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尔松山庄前的雕塑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911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雅姿接到黄姗娜打来的电话,盛情邀请她携全家去黄山旅游。黄姗娜是陈雅姿的大学同学,两人关系胜似闺蜜。于是,陈雅姿满口答应。可黄姗娜接着说,今年是大学毕业十五周年,她邀请全班同学来黄山聚会,由她做东,飞机落地后的所有费用,由她全包。黄姗娜的先生是个房地产开发商,碰上好时光,大发特发后,黄姗娜早辞去让人羡慕的公职,现正全力打理属于她名下的迷尔松山庄。陈雅姿一听说是同学聚会,感到全家人去不合时宜,决定自己一个人去黄山。
  陈雅姿专程上街买了一件短袖T恤,正好能衬托出她姣好玲珑的身姿。再搭配一件紧身合体的西裤,就把她的身段体型全穿出来了。姑娘十八一枝花。陈雅姿三十八岁了,身段比她十八岁时还好看。有些姑娘家,生育孩子后会变丑。陈雅姿恰好相反,生育孩子后,像变了个人似的,越变越美了。临行时,忽然刘瀚影打来电话,问她去不去。陈雅姿说,干吗不去呢?去!接着,陈雅姿反问他,你去不去?刘瀚影也说,去!干吗不去呢?刘瀚影似乎还想问她是几点的飞机,可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变成了“黄山见”。哎,足足十五年没见过刘瀚影了。今天,乍一听到他的声音,陈雅姿的心里,又涌起了一阵一阵的涟漪。是情思?似乎不是。是愁绪?似乎也不是。是惆怅?似乎更不是。哎,说不清楚,反正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凡人心绪。
  陈雅姿姗姗来迟,到达迷尔松山庄时,却把同学们惊呆了:她变得比大学时更加漂亮了,特别是那身姿,有宋玉笔下“东家之子”的体型腰姿: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大之一分则太胖,小之一分则太瘦。刘瀚影更是目瞪口呆,仿佛看到仙女下凡似的,看得陈雅姿很不自在。黄姗娜惊讶地说,上大学时,她是公认的系花。十五年,风水轮流转,现在的系花,当之无愧属于陈雅姿啦。陈雅姿则惊讶于黄姗娜这所新建成的迷尔松山庄。说,建筑布局,古朴大方;园林小景,别出心裁。就连山庄的命名,也是富含诗意的。叫迎客松山庄嘛,则太滥;叫陪客松山庄嘛,则太俗;叫黑虎松山庄嘛,则太吓人。叫迷尔松山庄,叫人浮想联翩,非住不可。这时,刘瀚影才接过话题说,黄姗娜上大学时就喜欢写诗,现在的迷尔松山庄,则成为她的诗集封面。面对陈雅姿、刘瀚影的联袂恭维,黄姗娜谦逊地说,她还不是很满意,感觉还少一处点睛之笔。黄山有一处风景,叫“梦笔生花”,在北海景区。期待诸位同学,能够“梦笔生花”,为她添上一景。
  第二天早上,中巴把大家先送到紫光阁,再换乘缆车上玉屏峰。刘瀚影来过黄山多次了,他喜欢摄影,得过全国大奖,目前在省摄影家协会供职。在迎客松前,刘瀚影一一为同学们拍照纪念。当然,陈雅姿的纪念照,刘瀚影留意多拍了几张。之后,大家自由前往光明顶。
