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根治术脾门淋巴结清扫与否
【机 构】
:
350001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350001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
【出 处】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19期
其他文献
院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临床尤其是ICU的棘手问题,耐药率高,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流感染等,治疗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和治疗成本。积极预防,早期明确、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是铜绿假单胞菌治疗的关键。
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虽不常见,但常常致命。发热、腹泻、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皮肤坏疽性深脓疱是其特征性皮肤表现。合并休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初始抗生素治疗不当是死亡的风险因素。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及早进行血培养和识别特征性皮疹。对可疑病例,初始抗生素治疗应覆盖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阜外医院PICU收治的223例出生日龄≤30 d的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病例,分析其畸形种类、临床特征及早期干预经验。结果223例先心病患儿以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及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最为常见,分别占59%(131例)和17%(39例)。首诊症状以紫绀、心脏杂音和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分别占91%(2
肺炎克雷白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及皮肤软组织等多种部位感染,是导致社区获得性和(或)医院感染性肺炎、菌血症、尿路感染、肝脓肿的重要病原菌。最严重的是脓毒性休克,出现休克的患者病死率高。最常见的疾病是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儿童及老年人尤为突出。近年来,肺炎克雷白杆菌耐药率已显著升高。如何预防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耐药菌株感染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气腹后致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异丙酚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80~320 g,实验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及再灌注组和异丙酚组,每组12只。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仅经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 h[10 ml/(kg.h)];缺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20 mmHg(1 mmHg=
一直以来,碳青霉烯类被认为是治疗耐药性肠杆菌科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近年来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该类细菌常是多重耐药菌、广泛耐药菌或泛耐药菌,并呈逐年增多趋势,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威胁。CRE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碳青霉烯酶,该酶可灭活碳青霉烯类及大多数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目的ICU获得性虚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包括危重病性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CIM)及危重病性神经病(critical illness neuropathy,CIN),在危重症成人患者比例较高且和高病死率及致残率有关。而对危重症患儿ICU-AW则所知甚少。本研究调查虚拟PICU(virtual
目的了解系统化疑难及危重病例讨论(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ference,MMC)对提高PICU不良事件评审及处置能力的作用。设计于开展系统化MMC前后进行前瞻性时间序列分析。场所马里兰巴尔的摩的一家三级转诊PICU。对象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共召开MMC 20次,于开展系统化MMC前后分别讨论病例33例及31例。干预措施系统化MMC结合医疗事故原因分析。测量
目的探讨小儿食管异物及其并发症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71例食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异物患儿71例,其中男42例,女29例;年龄2个月~14岁,1~3岁发病率最高。在食管内异物存留时间短者2 h,长者15 d。吞入金属性异物43例,植物性异物12例,动物性异物9例,化学性异物7例;异物位于食管上段51例,中段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