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是由每一个家庭组成的,而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港湾。经常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教育就是孩子茁壮成长最好的养料,可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青春期的孩子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是却缺乏对事物客观的判断能力,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影响青春期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质量,关乎我国民族的富强与社会的发展,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2月17日在春节团拜会上关于家庭教育的讲话。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着重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学校和社会在家庭教育中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这是我国教育部首次针对家庭教育发表的专门文件,标志着家庭教育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青春期;家庭教育;家长;读懂孩子
家庭教育是青春期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具有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孩子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此时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但在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家庭或者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焦虑,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成为中学生之后。 面对不断长大的孩子,有的家長说:“孩子是越来越不听话了,根本就不让我们说话,一说就发脾气。”与孩子之间的和谐沟通似乎成了家长的一种奢侈,有些家长认为对孩子的关心越多,反而越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的情绪,对孩子的教育在他们眼中成了“废话”“唠叨”,很多家长表示很无奈,对孩子的付出,他们不领情,家长是既伤心又委屈。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表现出了许多的不认同,甚至是抗议,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有的逃课,有的网络成瘾不能自拔,有的离家出走,有的干脆不上学待在家里,有的沉迷于青春期恋情等等。在网络上,成年后的孩子对家庭教育的讨伐也是越来越令人揪心,从豆瓣网上的“反父母小组”到近日上了热搜的拉黑父母六年,留下万言“控诉信” 的北大留美学生,再到放学后宁可偷偷地孤身一人藏在教学楼过夜也不愿回家的初一学生(笔者曾经辅导过的孩子),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怎么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升入初中以后,家庭教育该怎样操作才能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家长来说,家庭教育的抓手到底在哪里?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家长要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因此,青春期家庭教育,要从读懂孩子开始。
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青春期的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约可相差2-5岁(百度百科)。这就意味着,首先青春期是个体由孩子走向成年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一半是孩子,一半是成人,是一个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一个成长危机与发展契机并存的阶段,也有人称之为“暴风骤雨”期。教育这一时期的少年是一件很困难、充满挑战的事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学习成长,提高青春期教育的科学性。
其次,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一个发展时期,是个体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教育专家王金战老师说:“英才是家庭造就的”,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如果引导不当,他们会带着问题进入成人世界,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同时,青春期也是将以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的最后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等到他们成人后再转化就很难了。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身体的剧烈变化促使心理随之发生变化,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化心理,对父母及家庭教育也就产生了新的需求。
1.自我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独立意识、成人感越来越强烈,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期望能为自己做主,与父母的关系发生变化,不愿意服从父母、老师的要求,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状态,即逆反。所以很多家长都有一种感觉——“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但是这些自以为已经长大的孩子内心并没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生活上依然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会感觉到烦恼增多,存在着反抗与依赖、高傲与自卑、勇敢和怯懦等矛盾心理。
2.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青春期的少年因性日趋成熟,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微妙,十分注意在异性眼里的形象。他们对异性交往异常敏感与关注,却又无法正面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在这些内驱力的综合作用下,他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击与压抑,由此陷入困惑和烦恼之中。
3.人际交往呈现差异性,重伙伴轻长辈
因独立性的增长而产生出新型亲子关系的需要,和父母产生“情感距离”,感情上摆脱,行为上摆脱,观点上摆脱,父母榜样的力量削弱。不愿和父母交流,又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对同伴友谊的寻求是减少成人接触的补偿,15岁左右对同伴友谊的渴望达到高峰状态,人际交往产生的问题成为他们焦虑的中心问题。笔者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发现在初中学生来访辅导中,最让他们困惑与烦恼的问题是人际交往。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受阻,性的成熟和异性交往的渴望就容易催生青春期恋情。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学习的压力与人际关系的交往上,经常会出现焦虑、矛盾等情况,在孩子们面对心理压力或者是困难时,若是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很容易在身心发展上出现一些偏激的行为与思想,对青春期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有效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学习,转换角色,和孩子一起成长,读懂青春期的孩子对理解、宽容、尊重、信任、平等相待的内心需求,用心陪伴他们走过青春的沼泽地,让他们健康成长。
[1]柳菁. 关于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J]. 中华少年,2016(17).
