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机制选人才、建好基地搭舞台、利用平台勤练兵、专业发展定方向、科学评价促发展的培训途径,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教师 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为社会、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把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一所职业学校十分重要的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打造一支“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是专家学者又是能工巧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已成为职教同仁的共识。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实践能力,顾名思义应该是完成实践活动的能力,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指专业教师完成本专业领域具体生产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不是完成教师工作的教学能力,它包含了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生产操作技能、生产实践经验等内容。
专业教师的低水平,尤其是专业教师普遍较差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制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板”。笔者通过对皖南五所农村职业学校近400名专业教师的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对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满意度不高,普遍反映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亟待加强,与新时期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差距较大,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弱,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来源单一。95%以上的教师直接来源高校,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都是以“精英教育”、“学术教育”为主,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实践动手差已成必然。与此同时,他们直接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知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这样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然会重理论的传授、轻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对提高自己动手能力的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就是上讲台教书,传授学生知识;而动手教学生使用机器和教学生如何给庄稼施肥、看病,那是工人和农民做的活,是一件不体面的事;加上专业教师自己本身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再学起来费时费力,所以也就不愿意再去努力。三是缺乏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和长效的激励机制,但现实各中等职业学校往往停留在想法上、会议上、口号上。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总量相对较少的专业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等多方面仍然制约着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机制选人才
当前,学校招录教师工作,基本上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组织,学校只能提出专业、学科及数量要求,没有选择方法的话语权。而负责招录教师的教育行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采用普通中学同样的招录方式,以同一张试卷、同样的课堂试讲来评判选才。职业学校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无法得到有效地反映,不能反映职业学校对专业课教师的目标要求。另外,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无论在区域上还是福利待遇上都与城市学校存在差距,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来应聘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极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想要招到高素质、技能型专业教师几乎不可能。所以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进人机制,给职业学校更多话语权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考虑到农村实际,政府在编制允许的情况下,给学校“虚拟岗位”,让学校在企业、或有企业经历、或非师范学校毕业生招聘,也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二)建好基地搭舞台
中等职业学校在支持鼓励专业教师提高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建设好学校每个专业的实训基地,为老师、学生搭建实践动手的舞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先天不足,办学经费短缺,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办学定位、专业规模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校企共建、分步实施的方式来建设。既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又要通过校企联姻,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让师生既有稳定的校内实践动手场所,又能定期在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另外,学校还可通过多建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数字化教室等方式,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少讲精讲理论,给实训教学更多的时间;引导专业教师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平台勤练兵
近几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搭建了多个平台,如定期举办各级技能大赛制度,每年开展的各级教师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制度,以培养和锻炼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个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和锻炼。对于参加的技能大赛,不应该过分看重是否获得几块奖牌,而应该引导教师总结在技能大赛过程中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多少,只有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获得奖牌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对于教师参加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学校应该让教师认真总结,通过培训和锻炼教师掌握了哪些新理念、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并向本专业组教师汇报和交流,这样既促使参训教师认真学习和锻炼,提高培训和下企业锻炼的效果,又能让知识共享,使之效果最大化。
(四)专业发展定方向
职业教育是最贴近经济发展的一类教育,强调专业对接产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需要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传授给学生更多、更实用的技能。而每一个专业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局限,很难做到精通本专业全部的核心技能,这就需要每一位专业教师给自己的专业发展确定方向,做到“一专多能”,即在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对某一、二个领域的技能也有很深的见解和很高的建树。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打造一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教师团队。有了这样一支教师团队,教学质量才会有保障,培养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才会有可能变成现实。
(五)科学评价促发展
有无一整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传统的评价体系是重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重教学效果的评价而轻育人效果的评价,重奖惩性评价而轻发展性评价,重教师理论教学效果的评价而轻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差很大。建立一个以技能教学效果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引导教师由原来的系统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向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转变、由原来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转变、由传统的“一书一黑板”的教学方法向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转变,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评价教师的趋势。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建立由教师、家长、企业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考核和奖惩挂钩,以激励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总之,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教师也即是师傅”。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线工程,当前的职业教育现状决定了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重,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搭建多种平台,也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和深度合作,更需要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项目来源:安徽省宣州市教育局宣教科研[2012]3号-36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工业学校)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教师 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为社会、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把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一所职业学校十分重要的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打造一支“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是专家学者又是能工巧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已成为职教同仁的共识。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实践能力,顾名思义应该是完成实践活动的能力,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指专业教师完成本专业领域具体生产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不是完成教师工作的教学能力,它包含了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生产操作技能、生产实践经验等内容。
