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制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是需要进一步推进的“瓶颈”問题,而用以提高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校本教研活动也因此普遍受到重视。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数学教师队伍素质,保障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深入探索。
关键词:校本教研 名师引领 主题教研 教学反思 沙龙教研 评价制度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对象的一种研修。它是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农村学校在校本教研中所出现的各种原因和尴尬局面,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立足校情,以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为重点,努力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一、实实在在的名师引领
虽然农村学校整体的教研力量是“势单力薄”的,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就某一所学校来说,数学学科当中也有一定数量“显山露水”的教师,如何将这些教师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真正做到实实在在的名师引领?以点带面,使数学学科教师队伍形成“一潭活水”。
首先,我们可充分发挥“数学学科领头雁”的示范带头作用。现在,农村学校都有参加过省领雁工程、市领雁工程、名师班、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研修班等数学学科领头雁教师,为充分发挥这些领头雁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他们参加培训期间我们可让他们把学到的好的方法,听到的先进理念写成日记或整理成讲座公布在学校网上,供农村学校教师学习享用。像我校一位曾参加省数学领雁工程的教师在培训其间共发回学校16则培训日记,内容十分丰富,有课堂实录及评析,听课后感,活动感悟,课堂教学反思。她就培训过程中产生的想法、思考、困惑记录在日记中,与全体教师分享。虽然培训的是一位教师,但受益的却是一大片,让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的教师也“实惠”了一把。又如,正在参加青年教师研修班的一位老师,培训期间上了《找次品》一课,这位老师把学到的先进理念运用在课堂上,老师的设计着力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到找次品时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即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茅塞顿开,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一堂成功的展示课,也是一堂便于模仿的家常课。名师班的一位老师在培训期间上了三年级《分数的认识》。一堂课显得十分完美,无论是课的导入、展开、过渡、还是结尾,都体现了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完美的教学设计,让听课老师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其次,实实在在的名师引领,还可以着手让农村学校和区级名校进行城乡结对,这样农村学校可充分借助名校优质师资,分成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教研组长等层面培养师资。如我校挑选数学组3名青年教师与区名校名师结对,明确结对期间师徒各自职责。通过名师在课堂教学、编写教案、试卷命题、教育科研方面的指导,提高我校青年教师数学专业水平。为学习名校先进的教研经验,我们还可选派了数学教研组与名校教研组结对,观摩他们的教研活动,学习他们策划、组织教研活动的先进做法。相信在实实在在的名师引领下,农村校本教研将会风起云涌,冉冉升起一颗颗教坛上的数学教学“新秀”。
二、扎扎实实的主题教研
一般校本教研活动非常随意,常常漫无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被数学一线教师所真正接受?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变为教师正确的数学教学实践行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途径的切入點在何处?数学教研组群体如何实现真正的“伙伴合作”?如何使数学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
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做好常规教研工作的同时,要结合本乡镇学校的特点努力创新教研模式,力求教研出实效。我们可采用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同课同构、同课异构、主题报告等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如我校低数组开展的同课同构的教研形式,我们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年级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形成该年级组的经典教案,然后由该年级组中两名青年教师勇于承担公开课任务,共同执教这一教学内容。这样的同课同构的教研形式,不仅把集体备课扎实有效的落到实处,更把我们学科的评价机制和数学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也极大推动了我们教研组的教研氛围。又如我们作为乡镇学校,完小老师的任课担子也非常重,大家集中在一起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所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数学组除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之外,还采用分散集中制。这就是我校低数组去年刚开展的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之一,先让每所完小由一名数学年轻教师在自己学校承担规定教学内容的公开课任务,然后由所在完小老师共同听课、评课、研讨,形成一定的教案,然后再由组长挑选完小中其中的两名老师承担同课异构的教学任务,在镇校进行展示观摩,让同一教学内容展现出不同的教学风采。这样看上去只有一次教研活动,但其实却以完小为单位也开展了自主的教研活动,大大促进了乡镇完小的教研氛围,让所有参加这次数学教研老师们切实感受到这次活动所带来的深远的意义。
“主题式校本教研”贴近课堂教学实际;贴近一线数学教师的需求;突出数学教研活动的主题;促进数学教师个体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设数学教师群体的研究氛围;促进教研智慧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必须保证农村学校的数学主题式教研能扎扎实实的开展。
三、创造探索的教学反思
反思就是研究,就是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应带着“反思”生活,带着“问题”上课。作为农村乡镇学校在校本教研实践中,应把“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引导并督促教师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促使教师们“三思而后行”。一是“课前反思”。课前反思就是对教案科学预设,使教案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以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测能力。二是强化“课中反思”。课中反思,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自动反思,并使课堂教学活动高质高效地运行,以促使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迅速提高。三是及时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就是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回顾性的批判性研究,以提高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使教师对自己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做出理性分析。课后反思不仅是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对教学价值的沉淀、过滤、剔除和保留,而且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仅是重构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实践,这种实践是充满思考的活动和充满活动的思考。创造探索的反思给教师带来成功的体验,教师也在创造探索反思中进一步走进新的课程改革。