  队伍开始变得松散起来,一路夹杂着各路游客,一边观赏一边谈论黄山的风景。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 “四绝”著称于世,兼收了许多名山之长。大凡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奇秀,峨眉之清幽,衡山之烟云,黄山无不兼而有之。难怪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由衷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的“四绝”,又以奇松为冠。黄山无处不石,无松不奇。黄山之奇奇在松,处处有松皆入画。黄山松飘逸多姿,苍劲古雅,形姿别具一格。它树冠扁平,叶色浓绿,针叶粗短而稠密,枝干曲生,盘根于石,耐贫瘠,抗干旱,傲然挺立。黄山松优美雅致的形姿,古朴雄浑的体型,是岁月风霜雕塑的结果。即使是一枝外形矮小的黄山松,它的成熟期亦需五十至八十年,树龄则往往在几百年,甚至是千年以上。黄山松的生长高度,一般是在海拔八百米以上的花岗岩分布区。随着高度的攀升,松叶显得越短、越密、越硬、越蓊翠,形姿亦越奇美。一些破石而出、抱崖而立的黄山松,点缀在峰林沟壑的峭壁上,独具风骚,自成一景,更是叫人叹为观止,拍手叫绝。
  十五年不见,刘瀚影感觉陈雅姿的身姿特别富于美感,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黄山松韵”的美感。黄山松,美就美在它的韵味,美就美在它的形姿。它既不魁梧,也不挺拔,既不粗犷,也不婀娜,哪怕是一棵树苗,或者是一棵成年松,都是恰到好处的,有姿有态有形有韵的。刘瀚影默默跟在陈雅姿的身后,捕捉靈感再现的瞬间。走呀走呀,跟呀跟呀,刘瀚影终于抓拍到了陈雅姿的一帧正扭动身姿的侧背影:那款款扭动的身姿背影,有一种婀娜流动的韵律。她仿佛是很押韵的律诗,她仿佛是很平仄的宋词,她活脱脱就是身旁陪衬的一棵黄山松的化身叠影。刘瀚影很满意,也很兴奋,他把这帧照片命名为《迷尔松》,当即用微信发给他在晚报副刊当编辑的朋友,一再叮咛说,最好当天见报。太阳快下山时,同学们来到了光明顶。
  光明顶,黄山之巅,空旷平坦,是可以拥抱月亮也是可以拥抱嫦娥的地方。在光明顶,同学们在手机上看到了刊登在晚报上的那张陈雅姿正扭动身姿的侧背影照片。大家很兴奋,纷纷说是黄山的恩赐。
  陈雅姿看到自己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对刘瀚影充满了感激,难免多看了他几眼。她感觉到了,刘瀚影的眼神里,有一种异样的眼光,叫她不敢正视。夜幕降临了,晚上大家将在光明顶度过一夜,与月亮做伴,与星星做伴,与山风做伴,也与露水做伴。不是要省住宿费,而是要添一点浪漫情愫,再体验一番大学时光的冲动。同学们评论,夜宿光明顶,是黄姗娜一手策划的同学聚会的最佳创意。黄姗娜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她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条毛毯,一条可以带回家用的高级毛毯,叫山庄的工作人员送上山来,可以省去同学们的不少脚力。皓月当空,山风猎猎。天作帷帐,地作床榻,足以是人生的美好回忆。啤酒,茶点,香烟,矿泉水,都已备足,可以尽情享用。
  同学们话题好浓,说来说去,最后又说到陈雅姿晚报上的照片,说黄姗娜苦苦以求的点睛之笔,不就隐藏在这张照片里?“迷尔松山庄”缺的就是一棵有个性的黄山松呀!一棵“人体迷尔松”呀!陈雅姿的体型,就是黄山松的体型。黄山松的形姿,就是陈雅姿的形姿。人松合一,物我两忘,可以是一处绝妙的风景。黄姗娜心血来潮,唰唰唰写下授权使用书,当即叫刘瀚影签字,她要做成现代雕塑。刘瀚影说,肖像权在陈雅姿那里,叫她先签。同学们起哄,哄得陈雅姿有些不好意思,只好羞答答地在授权使用书签上大名。刘瀚影接着也在授权使用书签上名字。于是乎,陈雅姿与刘瀚影,一时成了主演。其实,他们两人上大学时就是经常搭档配合默契的活跃分子,关系一向密切,很多同学都以为他们会发展成为夫妻。