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接送该怎么看?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ao2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杭州一位家长霍先生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结果在校门口的时候被其他家长看到了。当天晚上,孩子的老师就在家长群发起建议,让他以后不要再这么做,理由是:会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不利于对孩子们的教育。霍先生则认为,“钱是我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想给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对”。结果他被老师踢出家长群。
  从事情的起因来说,教师保护学生,防止学生产生攀比心理,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教育本来就应该在孩子心里种下公平、平等的种子,假如早早地就过度重视物质的话,显然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但是,一个爸爸能不能开豪车接送孩子?正如这位父亲所说的,钱是他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有什么不對?难道还要为了照顾其他孩子的心情,特意买一辆普通车来接送孩子吗?
  这位耿直爸爸的发言显然触怒了老师,但话糙理不糙。何况其他孩子真的有这么脆弱吗?其实,一个孩子怎么看待一件事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成年人的影响。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引导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归根到底,假如家长觉得车子只是代步的工具,那么不管面对什么车,自然都能够保持平常心。但是,假如家长自己就觉得车子是财富的象征,是区分人群的标准,那么,孩子当然也免不了这么想。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各种“落差”的考验。一个社会最大的公平是机会的公平,而不可能做到财富上的绝对公平。
  培养健康的财富观,也是教育应有的内容。其实,谈“钱”没什么可耻的,因为挣钱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是我们辛苦工作的回报。只要是合理合法的,通过正当渠道挣的钱,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去消费,无须遮遮掩掩。
  (摘自2018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