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就业能力缺失是造成大学生未能充分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
关于就业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概念,就大学生而言,主要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实现就业理想,适应环境变化,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和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能力三个方面。基本就业能力主要指组织协调、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沟通、适应和应聘等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方面;差异能力主要指市场应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
二、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基本雷同,培养的大多是知识型人才,强调系统知识的掌握,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统一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长期以来,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没有协调发展,导致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错位,最终影响就业。李永苍等从招聘单位的角度研究毕业生就业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89%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王霆等通过对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较突出的问题。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办学理念滞后,定位不准。受功利化思想影响,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跟风,一心想提升办学的层次,一味追求“大而全”,专科升本科,本科争上硕士点、博士点,甚至当下一些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也不安于现状,对硕士点趋之若鹜,致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没有就业市场竞争力,未能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
3.专业设置滞后,与市场脱节,缺乏特色
整体而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布局不尽合理。受利益驱动,一些高校“贪大求全”,片面追求学科门类专业齐全;为争夺生源,有些高校盲目申办热门专业,一味迎合市场,而由于自身师资等办学条件所限,致使教学质量不高;一些高校为降低培养成本,专业陈旧,低水平重复建设,人才培养与市场契合度不高,造成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设置滞后,缺乏灵活性,继续办市场亮红牌的专业,导致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一些高校专业设置过细,学生所学知识过专,与经济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标准差距较大,从而影响毕业生就业。
4.课程体系不合理,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和手段死板
高校课程体系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载体,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普遍缺乏系统考虑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和自身的运行规律,内容设置不合理。课内教学总学时较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偏少;必修课学时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小。在课程体系实施中,教学方法单一,不能产学结合,严重脱离实际。仍然停留在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传授。课程考核和评价过分围绕知识目标;教学方法重演绎轻归纳,重求同思维轻求异思维训练,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课程体系中存在学科壁垒现象。课程按学科设置,各学科的课程交叉融合性有限。较早分科,且专业间流动性不大,致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狭窄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5.就业指导不到位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课往往仅局限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内容或在毕业前的就业讲座及就业信息收集发布等;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指导。往往只限于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责,缺乏相关部门的协助,难以形成“合力”。“就业指导不健全,就业服务不完善”、“缺乏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对接。
三、高校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顶层设计,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目标。坚持“三个符合”,即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从体系和系统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顶层设计。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设计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明确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必须了解掌握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在能力结构方面,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具备的技能和证书;在素质结构方面,明确学生应具备思想、文化、专业、身心等素质。主动与企业等用人单位联系,加强合作,让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加强专业建设
高校应建立灵敏的市场反应与调整机制,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加强市场调研,适时调整专业设置,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布局,办出特色。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波依尔(Ernest Boyer,1928-1995)博士指出:“每所大学和学院应为自己的特色而自豪,都应要求弥补其他学校的不足,而不是一味模仿。”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机制。
3.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高校人才培养最终是通过课程载体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解决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应突破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进行市场调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柔性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的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要求宽、求厚,专业方向课要求精、求特色,专业选修课要多样、实用。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比例,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应该是确定性和不确性相统一的、发展性的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纵向可提升”,知识结构“横向可迁移”。
4.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首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授课方式,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形成“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研讨”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启发式、项目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三是采用问题主导型、体验反思型、专项技能训练等教学模式,推进理论主导型教学模式向理论与能力并重型教学模式转变。开展“教学做合一”实践教学,实现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教,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教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干。
5.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开设第二课堂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坚持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对接,重点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平台和资源共享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减少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加强与企业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习管理,保证实习质量;充分建立实践性教学基地。开展移动式课堂教学,将学生带到企业、市场中去,让学生在实践观察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6.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应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首先,坚持就业指导“全员化”。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就业指导教师的责任,校内各级领导、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都要共同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去,人人参与、全面开展。其次,坚持就业指导“全程化”。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整个教学过程,构建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
