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山辈有明星出”,这不,一个做火锅的企业——“海底捞”不知不觉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据说居然连肯德基都要向它学习,甚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也对它产生了兴趣,跟踪研究了一年多,总结出了《“海底捞”的管理智慧》。
确实,海底捞能够把服务员调教得像“变态”(《“海底捞”的管理智慧》语)一样,绝对是其成功。笔者认为,海底捞的成功,最核心的原因是它“把人看得更像人”,其他的地方,还真没多少可圈可点的。
2009年第四期《(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开篇就提出:员工是什么?并给出了答案:国内的现状是,绝大多数企业视之为成本,着眼点在于节省;还有一些企业视之为资源,着眼点在于利用和开发,只有少数企业视之为资本,着眼点在于投资。接下来的意思是海底捞将员工视为“资本”,符合“服务一利润链”规律云云。我这里不想去分辨“资源”和“资本”的差别,也不想分辨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谁更把员工当人看,只是想问,“服务一利润链”的规律中,员工不一样是利润的一个过程吗?
因为我们的管理学太注重利润,而太忽视人,所以,一说到管理,还是“条条道路通利润”,只是有的企业(将员工视为成本的企业),对人的忽视太露骨而已,所以,当海底捞一不小心(或者歪打正着,《“海底捞”的管理智慧》中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把人看得像人一点,大家就觉得新鲜了,于是乎……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织(形象的说法叫“细胞”),社会是人的社会,那么,企业中的人也应该是社会中的了,所以,管理企业中的人,也就是管理社会中的人了。那么我们来看看社会学中的人。马斯洛提出人的五个基本需求:生理、安全、交际、受尊重、自我实现,据说还有两个需求:求知和宗教(我认为应该是信仰),不知为什么,被大家给“遗忘”了。中国传统说法,人需要安身、立命、成就(不知是不是有这么明确,反正我是这样总结和理解的)。总之人是有需求的,而这需求必须通过社会去实现,作为企业人,理所当然是应该是通过企业来实现其需求了。而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恐怕不是只为了利润,提供员工安身、立命、成就的机会,应该算一个吧。
但是,人有的时候也是不敢想(实现需求)的。专制社会,“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有你“实现”的份;红色时期,“革命同志是块砖”,自己的需求先一边;刚改革初期,一切向钱看,给钱就行,没那么复杂。但是民主时代来了,网络时代来了,福利时代来了,人们不再虚心(特指“老子式虚心”)了,光给钱不行了,于是,很多老板就纳闷了:“这么高的工资居然留不住人”。于是,海底捞来了,海底捞火了……把员工当人看了,员工就更像人了,人的作用自然比其他的资源作用大些,马克思也说了,利润就是劳动的剩余价值,劳动不就是员工的劳动吗?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海底捞的管理智慧》中也有引用)这里,我套用一下:企业把员工看做人,员工把企业看做神(可以依靠的救世主);企业把员工看做资源(或资本),员工把企业看做跳板;企业把员工看做成本,员工把企业看做强盗(剥削者)。对待神,一般人的态度是信赖、依靠、并且奉献。
不管怎样,“人文关怀”还是海底捞的一面“红旗”,但是,这面红旗能打多久?
首先,海底捞的管理,其实是企业界正在兴起的一场管理革命的一个典型案例,这场革命,是对当前“以成本利润为核心,以控制为主要手段”的主流管理理论的一次全面挑战,这场革命中,人(性)和人的作用被重新审视。这场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系统的理论做指导,只有革命的理论,才有革命的实践,否则,只能像义和团一样,难免失败的命运。但是,这场革命的理论还没有诞生,更没成为社会主流。这场革命的理论,不可能从西方管理界诞生,即使西方也有企业参与这场革命(例如谷歌、玫琳凯等),因为西方的原罪论只能产生以控制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但是,中国的儒学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太老了。海底捞的管理者仅仅凭一些“直觉”(海底捞的管理者在决定每一项管理政策时,更多靠的是对人性的直觉理解……这些简单直觉的背后,包含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海底捞”的管理智慧》),来参与这场革命,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他们的“思考”,还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这个问题不是海底捞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企业界的问题。即使在人文关怀的实践上,海底捞的人仅仅还是海底捞的人,企业没有帮他们成为社会人,起码没有有意识地帮。当然,海底捞招的员工确实需要先安身(满足生理需求),后才能谈立命、成就,但海底捞有这方面的准备和规划吗?
