中环境越来越差,农民收入也越来越低,因此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圈。这种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整个高原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因此寻求一条既能帮助高原贫困地区村民脱贫致富又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前提下,生态农业模式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农业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田村发展生态农业也是一条必经之路,而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它要分为多个板块,其中如何集中利用好村中36 hm2良田是一个重要的板块。根据实地考察,这些水田本来就以种植水稻为主,现在规划将其打造成一个有机稻田养鱼基地。它在原有稻田的基础上增加稻田中养鱼,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最终使稻和鱼互利互惠,增产增收。按照有机食品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有机稻和有机鱼没有任何污染并且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在当今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情况下,有机食品已经是大势所趋,相信一定会受到市场的追捧。利用荒田村良田发展有机稻田养鱼的模式既符合生态农业的思想,又能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还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有机稻田基地的选择和转换
  荒田村面积36 hm2的水田位于村委会前面,左右展开呈一个近似长方形,这块水田就是有机稻田养鱼基地建的选址。整块水田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光照时间长。水田的水源和土地都未曾受到过重大化学、农药等污染,而且周围也没有工厂、矿产等污染源,非常适合进行有机水稻的种植。此块土地以前一直进行常规农业生产,因此必须要经过3年以上的转换期,今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有可能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该处水田只有少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转换期要严格按照有机生产标准来实施。根据检测情况,可通过工程净化、清洁灌溉和其他综合配套技术,实行净化修复,改造土质,培肥地力,使之达到生产有机食品对土壤质地的要求[1]。在经过1年转换期以后,农产品经过相关部门认证可以作为有机转换食品进行销售,以区别于普通农产品,提高其经济价值。   3 稻田养鱼模式的选择
  在荒田村生态农业规划中有一个核心建设就是万头生猪养殖场和大型沼气工程,此板块的建成每天都能够提供大量的沼肥。沼肥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不仅能给水稻提供充分的养料,而且能加速稻田中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鱼类饵料;同时,沼肥还能提高水稻和鱼的抗病害能力。为了保证生产出来的鱼能够达到有机标准,在饲养过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配制的饲料,因此就因地制宜地选择以沼肥为主要饵料来源的饲养模式。这种饲养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农业废弃物,另一方面能够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入,完全符合生态农业的思想。在稻田和鱼结合的方式上选择单季稻田养鱼和冬季闲田养鱼相结合(又称稻鱼连作),也就是说每年只种植一季水稻,在水稻种植期间稻鱼共存,水稻收割后稻田灌深水继续养鱼,可使鱼的生长期延长,不但能够使鱼增产,而且可以形成一道适合观光、垂钓的美丽风景。
  4 有机稻田基地的前期改造
  4.1 鱼沟和鱼坑的建设
  为了保证鱼在稻鱼兼作期间能有足够的活动和觅食空间,鱼沟和鱼坑的开挖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建设环节。鱼沟开挖采用田字形结构,宽度为60 cm,深度为50 cm,横沟和横沟之间相隔20 m,竖沟与竖沟之间相隔25 m。鱼坑采用深度1 m、直径1.5 m的圆形水池,大约667 m2地开挖1个鱼坑,开挖位置根据地形尽量选在稻田边缘和离水源较近的地方。鱼坑由田面向上筑埂30 cm,并用砖石护坡,以防大雨冲垮田埂和田鼠打洞造成漏水逃鱼[2],并且鱼坑周围都要开有缺口与鱼沟相通,再加上闸门以便控制水的进出。开挖前先用生石灰画好线路图,为了提高效率、节约劳动成本采用机械去开挖。在工程完工以后,鱼沟纵横交错与鱼坑相连,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生系统,为鱼类提供了一个适合生存的场所。
  4.2 田埂的加固和加高 如果单种水稻就对田埂的要求不高,但要进行稻田养鱼的田埂就必须加宽、加高和加固,开挖鱼沟和鱼坑的土可以用来改造田埂。鱼的生长必须要有一定高度的水面,因此要对田埂进行加高来增加水面高度。田埂建造呈梯形,底部宽度60 cm,顶部宽度50 cm,因为需要冬季闲田养鱼,所以田埂高度要加高到1 m左右。为了防止垮塌和渗漏,田埂坡面要采用条状石进行护坡并捶打夯实。田埂要与鱼沟保持1.5 m的距离,以保证田埂的稳固安全,同时田埂外的排水沟也要建设完全确保能够顺利排水。在田埂上可以种植些黑麦草等鱼用牧草,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另一方面也能给鱼适当的饲料补给。