四、宽松和谐的沙龙教研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产生一些新困惑,更会积累许多经验和教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创办教师沙龙,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围绕一个专题(如新课程下数学作业设计、数学教学过程设计等),让他们互通信息,交流经验,畅谈感想,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围绕这些“热点”话题,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这就是宽松和谐的沙龙式教研。如以“数学作业设计大家谈”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教师们围绕着“如何有效的进行低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设计?”“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合作学习,你有什么金点子”等问题进行自由发言。通过交流,教师们加深了认识,形成了新的教学策略,收集与交流了许多信息与资料,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对话与交流中,教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这种宽松和谐的沙龙式教研通过思想、智慧汇成集体的财富,我们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
五、有效激励的评价制度
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分层性、过程性、发展性。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并建立每位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建设教师成长档案袋,注重过程性评价
农村乡镇学校要利用教师档案袋开展过程性评价,关注教师的点滴成长,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教师成长档案》袋里可记录教师成长中的足迹:一份教学设计,一个教育教学故事,一次深刻的反思,数张获奖证书,一篇评课稿、论文、案例。档案袋就像一面洞察自我的“镜子,不仅促进教师主动地反思,管理者还可以从教师档案袋中所掌握的信息来促进有类似需求的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动态地评价教师的成长。
2.捆绑式评价,引领教研组合作研究
农村学校实施教研组捆绑式评价,一学年对各教研组的规划制定、队伍建设、研修活动、工作成效特色建设等方面根据《中心校教研组考评细表》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同时采用质性评价,评出“团结互助教研组”“创新开拓教研组”“成果灿烂教研组”等一系列的乡镇级优秀团队。
3.等级制分类授奖,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教师个体具有差异性,如果用同一標准量化评价,不但无法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还给教师带去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农村学校可尝试以“分类授奖”和“等级制”为特点的教师专业发展综合评价。如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设“踏实奖”,教育教学能力设“发展奖”,学科成绩设“优秀奖”和“进步奖”,教科研能力设“丰收奖”。每项目采用等级制评价,分優秀、良好、改进三级,每项被评为“优秀”的教师将被授予对应的奖项。
“一所好学校是一群好教师支撑起来的!”以校为本,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数学教师队伍素质,保障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九俊,吴永军.走向校本发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
[3]黄显华.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校本教研 名师引领 主题教研 教学反思 沙龙教研 评价制度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对象的一种研修。它是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农村学校在校本教研中所出现的各种原因和尴尬局面,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立足校情,以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为重点,努力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一、实实在在的名师引领
虽然农村学校整体的教研力量是“势单力薄”的,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就某一所学校来说,数学学科当中也有一定数量“显山露水”的教师,如何将这些教师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真正做到实实在在的名师引领?以点带面,使数学学科教师队伍形成“一潭活水”。
首先,我们可充分发挥“数学学科领头雁”的示范带头作用。现在,农村学校都有参加过省领雁工程、市领雁工程、名师班、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研修班等数学学科领头雁教师,为充分发挥这些领头雁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他们参加培训期间我们可让他们把学到的好的方法,听到的先进理念写成日记或整理成讲座公布在学校网上,供农村学校教师学习享用。像我校一位曾参加省数学领雁工程的教师在培训其间共发回学校16则培训日记,内容十分丰富,有课堂实录及评析,听课后感,活动感悟,课堂教学反思。她就培训过程中产生的想法、思考、困惑记录在日记中,与全体教师分享。虽然培训的是一位教师,但受益的却是一大片,让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的教师也“实惠”了一把。又如,正在参加青年教师研修班的一位老师,培训期间上了《找次品》一课,这位老师把学到的先进理念运用在课堂上,老师的设计着力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到找次品时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即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茅塞顿开,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一堂成功的展示课,也是一堂便于模仿的家常课。名师班的一位老师在培训期间上了三年级《分数的认识》。一堂课显得十分完美,无论是课的导入、展开、过渡、还是结尾,都体现了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完美的教学设计,让听课老师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其次,实实在在的名师引领,还可以着手让农村学校和区级名校进行城乡结对,这样农村学校可充分借助名校优质师资,分成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教研组长等层面培养师资。如我校挑选数学组3名青年教师与区名校名师结对,明确结对期间师徒各自职责。通过名师在课堂教学、编写教案、试卷命题、教育科研方面的指导,提高我校青年教师数学专业水平。为学习名校先进的教研经验,我们还可选派了数学教研组与名校教研组结对,观摩他们的教研活动,学习他们策划、组织教研活动的先进做法。相信在实实在在的名师引领下,农村校本教研将会风起云涌,冉冉升起一颗颗教坛上的数学教学“新秀”。
二、扎扎实实的主题教研
一般校本教研活动非常随意,常常漫无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被数学一线教师所真正接受?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变为教师正确的数学教学实践行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途径的切入點在何处?数学教研组群体如何实现真正的“伙伴合作”?如何使数学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