[2]杜丁,孔悦. 家长与子女为何频发“战争”[J].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6(06).
[3]夏皓. 玉溪市城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
[4]柴江,许庆豫. 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明显低于正常家庭——基于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5(09).
【关键词】 青春期;家庭教育;家长;读懂孩子
家庭教育是青春期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具有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孩子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此时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但在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家庭或者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焦虑,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成为中学生之后。 面对不断长大的孩子,有的家長说:“孩子是越来越不听话了,根本就不让我们说话,一说就发脾气。”与孩子之间的和谐沟通似乎成了家长的一种奢侈,有些家长认为对孩子的关心越多,反而越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的情绪,对孩子的教育在他们眼中成了“废话”“唠叨”,很多家长表示很无奈,对孩子的付出,他们不领情,家长是既伤心又委屈。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表现出了许多的不认同,甚至是抗议,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有的逃课,有的网络成瘾不能自拔,有的离家出走,有的干脆不上学待在家里,有的沉迷于青春期恋情等等。在网络上,成年后的孩子对家庭教育的讨伐也是越来越令人揪心,从豆瓣网上的“反父母小组”到近日上了热搜的拉黑父母六年,留下万言“控诉信” 的北大留美学生,再到放学后宁可偷偷地孤身一人藏在教学楼过夜也不愿回家的初一学生(笔者曾经辅导过的孩子),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怎么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升入初中以后,家庭教育该怎样操作才能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家长来说,家庭教育的抓手到底在哪里?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家长要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因此,青春期家庭教育,要从读懂孩子开始。
一、家长要读懂“青春期”这一人生关键时期
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青春期的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约可相差2-5岁(百度百科)。这就意味着,首先青春期是个体由孩子走向成年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一半是孩子,一半是成人,是一个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一个成长危机与发展契机并存的阶段,也有人称之为“暴风骤雨”期。教育这一时期的少年是一件很困难、充满挑战的事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学习成长,提高青春期教育的科学性。
其次,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一个发展时期,是个体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教育专家王金战老师说:“英才是家庭造就的”,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如果引导不当,他们会带着问题进入成人世界,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同时,青春期也是将以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的最后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等到他们成人后再转化就很难了。
二、家长要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内心需求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身体的剧烈变化促使心理随之发生变化,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化心理,对父母及家庭教育也就产生了新的需求。
1.自我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独立意识、成人感越来越强烈,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期望能为自己做主,与父母的关系发生变化,不愿意服从父母、老师的要求,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状态,即逆反。所以很多家长都有一种感觉——“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但是这些自以为已经长大的孩子内心并没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生活上依然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会感觉到烦恼增多,存在着反抗与依赖、高傲与自卑、勇敢和怯懦等矛盾心理。
2.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青春期的少年因性日趋成熟,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微妙,十分注意在异性眼里的形象。他们对异性交往异常敏感与关注,却又无法正面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在这些内驱力的综合作用下,他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击与压抑,由此陷入困惑和烦恼之中。
3.人际交往呈现差异性,重伙伴轻长辈
因独立性的增长而产生出新型亲子关系的需要,和父母产生“情感距离”,感情上摆脱,行为上摆脱,观点上摆脱,父母榜样的力量削弱。不愿和父母交流,又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对同伴友谊的寻求是减少成人接触的补偿,15岁左右对同伴友谊的渴望达到高峰状态,人际交往产生的问题成为他们焦虑的中心问题。笔者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发现在初中学生来访辅导中,最让他们困惑与烦恼的问题是人际交往。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受阻,性的成熟和异性交往的渴望就容易催生青春期恋情。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学习的压力与人际关系的交往上,经常会出现焦虑、矛盾等情况,在孩子们面对心理压力或者是困难时,若是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很容易在身心发展上出现一些偏激的行为与思想,对青春期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有效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学习,转换角色,和孩子一起成长,读懂青春期的孩子对理解、宽容、尊重、信任、平等相待的内心需求,用心陪伴他们走过青春的沼泽地,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柳菁. 关于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J]. 中华少年,2016(17).
[2]杜丁,孔悦. 家长与子女为何频发“战争”[J].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6(06).
[3]夏皓. 玉溪市城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
[4]柴江,许庆豫. 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明显低于正常家庭——基于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