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研究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新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都随教学内容的改变而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以新的教学理念顺应新的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行为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The new lesson change a teacher teaching behavior behind variety of research 
  Ji Yuqin
  【Abstract】Face the Protestantism material reform, teaching way and teaching strategy all with the change of content of course but variety.In the actual teaching, teacher have to change teaching way, change teaching of organized form, with new of the teaching principle adjust new of reform in education, development match a modern era request of creation type talented person.
  【Key words】New course;Teaching behavior variety;Independence study;Cooperate learning;Investigation study
  
  通过几年的化学新课程实验,过去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裂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让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思维产生碰撞、情感受到熏陶的课堂教学行为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一个由新课程理念影响和引导出的充满民主、和谐、激情的课堂已向我们走来。
  新课标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尽可能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和智能的发展。这就给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营造学生参与探究的空间,为学生参与教学创造时机和条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不由得要求教师在新课改后教学行为变化进行转变,如何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转变为“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经过一年的研究和探究,以实际课堂教学班级为单位,分阶段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为主,研究其转变对教师、学生的影响及作用,得出了不成熟的成果:
  1 自主学习阶段
  教师大胆让学生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让学生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志;同时注重教学情景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发问和质疑等。而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
  案例:“盐类水解”概念的教学片断。
  教师1:纯水中c(H+)=c(OH-),溶液呈中性。醋酸钠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完全电离,溶液中存在着4种离子。其中H++CH3COO- CH3CO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酸,使得c(H+)减小,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平衡正向移动。
  教师1:阅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54页盐类水解的概念。
  教师1:归纳水解的过程:结合→消耗→破坏→移动→平衡→结果,其中“结合”是原因,“破坏→移动”是实质。
  简析:完全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没有关注知识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学会学习的作用。
  教师2:醋酸钠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的c(H+)和c(OH-)的关系如何?
  学生:c(OH-)>c(H+)
  教师2:醋酸钠的成分里既无H+又无OH-,为什么溶于水后c(OH-)>c(H+)?
  学生:正盐不能电离出H+或0H-,所以说盐溶液的酸碱性与水的电离有关系。
   教师2:阅读《化学反应原理》53页-54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1)CH3COONa电离出的哪种离子使水电离出的c(H+)或c(OH-)发生变化?
  (2)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中有c(OH-)>c(H+)?
  (4)盐类水解的定义是什么?
  (5)哪些盐类可以发生水解?
  简析: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就像剥笋一样,逐层递进,使学生体会到发现过程的乐趣。与教师1对比,教师2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结论的成功感,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让学生按照科学方法论去从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教师1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结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好恶、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受事务,自主观察、分析及思考,自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让学生“会学”“会问”“乐学”,使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质疑、解疑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
  2 合作学习阶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材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的活动,是形成共识的共创共生活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是多元的,是多情况、多内容、多难度、多形成的互动体。在情境上既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发人深省的问题背景;内容上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师生关系上,既有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体与群体,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例如学习氯气溶于水时,为了搞清氯水中存在的微粒,黄华南设计了一个探究的实验:将新制的氯水分别加到下列溶液中:
  (1)紫色石蕊;(2)FeCl2溶液(3)Na2CO3溶液;(4)AgNO3溶液。观察有何变化,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已见,相互启发,教师再巡回点拨,最后在广纳众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效果较好。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它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再如,在学习“环境保护”一节时,先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走访当地环保部门,气象台和一些工厂,了解当地环境问题。然后由学生来讲解自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有关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学生讲得头头是道。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有关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3 探究学习阶段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一教学模式可概括为:设置情境→引出问题→确定探究方向→主动探索→探讨启发→交流共赏→点评升华。即:教师首先讲授基础知识,设置情境,然后有目的地引出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学生先围绕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积极的探讨。当然讨论必须是建立在实验事实基础之上。教师适时适度启发,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成果汇报,使不同成果在全班得以交流和共赏,最后师生共同点评。教师由传统的管理者、讲授者、评判者转变为服务者、组织者、协调者、合作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例如:在讲高一教材碘时,故意提问学生碘的用途。有的学生马上想起“加碘食盐”来。老师接着问:“食盐中加入的是碘单质吗?”一时学生回答不出了,但又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如何用实验验证呢?”老师追问道。于是他们开始设计思路,自行分组进行讨论与实验。向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无蓝色出现。结论:食盐中不存在碘单质。那食盐中加入的到底是什么形式的碘呢?学生头脑中马上闪现出这一问题。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参考方案。方案一:碘离子;方案二:碘酸根离子。为了寻求科学的答案,学生们再次思考、设计、判断、推导着,不断地批判、假设、验证。