大四那一年,眼看就要毕业了,刘瀚影正儿八经地给陈雅姿写过一封求爱信,但没有收到陈雅姿的回复,以为她心里有人了,从此搁置不提了。毕业后各奔东西,彼此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如今,看到陈雅姿比上大学时还要楚楚动人,特别是那姣好的体型,简直无可挑剔。于是,刘瀚影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一个人坐在那里不言不语,发呆走神。黄姗娜有意把话题拉回到聚会的主题上,说金陵大学四年,最难忘的是在秦淮河上朗诵《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情景。就点名问:“刘瀚影,你朗诵的是哪一段?”于是,刘瀚影又回到聚会的主题上,朗诵起一段《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富有艳情色彩的旖旎文字: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呢?我们这时模模糊糊地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像使然了。   看完黄山日出,同学们走了一大半,纷纷赶飞机去了。黄姗娜也下山了,她要回山庄送送同学。这次同学聚会,全部由她做东,送送同学们也是应该的。陈雅姿是下午的飞机,碰巧的是,刘瀚影也是下午才走。于是,陈雅姿与刘瀚影,两人成双成对,漫游北海去了,专程去看了“梦笔生花”。还有白鹅岭、曙光亭、始信峰、连理松、十八罗汉朝南海,几乎把整个黄山重游了一遍,然后从容地走云谷索道下山。一路上,刘瀚影一直想问,当初那封求爱信为什么不回?可几次张口,话又吞了回去,好像一切都已多余,一切都无实际意义了。
  回到山庄,黄姗娜告诉说,除了他俩,其他同学都走了。黄姗娜还说,就在山庄的入口处,立一尊雕塑,是现代雕塑,作为山庄的形象标志。吃完午饭,黄姗娜要亲自开车,送陈雅姿、刘瀚影去机场。陈雅姿、刘瀚影再三谢绝说,她自己一个人,操劳了那么多天,已经够辛苦的啦,黄姗娜才算作罢。临别,黄姗娜叮嘱说,雕塑揭幕,两人一定到场,到时再谢。陈雅姿、刘瀚影打的去机场,一路上,两人静悄悄,什么话也没说。到了机场,陈雅姿的飞机在先,刘瀚影的飞机在后。两人又坐了一会,还是没有话说。直到陈雅姿临登机时,终于问起刘瀚影一句:“没有什么遗憾吗?”刘瀚影这才问:“那封求爱信……为什么不回?”陈雅姿当即懵了头,反问道:“我……什么时候收到过你的求爱信?”一股淡淡的惆怅,从陈雅姿的脸庞上倏地滑过,是那种微微的淡淡的忧伤。很显然,陈雅姿是在极力地掩饰自己的情绪,她眼眶里已经有了泪花。忽然,陈雅姿朝刘瀚影挥挥手,转过头去,噔噔噔地走了。刘瀚影追上几步,被工作人员拦住了。陈雅姿回眸一瞥,看见了刘瀚影万分懊恼千分沮丧地向她挥泪告别的情景……
  黄山回来后,陈雅姿病了一场。一粒黄豆大小的结石,从肾盂经输尿管到膀胱再到尿道排出。整个过程,就像是黄山的百步云梯那样漫长。这期间,恰巧刘瀚影来的几个电话都不是时候,她痛得又爬又滚,哪有力气接他的电话?刘瀚影又发来微信问:“生气啦?”她回微信说:“生病啦!”刘瀚影显得无能为力,爱莫能助。再之后,刘瀚影还来过几次电话,每次都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似乎有无数的潜台词不好表达。刘瀚影口齿伶俐,很有朗诵天赋的,可一到关键时刻,就词不达意。但刘瀚影的潜台词,陈雅姿听得出来。她每次都加回一条微信给他:“修来世吧!”就这四个字,反复了几回。说简单,又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关键是能不能了断,放得下还是放不下。之后,刘瀚影就再也没有来电话了,偶尔发一发微信问候,是那种千人一面的礼节性的问候,好像是公函之间的往来,不带情感色彩的。
