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大学教育的应然追求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志愿者服务相关事业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仍较低下,志愿精神匮乏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作为公民人文素质核心内容的志愿精神,长时期未能走进高等教育的视野。加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应然义务。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引领社会奉献精神的觉醒,培养大学生的同情心、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当前高等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 志愿精神 大学教育 紧迫任务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正进一步深入,经济多元化已成为时代特色,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剧烈变迁,社会进入了财富差异化分配阶段,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快速彰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非常庞大,志愿者服务以其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帮扶困难群体、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社会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志愿者服务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与西方市民社会的志愿服务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公民的志愿精神较为稀缺,社会整体的志愿服务氛围未能跟上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巨大需求。重新疏理传统文化中的志愿奉献文化,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志愿者服务的经验,培养全体公民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志愿者服务行为,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国民教育体系中缺乏有效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志愿精神教育还未能得到重视和普及,将人文关怀视为己任的大学教育应该争当先行者,给大学生群体施以奉献、友爱、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的养料,让他们率先成为拥有志愿精神,勇于担负起社会责任群体。
  一、社会发展呼唤志愿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乐善好施、济危扶困的慈善、志愿、奉献传统,但是站在国际比较视角看,我国志愿精神与志愿者服务行为的普遍程度非常有限,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国传统社会封闭的家族结构决定了志愿服务大多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两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地以物质上、劳动力上的互帮互助形式展开。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关志愿精神的阐述可谓历史悠久、数量繁多,但志愿精神一直未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文化的高度,社会生活中志愿服务行为没有成为一种常态性事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志愿者服务的导向不明确,志愿者服务法制法规不健全,民间志愿者组织不发达,志愿者服务事业的管理不完善,导致我国现代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步履缓慢。
  真正的志愿行为是一种非功利的利他行为,不是行为主体一时的冲动,也不是行为主体慑于外在权威和舆论压力的被迫之举,而是受以平等互助、同情关爱、奉献利他、社会责任为主要内涵的志愿精神所驱使的,是行为主体自知、自觉、自主、自愿的行为,是行为主体内在要求的反映。要激发人们的志愿行为就必须首先培养行为主体的奉献意识和志愿精神,需要在公民的心中撒播志愿的种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中贫富分化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众多的贫困人口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局部地区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让成千上万的家庭頃刻间变成了赤贫;因病致穷、因学致穷的家庭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能源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发展、许多动植物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濒临灭绝……妥善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切问题的解决,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环境整治等行动承担了大部分责任,但是,在日益严峻的贫困形势面前,政府行为经常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志愿者群体通过志愿服务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协助与支援。
  由于受历史及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奉献意识、志愿精神普遍缺乏。相当一部分人对志愿者服务事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观念上的障碍,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尚未真正形成。社会的发展对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呼唤更多的社会成员加入志愿服务行动。
  二、大学文化孕育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关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基于这种理念,无偿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财富和时间。志愿精神不仅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也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空间中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而自发主动产生的一种奉献精神,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是知识和思想的接力场,是时代精神的诞生地,是为社会树立知识标准与思想标准的圣地,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是传播社会文明的先锋。大学引导社会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学精神作为大学人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是人类社会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定阶段社会发展在精神上的诉求。自从大学诞生至今,人文关怀便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一方面,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平等,消除人与社会的对峙,成为大学教育的永恒追求。另一方面,引导受教育者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培养受教育者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责任品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源源不断地造就适应时代需求的知识丰富、道德健康、能力健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公民。志愿精神正是一种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文关怀精神。志愿精神作为现代公共精神的主要内核,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取向,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关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怀。志愿精神的根本不是对某一个或某部分人的援助或救济,而是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全人类的幸福。志愿精神体现了个体对全人类平等、公正、自由的价值诉求以及在此精神激励下的谋求人类幸福的实践行为。志愿精神所体现的奉献、利他、互助、人道等价值观正是大学人文精度的核心追求,博大的大学精神中孕育着志愿精神的所有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志愿精神本是大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大学教育内在地拥有志愿精神培育的责任与义务。   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各项社会服务事业,是我国志愿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主要指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时所彰显的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内涵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继承。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主要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得以体现。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主选择、自我实现的参与方式,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成为大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中,不断奉献社会、帮助他人和提高自己。
