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通过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做指导,教师根据每个留学生不同的优势智能,尝试进行不同的教学策略,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的优势智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多元智能;运用
G633.3
一、多元智能理论综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其1983年发表的《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中所提出的。在书中他将人类的智能分成七种类别,后在1995年又新增了第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分别如下:
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言语—语言智能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具体指个人能够顺利、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书写文字的能力。
2.逻辑一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逻辑一数学智能主要是指有效运用数字以及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这种智能占优势的人一般更注重理性思考,具体表现在数学和科学方面。
3.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视觉—空间智能主要指人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表现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能力。
4.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身体运动智能主要是指个人能很好地控制自身身体、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音乐—节奏智能主要是指人感受、理解、辨别、记忆、欣赏和表达、创作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占优势的人通常对音乐、节奏都比较敏感。
6.人际交往—交流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人际交往—交流智能主要是指个人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与人有效交往的能力。
7.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自知—自省智能主要是指个体认识、洞察和评估、反省自身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自然观察智能主要是指人们辨别生物,对自然界的其他特征比较敏感,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很好地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是可以同时具有这八种智能的,这八种智能没有高低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也有自己的弱势智能。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每个学生的智能结构、优势智能都不同,多元智能理论从根本上强调从学生的智能结构出发,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优势智能,运用优势智能进行学习,同时,用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
二、目前我校留学生汉语教学(以学历生为主)现状分析
笔者所在的学校现有留学生570多名,生源构成情况大致如下;非洲学生占80%(其中以赞比亚学生居多)、欧美学生(乌克兰居多)、东南亚学生各占10%。其中,学历生300名左右,大部分学生选择就读英文授课专业—土木工程和国际贸易专业。在他们的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开设一定比例的汉语课—每学期综合课64课时,要求学生在这两年内分别通过HSK3级、HSK5级考试。对于学生来说,用英文上课的同时,又学习汉语,并且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考级,压力很大。有些留学生本身汉语基础不好,但学习态度较好,可每周两次的汉语综合课,强度不够,即便想努力学习,然而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基础不好、态度比较懒散的学生在这种压力下选择上课做晕车,久而久之,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对于老师来说,传统教学法难以适应学生特点,有些学生不愿意配合,学习效果不好,老师也很受挫。因此如何在一周两次的汉语综合课中尽量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以笔者所授班级为例,笔者连续两个学期教授15级土木工程3班的综合汉语课,所用教材分别是《标准教程HSK1》、
《标准教程HSK3》(姜丽萍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班级学生人数30人,98%的学生来自赞比亚,2%来自埃塞俄比亚。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加之自身经验不足,在第一学期,笔者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期初的学习热情、配合度都很高,慢慢地有些学生就开始表现出懒散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个学期结束后,笔者发现,即便教师认真备课、讲解知识点,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从第二学期开始,笔者开始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不一样,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弱势智能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做指导,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一)建立班级微信群,鼓励学生用汉语交流
在新学期开始,笔者建立了班级微信群,每学完一课,笔者把重要的知识点利用微信发给学生们作为复习。同时,鼓励学生在群里用汉语进行交流,遇到不会的汉语,笔者就在群里教学。建立微信群,其实就是锻炼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以及人际交往—交流智能,言語—语言智能占优势的学生可以加强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占弱势的学生,受同学们的影响,也开始慢慢用汉语交流。同时,大家在群里聊天学习也是锻炼个人理解别人,与人进行交往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发现,学生由最开始发简单的“你好,老师”、“听写”、“复习”等到句子“我在图书馆复习。”、“明天有听写吗?”、“我喜欢听着音乐做作业。”等。班级的学习气氛也比上学期大有好转。 (二)多用简易图示进行教学
