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拟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阅读此方面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营造书香校园。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不仅要解读文本,而且要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包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吸收中华优秀文化智慧,了解多样文化,逐渐丰富文化积淀;习得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也是学生自我建构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来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不同主体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所以即使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在同一位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同一篇课文,阅读时的心理活动也会不同,甚至差别很大。
细细想一想,每个人的情感、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一篇收入教材的课文,虽然作者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已经凝定,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课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做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映,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另作设计等等。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重视情感体验是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昧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有利于改进传统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弊端。传统的阅读教学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忽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背离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违背了阅读规律。
那么如何做到个性阅读呢?
1 坚持自主性阅读
从实质上说,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语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由于本然状态下的生活只能以直觉的形式存贮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这就决定了阅读的过程是文本的言语形式与主体的直觉经验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的过程。课文中包含的生活底蕴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人们在解读课文的言语时,无需把这些生活底蕴都找到。阅读主体只需找到其中的一种生活底蕴,并获得直觉经验,就能领会课文的内容。如学生理解韩愈《早春》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有的学生是通过相似的生活经历来理解的:“去年初春,我跟爸爸到公园里去,无意间看到枯黄的草皮上有淡淡的绿色。这是什么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近一看,原来是稀稀拉拉的细草芽儿,可淡淡的绿色不见了。我以为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写的这么一种感受。”有的是通过类比推理来理解的:“过去报纸上印的照片,远看图像很清楚,近看却是一堆有浓有淡的麻点,图像也变得模糊不清了。我想’草色遥看近却无韵道理跟这是一样的。”还有一些学生表示不理解:“应该是离得越近看得越清楚,怎么会草色遥看近却无伲?”显然,这些学生还没有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直觉经验。
2 鼓励探索性阅读
要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在学生认真地阅读了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自己去寻找答案。
在听一位老师教《早发白帝城》时,有个学生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我在电视里看过演猿猴的记录片,猿猴的叫声一点也不好听,李白当时那么高兴,为什么要写难听的猿声呢?”老师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便临时改变教学计划,组织同学进行讨论。没想到孩子们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有一个女同学竟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合情合理的解答:“李白当时被皇帝赦免了,太高兴了,太愉快了.猿声虽然很难听,李白却觉得非常悦耳动听,就像一支快乐的送行曲。”老师进一步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她眉飞色舞地讲了这样一件事:前几天,她爸爸出差回来,给她买了一台漂亮、好玩的游戏机,她高兴极了。上学时,特意叫上邻居家的一位小朋友一起走,一路上讲个不停,并约他放学后一起玩。其实她平时放学上学从不和邻居家的这个小朋友一起走,更不在一起玩,因为那天她真的太高兴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这位同学的启发,许多同学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个课例告诉我们,教师上课,不应机械地执行自己的教案,而是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思维的走向,相机予以调整;有时还要善于捕捉“战机”,因势利导,从而形成合作探究的氛围。
3 倡导批判性阅读
怀疑、思考和批判,是阅读的精神品质。阅读要怀疑:对于文章,我们既要信,又可不尽信;阅读要思想:既要能把握作者的思考,又要能产生自己的思考;阅读也要扬弃:不但要认同,而且要批判。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应是接受性的同构解读,而应是批判性的异构解读。由于阅读主体的介入与创造,使得进入主体头脑中“第二文本”会较原作有所变异,有所提升。这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阅读主体全身心的投人,主体过去积淀下来的文化成份与课文所包容的文化成份处于一种急剧的交流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赋予作品的某些含义,阅读主体往往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割舍与添加。如学习《落花生》,有的学生就提出: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人要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如果都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恐怕连一份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所以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里,桃子、石榴、苹果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改造原文的过程,而且也是阅读主体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读了一篇篇课文,不断摈弃旧的,吸收新的,每个学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陶冶与扬弃中,重新树立对自我的信心,自觉地变换思维模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以上所述也是营造书香校园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不仅要解读文本,而且要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包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吸收中华优秀文化智慧,了解多样文化,逐渐丰富文化积淀;习得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也是学生自我建构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来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不同主体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所以即使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在同一位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同一篇课文,阅读时的心理活动也会不同,甚至差别很大。
细细想一想,每个人的情感、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一篇收入教材的课文,虽然作者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已经凝定,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课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做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映,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另作设计等等。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重视情感体验是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昧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有利于改进传统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弊端。传统的阅读教学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忽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背离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违背了阅读规律。
那么如何做到个性阅读呢?
