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凝情半日懒梳头”是指思妇因所爱之人不在身边,感到寂寞无聊而懒于梳洗打扮.所谓抒情范式,是指一种文体在其发展演进中逐渐形成、确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且为后人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凝情半日懒梳头”是指思妇因所爱之人不在身边,感到寂寞无聊而懒于梳洗打扮.所谓抒情范式,是指一种文体在其发展演进中逐渐形成、确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且为后人反复使用的审美规范.“凝情半日懒梳头”这一抒情范式萌芽于诗经,并在部分诗人手中得以运用,但其真正定型、强化,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审美效果的抒情方式却是在词体中完成的.这一抒情范式在文人词之祖《花间集》中受到词人的普遍青睐,他们反复运用此种抒情范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在此后的词史进程中,晏几道自觉地学习“花间”传统,在自身的创作中大量运用这一抒情范式.小晏并非只对该范式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灵心慧性,为该范式增添了新的审美内涵,大大延长了此种抒情范式的艺术生命.
其他文献
“曲中有人”是词作为文本演唱的基本要求,也是抒情功能的直接表现。这个人可以是具有个性的作者,也可以是大众层面的“他者”。词人们在与自然共舞的过程中,把从社会生活中
“红网工程”作为高校舆情收集分析、引导社会观察、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工具,其开放互动的强大功能使“红网工程”逐渐成为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文章以
“三言”公案小说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题材的陈陈相因、叙事方式的模式化等弊病,然而细细品味则能发现情节、结构方面的匠心独具。叙事艺术首先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同中有异,这一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这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婚外情中,无论男女,其行为、动力也都源于这三个系统,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
从四个方面阐述中国古典鉴赏理论“音声求气·”,通过论述使读者更了解其中的理解核心,并学会将其运用于实践.
《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之作,全文都寄寓着作者对胡杨的深情的爱,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的深爱之情,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及对
对澳大利亚作家科林·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的小说《荆棘鸟》(The thorn bird)中的爱情命题的探讨,在人类社会中有着经久不衰的价值和意义.多数研究者以宗教爱情悲剧和
鲁迅的《伤逝》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都涉及到女性的出走问题,但由于时代背景及作家创作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子君和自流苏所展现出来的出走又各具特色,本文试从几个方
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寻求优化数学课堂对话的策略:一是通过转变观念营造对话氛围、整合资源拓展对话空间、调控有序维护对话进程等方式来搭建朴实的对话平台;二是设置灵动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