  4.3 进排水口和拦鱼网的建设
  稻田里的注水和排水系统一定要通畅才能保证水稻和鱼类更好的生长。长方形田采用斜对角进排水,以减少田内水流死角[3]。水田东边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水源,进水口就开在离水源较近的东北角,宽度为0.6 m,在稻田的西南角开一个宽度为0.8 m的出水口,处于对角的2个口可以使水流转充分。口部位置要用砖石水泥修筑,以保证其坚固、不影响到田埂的安全。进水口要比田面高10 cm左右,排水口要与田面等高或者略微低些,进出水口要设立闸门,方便控制水流。
  进出水口一定要设置一层拦污栅和一层拦鱼网,一方面防止鱼类逃跑,另一方面可以拦污保持水流通畅。拦污栅就用纵横编织的竹条栅栏即可,孔目可以稍大,而拦鱼网采用孔目较小的铁丝网,孔目大小根据放养的鱼所定。拦鱼网在安装时要成圆弧形,圆弧凸起处要面向稻田内,底部要埋入土内30 cm以上,而拦污栅需要面对更大的冲击力,因此底部要插入稻田土内1 m。拦污栅和拦鱼网上部要超出田埂30 cm,两侧要比水口处宽50 cm,以便能够有足够的宽度卡入水口两侧的砖石水泥卡槽中去,并且要加以固定,不能前后晃动,以便能够更好地抵挡水流的冲击力。
  4.4 有机稻田的消毒和施肥
  有机水稻和有机鱼的病虫害主要靠的是预防,因此稻田土壤的消毒是重中之重。在开挖鱼沟和鱼坑前,大田里的土地每公顷施用750 kg的生石灰,然后进行深挖翻土,继而配合太阳暴晒法进行消毒,7 d后基本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鱼沟和鱼坑挖好灌水后,以荒田村大型沼气工程生产出来的沼渣作为大田的底肥,施用量以水色为茶黄色能看清水下0.2 m深处手背为宜[4],每公顷最少施用15 000 kg沼渣,具体可根据水色而适当增加。
  4.5 稻田防护隔离网的建设 在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中,有机稻田基地周围一定要设置防护隔离带,以此来保证稻田内不受到外来人为等因素的影响。隔离带选用高度为1.5 m以上的铁丝网,距离田埂1 m处沿着水田周围田埂固定安装,紧紧把稻田包围起来,使稻田内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隔离带每隔20 m开一个门,其中要开2个较大的门,方便工作人员进入和水稻收获时收割机的进入。
  5 有机稻田养鱼技术
  5.1 品种的选择和处理
  5.1.1 水稻品种的选择和处理。
  水稻品种应该选择没有进行过任何基因工程的稻种,而且要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抗倒伏的特点。因为荒田村的这块水田海拔有1 800 m,属于高海拔地区,因此在选种上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要适合荒田村的高海拔。由云南楚雄州农科所培育出来的水稻“楚粳28”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抗病性、优质和丰产性[5],并且非常适合于种植在海拔1 500~1 850 m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稻种在育苗前一定要经过太阳晒种、盐水清洗、石灰水浸种等消毒过程,确保杀灭所携带的病虫害后来才能进行育苗插秧。
  5.1.2 鱼种的选择和处理。
  稻田的环境毕竟不同于河流湖泊甚至是水塘的环境,稻田的水域环境比较浅,而且浮游生物等饵料也相对较少,因此不是所有的鱼都适合生存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在鱼种选择上,应该选取适应性强、抗肥力强、食性广泛、生长快且耐浅水的鱼种。基于此条件,再根据市场需求和荒田村的实际情况,选择以鲤鱼为主,然后再配以草鱼和鲢鱼。选取的是以沼肥为主的自然养殖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生产出来的鱼能够达到有机标准。在自养模式下,稻田中投放的鱼不易太多,放养密度为4 500尾/hm2左右,鱼苗规格要求体长在5 cm以上,其中鲤鱼占66%,草鱼占33%,鲢鱼占1%。投放的鱼要选择体型健硕、健康无伤病、活泼的鱼,投放前务必要用3%~5%的盐水或者2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 min以上进行消毒杀菌。投放时间为栽秧后7 d,此后每隔7 d稻田投放4 500 kg/hm2沼肥,来增加鱼类饵料。   5.2 病虫害的防治
  水稻品种和鱼种前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而且稻田中多样的生物品种也组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生态系统,物种间相生相克,再加上之前严格的消毒程序,整个系统的抗病能力极高,不宜得病。为了保险起见,稻田还是要定期消毒,每隔14 d用150 kg/hm2的生石灰兑水进行均匀泼洒,不宜过多,既能保证消毒又能保证水质。如果不是温度过高的原因,有鱼死亡、鱼类突然萎靡不振或者有鱼离开鱼群独自游走等异常状况发生时就要引起注意,这时可以采摘樟树叶、松针叶、苦楝叶和五倍子等中草药450 kg/hm2加水进行煎熬,之后连渣带水均匀泼洒入稻田,也可以定期泼洒中草药,防范于未然。这些中草药对鱼类和水质不会产生任何伤害,而且会很快控制住潜在鱼病的可能蔓延或预防鱼病的发生,千万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制剂。为了防止水稻受到有害飞虫的侵害,可以在稻田中扎起粘虫板或者太阳能灭虫灯,不但可以保护水稻,掉落的害虫也可成为鱼类的饵料。
  5.3 田间的管理