其次,由于上述“理论问题没解决”的原因,以及企业创始人的个人风格,海底捞没有像其他连锁企业一样,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总部,这在好几处地方可体现出来,如考核问题、选址问题、总部办公问题等,即使是海底捞的那种人文导向的管理,对传统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应该是采取扬弃的态度,而不是否定的态度,除非loo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都是错的。管理是情理法的平衡统一,企业的管理,是既管人,也管事,管人自然要用人文关怀,管事则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两者如果偏废一个,或者出现方法与对象的混淆,则企业迟早会出问题。“很多公司看似开明的“新时代”管理政策直接导致了财务困境,随后,新的管理层为了弥补损失又实施新泰勒主义的管制。归根结底,如果拿不出受人青睐(或者最好是为人所需)的产品,公司就注定不会长久。(《一切为了创造力》,《(哈佛)商業评论》2009第4期)”。海底捞的人文导向型管理,人文关怀是其管理的主调,缺少科学的管理体系。没有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来运营,光靠一腔热血,成功的几率有大?万一,真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海底捞怎么办?海底捞不需要向投资人交代,但必须向它的员工交代。不管怎么说,海底捞的管理是人治管理,不过它的人治管理可能是“明君式的人治”而已,但人治就是人治,其根本的问题就是不确定性,如果海底捞不能解决管理体系的问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迟早会上演一场诸侯割据的局面。当然,以海底捞目前的实力和成功,要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还是很有可能的。
第三,人才培养的问题,也是必须斟酌的,海底捞的管理层都是从自己的基层员工中提拔,而且都必须做过服务员,这有有利的一面,但弊端也很明显,且不说人才培养的速度,近亲繁殖造成的集体迷失怎么办?后来的优秀者的利益如何体现?事实上,人才培养途径的单一化,曾经被很多企业证实是不利的。
此外,员工工作时间过长,这种建立在不平衡的基础上的热情,到底能支撑多久?
企业如同一条河,在快速流动的时候,问题如泥沙一样顺水而下,但是,海底捞的经营者必须考虑这些问题:创业的激情一过怎么办?企业发展速度慢了怎么办?规模大了怎么办?怎样应对劳动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质询?
希望海底捞能解决这些问题。
确实,海底捞能够把服务员调教得像“变态”(《“海底捞”的管理智慧》语)一样,绝对是其成功。笔者认为,海底捞的成功,最核心的原因是它“把人看得更像人”,其他的地方,还真没多少可圈可点的。
2009年第四期《(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开篇就提出:员工是什么?并给出了答案:国内的现状是,绝大多数企业视之为成本,着眼点在于节省;还有一些企业视之为资源,着眼点在于利用和开发,只有少数企业视之为资本,着眼点在于投资。接下来的意思是海底捞将员工视为“资本”,符合“服务一利润链”规律云云。我这里不想去分辨“资源”和“资本”的差别,也不想分辨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谁更把员工当人看,只是想问,“服务一利润链”的规律中,员工不一样是利润的一个过程吗?
因为我们的管理学太注重利润,而太忽视人,所以,一说到管理,还是“条条道路通利润”,只是有的企业(将员工视为成本的企业),对人的忽视太露骨而已,所以,当海底捞一不小心(或者歪打正着,《“海底捞”的管理智慧》中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把人看得像人一点,大家就觉得新鲜了,于是乎……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织(形象的说法叫“细胞”),社会是人的社会,那么,企业中的人也应该是社会中的了,所以,管理企业中的人,也就是管理社会中的人了。那么我们来看看社会学中的人。马斯洛提出人的五个基本需求:生理、安全、交际、受尊重、自我实现,据说还有两个需求:求知和宗教(我认为应该是信仰),不知为什么,被大家给“遗忘”了。中国传统说法,人需要安身、立命、成就(不知是不是有这么明确,反正我是这样总结和理解的)。总之人是有需求的,而这需求必须通过社会去实现,作为企业人,理所当然是应该是通过企业来实现其需求了。而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恐怕不是只为了利润,提供员工安身、立命、成就的机会,应该算一个吧。
但是,人有的时候也是不敢想(实现需求)的。专制社会,“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有你“实现”的份;红色时期,“革命同志是块砖”,自己的需求先一边;刚改革初期,一切向钱看,给钱就行,没那么复杂。但是民主时代来了,网络时代来了,福利时代来了,人们不再虚心(特指“老子式虚心”)了,光给钱不行了,于是,很多老板就纳闷了:“这么高的工资居然留不住人”。于是,海底捞来了,海底捞火了……把员工当人看了,员工就更像人了,人的作用自然比其他的资源作用大些,马克思也说了,利润就是劳动的剩余价值,劳动不就是员工的劳动吗?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海底捞的管理智慧》中也有引用)这里,我套用一下:企业把员工看做人,员工把企业看做神(可以依靠的救世主);企业把员工看做资源(或资本),员工把企业看做跳板;企业把员工看做成本,员工把企业看做强盗(剥削者)。对待神,一般人的态度是信赖、依靠、并且奉献。
不管怎样,“人文关怀”还是海底捞的一面“红旗”,但是,这面红旗能打多久?
