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武则天守陵的石像为何都没脑袋?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是唐 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北面有玄武门,南面有朱雀门,东面有青龙门,西面有白虎门,四门的石狮挺胸昂首,雄踞于门前。
  在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整齐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它们看似恭恭敬敬地排列于陵前。这些石像与真人身高相仿,装束却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领紧袖的,有披发左衽的,但全都双足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在分布上,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
  陵墓里有石像守护王公贵族,本不是什么稀奇事,然而这61尊守陵石像却全都没有脑袋,这就不正常了。这些石像的头去哪了?是人祸还是天灾搬了它们的头?
  石头雕像,既不会动、也不会言语,更不会对周围人或物造成任何威胁。那么究竟是什么人,竟然对一堆不会说话的石像有如此深仇大恨?它们究竟得罪了谁?
  也许有人看不惯这些雕像
  一种观点认为,有人看不惯这些雕像。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唐朝的外交事业空前发达,许多人认为这些石像雕刻的是曾来大唐参加唐高宗葬礼的外国首领或客使。明末,一个外国大使到乾陵观光游玩时,发现自己的先祖居然被建在这陵墓中,刮风下雨、岁月流逝,勤勤恳恳甘当中国古代皇帝的守陵人!
  这个外国大使觉得这一幕深深刺痛了自己的自尊心,既有损国格,也有辱于人格,一时大怒,恨不得当场就将这些石像砸个粉碎,但碍于自己的身份,惧于周围的民众,他深知不能莽干,于是便心生“妙计”。
  这个外国人每天晚上悄悄潜入乾陵附近的田间地头,践踏庄稼,当第二天村民发现时,他又造谣称那是陵墓里的61尊石像干的。他声称那些石像已成精,到了晚上便可走动,到田地里糟蹋粮食,想要保护粮食,就得趁白天它们不会动时将其斩首。当地群众愚昧,信了老外的话,一气之下就把这61尊石像的头全搬了家。
  洋人遗祸说
  还有一种说法也是建立在该石像疑似唐朝外国使者雕塑的基础上,此种说法认为,那些石像的头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联军士兵摧毁的。
  当时,入侵的帝国主义士兵,看见唐乾陵前面立着外国使臣的群像,同样感到有辱他们的脸面。如今他们作为胜利方,怎能容忍自己的先辈在这儿继续为中国的封建皇帝老老实实守陵?于是一怒之下就把石像的脑袋给砍掉了。但是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因为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的八国联军并没有来到乾陵这个地方,哪来的砍石像头部一说呢?
  金、元摧毁说
  尽管许多人认为乾陵61尊石像的原型是外国客使,但经过多年考证发现,这些石像大约建成于武则天去世后,是唐中宗仿效高宗为“阐扬先帝徽烈”在昭陵刻立蕃酋石像的做法,于景龙初(707—708)在乾陵立的蕃臣石像,建造它们同样是为了阐扬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徽烈”。因此这些石像,实际上是已经归顺唐朝任各种官职的原少数民族首领像。
  这么一来,以上的洋人罪魁说就不成立了,于是其他的说法也随之而来,其中就包括少数民族破坏说。
  六十一藩臣像断首当在宋、元、明三朝,宋朝人游师雄曾考察藩臣石像并留下文字记录,可见那时石像还完好;明朝人李梦阳在一首诗中记载了石像断首折肢,由此断定石像被毁的时间范围应当无误。
  在这段时间中,金、元都曾经统治过陕西,这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首领创建的。金代由女真人创立,祖先在唐代为黑水和粟末,所以藩臣像中可能有该族首领;元代由蒙古人创建,突厥人是其祖先的一支,而武则天时代在大唐担任将军的突厥首领不下数十个,所以藩臣像中的突厥族人可能是最多的。在金、元两朝,统治阶级感到同族首领侍立于陵前有辱本族颜面,因此把石像砸毁,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过,也有专家对这个论点提出异议,假如石像毁于金、元两代统治者之手,那为什么只砸掉了头,而不是毁掉全部石像呢?这样岂不是更给后世之人留下胡人侍立于陵前的口实吗?