  三、志愿精神培育之内容设计
  当前,志愿精神还未能走入社会主流文化的殿堂,志愿精神也不是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德目,人们对志愿精神的认识总是与自愿、奉献、友爱、互助等品质来联系起来。相应地,我们在设计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内容时,重点关注自愿、奉献、友爱、互助、尊重、人道等志愿精神的核心要素。
  (1)自愿。志愿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心甘情愿和不为外力所驱使的特征。志愿者在内心道德命令的指引下,本着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信念,自发地执行志愿行为,才是真正的志愿精神的体现。志愿者的活动动力只有来自其自身,才可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可能保持志愿活动的持久性。如果志愿者的志愿活动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这种行为本身就会成为一种任务而不是道德义务,这种行为将不具有持久性,行为本身也无法诠释志愿精神
  (2)奉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追求自我发展,合作也成为一种更为智慧的竞争手段。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而忽视他人,每个人只顾小集体利益而忽视社会公共利益,那么最终将会形成一种社会集体冷漠:公共事业无人问津,弱势群体无人关注,人文关怀成为空谈。奉献精神正是解决这一困境最为有效的药方。奉献是一种利他行为,奉献行为最大的特点在于不计回报地为他人付出时间、精力、财富。我们要倡导奉献精神,倡导人们持续不断地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地多为他人、集体、社会甚至人类做有益的工作,促进人际和谐,推动社会发展。
  (3)友爱。 友爱是一种情感,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互动交际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亲切情感。友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等地关心与帮助,这种关心与帮助也都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友爱起于个人善良的本性,止于大家温暖的体验。志愿者在各种公共场所对陌生人的友爱行为,会像冬日的阳光给人们带去温暖与亲切。人们只有内心充满爱,充满了对同类无差别地爱,才可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行为,才可能在志愿行为中体验成功与喜悦。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注如何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友爱精神,让大学生们自身沐浴在爱的世界里,让大学生们将内心的爱以志愿行动的方式撒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4)互助。 互助本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彼此帮助而达到同时提升雙方利益的活动。如果说奉献是一种没有任何诉求的单向地帮助他人,互助则是一种通过帮助他人而影响更多地人参与帮助他人的行为。首先,助人者得到自助。志愿者在帮助他人,让他人克服困难、改善状况、提升能力、获得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等某些方面的进步和提升。其次,受助者在获得志愿者的帮助而改善生活、提升能力、获得发展后,也将会具备条件投入到关心他人与帮助他人,为社会奉献的志愿活动中。助人自助和受助后助人,最好地体现了志愿精神与志愿行动的宗旨,是志愿精神得以不断传递、志愿行动永不枯竭良性循环。
  (5)尊重。志愿行为不是施舍,而是志愿者心怀同感的从事服务,志愿者应该理解受助者的情绪、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学会尊重他人是必修课,只有在尊重他人、抛弃居高临下的姿态才能真正完成志愿的使命。
  (6)人道主义。大部分志愿活动都是基于人道主义的道德情怀而发生的,在伦理上我们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民族、阶层等所有的差别,承认人人平等的人格,互相尊重,互相扶助,以谋求人类全体的幸福生活。培养大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操,引导他们学会关注人的尊严价值,以类的眼光正确看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是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基础工作。
  (7)公共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共同的呼声。大学生加强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加强对诸如环境污染、教育不均、医疗困境等社会问题的忧患意识,并用实际行动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应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在探索和实行志愿精神培育的实践中,一方面要重视将志愿精神培育列入必要的课程内容计划,但在实际教学中可将其融合到其它诸如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需要墨守成规地按照志愿精神内涵各个条目进行分门别类地养成教育,因为自愿、奉献、友爱、互助、尊重、人道、公共意识等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能更不该将其人为地区分开。志愿精神的培育是系统工程,需要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课外实践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奉献志愿意识。
  四、志愿精神培育之路径发现
  大学教育担当起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伟大使命,担当起引领民族大众不断增强志愿善意识、普及志愿行为的伟大使命,正是体现了大学的人文关怀精神,也体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学应该在尊重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并付诸实施,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履行其文化先行者的使命。当前,完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加强志愿精神宣传、重视课堂教学、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教育较为紧迫的任务。
  首先,要完善工作机制,全心全意服务志愿活动。大学生志愿事业存在志愿者队伍不稳定、行动难持久、动机功利化等问题。高校要通过制度设计和规范管理,既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壮大大学生志愿者力量,又要设法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扩大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   构建便利可行的志愿服务参与机制,让有志于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既能方便获得志愿活动的信息又能在参与志愿活动中接受规范化的管理。建立志愿者登记制度,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建立活动信息发布制度,通过网络、短信平台、校内志愿者组织及时将社会需求的志愿服务发布。建立志愿活动组织管理制度,从活动策划、人员组织、任务执行、舆论宣传、效果评估等方面严格规范。
  我们倡导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主张大学生无偿地为他人和社会奉献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但适当的激励更能促进大学生志愿事业的发展。学校应制定一套相应的激励制度,设立合理的志愿服务活动评价指标,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充分的价值肯定,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志愿者给予奖励。学校可以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管理、评优评奖指标中,志愿服务可以作为学生思想道德评价、社会实践评定、奖助学金评定和评优评奖的依据。适当的激励制度既是对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肯定,而且将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从而有助于志愿精神的弘扬。
