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会看到一些年轻人把家中“宝”当做免费保姆,把理应承担的义务转移到家中老人身上。我们并不反对当年轻人为工作忙碌而无暇照料家庭和孩子时,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一把儿女,我们知道隔代亲会给老人带来天伦之乐,我们也理解老人“快乐”付出的宽容与无私,但我们更期待做儿女的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亲爱的读者朋友,看了本期特别策划,您有什么感想?抑或有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来函,我们热切期盼您的参与!
婆婆索要“带孙费”是亲情变味吗
“现在开销越来越大,恼火得很。婆婆给我带孩子,以前每个月给她300元生活费,昨天她突然提出要‘带孙费’,说现在的市场价是400元只管白天喂孩子、换尿布,晚上带睡觉的话,至少要500元……”刚做妈妈不久的某女士郁闷地向同事大倒“苦水”说:“哪有奶奶带孙儿还要付工资的?这不是亲情变味吗?”
时下不少老人为减轻子女的负担主动承担了带孙辈的任务,而且许多老人都是完全义务的,不收任何费用。这种做法似乎成了一种社会定势,老人的宽容与善良让有些做儿女的觉得让父母帮自己带孩子是理所应当的。可是,这些做儿女的有没有想过,父母辛苦地养大了自己这一辈人已经不容易,难道他们晚年的时光就不能享受一下生活,难道照顾孙辈就一定是老人的义务?依我看不尽然。
老人默默地为儿女付出,我们都会觉得尽在情理之中,可是当老人理直气壮地向儿女提出合理的要求时,我们能怀疑这是亲情变味吗?物价上涨,增加了日常开销,老人索要“带孙费”,或者提出适当增加每月的“带孙费”,我觉得若儿女经济条件允许也不为过,况且老人也不至于克扣“带孙费”用作它用。当然,媳妇和婆婆在“带孙”问题上各执一端,似乎理由都充分。
媳妇说: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
某女士喜滋滋地迎来了孩子的诞生,由于工作繁忙,夫妻俩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孩子,只好将住在乡下的婆婆请来照看孩子。一开始,婆婆对孙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有加。可时间一久,某女士发现婆婆有时有些马虎。比如用凉水洗奶瓶,奶嘴的防灰盖子经常不盖,换尿布不及时,有时甚至随手拿抹桌子的抹布给孩子擦手……
爱子心切的某女士最终忍不住对婆婆暗示,希望她能改正这些“不良”习惯。谁知婆婆突然冒出一句:“我给你带孩子,你还嫌我这不好那不好,人家给别人带孩子都要付工资。”“奶奶带自己的亲孙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居然还要算报酬。再说了,报酬咋个算法,难道要按时付费?”某女士与婆婆产生了分歧。最后,婆婆回乡下了,某女士只好从远方把自己的老妈请来带孩子。
婆婆说:索要报酬并不过分
某女士的婆婆谢大妈起初并不愿说起自己的家庭矛盾,但最终还是说出了她的難处:“并不是我不愿意带孙子,哪个当奶奶的不疼爱自己的亲孙子?但是我住在乡下,在生活细节方面从来都比较粗心,媳妇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对带孩子的要求与我们乡下有很大不同。当时我说要报酬是一时的气话,媳妇最后也没给我钱。但我有很多邻居在给他们的儿女带孩子时,儿女都给了他们报酬。所以,我跟他们要工资,也不过分。现在东西都涨价了,每个月300块钱生活费根本不够开销,再说宝宝特别花钱……”
在带孩子的问题上,由于两代人想法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所以难免会产生意见和分歧,造成两代人各执一端。但我想,只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定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群众论坛
甲方:
*能自己带还是自己带,实在带不了,可以请个保姆,老人只需起个监督作用就行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请保姆,老人很乐意带,当然最好,如果老人不乐意带,还是不要强求。
*中国大多数是这样的情形:老人帮带孩子,还落下埋怨(两代育儿观念冲突),老人分文不取还得用钱补贴小两口,另外还得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全方位伺候,又流汗又流泪。这样的中国老人太多了。跟孩子到国外或发达地区长期居住的老人中有不少也是给子女带孩子去了,而并非是为旅游或享受去的。
*这不仅和我们传统亲情观密切相关,而且还与我国的国情有关。中国普通工薪阶层,在小家庭建立之初,要承担各项生活压力,又添了孩子,确实会力不从心。所以,老人自愿承担抚养第三代并且分文不要,更甚者还倒贴,这是比较普遍的。诸多因素使得我们的老人一直以来都是承担着子女坚强后盾的角色,哪怕身体不行了,只要能帮儿女,就义无反顾。
乙方:
*我觉得亲情不是用金钱买得到的,一旦说钱,亲情就变味了。
*给不给老人付“带孙费”是儿女的问题,但老人去要,似乎不合情理......这和要赡养费不一样。如果确实不想带,说出来好了,既然做儿女的有给不给“带孙费”的权利,老人也有带不带孩子的权利。
*这位婆婆比较新派!但直接开口要钱冲淡了亲情,要是我当时也肯定难接受。我觉得中国的许多传统应该发扬:比如敬老爱幼、相互尊重、大家庭内互帮互助(有时候是免费的)等!我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少人接受了西方人的生活观念,难免摒弃了一些传统观念。人活着,亲情更重要,谈钱有伤感情。
责编/海燕
亲爱的读者朋友,看了本期特别策划,您有什么感想?抑或有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来函,我们热切期盼您的参与!