专业教师的低水平,尤其是专业教师普遍较差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制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板”。笔者通过对皖南五所农村职业学校近400名专业教师的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对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满意度不高,普遍反映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亟待加强,与新时期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差距较大,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弱,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来源单一。95%以上的教师直接来源高校,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都是以“精英教育”、“学术教育”为主,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实践动手差已成必然。与此同时,他们直接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知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这样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然会重理论的传授、轻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对提高自己动手能力的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就是上讲台教书,传授学生知识;而动手教学生使用机器和教学生如何给庄稼施肥、看病,那是工人和农民做的活,是一件不体面的事;加上专业教师自己本身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再学起来费时费力,所以也就不愿意再去努力。三是缺乏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和长效的激励机制,但现实各中等职业学校往往停留在想法上、会议上、口号上。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总量相对较少的专业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等多方面仍然制约着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机制选人才
当前,学校招录教师工作,基本上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组织,学校只能提出专业、学科及数量要求,没有选择方法的话语权。而负责招录教师的教育行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采用普通中学同样的招录方式,以同一张试卷、同样的课堂试讲来评判选才。职业学校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无法得到有效地反映,不能反映职业学校对专业课教师的目标要求。另外,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无论在区域上还是福利待遇上都与城市学校存在差距,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来应聘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极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想要招到高素质、技能型专业教师几乎不可能。所以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进人机制,给职业学校更多话语权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考虑到农村实际,政府在编制允许的情况下,给学校“虚拟岗位”,让学校在企业、或有企业经历、或非师范学校毕业生招聘,也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二)建好基地搭舞台
中等职业学校在支持鼓励专业教师提高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建设好学校每个专业的实训基地,为老师、学生搭建实践动手的舞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先天不足,办学经费短缺,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办学定位、专业规模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校企共建、分步实施的方式来建设。既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又要通过校企联姻,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让师生既有稳定的校内实践动手场所,又能定期在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另外,学校还可通过多建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数字化教室等方式,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少讲精讲理论,给实训教学更多的时间;引导专业教师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平台勤练兵
近几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搭建了多个平台,如定期举办各级技能大赛制度,每年开展的各级教师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制度,以培养和锻炼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个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和锻炼。对于参加的技能大赛,不应该过分看重是否获得几块奖牌,而应该引导教师总结在技能大赛过程中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多少,只有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获得奖牌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对于教师参加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学校应该让教师认真总结,通过培训和锻炼教师掌握了哪些新理念、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并向本专业组教师汇报和交流,这样既促使参训教师认真学习和锻炼,提高培训和下企业锻炼的效果,又能让知识共享,使之效果最大化。
(四)专业发展定方向
职业教育是最贴近经济发展的一类教育,强调专业对接产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需要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传授给学生更多、更实用的技能。而每一个专业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局限,很难做到精通本专业全部的核心技能,这就需要每一位专业教师给自己的专业发展确定方向,做到“一专多能”,即在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对某一、二个领域的技能也有很深的见解和很高的建树。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打造一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教师团队。有了这样一支教师团队,教学质量才会有保障,培养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才会有可能变成现实。
(五)科学评价促发展
有无一整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传统的评价体系是重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重教学效果的评价而轻育人效果的评价,重奖惩性评价而轻发展性评价,重教师理论教学效果的评价而轻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差很大。建立一个以技能教学效果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引导教师由原来的系统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向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转变、由原来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转变、由传统的“一书一黑板”的教学方法向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转变,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评价教师的趋势。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建立由教师、家长、企业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考核和奖惩挂钩,以激励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总之,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教师也即是师傅”。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线工程,当前的职业教育现状决定了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重,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搭建多种平台,也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和深度合作,更需要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项目来源:安徽省宣州市教育局宣教科研[2012]3号-36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