  此时,会有一个小代表很兴奋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外加有理有据的分析与实验演示。俨然一副小科学家的气派。这一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讲,绝不亚于化学家的新发现,大家高兴的不得了。此时老师再给以适当地点评与鼓励,然后告诉学生们碘单质不能直接食用,而碘化钾口感苦涩且在贮藏和运输中易变化,也不被采用,所以食盐中的碘是碘酸钾。
  学生们从发现问题,到亲身参与探究探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过程中既有独立的思考,又有相互间的分工与协作的锻炼,渐渐地,他们有了合作的意识与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让大家觉得探究性学习确实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科学探究是发现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学过程探究化要①选择富有吸引力、挑战性和实效性的问题;②注重对结论获得的过程与方法的探索;③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力求全体参与;教师是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探究使学生满怀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探究化实质上是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如《硫酸》教学片段的科学探究设计:
  [提出问题] 浓硫酸能否氧化非金属单质碳?
  [形成假设] (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氧化除金、铂外的所有金属(如铜),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单质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因此,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应该能氧化单质碳。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O2和CO2。
  [设计方案] 在试管加入浓硫酸与碳,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品红试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试液、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和NaOH溶液中。
  [收集证据] 第一个品红试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假设] 生成SO2和CO2。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碳具有较强还原性,+6价硫被还原为SO2,碳被氧化为CO2。
  [交流] C+H2SO4(浓)=2SO2↑+CO2↑+2H2O
  由上面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用问题解决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观念,创设出难度适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实验中,亲自去发现问题,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探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表达能力;归纳总结,促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通过以上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实践表明,新课程中教师最大的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激励学生一起参与、共同研究,一起去思考、去感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鲜明的个性。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长职业资格制度与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发展趋向”,编号为2007sk202。    STS是英文词Science,Technology和Society的缩写, 即科学、技术和社会。这是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中学科学(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观点和教育实践。它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大的教学意义。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运用水平,特别是数学教学课堂,教师要将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轻松形象地接受理解,是需要很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的。  【关键词】设计;提问;课堂教学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how to d
期刊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知识都是通过间接习得的途径获得的,而阅读就是间接习得最为主要的方式,是获取知识最为主要的途径。一个人会不会阅读决定他知识掌握的多少和信息获得的快慢,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他的成功与否。就语文学习而言,阅读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阅读;营造;培养习惯;方法
期刊
【摘要】化学新课程改革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更加注重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化学知识;提高兴趣;实验;交流思想  Talk an exaltation grade nine teaching usefulness of the chemistry classroom   Han Zhuangyang  【Abstract】Chemistry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逐步提高,学生人数猛增。由原来的四十五人一班变为八十多人的大班,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大班的数学老师,面队八十多人的超容量大班的现状,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我经过长期的教学尝试,逐步摸索提高大班的数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与各位同道共勉。  【关键词】师生关系;转化;教育  Shallow talk an exaltation a b
期刊
【摘要】语言教室中,老师是多功能的,创建动态语言教室,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协助学生决定他们自己的行为,建立一个健康的环境学习。  【关键词】课堂管理;因素;计划;评价;鼓励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English Teaching  Zhou Quemin  【Abstract】Teachers are multi -functional in the languag
期刊
摘 要:“唯成绩论”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只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唯成绩论”不仅会在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目标相背离。在此情况下,学校、家庭、社会需在厘清“唯成绩论”泥潭困境产生的背后驱动力的同时,教育学生改变自我学习动机,提高班级德育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完善工作制度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从而推动教育改革,实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关键词】兴趣;指导;培养  Shallow talk development a student the active of the study  Zhang Bo  【Abstract】In the new cur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创新环境;营造学生创新意识的心理氛围;数学教学要重视创新教育培养;调动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等。 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Shallow talk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  Wang
期刊
【Abstract】This paper elaborates what is motivation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importance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this paper also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stimulating students’ mot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