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分析目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对策如下: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依托互联网,发挥“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规划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12-02
实现“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相结合,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的新途径,是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客观要求。
一、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管理层重视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
广东海洋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开设“双百工程”实验班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教务处先后在2007年、2012年印发《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提供专项项目经费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注重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中科技创新表现分的考查等。同时,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同样肩负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责任,在组建社团、开设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了一大批自主创新创业成功的优秀大学生。
(二)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层次课程
面向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学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在入学初期进行职业规划,传授创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突出学校特色,成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成就创业梦想的重要渠道。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能力大赛
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技能,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方针,以本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为平台,利用暑假面向毕业生开展SYB创业培训项目、举办广东海洋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比赛。
(四)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平台
学校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平台。学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组建形式多样的创业协会和学生就业工作协会等组织和职能机构,为爱好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组织学生走访湛江市大学生创业企业,使本校创业大学生对创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为自身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二、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创新创业的创新性、前瞻性不高
虽然本校创业学生人数众多,但是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多数以生存性創业为主,缺乏创新性、前瞻性和长期性。学生创业开始时热情很高,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问题造成创新创业后期困难重重,企业难以获得持续性发展。
(二)授课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弱、讲授技能不足
本校从教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没有企业见习或参与创业的亲身体验。虽然我国早在 2005 年就开始了 KAB 创业讲师培训,但是培训时间较短,且侧重教学法的讲授。许多教师在接受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后,自身尚未能做到知行统一就为学生授课,因此讲授的内容多为理论讲解,创业教学课程枯燥无味,授课效果的实效性差。
(三)缺乏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
美国百森学院有35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教师, 共计开设 33 门课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已经系统化, 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方面面, 综合起来有如下课程: 创业涉及的法律、新兴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创业领导、艺术及教育、技术竞争优势管理、大型机构创业、社会创业、成长性企业管理、家族企业的创业管理、创业营销、企业成长战略等几十门课程[1]。目前,本校仅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两门课程均为8个课时,学分均为1分,课时少、学分少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四)学期末考核方式单一
本校共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两门课程,考核方式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课程考试只针对大四学生,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考核是进行简单的职业能力测评。《创新创业教育》是本校最近开设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题目是开放式的,以最终的卷面成绩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查指标。
(五)教学过程中企业参与率低
目前,本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多是学校内部或者校际之间的创新创业设计比赛、创新创业活动,真正有企业参与能够获得风险投资的项目只是极少数。在少数获得风险投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更多是获得资金投资,企业缺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指导和科技支持。
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一)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设置规划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职能机构。充分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在借鉴其他高校改革成功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统筹教务处、招生和就业指导中心和各个学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科定位,将创新创业教学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学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提升创业技能为教学目标,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实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二)依托互联网,发挥“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 充分运用“互联网+”理念,“互联网+”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新经济形态,也不仅是一种具体的行动举措,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2]。“互联网+”对教育资源、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等教育要素带来了深刻影响,充分利用“互联网+”,学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教学服务网站,整合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品课程,为大学生推荐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向学生推介创新创业商机,及时更新网站内容。鼓励大学生善于发现信息化时代存在的商机,依托互联网进行创业,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与互联网的融入度。做好创新创业跟踪服务,收集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典型和创新创业成果,建立完整的资料和案例库,提供资料阅读。
(三)规划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第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变更大学生以就业、考研、出国留学为就业目标的传统成才理念,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培养并提高大学生以创业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的耦合。
第二,加强创新创业教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新教师,另外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同时配备相当数量的创新创业助教和指导老师。开展对创新创业课任职教师的培训,积极聘请有创业经历并担任过或仍在担任企业管理职务、具备教学能力的人士担任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学院的企业师资应包括:创业投资家、创业家和实业家、新创立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专业教师为大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企业师资以自身创业过程为鲜活案例,帮助培养学生实战应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完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增加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学校可借鉴百森商学院的系统化课程设计,结合本校实际,为本校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课程设计。根据大一至大四本科生不同的知识层次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结合本校办学特点,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编排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课程。其次,丰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基础课程包括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该课程覆盖全校大学生。专业课程是创业学科内的特定课程,该课程主要针对创新创业意愿强烈的大学生。拓展课程是对特定领域的深入了解,該课程主要针对已进行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时安排,探索产学合作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再次,优化考核方式。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的考核方式,实现考试形式多样化。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增添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训练环节的测评成绩,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的考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四)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学校要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宣传工作,利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海浪BBS、校园宣传栏等新媒体载体,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字方式向大学生宣传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重要性和本校创新创业的成功典型等等,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实现个人创新创业,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协会活动。组织举办全校范围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演讲大赛,请成功企业家进行点评,从而帮助大学生获得创新创业体验。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协会,开展有影响力、覆盖面广、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依托第二课堂,举办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使得创新创业的信念深入大学生心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学校与企业的发展合作交流。学校与企业合作,是一种实现双赢的合作方式。为此,学校应同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计划,优化企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合作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学校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转变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的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反馈信息,推动教育公共事业发展;关键是能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41-44.
