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食蚁兽贫血的诊治及分析

来源 :野生动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gh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天津市动物园首次引进大食蚁兽(Myrmecophaga tridactyla),雌、雄各1只,并于2018年7月16日产下1只雌性幼仔.在哺乳期间,雌兽面部出现丘疹状水泡,嗜睡,活动时快速徘徊,显现烦躁状态,四肢明显无力,食欲不佳,易呕吐,反复出血性肠炎.2019年9月,雌兽食量降至健康时的1/3,体重降至35 kg,减少15 kg.血生化检查显示,血氨与治疗后对比异常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偏低.血涂片瑞氏染色可见薄型红血球、卡波德环状小体和偏心红血球.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则为保肝护肝,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多种矿物质,降低饲料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调理胃肠道菌群.经过为期1年的治疗调理,该食蚁兽食欲、活动良好,体重增加至45 kg,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其他文献
为探讨冬季食物相对缺乏的条件下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的能量预算对策,将野外捕获的树麻雀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半饥饿驯化组、1/4饥饿驯化组,驯化4周,对其体重和器官重、基础代谢率等生理指标,以及肠绒毛肠道组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体重、基础代谢率、消化能、消化率、体脂质量分数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各器官的鲜重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树麻雀肝脏中的淀粉酶活性较对照组极显著增高(P<0.01),胰腺、大肠、小肠、十二指肠、直肠、肌胃和腺胃中
2017年7月—2020年6月,在陕南地区进行调查监测过程中,共收集到朱鹮(Nip-ponia nippon)死亡个体273只,其中包括雏鸟15只、幼鸟153只、成鸟105只.对其死亡时间、地域分布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朱鹮的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和1—2月;洋县境内死亡朱鹮数量占死亡总数的70%以上;朱鹮死亡原因包括疾病、机械性损伤、天敌捕食、坠巢、溺水、电击、盗猎、中毒、先天残疾,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未知死因共11类.
2016年9月—2019年3月,采用样点法在水鸟的南迁期(8—10月)、越冬期(11月—次年1月)、北迁期(2—3月)对云南省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迁徙水鸟进行监测.共记录水鸟7目10科38种,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种、云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种.研究期内,保护区内越冬水鸟优势种累计记录10种,分别为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赤颈鸭(Mareca penelope)、罗纹鸭(M.falcata)、赤膀鸭(M.strepera
[目的]对菜蚜(桃蚜、甘蓝蚜和萝卜蚜)的OBP和CSP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结构分析,为菜蚜气味识别和化学感受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公共转录组数据,采用BLAST、多序列比对、保守半胱氨酸序列分析、进化发育树构建和蛋白三维结构同源建模等方法鉴定和分析甘蓝蚜和萝卜蚜的OBP和CSP基因.[结果]甘蓝蚜鉴定出12个OBP基因、8个CSP基因,萝卜蚜鉴定出12个OBP基因和12个CSP基因;经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直系同源基因在3种菜蚜(甘蓝蚜、萝卜蚜及桃蚜)之间相似度较高,但不同OBP和CSP基
为了探究通过被毛红外光谱特征进行啮齿目(Rodentia)动物种类鉴定的可行性,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谱(SD-IR)对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背毛和腹毛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大仓鼠的背毛和腹毛均能反映出该物种的特征性成分,背毛和腹毛的红外图谱基本一致,均在621、679、782、846、1562、1637 cm-1附近有明显的吸收峰形成,在3415、3470 cm-1均有明显吸收峰出现,形成W形图谱;二阶导数谱也基本相同,均在683、703、776、786、
为了探析人工饲养是否会导致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发生变化,2019年7月在广西大桂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布置监控摄像头对22只野生鳄蜥和44只人工繁育鳄蜥进行监控,记录2种环境中被观察个体在每个时段(1 h)内每种行为的占用时长,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夏季行为时间分配方面,野生鳄蜥种群的移动、捕食及晒太阳行为时间占比极显著高于人工饲养个体(P0.05).夏季行为节律方面,当气温较高时(13:00—16:00),人工饲养个体静栖行为占比为7
为探索16 S rRNA基因条形码技术在濒危脊椎动物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选取脊椎动物线粒体16 S rRNA基因中长度为286 bp的片段设计通用引物,以哺乳纲(Mamma-lia)、爬行纲(Reptilia)、两栖纲(Amphibia)、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和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中24科、28属、40种共71个濒危脊椎动物样本为研究对象,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测序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可以达0.001 ng/μL,其中62个
为了解环境温度对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和黑龙江林蛙(R.amurensis)体温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了2种林蛙在不同时间(07:00、10:00、13:00、16:00、19:00)、室温及梯度变温(10、12、14、16、18、20℃)等条件时的体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林蛙体温调节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林蛙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环境温度最高时,2种林蛙的体温也达到最高,体温与环境温度显著正相关;体温的变化幅度、回归方程的斜率和等温点3个参数可以作为判断体温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进一步探讨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生理性体温调节能力,2018年8月,以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研究中心成体饲养池内的鳄蜥为研究对象,探讨鳄蜥在20.0~30.0℃时,调节体温(Tb)与环境温度(Te)的关系.结果表明:以2.5℃梯度变温时,鳄蜥的调节体温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升温时,Tb=0.533Te+13.084(F1,48=327.65,R2=0.872,P<0.001);降温时,Tb=1.150Te-3.454(F1,48=1476.48,R2=0.969,P<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国内公众对懒猴(Nycticebus spp.)的认识途径、认知程度、保护意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众对懒猴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处于较低水平,尤其对其野外种群的了解较为欠缺,部分公众仍将懒猴视为宠物或药用资源.学历、成长环境、野生动物关注度等因素对懒猴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具有明显影响,高学历、城市背景及对野生动物关注度较高的人群意识水平普遍较高.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是保护策略制定及实施的前提,政府部门及学术组织须展开长期合作,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向公众尤其是偏远社区及中小学生传播更为专业和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