这里的图示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大家普遍采用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卡片、实物、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第二是在讲解某些语言点时,与其说出、写出大量的例句,不如借助简易图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表达方位时,我们会学到两个基本句型:A在B 的+方位词A的+方位词+是B。这两个句型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留学生很容易混淆。笔者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符号代替A和B,再画一个简易的方位图标,结合例句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再如,学到“问路”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到一些基本句型:“向+方位/方向词+走,向+方位/方向词+转/拐”等,在讲解后,进行实际操练中,笔者先在黑板上画了简易的地点及方位,然后引导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表达,在学生掌握后,再进行发问:“教室去食堂怎么走?/学校去沃尔玛怎么走?”等。
利用图示的方法不仅是发掘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也是锻炼他们的逻辑—数学智能,有些学生在视觉—空间智能上占弱势,这时候我们就用简易的图示帮助他们进行抽象地理解及推理归纳。逻辑—数学智能上占弱势的学生,通过图示慢慢引导,减轻心理压力,学起来会更容易。
(三)多用肢体动作进行教学
用肢体动作进行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汉语课堂上,教师运用肢体动作讲解语言点、学生观察并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肢体动作的机会。运用肢体动作教学除了简单方便,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讲解“我喜欢听着歌写作业、他总是笑着说话”等这类句型时,笔者会要求学生观察老师的肢体动作,然后说出句子。同时,在讲解后,请几对学生表演动作,另外的学生说句子。这样不仅是发掘锻炼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而且他们也愿意积极配合,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除了以上方法,笔者在教学中,还经常利用微信向学生介绍中文歌曲;对于出现懈怠的学生,笔者会进行约谈,还不定期召开班级讨论,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户外教学等,发掘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四、教学效果反馈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发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有很多学生在学期结束时表示,他们在这学期对汉语的兴趣越来越高了,同时发现自己的汉语也有所进步,期末考试通过率比上学期有所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笔者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智能结构及优、弱势智能是不一样的,教师及学生都在努力,使优势智能得到发展,同时,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但是,学习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即便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有些学生的學习效果还是不尽人意,这也是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主译.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聂海燕.多元智能下的多元教学一优化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设计策略[J].文教资料,2011(04)
[3]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美]Thomas Armstrong著.课堂中的多元智能一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张咏梅、王振强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5]郑文.“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第25期
[6]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对外汉语;多元智能;运用
G633.3
一、多元智能理论综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其1983年发表的《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中所提出的。在书中他将人类的智能分成七种类别,后在1995年又新增了第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分别如下:
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言语—语言智能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具体指个人能够顺利、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书写文字的能力。
2.逻辑一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逻辑一数学智能主要是指有效运用数字以及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这种智能占优势的人一般更注重理性思考,具体表现在数学和科学方面。
3.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视觉—空间智能主要指人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表现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能力。
4.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身体运动智能主要是指个人能很好地控制自身身体、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音乐—节奏智能主要是指人感受、理解、辨别、记忆、欣赏和表达、创作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占优势的人通常对音乐、节奏都比较敏感。
6.人际交往—交流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人际交往—交流智能主要是指个人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与人有效交往的能力。
7.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自知—自省智能主要是指个体认识、洞察和评估、反省自身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自然观察智能主要是指人们辨别生物,对自然界的其他特征比较敏感,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很好地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是可以同时具有这八种智能的,这八种智能没有高低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也有自己的弱势智能。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每个学生的智能结构、优势智能都不同,多元智能理论从根本上强调从学生的智能结构出发,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优势智能,运用优势智能进行学习,同时,用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
二、目前我校留学生汉语教学(以学历生为主)现状分析