首先,海底捞的管理,其实是企业界正在兴起的一场管理革命的一个典型案例,这场革命,是对当前“以成本利润为核心,以控制为主要手段”的主流管理理论的一次全面挑战,这场革命中,人(性)和人的作用被重新审视。这场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系统的理论做指导,只有革命的理论,才有革命的实践,否则,只能像义和团一样,难免失败的命运。但是,这场革命的理论还没有诞生,更没成为社会主流。这场革命的理论,不可能从西方管理界诞生,即使西方也有企业参与这场革命(例如谷歌、玫琳凯等),因为西方的原罪论只能产生以控制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但是,中国的儒学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太老了。海底捞的管理者仅仅凭一些“直觉”(海底捞的管理者在决定每一项管理政策时,更多靠的是对人性的直觉理解……这些简单直觉的背后,包含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海底捞”的管理智慧》),来参与这场革命,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他们的“思考”,还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这个问题不是海底捞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企业界的问题。即使在人文关怀的实践上,海底捞的人仅仅还是海底捞的人,企业没有帮他们成为社会人,起码没有有意识地帮。当然,海底捞招的员工确实需要先安身(满足生理需求),后才能谈立命、成就,但海底捞有这方面的准备和规划吗?
其次,由于上述“理论问题没解决”的原因,以及企业创始人的个人风格,海底捞没有像其他连锁企业一样,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总部,这在好几处地方可体现出来,如考核问题、选址问题、总部办公问题等,即使是海底捞的那种人文导向的管理,对传统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应该是采取扬弃的态度,而不是否定的态度,除非loo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都是错的。管理是情理法的平衡统一,企业的管理,是既管人,也管事,管人自然要用人文关怀,管事则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两者如果偏废一个,或者出现方法与对象的混淆,则企业迟早会出问题。“很多公司看似开明的“新时代”管理政策直接导致了财务困境,随后,新的管理层为了弥补损失又实施新泰勒主义的管制。归根结底,如果拿不出受人青睐(或者最好是为人所需)的产品,公司就注定不会长久。(《一切为了创造力》,《(哈佛)商業评论》2009第4期)”。海底捞的人文导向型管理,人文关怀是其管理的主调,缺少科学的管理体系。没有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来运营,光靠一腔热血,成功的几率有大?万一,真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海底捞怎么办?海底捞不需要向投资人交代,但必须向它的员工交代。不管怎么说,海底捞的管理是人治管理,不过它的人治管理可能是“明君式的人治”而已,但人治就是人治,其根本的问题就是不确定性,如果海底捞不能解决管理体系的问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迟早会上演一场诸侯割据的局面。当然,以海底捞目前的实力和成功,要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还是很有可能的。
第三,人才培养的问题,也是必须斟酌的,海底捞的管理层都是从自己的基层员工中提拔,而且都必须做过服务员,这有有利的一面,但弊端也很明显,且不说人才培养的速度,近亲繁殖造成的集体迷失怎么办?后来的优秀者的利益如何体现?事实上,人才培养途径的单一化,曾经被很多企业证实是不利的。
此外,员工工作时间过长,这种建立在不平衡的基础上的热情,到底能支撑多久?
企业如同一条河,在快速流动的时候,问题如泥沙一样顺水而下,但是,海底捞的经营者必须考虑这些问题:创业的激情一过怎么办?企业发展速度慢了怎么办?规模大了怎么办?怎样应对劳动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质询?
希望海底捞能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