1 坚持自主性阅读
从实质上说,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语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由于本然状态下的生活只能以直觉的形式存贮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这就决定了阅读的过程是文本的言语形式与主体的直觉经验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的过程。课文中包含的生活底蕴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人们在解读课文的言语时,无需把这些生活底蕴都找到。阅读主体只需找到其中的一种生活底蕴,并获得直觉经验,就能领会课文的内容。如学生理解韩愈《早春》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有的学生是通过相似的生活经历来理解的:“去年初春,我跟爸爸到公园里去,无意间看到枯黄的草皮上有淡淡的绿色。这是什么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近一看,原来是稀稀拉拉的细草芽儿,可淡淡的绿色不见了。我以为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写的这么一种感受。”有的是通过类比推理来理解的:“过去报纸上印的照片,远看图像很清楚,近看却是一堆有浓有淡的麻点,图像也变得模糊不清了。我想’草色遥看近却无韵道理跟这是一样的。”还有一些学生表示不理解:“应该是离得越近看得越清楚,怎么会草色遥看近却无伲?”显然,这些学生还没有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直觉经验。
2 鼓励探索性阅读
要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在学生认真地阅读了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自己去寻找答案。
在听一位老师教《早发白帝城》时,有个学生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我在电视里看过演猿猴的记录片,猿猴的叫声一点也不好听,李白当时那么高兴,为什么要写难听的猿声呢?”老师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便临时改变教学计划,组织同学进行讨论。没想到孩子们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有一个女同学竟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合情合理的解答:“李白当时被皇帝赦免了,太高兴了,太愉快了.猿声虽然很难听,李白却觉得非常悦耳动听,就像一支快乐的送行曲。”老师进一步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她眉飞色舞地讲了这样一件事:前几天,她爸爸出差回来,给她买了一台漂亮、好玩的游戏机,她高兴极了。上学时,特意叫上邻居家的一位小朋友一起走,一路上讲个不停,并约他放学后一起玩。其实她平时放学上学从不和邻居家的这个小朋友一起走,更不在一起玩,因为那天她真的太高兴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这位同学的启发,许多同学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个课例告诉我们,教师上课,不应机械地执行自己的教案,而是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思维的走向,相机予以调整;有时还要善于捕捉“战机”,因势利导,从而形成合作探究的氛围。
3 倡导批判性阅读
怀疑、思考和批判,是阅读的精神品质。阅读要怀疑:对于文章,我们既要信,又可不尽信;阅读要思想:既要能把握作者的思考,又要能产生自己的思考;阅读也要扬弃:不但要认同,而且要批判。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应是接受性的同构解读,而应是批判性的异构解读。由于阅读主体的介入与创造,使得进入主体头脑中“第二文本”会较原作有所变异,有所提升。这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阅读主体全身心的投人,主体过去积淀下来的文化成份与课文所包容的文化成份处于一种急剧的交流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赋予作品的某些含义,阅读主体往往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割舍与添加。如学习《落花生》,有的学生就提出: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人要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如果都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恐怕连一份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所以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里,桃子、石榴、苹果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改造原文的过程,而且也是阅读主体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读了一篇篇课文,不断摈弃旧的,吸收新的,每个学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陶冶与扬弃中,重新树立对自我的信心,自觉地变换思维模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以上所述也是营造书香校园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