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做好常规教研工作的同时,要结合本乡镇学校的特点努力创新教研模式,力求教研出实效。我们可采用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同课同构、同课异构、主题报告等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如我校低数组开展的同课同构的教研形式,我们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年级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形成该年级组的经典教案,然后由该年级组中两名青年教师勇于承担公开课任务,共同执教这一教学内容。这样的同课同构的教研形式,不仅把集体备课扎实有效的落到实处,更把我们学科的评价机制和数学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也极大推动了我们教研组的教研氛围。又如我们作为乡镇学校,完小老师的任课担子也非常重,大家集中在一起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所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数学组除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之外,还采用分散集中制。这就是我校低数组去年刚开展的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之一,先让每所完小由一名数学年轻教师在自己学校承担规定教学内容的公开课任务,然后由所在完小老师共同听课、评课、研讨,形成一定的教案,然后再由组长挑选完小中其中的两名老师承担同课异构的教学任务,在镇校进行展示观摩,让同一教学内容展现出不同的教学风采。这样看上去只有一次教研活动,但其实却以完小为单位也开展了自主的教研活动,大大促进了乡镇完小的教研氛围,让所有参加这次数学教研老师们切实感受到这次活动所带来的深远的意义。
“主题式校本教研”贴近课堂教学实际;贴近一线数学教师的需求;突出数学教研活动的主题;促进数学教师个体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设数学教师群体的研究氛围;促进教研智慧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必须保证农村学校的数学主题式教研能扎扎实实的开展。
三、创造探索的教学反思
反思就是研究,就是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应带着“反思”生活,带着“问题”上课。作为农村乡镇学校在校本教研实践中,应把“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引导并督促教师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促使教师们“三思而后行”。一是“课前反思”。课前反思就是对教案科学预设,使教案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以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测能力。二是强化“课中反思”。课中反思,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自动反思,并使课堂教学活动高质高效地运行,以促使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迅速提高。三是及时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就是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回顾性的批判性研究,以提高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使教师对自己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做出理性分析。课后反思不仅是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对教学价值的沉淀、过滤、剔除和保留,而且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仅是重构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实践,这种实践是充满思考的活动和充满活动的思考。创造探索的反思给教师带来成功的体验,教师也在创造探索反思中进一步走进新的课程改革。
四、宽松和谐的沙龙教研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产生一些新困惑,更会积累许多经验和教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创办教师沙龙,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围绕一个专题(如新课程下数学作业设计、数学教学过程设计等),让他们互通信息,交流经验,畅谈感想,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围绕这些“热点”话题,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这就是宽松和谐的沙龙式教研。如以“数学作业设计大家谈”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教师们围绕着“如何有效的进行低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设计?”“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合作学习,你有什么金点子”等问题进行自由发言。通过交流,教师们加深了认识,形成了新的教学策略,收集与交流了许多信息与资料,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对话与交流中,教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这种宽松和谐的沙龙式教研通过思想、智慧汇成集体的财富,我们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
五、有效激励的评价制度
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分层性、过程性、发展性。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并建立每位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建设教师成长档案袋,注重过程性评价
农村乡镇学校要利用教师档案袋开展过程性评价,关注教师的点滴成长,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教师成长档案》袋里可记录教师成长中的足迹:一份教学设计,一个教育教学故事,一次深刻的反思,数张获奖证书,一篇评课稿、论文、案例。档案袋就像一面洞察自我的“镜子,不仅促进教师主动地反思,管理者还可以从教师档案袋中所掌握的信息来促进有类似需求的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动态地评价教师的成长。
2.捆绑式评价,引领教研组合作研究
农村学校实施教研组捆绑式评价,一学年对各教研组的规划制定、队伍建设、研修活动、工作成效特色建设等方面根据《中心校教研组考评细表》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同时采用质性评价,评出“团结互助教研组”“创新开拓教研组”“成果灿烂教研组”等一系列的乡镇级优秀团队。
3.等级制分类授奖,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教师个体具有差异性,如果用同一標准量化评价,不但无法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还给教师带去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农村学校可尝试以“分类授奖”和“等级制”为特点的教师专业发展综合评价。如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设“踏实奖”,教育教学能力设“发展奖”,学科成绩设“优秀奖”和“进步奖”,教科研能力设“丰收奖”。每项目采用等级制评价,分優秀、良好、改进三级,每项被评为“优秀”的教师将被授予对应的奖项。
“一所好学校是一群好教师支撑起来的!”以校为本,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数学教师队伍素质,保障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九俊,吴永军.走向校本发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
[3]黄显华.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