  自然灾害说
  尽管各界对乾陵61尊石像头颅消失的猜测各执其词,但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天灾。
  大量资料证明,在明嘉靖年间,也就是1555年的1月23日这一天,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11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所以致使80多万人死于这场地震中,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关中大地震。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同样属于震中地带,因此该陵墓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据专家们推断,这场地震才是造成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巧的是,许多陵前的石像石马都是头部受损。此外,这些石像的材质并不是很结实,由于当时采用的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损的时候,头部是最容易出现断裂的部位。
  研究人员推断,这61尊石像很有可能一部分毁于关中大地震,还有一部分毁于明末清初的那些战争中。但即使这些石像已经遭到毁坏,还是可以从他们的外观中一窥大唐盛世的景象。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
其他文献
学者、文人都有书斋,书斋起名林林总总,气象万千,但也有一些十分怪诞有趣。  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之兄张申府,其书斋名叫“名女人许罗斋”。这名很怪诞,不解释无人懂。  “名”指“名学”,即逻辑之一门。他于1927年曾把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罗素的弟子)的《逻辑哲学论》译成中文,书名即取“名理论”。“女”指《列女传》,他个人对此书有偏爱。“人”指三国时期刘劭写的《人物志》,這是一本他平生最为推崇的书
比利时为薯条“申遗”  继韩国泡菜之后,比利时薯条也加入到申请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的行列里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比利时油炸食品业者联盟发起“把比利时薯条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试图让薯条成为人类文明的“非物质遗产”。比利时一直称自己为“薯条发源地”,薯条也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民间小吃之一。在该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叫卖薯条的餐车。比利时媒体称,该国有5000个类似的薯条车,它
相传在古时,有个叫万年的人,为了规范节令制作了日晷和漏壶来测定时间。经过长时间的测算,他发现:“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一天,国君祖乙去找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日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这就是关于春节由来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汉代时,春节、元宵节、上巳、寒食等节日都已经成熟。魏
鸟的种类很多,各种鸟的生活习性也有所不同,因而造就出各种不同样式的“脚”来适应各类鸟的生活所需。  各种样式的鸟脚分别具有独特的功能,例如:猛禽的“脚”(附蹠)长,爪子特别尖锐,且向内弯曲,任何猎物经它们的爪子擒住,难有逃脱的机会。一般的猛禽脚均长,但尚有“较长脚”的猛禽,如泽鵟、灰泽鵟、花泽鵟等,这些猛禽的栖息环境属于沼泽区,沼泽区的草丛下有着它们的猎物在活动,如中、小型鸟类及啮齿类动物;而泽鵟
肥胖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多年来人们已经找到了很多原因。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奥地利维也纳警方在其警犬训练中心附近发现一处大麻种植园,共种植大麻700多株。警方称,在维也纳21区弗洛里茨多夫,一名警犬闻到了大麻的气味后,警方看到有人带着浇水软管进入仓库,便展开搜查,最终发现734株大麻草。第二天,警方又在一名嫌疑犯的公寓里发现32袋深低温冷冻大麻及1袋干大麻。据悉,嫌犯来自外地,可能不知道大麻种植场附近是警犬训练中心。
读书日刚过,再谈读书。中国历史上有多种读书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历代读书人中流传甚广。比如,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读书法是泛读大概,汲取精华,掌握其实质;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是删繁就简,倡导独立思考;郑板桥“精当”读书法是求精不求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顾炎武“三读”读书法是“复读”“抄读”“游戏”,动口动手动脑……  在这些读书方法中,苏
澳一家九口与世隔绝棚屋过田园生活  来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杰斯敏·科萨与丈夫本和他们的七个孩子住在森林里一个与世隔绝的棚屋里。棚屋内设施简单,只有一个堆肥厕所、一个水箱、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和一台发电机。孩子们不上学,在家里接受教育。今年31岁的杰斯敏受祖辈影响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了感激,她和丈夫曾从事花园维护工作。2017年5月,面临紧张的家庭财务资金,他们决定搬到棚屋里过环保健康的田园生活。早餐
麻将,中国人家中必备休闲“神器”。不过,可能很少有人想到:早在上世纪20年代,“麻将军”就已经远渡重洋,征服了地球其他角落的人们。更有人称麻将为“中国百年来最强大的文化输出”。麻将何能,竟担负起如此美誉?另外,你可知道麻将桌也可以是情报部吗?  郑和发明了麻将  在中国,麻将可谓历史悠久。麻将的由来,有说与捕雀有关。当年江苏太仓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常有鸟雀来偷吃。管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的64岁男子吉米被赶出他原先租住的公寓后,在一辆卡车内一住就是15年。吉米所在的街区地处曼哈顿区中最受欢迎,也是最昂贵的地段。吉米的车上堆放着各种家具和杂物。随着东西越来越多,他只好又买了一辆卡车来安置他的家当。在附近工作的人大多很喜欢吉米,上班路过的时候常会留意到他。但一些居住在那里的居民认为,吉米白白住在他们支付了高额租金或房价才得以入住的地方,这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