  一转眼,黄山的迎客松,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雪,也是黄山的贵客呀。不但是贵客,而且是常客,季节性很强,一到冬季,一定光临。大雪压松,也是黄山一绝,别有韵味的。看那一缕一缕的雪花,飘飘洒洒,落在了黄山松稠密的树冠上,好像是松树开了花。黄姗娜打来电话,邀请陈雅姿出席雕塑的揭幕仪式。陈雅姿最初想去,就答应了黄姗娜。但后面又不想去了,把订好的机票也退了。黄姗娜又打电话来追,还替她补订了机票。于是,陈雅姿又答应去。可是,到了临行时,陈雅姿又改变了主意,最终还是没有成行。哎,她怕平静的荷塘又起涟漪,她怕面对刘瀚影那万分懊恼千分沮丧的眼神。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一转眼,知了声声,荷花朵朵,夏天又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陈雅姿正好在黄山,享受着同学们的恭维。是夜,陈雅姿梦见了刘瀚影那万分懊恼千分沮丧的分别情景,她又想起刘瀚影为她拍摄的刊登在晚报上的那张照片,突然又想去黄山了。她就自己一个人去了黄山,去拍摄那张照片的地方怀旧。黄山,永远是游人如织。黄山松,永远是那样妙不可言。一路上,听到不少游客人云亦云地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他们,是不是真正看到了黄山的大美?真正看到了黄山的情怀?能够像她那样,在内心深处,与黄山产生共鸣,引起情感涟漪的游客,恐怕也不多吧?
  哎,就让那张照片,成为她跟刘瀚影之间的美好回忆吧!
  陈雅姿没有作过久的停留,很快下山了。她来到迷尔松山庄,站在那尊雕塑前,慢慢地欣赏。雕塑的整体是用不锈钢制作而成的,主体部分,是她的人体。不过,不完全是写实的,用的是现代抽象主义手法,有七分像她,有三分不像她,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过,那扭动的身姿侧背影,简直是活灵活现的那张照片的翻版。雕塑的底座,是玉屏峰的微缩造型。那也是黄山的象征呀!陈雅姿很满意,她与刘瀚影的情,都凝聚在这雕塑里了。陈雅姿联想起了丹麦的《美人鱼》雕塑。那是取材于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的故事,似乎跟这尊《迷尔松》雕塑有某种关联与相似。用玉屏峰做底座,那不就是《美人鱼》的鱼尾吗?而立于玉屏峰上的人体雕塑,自然就是黄山松呀。
  黄姗娜突然从轿车里蹿出来,惊喜地抱住陈雅姿说,你来怎么不说一声呢?昨天,刘瀚影也來黄山怀旧了,也一个人站在雕塑前,默默地看。要不是碰上,我还不知道他来过呢。眼泪,在陈雅姿的眼眶里打滚。为了掩饰,陈雅姿死死地抱住黄姗娜说,刚好出差路过,正要给你打电话,你就来了。黄姗娜却埋怨地说,揭幕时,你不来,刘瀚影也不来,是不是得罪你们了?原来,刘瀚影也是怕“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心有灵犀一点通。刘瀚影的心,跟她是息息相通的呀。
  责任编辑 坛 荷
其他文献
一只鸽子,在人与人之间  它飞得那么快  那么高  在橋与桥之间  它飞得那么轻,那么远  直到它落下  有些人还不知道鸽子到底是什么
期刊