  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积极制订志愿服务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对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志愿者素质和服务质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志愿者进行集中或者分散的培训。一是进行志愿服务理念的培训,提高大学生群体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同。二是进行志愿知识的培训,包括关于志愿服务的一般性知识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领域需要的知识,如生态环保知识、医疗健康知识,心理咨询知识、职业规划知识等。三是进行志愿服务的权利义务及纪律培训;四是进行志愿服务技巧和礼仪培训。
  其次,要加强宣传倡导,潜移默化提升志愿意识。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宣传和倡导,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和志愿者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这样的舆论文化环境就会使志愿精神深入到大众,内化为每个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在价值观和行为取向。
  再次,要重视课堂教学,理直气壮宣传志愿精神。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随着全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迅速壮大,高校已成为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主阵地,把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除了课堂教学,平时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
  最后,也是最现实的,要开展志愿活动,身体力行培育志愿精神。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主要集中在扶危济困、支教扫盲、社區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高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愿望出发,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活动方式、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把志愿行动与学生所学专业、社团活动、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寒暑假期和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形成具有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要应采用大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意愿,平等地加以引导,很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引导人、培养人、凝聚人的功能,在实践中培育志愿精神。
  总之,志愿行动的数量与质量日渐成为衡量一个人精神面貌的重要指标,志愿事业的发展状况也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为类精神家园的大学应该高度重视志愿精神的培育,为青年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和现实志愿行动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壮大志愿者组织,完善志愿服务的机制,形成“志愿精神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培育引领社会志愿风气普及”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旷芳.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06期.
  [2]余蓝.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问题与解决思路.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10月.
  [3]弓丽娜.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
  [4]孟凡平,赵佳宾.论志愿精神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2月.
  作者简介:
  陈晚云(1971~),男,湖南茶陵人,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性提问的理解,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提问艺术性 提问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
期刊
摘 要 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科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认真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培养科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实验教学 能力 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或学生简单地记忆就可以实现的,
期刊
摘 要 《首饰设计》课程是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专业性课程,是《首饰设计效果图》、《电脑首饰设计(JCAD)》、《商务首饰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的内容分为“首饰的起源历史”、“首饰设计思维的启发和设计”两个部分,设有“理论知识点学习——基础技巧掌握——技巧灵活应用”三大版块,14个“学习环节”,7个“任务训练”,3个“设计项目”,为了很好的完成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必须有独特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引导学生归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联想和比较,培养学生在联想和比较中创新;通过一题的灵活多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一题多解 引导归纳 联想比较 一题多变  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期刊
写作往往能综合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学中有利于习作指导的活性元素,为学生构筑开放的习作环境,鼓励、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写,在不断学习与锻炼中,使他们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使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最终达到愿写、乐写、爱写。  一、在习作教学中挖掘所有活性元素  1.激活语言文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命脉与根基,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个汉字组
期刊
摘 要 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如何创设情境做了初步
期刊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紧紧地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性、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条提高数学课堂
期刊
摘 要 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拼音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积极合理地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弥补内容的缺陷,同样能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  关键词 低年级 汉语拼音 拼音教学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让一些七岁左右的学生来死记这些抽象的符号、呆板的规则,可以想象那是
期刊
摘 要 在数学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探究和思考,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效果显著。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拓展思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还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要想充分发挥CAI的作用,笔者认为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①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②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③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条件;④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⑤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⑥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这六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校课堂。  关键词 数学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