  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充分体现了有机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管理的重要性。每天早晚都要有专人对大田进行巡视,观察水稻生长状况、鱼的动态、水质水位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反馈。对每天的天气状况、水温高低、鱼类生长和摄食情况等进行记录备案,及时清除水面的杂草和污物,发现死鱼要迅速捞出并在远离稻田处进行深埋处理。定期对鱼沟和进出水口进行清理,以免堵塞。在夏季,一定要勤换水,保证水温不能超过38 ℃,在雨季,一定要搞好安全生产,防止逃鱼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定期抽样对水质和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随时掌握动态,保证产品达到有机标准。
  5.4 鱼的捕获
  鱼的捕获要在水稻收割前7 d进行,此前要把鱼沟和鱼坑清理干净,保证水流通畅。捕获前1 d晚上开始放水,将水位降到鱼沟高度以下,田中的鱼就会随着水流进去鱼坑,第2天早上就可以捕获集中在鱼坑中的鱼。捕鱼网和鱼桶都要经过消毒,以保证有机鱼从生产到收获都不受到污染。根据当时市场需求量进行灵活捕捞,其中较小的鱼投入鱼坑继续饲养,较大的鱼可以选择作为商品鱼出售或者选择继续饲养。
  5.5 水稻的收获
  捕鱼时水田中的水已经放完,鱼坑中还留有一些冬天继续饲养的鱼,因此在收获水稻时就可以采用收割机到大田中进行水稻的收割。收割机在进入稻田之前也要进行消毒,以防将病原菌带入基地,收割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不要伤害到鱼坑中的鱼。
  5.6 后期的管理
  水稻收割后,将1/3的稻草分散堆放于田中[6],对大田进行灌水,水位达到90 cm左右,而腐烂后的稻草作为后续饲养鱼类的饵料和养料,根据捕捞出售情况,适当增加鱼种,数量和比例还维持在最初投放状态。因为此时温度较低,浮游生物生长缓慢,鱼的饵料也相对减少,所以每周要增施沼肥到达6 000 kg/hm2,此时再配合投放田埂上逐渐成熟的黑麦草,以保证鱼有充足的营养。冬季闲田养鱼增长了鱼的生长期,同时也给荒田村增添了一道秀丽的风景。面积36 hm2的水田变成了一个大湖,湖中又有鱼,此番景象定会吸引大批游客来到村中观光垂钓,不过在进入垂钓区之前务必要给垂钓人员进行消毒杀菌,防止病害带入水田,造成损失。
  5.7 有机产大米的生产
  有机水稻不仅要在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守有机标准,加工环节也不能例外。大米加工厂要选在距离主干道较近且远离污染的地带,每次加工前,加工设备都要进行设备消毒和清空。此外,所有大米包含的信息(原材料、加工、贮存、运输、入库、出库和销售去向等)都要进行数据入网,每批加工的大米都有自己的编号和二维码,消费者只要拿手机扫一扫就对大米的信息一览无余。
  6 有机稻田养鱼的效益分析
  6.1 生态效益
  有机稻田养鱼完全不用化肥农药减少了土壤的污染,保护了农田;鱼类的游动又可以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由于稻田养鱼的田埂要加高,它就成为了一个小型的“稻田水库”,具有了调节旱涝的能力[7],同时它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和集约化利用,是生态循环农业的一种典型模式,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6.2 社会效益
  有机稻田养鱼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中耕除草,有效节约了劳动力;鱼类在生长过程中消灭稻田蚊子幼虫,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减少疾病传播,保证人体健康[8]。这种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且在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的前提下,还使得粮食增产。无论是在改善人们饮食结构层面,还是在增加粮食产量和维护粮食安全层面都有着很高的社会效益。
  6.3 经济效益
  有机稻田养鱼节省了化肥、农药和劳动力,也就等于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水稻还能增产15%[9],水稻产量可达6 750 kg/hm2以上,并且还获得了有机鱼。有机大米的价格现在市场上可达40元/kg,几乎是普通大米的7倍,而且水田每年至少可以获得600 kg/hm2以上的有机鱼,价格为100元/kg,除去各项开支19 500元/hm2,由此可得利润为:(6 750×40+600×100-19 500)=310 500元/hm2,而传统耕作利润却只有30 000元/hm2,利润整整翻了10倍还多,其经济效益的增加效果显而易见。此外,现在正处于追求食品安全的时期,有机大米和有机鱼必会吸引大批游客的到来,随之为村中其他产业(餐饮、娱乐等)所带来的经济收入更是不可估量,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7 小结
  笔者选取云南省保山市瓦渡乡荒田村作为研究对象,对荒田村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分析研究,最终对荒田村发展有机稻田养鱼做了一整套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等到建成后,荒田村有机稻田养鱼基地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而且也将为其他高原贫困地区发展有机稻田养鱼提供现实模板。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马日亮.有机稻米生产技术规程[J].垦殖与稻作,2003(4):18-20.
