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调查,今年9月,国内有10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我们华中师大方面作出许多有益而可贵的探索,下面我就语文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及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也可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如“怎样欣赏当代诗歌”,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如上海建平中学程红兵老师的学生去调研本土超市与洋超市等;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更可是未知的知识领域。
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知识,甚至是多学科的。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地学习,创造性研究。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其中研究的具体内容、方式、进度、实施条件、最后的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了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为他们既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同时也承担了实现研究目标的义务。既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又让他们承担一定义务,他们的主观能力性便可以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创造性研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引进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彻底改变我国现今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状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的研究激情和运用祖国丰富文化的创造精神。还能在语文教育中充分贯彻“文以载道”原则,培养学生与各种人群交往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培养工作的责任心和计划性,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语文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研究要想取得突破,固然离不开个人的独立钻研,更需要有同学的合作,集体的协作。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前句讲的是个人学习,后句讲的便是合作学习,而且孔子还认为,这两种形式的学习都会使学习者产生愉悦、快乐之感。
合作学习更是时代的要求,语文学科的要求。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讲究“感”、“悟”。在研究学习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论,相互激励,不时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性成就。北京大学著名美学教授叶朗曾幽默地说:“牛津大学的教授是怎样教学生的呢?就是每周把几个学生合集在一起,教授抽着烟,把烟喷向学生,系统地喷了四年,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生,这就是熏陶啊!”③这就是典型的互动式交流。
三、语文教育中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
1.变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教育改革从本质上说首先是观念的变革,思想的更新,教师的教只是手段,学生的学才是目的。所谓学习理论,就是人们对学习所持有的理性态度和执着信念。虽然学习本身具有理性特征,但这不等于人们已正确地认识了学习理论,对学习采取了理性的态度,并进而树立了一种正确而执着的理性态度。面向未来学习如何学习应该优先于学习什么。不知道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才能知道。我们应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知识。从继承性学习发展到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从阶段性学习扩展到终身性研究。
2.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自主设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好奇心是神圣的,是一切创造的动力,居里夫人说过:“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学生正青春年少,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对民族悠久的灿烂文化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已有的资料信息,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到他感兴趣的课题上来,让学生确定自己在统一课题下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分课题。
所谓统一课题是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的课题;如先秦散文,唐诗专题,宋词专题等等。先秦散文又可分为诸子百家;宋词又可分婉约词,豪放词;唐诗又分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若干子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或分课题,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整个课题研究中的位置与作用,从而有明确的目标观念与系统观念,并制定出详细的研究计划。
3.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展主体性研究。研究性学习中自始自终都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其实创造力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力。正如陶行知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首先要树立学生都有创造潜能的观点。
其次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关键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是主体性的创造。没有学生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就没有外在人文知识的内化,创造或是创新只能是海市蜃楼。美国学者普遍认为:“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是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师。”因此,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研究性学习会有显著效果。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我们一定要大胆行动,深入研究,让每位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得到全面而迅速的发展。
(贵阳八中)
一、研究性学习及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也可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如“怎样欣赏当代诗歌”,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如上海建平中学程红兵老师的学生去调研本土超市与洋超市等;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更可是未知的知识领域。
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知识,甚至是多学科的。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地学习,创造性研究。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其中研究的具体内容、方式、进度、实施条件、最后的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了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为他们既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同时也承担了实现研究目标的义务。既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又让他们承担一定义务,他们的主观能力性便可以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创造性研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引进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彻底改变我国现今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状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的研究激情和运用祖国丰富文化的创造精神。还能在语文教育中充分贯彻“文以载道”原则,培养学生与各种人群交往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培养工作的责任心和计划性,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语文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研究要想取得突破,固然离不开个人的独立钻研,更需要有同学的合作,集体的协作。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前句讲的是个人学习,后句讲的便是合作学习,而且孔子还认为,这两种形式的学习都会使学习者产生愉悦、快乐之感。
合作学习更是时代的要求,语文学科的要求。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讲究“感”、“悟”。在研究学习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论,相互激励,不时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性成就。北京大学著名美学教授叶朗曾幽默地说:“牛津大学的教授是怎样教学生的呢?就是每周把几个学生合集在一起,教授抽着烟,把烟喷向学生,系统地喷了四年,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生,这就是熏陶啊!”③这就是典型的互动式交流。
三、语文教育中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
1.变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教育改革从本质上说首先是观念的变革,思想的更新,教师的教只是手段,学生的学才是目的。所谓学习理论,就是人们对学习所持有的理性态度和执着信念。虽然学习本身具有理性特征,但这不等于人们已正确地认识了学习理论,对学习采取了理性的态度,并进而树立了一种正确而执着的理性态度。面向未来学习如何学习应该优先于学习什么。不知道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才能知道。我们应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知识。从继承性学习发展到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从阶段性学习扩展到终身性研究。
2.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自主设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好奇心是神圣的,是一切创造的动力,居里夫人说过:“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学生正青春年少,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对民族悠久的灿烂文化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已有的资料信息,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到他感兴趣的课题上来,让学生确定自己在统一课题下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分课题。
所谓统一课题是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的课题;如先秦散文,唐诗专题,宋词专题等等。先秦散文又可分为诸子百家;宋词又可分婉约词,豪放词;唐诗又分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若干子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或分课题,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整个课题研究中的位置与作用,从而有明确的目标观念与系统观念,并制定出详细的研究计划。
3.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展主体性研究。研究性学习中自始自终都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其实创造力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力。正如陶行知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首先要树立学生都有创造潜能的观点。
其次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关键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是主体性的创造。没有学生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就没有外在人文知识的内化,创造或是创新只能是海市蜃楼。美国学者普遍认为:“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是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师。”因此,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研究性学习会有显著效果。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我们一定要大胆行动,深入研究,让每位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得到全面而迅速的发展。
(贵阳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