[2]杨海,王晓晓. 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26-130.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12-02
实现“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相结合,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的新途径,是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客观要求。
一、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管理层重视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
广东海洋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开设“双百工程”实验班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教务处先后在2007年、2012年印发《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提供专项项目经费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注重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中科技创新表现分的考查等。同时,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同样肩负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责任,在组建社团、开设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了一大批自主创新创业成功的优秀大学生。
(二)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层次课程
面向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学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在入学初期进行职业规划,传授创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突出学校特色,成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成就创业梦想的重要渠道。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能力大赛
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技能,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方针,以本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为平台,利用暑假面向毕业生开展SYB创业培训项目、举办广东海洋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比赛。
(四)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平台
学校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平台。学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组建形式多样的创业协会和学生就业工作协会等组织和职能机构,为爱好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组织学生走访湛江市大学生创业企业,使本校创业大学生对创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为自身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二、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创新创业的创新性、前瞻性不高
虽然本校创业学生人数众多,但是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多数以生存性創业为主,缺乏创新性、前瞻性和长期性。学生创业开始时热情很高,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问题造成创新创业后期困难重重,企业难以获得持续性发展。
(二)授课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弱、讲授技能不足
本校从教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没有企业见习或参与创业的亲身体验。虽然我国早在 2005 年就开始了 KAB 创业讲师培训,但是培训时间较短,且侧重教学法的讲授。许多教师在接受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后,自身尚未能做到知行统一就为学生授课,因此讲授的内容多为理论讲解,创业教学课程枯燥无味,授课效果的实效性差。
(三)缺乏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
美国百森学院有35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教师, 共计开设 33 门课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已经系统化, 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方面面, 综合起来有如下课程: 创业涉及的法律、新兴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创业领导、艺术及教育、技术竞争优势管理、大型机构创业、社会创业、成长性企业管理、家族企业的创业管理、创业营销、企业成长战略等几十门课程[1]。目前,本校仅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两门课程均为8个课时,学分均为1分,课时少、学分少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四)学期末考核方式单一
本校共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两门课程,考核方式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课程考试只针对大四学生,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考核是进行简单的职业能力测评。《创新创业教育》是本校最近开设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题目是开放式的,以最终的卷面成绩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查指标。
(五)教学过程中企业参与率低
目前,本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多是学校内部或者校际之间的创新创业设计比赛、创新创业活动,真正有企业参与能够获得风险投资的项目只是极少数。在少数获得风险投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更多是获得资金投资,企业缺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指导和科技支持。
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一)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设置规划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职能机构。充分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在借鉴其他高校改革成功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统筹教务处、招生和就业指导中心和各个学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科定位,将创新创业教学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学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提升创业技能为教学目标,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实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二)依托互联网,发挥“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 充分运用“互联网+”理念,“互联网+”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新经济形态,也不仅是一种具体的行动举措,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2]。“互联网+”对教育资源、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等教育要素带来了深刻影响,充分利用“互联网+”,学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教学服务网站,整合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品课程,为大学生推荐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向学生推介创新创业商机,及时更新网站内容。鼓励大学生善于发现信息化时代存在的商机,依托互联网进行创业,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与互联网的融入度。做好创新创业跟踪服务,收集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典型和创新创业成果,建立完整的资料和案例库,提供资料阅读。
(三)规划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第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变更大学生以就业、考研、出国留学为就业目标的传统成才理念,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培养并提高大学生以创业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的耦合。
第二,加强创新创业教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新教师,另外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同时配备相当数量的创新创业助教和指导老师。开展对创新创业课任职教师的培训,积极聘请有创业经历并担任过或仍在担任企业管理职务、具备教学能力的人士担任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学院的企业师资应包括:创业投资家、创业家和实业家、新创立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专业教师为大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企业师资以自身创业过程为鲜活案例,帮助培养学生实战应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完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增加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学校可借鉴百森商学院的系统化课程设计,结合本校实际,为本校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课程设计。根据大一至大四本科生不同的知识层次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结合本校办学特点,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编排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课程。其次,丰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基础课程包括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该课程覆盖全校大学生。专业课程是创业学科内的特定课程,该课程主要针对创新创业意愿强烈的大学生。拓展课程是对特定领域的深入了解,該课程主要针对已进行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时安排,探索产学合作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再次,优化考核方式。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的考核方式,实现考试形式多样化。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增添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训练环节的测评成绩,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的考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四)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学校要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宣传工作,利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海浪BBS、校园宣传栏等新媒体载体,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字方式向大学生宣传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重要性和本校创新创业的成功典型等等,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实现个人创新创业,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协会活动。组织举办全校范围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演讲大赛,请成功企业家进行点评,从而帮助大学生获得创新创业体验。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协会,开展有影响力、覆盖面广、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依托第二课堂,举办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使得创新创业的信念深入大学生心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学校与企业的发展合作交流。学校与企业合作,是一种实现双赢的合作方式。为此,学校应同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计划,优化企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合作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学校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转变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的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反馈信息,推动教育公共事业发展;关键是能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41-44.
[2]杨海,王晓晓. 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