婆婆索要“带孙费”是亲情变味吗
“现在开销越来越大,恼火得很。婆婆给我带孩子,以前每个月给她300元生活费,昨天她突然提出要‘带孙费’,说现在的市场价是400元只管白天喂孩子、换尿布,晚上带睡觉的话,至少要500元……”刚做妈妈不久的某女士郁闷地向同事大倒“苦水”说:“哪有奶奶带孙儿还要付工资的?这不是亲情变味吗?”
时下不少老人为减轻子女的负担主动承担了带孙辈的任务,而且许多老人都是完全义务的,不收任何费用。这种做法似乎成了一种社会定势,老人的宽容与善良让有些做儿女的觉得让父母帮自己带孩子是理所应当的。可是,这些做儿女的有没有想过,父母辛苦地养大了自己这一辈人已经不容易,难道他们晚年的时光就不能享受一下生活,难道照顾孙辈就一定是老人的义务?依我看不尽然。
老人默默地为儿女付出,我们都会觉得尽在情理之中,可是当老人理直气壮地向儿女提出合理的要求时,我们能怀疑这是亲情变味吗?物价上涨,增加了日常开销,老人索要“带孙费”,或者提出适当增加每月的“带孙费”,我觉得若儿女经济条件允许也不为过,况且老人也不至于克扣“带孙费”用作它用。当然,媳妇和婆婆在“带孙”问题上各执一端,似乎理由都充分。
媳妇说: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
某女士喜滋滋地迎来了孩子的诞生,由于工作繁忙,夫妻俩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孩子,只好将住在乡下的婆婆请来照看孩子。一开始,婆婆对孙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有加。可时间一久,某女士发现婆婆有时有些马虎。比如用凉水洗奶瓶,奶嘴的防灰盖子经常不盖,换尿布不及时,有时甚至随手拿抹桌子的抹布给孩子擦手……
爱子心切的某女士最终忍不住对婆婆暗示,希望她能改正这些“不良”习惯。谁知婆婆突然冒出一句:“我给你带孩子,你还嫌我这不好那不好,人家给别人带孩子都要付工资。”“奶奶带自己的亲孙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居然还要算报酬。再说了,报酬咋个算法,难道要按时付费?”某女士与婆婆产生了分歧。最后,婆婆回乡下了,某女士只好从远方把自己的老妈请来带孩子。
婆婆说:索要报酬并不过分
某女士的婆婆谢大妈起初并不愿说起自己的家庭矛盾,但最终还是说出了她的難处:“并不是我不愿意带孙子,哪个当奶奶的不疼爱自己的亲孙子?但是我住在乡下,在生活细节方面从来都比较粗心,媳妇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对带孩子的要求与我们乡下有很大不同。当时我说要报酬是一时的气话,媳妇最后也没给我钱。但我有很多邻居在给他们的儿女带孩子时,儿女都给了他们报酬。所以,我跟他们要工资,也不过分。现在东西都涨价了,每个月300块钱生活费根本不够开销,再说宝宝特别花钱……”
在带孩子的问题上,由于两代人想法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所以难免会产生意见和分歧,造成两代人各执一端。但我想,只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定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群众论坛
甲方:
*能自己带还是自己带,实在带不了,可以请个保姆,老人只需起个监督作用就行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请保姆,老人很乐意带,当然最好,如果老人不乐意带,还是不要强求。
*中国大多数是这样的情形:老人帮带孩子,还落下埋怨(两代育儿观念冲突),老人分文不取还得用钱补贴小两口,另外还得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全方位伺候,又流汗又流泪。这样的中国老人太多了。跟孩子到国外或发达地区长期居住的老人中有不少也是给子女带孩子去了,而并非是为旅游或享受去的。
*这不仅和我们传统亲情观密切相关,而且还与我国的国情有关。中国普通工薪阶层,在小家庭建立之初,要承担各项生活压力,又添了孩子,确实会力不从心。所以,老人自愿承担抚养第三代并且分文不要,更甚者还倒贴,这是比较普遍的。诸多因素使得我们的老人一直以来都是承担着子女坚强后盾的角色,哪怕身体不行了,只要能帮儿女,就义无反顾。
乙方:
*我觉得亲情不是用金钱买得到的,一旦说钱,亲情就变味了。
*给不给老人付“带孙费”是儿女的问题,但老人去要,似乎不合情理......这和要赡养费不一样。如果确实不想带,说出来好了,既然做儿女的有给不给“带孙费”的权利,老人也有带不带孩子的权利。
*这位婆婆比较新派!但直接开口要钱冲淡了亲情,要是我当时也肯定难接受。我觉得中国的许多传统应该发扬:比如敬老爱幼、相互尊重、大家庭内互帮互助(有时候是免费的)等!我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少人接受了西方人的生活观念,难免摒弃了一些传统观念。人活着,亲情更重要,谈钱有伤感情。
责编/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