关于就业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概念,就大学生而言,主要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实现就业理想,适应环境变化,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和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能力三个方面。基本就业能力主要指组织协调、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沟通、适应和应聘等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方面;差异能力主要指市场应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
二、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基本雷同,培养的大多是知识型人才,强调系统知识的掌握,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统一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长期以来,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没有协调发展,导致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错位,最终影响就业。李永苍等从招聘单位的角度研究毕业生就业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89%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王霆等通过对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较突出的问题。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办学理念滞后,定位不准。受功利化思想影响,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跟风,一心想提升办学的层次,一味追求“大而全”,专科升本科,本科争上硕士点、博士点,甚至当下一些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也不安于现状,对硕士点趋之若鹜,致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没有就业市场竞争力,未能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
3.专业设置滞后,与市场脱节,缺乏特色
整体而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布局不尽合理。受利益驱动,一些高校“贪大求全”,片面追求学科门类专业齐全;为争夺生源,有些高校盲目申办热门专业,一味迎合市场,而由于自身师资等办学条件所限,致使教学质量不高;一些高校为降低培养成本,专业陈旧,低水平重复建设,人才培养与市场契合度不高,造成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设置滞后,缺乏灵活性,继续办市场亮红牌的专业,导致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一些高校专业设置过细,学生所学知识过专,与经济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标准差距较大,从而影响毕业生就业。
4.课程体系不合理,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和手段死板
高校课程体系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载体,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普遍缺乏系统考虑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和自身的运行规律,内容设置不合理。课内教学总学时较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偏少;必修课学时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小。在课程体系实施中,教学方法单一,不能产学结合,严重脱离实际。仍然停留在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传授。课程考核和评价过分围绕知识目标;教学方法重演绎轻归纳,重求同思维轻求异思维训练,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课程体系中存在学科壁垒现象。课程按学科设置,各学科的课程交叉融合性有限。较早分科,且专业间流动性不大,致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狭窄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5.就业指导不到位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课往往仅局限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内容或在毕业前的就业讲座及就业信息收集发布等;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指导。往往只限于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责,缺乏相关部门的协助,难以形成“合力”。“就业指导不健全,就业服务不完善”、“缺乏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对接。
三、高校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顶层设计,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目标。坚持“三个符合”,即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从体系和系统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顶层设计。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设计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明确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必须了解掌握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在能力结构方面,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具备的技能和证书;在素质结构方面,明确学生应具备思想、文化、专业、身心等素质。主动与企业等用人单位联系,加强合作,让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加强专业建设
高校应建立灵敏的市场反应与调整机制,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加强市场调研,适时调整专业设置,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布局,办出特色。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波依尔(Ernest Boyer,1928-1995)博士指出:“每所大学和学院应为自己的特色而自豪,都应要求弥补其他学校的不足,而不是一味模仿。”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机制。
3.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高校人才培养最终是通过课程载体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解决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应突破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进行市场调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柔性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的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要求宽、求厚,专业方向课要求精、求特色,专业选修课要多样、实用。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比例,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应该是确定性和不确性相统一的、发展性的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纵向可提升”,知识结构“横向可迁移”。
4.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首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授课方式,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形成“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研讨”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启发式、项目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三是采用问题主导型、体验反思型、专项技能训练等教学模式,推进理论主导型教学模式向理论与能力并重型教学模式转变。开展“教学做合一”实践教学,实现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教,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教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干。
5.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开设第二课堂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坚持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对接,重点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平台和资源共享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减少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加强与企业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习管理,保证实习质量;充分建立实践性教学基地。开展移动式课堂教学,将学生带到企业、市场中去,让学生在实践观察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6.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应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首先,坚持就业指导“全员化”。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就业指导教师的责任,校内各级领导、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都要共同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去,人人参与、全面开展。其次,坚持就业指导“全程化”。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整个教学过程,构建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