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过,这种传统的主流观念正日益受到质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乐感并非人类独有,包括其他灵长类动物在内的许多物种都懂得欣赏音乐。
研究人员发现,即便是自然界中根本不会利用声响进行交流的鲤鱼,凭借其敏锐的听觉,竟能够分辨出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和美国乡村音乐的不同。日本实验室里的麻雀也表现出对古典音乐情有独衷。尽管它们并不晓得巴赫的乐曲和舒伯赫的乐曲究竟有什么差别,却仍然能准确地分辨出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之间的不同。
研究人员最近还发现,灵长类动物似乎更喜欢轻松的催眠曲,而不是快节奏的舞曲。当研究人员用喇叭向南美毛猴分别播放由长笛演奏的俄罗斯民间催眠曲、莫扎特的B大调协奏曲K458,由德国乐手弹奏的摇篮曲,以及由亚历克·艾姆佩勒演奏的强劲曲子《没人逃避活跃》时发现,猴子们纷纷聚集到了播放最慢曲子的喇叭旁边的树枝上,这些曲子通常是催眠曲,而那些快节奏的音乐节拍似乎令猴子们感到不安。看来,灵长类动物就像人类婴儿,天生喜欢听催眠曲,而喜欢强劲音乐则可能是成年人后天获得的嗜好。
能够进行音乐创作,是人类引以为傲的禀赋。然而,研究发现,这种禀赋也并非人类所独有。善于鸣叫的鸟类也能够对特定音符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类似的乐曲片段。在它们的鸣叫中,节奏、音调等都有变化。驼背鲸所发出的声响也有规律可循,它们的“歌曲”通常长达12分钟,整个歌曲大致分为若干主题段落,每一个主题段落约长两分钟,包含若干个小节,每一个小节约长15秒,节与节之间有相应的节奏变化,与人类歌曲中词的变化类似。
鸟类、鲸、海豹等动物不仅与人类一样能够创作结构复杂的乐曲,它们还懂得学习新乐曲。以鲸为例,研究人员发现,不同族群的鲸原本各自拥有专属的歌曲,就好像来自不同地区的人讲各自的方言一样。然而,当它们进入同一水域时,其中一群鲸可能在另一群鲸的影响下,放弃自己原先的歌曲,而改学对方的歌曲。
那么,是不是只有人类才能从欢快乐曲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呢?人类之所以对音乐欲罢不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音乐能给我们带来愉悦。从生理角度来看,当欢快的乐曲奏响时,我们大脑的特定区域就会出现情绪高涨的反应,同样的反应在我们享受美食或服用兴奋剂后也会出现。那么,动物能不能从音乐中获得愉悦感受呢?虽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出动物对音乐的感受,但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发现,鸟类只有在体内激素水平较高时才鸣叫。由此可见,婉转动听的歌声很可能是动物心情愉悦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
音乐是人脑中的幻觉吗?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其实并非如此。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实际上就是一系列大脑活动形成的某种印迹,是客观世界在我们大脑中映射出的主观印象。这些大脑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取特质”——大脑通过特定神经系统的运作,从承载乐曲的声音信号中提取乐曲最基本的特征,然后分类到音调、音色、空间位置、响度、回响环境、持续时间等方面。接着,大脑活动进入第二个环节,即“信息综合”——大脑接受各种分类信息并进行整合,形成整体的综合性映像。
在提取基本特征并对分类信息进行综合的过程中,大脑会面临三重困难。首先,最初的传感接收器在获取相关信息时,并不能识别其范围、声源等。其次,大脑最初收到的信息具有模糊性,不同的声响可能促使耳膜以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方式活动。最后,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往往并不完整,部分声响可能被其他的声响掩盖,有的声响甚至可能被遗漏。因此,大脑在重新构建相关映像时,往往需要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猜测和还原。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的听觉实质上是一个推论的过程。客观存在的乐曲早在被传感器输入时,已经存在不少的干扰因素,例如乐曲响起之前已经存在的声响,我们记忆中已经存在的类似音乐片断,同类乐曲接下来将如何演绎,甚至同伴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行为举动,等等。
由此可见,在人脑中重现的乐曲其实已经变成了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表述,其中既包含有与所听乐曲相关的基本特征,也包含有听者对乐曲的推测和期盼。优秀的作曲家懂得利用这个原理,在部分音符甚至乐器演奏缺失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创作出令人沉醉的乐曲。以钢琴和低音提琴为例,它们所能演奏的最低音符频率分别约为27.5赫兹和35赫兹,这两个频率是人耳根本无法辨识的。然而,类似的超低频率声响可以在人脑中形成幻觉,仿佛所听到的音调的确是如此低。录音师也能够利用上述原理来制作音像作品。通过人为混响,使听者获得仿佛置身于音乐厅的现场感。
与音乐相关的活动几乎能调动人脑的各个部分参与。当我们听音乐的时候,大脑的下脑皮层(包括耳蜗核、脑干和小脑等)处于兴奋状态,它们随后将相关信息传送到位于大脑两侧的听觉皮层。如果我们感觉所听到的乐曲十分熟悉,表明位于大脑前叶内侧底部的海马处于兴奋状态,海马是人脑的记忆中心。当我们随着音乐拍打节奏时,小脑中的计时网路也参与其中。当我们为听众演奏乐曲时,位于大脑的运动皮层和感觉皮层表现十分兴奋。当演奏者在识读乐谱的时候,有大脑最后端枕骨区域的视觉皮层的参与。当我们仔细听辨或回忆歌词时,位于大脑前叶和颞叶的各个语言中心都处于兴奋状态。当我们随着乐曲沉浸于某种情绪中时,位于大脑深处的小脑扁桃体和蚓体也正专注于相关情感信息的处理。
听古典音乐能提高记忆力吗?
