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本,内容有了很大变化,每一课都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这些空白好比国画中的留白艺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而政治课本中的空白,就需要我们教师学生把它填满,那里面还有好多内容,简单的不用讲,也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我们了解思索。很多老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对这些内容,教师需要想出自己的高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更新理念,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像今年的黄岩岛,钓鱼岛等事件,让学生看新闻讨论,看清美国日本的险恶用心。 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谈到如何培养意志力,如何克服困难等,不需要教师逐一讲解,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针对具体问题谈谈解决问题的办法,再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第三,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到节约粮食时,我们可以搜集平时浪费粮食的材料图片,然后到网上下载贫困山区人们的生活状况视频,两相对比,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节约的重要性,从而对自己的浪费行为感到羞愧,进而落实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上。
第四,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在学习“消费”内容时,我以房屋消费为例进行教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对这个例子的反映明显不同,此时,我就及时引导他们了解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除了要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第五,联系生活选取恰当案例,针对性强。如初二思想品德课下册《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我选的案例是:某消费者新买了一部手机,使用几天后发现手机时常黑屏,而且还总是自动关机,经多方了解知道这是手机的质量存在问题,当时的他非常气愤,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会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结果会怎样?学生通过这一案例的讨论分析,既了解了维护权益的途径,又增强了维权意识。从电视、网络上搜集案例,直观鲜活。还如《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将小品《打工奇遇》片段搬上课堂,学生立即兴致高涨,教师适时点拨:“赵老太打工的酒楼,180元一杯的“宫廷玉液酒”其实是……80元一盘的“群英荟萃”其实是……”这样,弥补了思想品德课内容、形式单一的缺陷,调动了学生的其它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致。自己根据课本内容编写案例,事半功倍。在教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时我编写了这样一了案例:15岁的留守儿童王某,刚读初三因上课纪律差,不做作业,经常被老师批评,于是他经常旷课,父亲让他辍学随父亲外出打工。但他大多数时间沉迷于打电子游戏,还结识了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的“朋友”,多次在一所小学附近抢劫小学生的钱物,殴打小学生,被公安机关拘留。一记者为抢新闻,将他的姓名、年龄、学校、住址及表现在报纸上进行了登载。通过这一案例设计,把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和自我保护串在一起,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轻松掌握知识。
我们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呢?我们必须自始至终都循着学生的合作学习思路,致力于诱导、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参与每一项合作学习都获得成功。作为思品教师,应该很好地挖掘思想品德课教材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知识本身所负载的研究过程,即案例——理论——案例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研究案例中形式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地沟通情景,获得思想品德知识,拓展认知结构,形成学习思想品德课技能和技巧,勇于创新的“小能人”。例如,角色表演的分配都要针对个性、爱好、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有创造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真诚互动、和谐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并将知识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打出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像今年的黄岩岛,钓鱼岛等事件,让学生看新闻讨论,看清美国日本的险恶用心。 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谈到如何培养意志力,如何克服困难等,不需要教师逐一讲解,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针对具体问题谈谈解决问题的办法,再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第三,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到节约粮食时,我们可以搜集平时浪费粮食的材料图片,然后到网上下载贫困山区人们的生活状况视频,两相对比,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节约的重要性,从而对自己的浪费行为感到羞愧,进而落实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上。
第四,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在学习“消费”内容时,我以房屋消费为例进行教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对这个例子的反映明显不同,此时,我就及时引导他们了解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除了要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第五,联系生活选取恰当案例,针对性强。如初二思想品德课下册《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我选的案例是:某消费者新买了一部手机,使用几天后发现手机时常黑屏,而且还总是自动关机,经多方了解知道这是手机的质量存在问题,当时的他非常气愤,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会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结果会怎样?学生通过这一案例的讨论分析,既了解了维护权益的途径,又增强了维权意识。从电视、网络上搜集案例,直观鲜活。还如《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将小品《打工奇遇》片段搬上课堂,学生立即兴致高涨,教师适时点拨:“赵老太打工的酒楼,180元一杯的“宫廷玉液酒”其实是……80元一盘的“群英荟萃”其实是……”这样,弥补了思想品德课内容、形式单一的缺陷,调动了学生的其它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致。自己根据课本内容编写案例,事半功倍。在教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时我编写了这样一了案例:15岁的留守儿童王某,刚读初三因上课纪律差,不做作业,经常被老师批评,于是他经常旷课,父亲让他辍学随父亲外出打工。但他大多数时间沉迷于打电子游戏,还结识了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的“朋友”,多次在一所小学附近抢劫小学生的钱物,殴打小学生,被公安机关拘留。一记者为抢新闻,将他的姓名、年龄、学校、住址及表现在报纸上进行了登载。通过这一案例设计,把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和自我保护串在一起,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轻松掌握知识。
我们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呢?我们必须自始至终都循着学生的合作学习思路,致力于诱导、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参与每一项合作学习都获得成功。作为思品教师,应该很好地挖掘思想品德课教材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知识本身所负载的研究过程,即案例——理论——案例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研究案例中形式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地沟通情景,获得思想品德知识,拓展认知结构,形成学习思想品德课技能和技巧,勇于创新的“小能人”。例如,角色表演的分配都要针对个性、爱好、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有创造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真诚互动、和谐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并将知识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打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