笔者所在的学校现有留学生570多名,生源构成情况大致如下;非洲学生占80%(其中以赞比亚学生居多)、欧美学生(乌克兰居多)、东南亚学生各占10%。其中,学历生300名左右,大部分学生选择就读英文授课专业—土木工程和国际贸易专业。在他们的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开设一定比例的汉语课—每学期综合课64课时,要求学生在这两年内分别通过HSK3级、HSK5级考试。对于学生来说,用英文上课的同时,又学习汉语,并且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考级,压力很大。有些留学生本身汉语基础不好,但学习态度较好,可每周两次的汉语综合课,强度不够,即便想努力学习,然而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基础不好、态度比较懒散的学生在这种压力下选择上课做晕车,久而久之,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对于老师来说,传统教学法难以适应学生特点,有些学生不愿意配合,学习效果不好,老师也很受挫。因此如何在一周两次的汉语综合课中尽量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以笔者所授班级为例,笔者连续两个学期教授15级土木工程3班的综合汉语课,所用教材分别是《标准教程HSK1》、
《标准教程HSK3》(姜丽萍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班级学生人数30人,98%的学生来自赞比亚,2%来自埃塞俄比亚。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加之自身经验不足,在第一学期,笔者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期初的学习热情、配合度都很高,慢慢地有些学生就开始表现出懒散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个学期结束后,笔者发现,即便教师认真备课、讲解知识点,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从第二学期开始,笔者开始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不一样,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弱势智能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做指导,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一)建立班级微信群,鼓励学生用汉语交流
在新学期开始,笔者建立了班级微信群,每学完一课,笔者把重要的知识点利用微信发给学生们作为复习。同时,鼓励学生在群里用汉语进行交流,遇到不会的汉语,笔者就在群里教学。建立微信群,其实就是锻炼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以及人际交往—交流智能,言語—语言智能占优势的学生可以加强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占弱势的学生,受同学们的影响,也开始慢慢用汉语交流。同时,大家在群里聊天学习也是锻炼个人理解别人,与人进行交往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发现,学生由最开始发简单的“你好,老师”、“听写”、“复习”等到句子“我在图书馆复习。”、“明天有听写吗?”、“我喜欢听着音乐做作业。”等。班级的学习气氛也比上学期大有好转。 (二)多用简易图示进行教学
这里的图示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大家普遍采用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卡片、实物、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第二是在讲解某些语言点时,与其说出、写出大量的例句,不如借助简易图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表达方位时,我们会学到两个基本句型:A在B 的+方位词A的+方位词+是B。这两个句型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留学生很容易混淆。笔者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符号代替A和B,再画一个简易的方位图标,结合例句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再如,学到“问路”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到一些基本句型:“向+方位/方向词+走,向+方位/方向词+转/拐”等,在讲解后,进行实际操练中,笔者先在黑板上画了简易的地点及方位,然后引导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表达,在学生掌握后,再进行发问:“教室去食堂怎么走?/学校去沃尔玛怎么走?”等。
利用图示的方法不仅是发掘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也是锻炼他们的逻辑—数学智能,有些学生在视觉—空间智能上占弱势,这时候我们就用简易的图示帮助他们进行抽象地理解及推理归纳。逻辑—数学智能上占弱势的学生,通过图示慢慢引导,减轻心理压力,学起来会更容易。
(三)多用肢体动作进行教学
用肢体动作进行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汉语课堂上,教师运用肢体动作讲解语言点、学生观察并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肢体动作的机会。运用肢体动作教学除了简单方便,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讲解“我喜欢听着歌写作业、他总是笑着说话”等这类句型时,笔者会要求学生观察老师的肢体动作,然后说出句子。同时,在讲解后,请几对学生表演动作,另外的学生说句子。这样不仅是发掘锻炼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而且他们也愿意积极配合,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除了以上方法,笔者在教学中,还经常利用微信向学生介绍中文歌曲;对于出现懈怠的学生,笔者会进行约谈,还不定期召开班级讨论,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户外教学等,发掘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四、教学效果反馈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发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有很多学生在学期结束时表示,他们在这学期对汉语的兴趣越来越高了,同时发现自己的汉语也有所进步,期末考试通过率比上学期有所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笔者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智能结构及优、弱势智能是不一样的,教师及学生都在努力,使优势智能得到发展,同时,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但是,学习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即便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有些学生的學习效果还是不尽人意,这也是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主译.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聂海燕.多元智能下的多元教学一优化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设计策略[J].文教资料,2011(04)
[3]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美]Thomas Armstrong著.课堂中的多元智能一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张咏梅、王振强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5]郑文.“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第25期
[6]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