  [2] 徐振宝,郭永庆,薄月玲,等.稻田养鱼技术研究[J].北方水稻,2011,41(4):50-53.
  [3] 秦会彬,李丽荣.水稻田养鱼技术[J].吉林农业,2010(9):238.
  [4] 杨俊稻.田沼肥养鱼技术[J].农技服务,2006(11):25-26.
  [5] 刘少龙,李开斌,黄光和.优质粳稻"楚粳28号"在禄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0(5):58-59.
  [6] 敖礼林,况小平,陈彬.冬闲田养鱼双增效[J].农家参谋,2007(10):21.
  [7] 黄国勤.稻田养鱼的价值与效益[J].耕作与栽培,2009(4):49-51.
  [8] 叶秀珍.稻田养鱼的“三效益”[J].环境,1994(8):23-24.
  [9] 顾烜赫.稻田养鱼能促使稻谷增产的原因[J].黑龙江水产,2007(5):32.
其他文献
摘要  该文对红枣干燥设备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介绍了我国红枣干燥设备的几种机型及其结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等;论述了红枣干燥机发展现状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红枣干燥机的今后发展趋势及深入研究红枣的干燥机理的方法等,对今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干燥过程的监测和干燥过程的数学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枣;干燥机;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S6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
期刊
摘要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后发赶超,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为了实现到2020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又在于农村家庭的经济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已占到了农户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并对农户家庭的生存与发展,将变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贵州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
期刊
摘要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鲜切花品质检测方法是感官评审法,此方法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该研究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代替人的感官对玫瑰切花品质等级进行分类研究,试验中对玫瑰切花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图像去噪等图像处理后选取其7个形状特征参数作为玫瑰切花的品质评价指标,并借助BP神经网络建立玫瑰切花品质分级模型,分级正确率达到94%以上。试验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玫瑰切花品质分级是可行的,并且
期刊
摘要植物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基礎学科,是高校生物科学、园艺学和农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该文对如何建立植物生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旨在通过合理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与管理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374-02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期刊
摘要动物群发病防治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该课程要求教学、科研以及生产实践相结合。为有效地将教学与生产和科研有机地融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探讨了该课程“工学研融合”的教学模式,并采取启发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动物群发病防治;工学研融合;教学;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
期刊
摘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降低实验仪器损坏率等问题,从实验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对开设仪器设备操作技能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旨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调动实验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操作技能;课程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S-01;G40.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
期刊
摘要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探讨在农业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据专业特点增设开放性实验内容,采取综合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自信心、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的作用,提出了以专业特点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专业特点;农业气象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S-01;G642.0文献
期刊
摘要农户可获得的金融支持情况对农户流转行为及农地流转规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陕西省农户获得金融支持情况,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获得农业贷款、是否获得农业补贴、过去3年是否有借款、是否从正规机构借款以及借款的难易程度等金融支持变量对农户流转行为和流转规模有显著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从财政金融、政策性金融、银行金融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专业和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课之一,笔者针对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实验实践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从有效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高校同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监测;教学体系改革;课程理论;实验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
期刊
摘要基于对安徽农业物联网应用的分析,探究安徽省农业物联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以扩展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建设现代化农业大省。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安徽;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327-05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