和所有人一樣。我能嗅到杜鹃花  行进在圣堂山的悲哀。人们退回原始森林  我向山学习站起来沉默  生活是无意义的。我们应该活下去  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山风吹树叶,金斑喙凤蝶乱舞  一条大路经过我的脚下,接触我,接受我
期刊
隔着一张大大的蜘蛛网  还隔着一层厚玻璃,观望远处的  大树,灌木,草衣  日歷上说已经入秋  我在等哪一种叶片先掉落  我想要的天上来的那种蓝  一直蓝着  蜘蛛在我的玻璃窗上继续纺织一张网  阳光斜拉过来  它突然走掉  火焰从镜中烧起来  一定有些事物在悄悄松开手  一些手又在努力抓紧  谁知道呢  整个下午没有一片叶子落下  那只蜘蛛在秋天里走掉,没有回来  只有一场雨突然下来  只有我搭
期刊
和一棵肉桂树对坐,我已经足够沉默了  剥桂皮的人比我更沉默。  还是太迟了。  一阵春风吹透我,树叶往下坠落  白天只剩下一堆骨头。  該来的人来了,  不该来的人躲在树里。  该死的人活在地上,该活的树死于地下
期刊
他爬到山上,没有日出,松针落下来  他说:我爱你。杜鹃花变色了  他感到口渴,他摇晃它  到处充满了人,只有树是真实的  他站在罗汉松与罗汉松中间  才完全理解自己。他天黑之前下山  除了山以外,沒有留下什么
期刊
所有鸟儿站在紫荆树下喃喃低语  用舌头敲响天空  某天小明想起今天  几个戴眼镜的人走到巷子拐弯处  他只知道针可能很小  伤口很大  作者简介:高寒,本名潘正伟,90后,河池市东兰人。作品见于《诗歌月刊》《中国诗歌》《广西文学》等刊物。曾获第七届万松浦文学新人奖提名奖。  責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
期刊
那天阳光很好,爷光着上身坐在院子里捉虱子。他把一只只肥肥的虱子从棉袄里面揪出来,整齐地放在磨盘上排队,凑足了十只就抓起来放进嘴里像嚼炒黄豆那样嚼得津津有味。一只眼角结屎的老母狗正贪婪地舔着爷从磨盘上耷拉下来的一只脚上的旧伤疤。  突然,老母狗吼了一声扑向大院门口,见是二狗就摇头摆尾哼哼地亲热。  “二狗,你还记得回来看我啊?”爷收起衣服从磨盘上滑下来,身上露出两副整齐的排骨。  “爷,您别二狗二狗
期刊
月亮爬上西边山头的时候,一群乌鸦惊叫着扑棱着翅膀。树影疏疏,映衬着黄月。田地里和边缘的杂草丛树里蒸腾着积蓄了一天的热气。虫鸣响在根底。  沙拐子追赶着两只羊,走在沿水塘的小路上,一拐一拐地往家去。月光洒在他瘦小的身躯上,影子映在草垛堆上,长长的,窄窄的,比沙拐子还要高出好多倍。草垛堆上躺着一只花猫,正眯缝着双眼,十分满足的样子,好像还陶醉在火烧云的五彩斑斓里。  “该死的,你往哪儿去?”  沙拐子
期刊
无路可退  承认吧,你已经无路可退  向上躲不进飘渺的云端  向下也不可能坠入深渊  现实最多允许你像一只  笨拙的燕子撤到屋檐下  一粒过期的种子返回泥土中  无路可退,无路可退  那就坐地生根  锄头开路,露水搭桥  麦粒在麦芒上飞奔  在人世的夹角,命运的间隙  众生不息,大道浩荡而行  夏夜广场  人世并非不可苟且。  水泥堆砌的广场上,星光与灯光交织。  大理石柱露出温柔的雕饰。  想到
期刊
茶杯坠落的历史  龟裂的土地上有一个茶杯  贫穷装在里面,没有溢出  附下身去,把它拾起  缓慢地抬到高处,举过  头顶,它  一点点来回晃动,收紧在表面张力中  锁着躁动不安的因子  它们在等待着那一天——  茶杯被人按碎,刺破手掌  混着鲜血形成一股水流  划出弧线  努力地向下坠  开始宣布要  冲击这片大地!  它们猛烈地钻到每一个缝隙里  把阳光甩在后头  让身子离开自己  撞向深处的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