有研究显示音乐是由右侧大脑加工处理的,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左脑也很重要。通过脑电图记录大脑活动显示:左右大脑均对音乐起反应。聆听与欣赏音乐是一个包含记忆、学习、情感的复杂过程。似乎有多个大脑区域对此过程起作用。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实验来揭示大脑加工音乐的机制。
1993年的一项实验提示,听古典音乐能提高记忆力。这类能提高记忆力的音乐大多出自莫扎特之手,所以这种效应也被称为“莫扎特效应”。很多人从大众杂志和报纸知道了这个实验,并认为听古典音乐是提高记忆力、增长智力的一个好办法。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来看看最初的和最新的实验吧。
最初的实验由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学家完成。他们让大学生分别听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休闲带,以及保持寂静各10分钟,然后立即对他们进行空间推理测试。结果显示,不论是同放松带还是同寂静做比较,听了莫扎特乐曲之后,学生的分数在短时间内都有所提高。据此,科学家认为演奏音乐和进行空间视觉思维在大脑中的路径是相同的,因此音乐可以为空间推理测试预热大脑。这一研究得到了普遍欢迎。
然而,有实验室也曾试图用莫扎特的音乐提高记忆能力,结果都失败了。例如:一组科学家让学生听一组数字,然后倒序重复,结果发现在测试前听莫扎特的音乐对学生们记数没有起到作用。人们开始反思,关于“莫扎特效应”的最初的实验是否有缺陷?首先,接受测试的学生数少;其次,听莫扎特的音乐可能并没有提高记忆,而是放松带和寂静损伤了记忆。
为了证实孰是孰非,有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将3~4岁的学龄前儿童分成四组,分别给予键盘、声乐和电脑培训,以及不给予任何培训。8个月后,测试孩子们拼图的能力(即空间-时间推理能力)和辨认图形的能力(即空间-认知推理能力),结果令人吃惊:只有接受了键盘课的孩子在空间-时间推理测试中有所提高,而且这种提高可维持至少一天。而空间-认知推理能力任何组都没有变化。
一些研究者试图知道莫扎特效应是否存在于猴子身上。在做记忆测试前,他们让猴子听莫扎特钢琴曲15分钟。他们发现,与听单纯的节奏或纯噪音相比,听莫扎特音乐的猴子的成绩不仅未提高,相反还有所下降。而听纯噪音则能轻度提高记忆。
如果人们想要增长智力的话,他们应该听古典音乐还是出去跑步?孩子应该从小接受钢琴课吗?当然,听古典音乐是一种听觉的享受,然而却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它一定能提高智力,也没有实验证明它能永久地增强记忆力。想要知道音乐与记忆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试验。
相关链接
动物会不会唱歌?
最新研究发现,从鱼到猴子,动物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爱玩点音乐。
美国钢琴家格雷博士等人经过研究发现,座头鲸是十分出色的海洋歌手。雄性座头鲸每年约有6个月时间整天都在唱歌,而且其歌声中的敲击音与纯正音的比例与西方交响乐中两者的比例非常类似。这种庞然大物至少能发出7个八度音阶的音,而且它们并非毫无章法地吼叫,而是按照一定的节拍、音阶长度和音乐短语来歌唱。
研究人员还发现,座头鲸还十分擅长用一种人类歌唱家常用的“A—B—A”格式来演唱,即先演唱一段旋律,接着进一步阐述,然后再回到稍加改变的原旋律上来。此外,它们还会进行“艺术交流”。印度洋的座头鲸移居到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海域后,不出三年时间,澳大利亚“土著”就放弃了它们的传统曲目,转而演唱这些外来户带来的新曲。
鸟类的音乐天赋就更不用说了。加利福尼亚沼泽鹪鹩在心情好的时候,最多可以唱出120个主旋律,前后旋律间还能按照人类音乐家所使用的“呼叫—应答”方式来衔接,简直就是肖邦《革命》练习曲开篇的鸟语版。而著名的鸟类歌唱家——赫米特画眉,甚至还会按所谓的“五音乐律”来演唱。五音乐律指的是八度音阶被分成五个音符,这是一种非常悦耳的乐律,在人类文明史的许多阶段都有发现。
其实,动物的歌声很早就是人类艺术活动的创作源泉了,在靠打鱼为生的灵吉特部落和因纽特人部落里,一直流传着根据鲸的歌声改编的民歌,而非洲的胡图族和图西族则把大象的歌声融入了他们的歌曲之中。18世纪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就根据他心爱的八哥的鸣叫声,改写了他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最后一章的一个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