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2002-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收录的287篇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文献为样本来分析,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呈现出六大热点主题:考录制度与管理的研究、招考对象的研究、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考录方式与手段的研究、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时代背景与意义的研究。未来研究的前沿趋势包括:政策立法与制度建设、考录制度与公务员管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理性引导、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务员考录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公务员分类管理与事业单位公务员改革等几大方面。
关键词: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3)04-0074-08
近年来,公务员已日益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并且成为大多数人所青睐的职业选择,报考热度持续升温,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逐渐将视线转移到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层面上。人们更为关注公务员考录是否真正体现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及公务员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等问题[1]。
自《国家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六年多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法律法规体系已初见雏形,与此同时,公务员考录机制也日渐完善。长期以来,国家公务员招录的“凡进必考”制度一直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公务员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面旗帜。公务员“凡进必考”机制的确立,为国家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招录和储备了大批优秀的行政专才,而且对于降低公务员考录的运行成本,遏制用人腐败,以及维持社会公平、公正奠定了重要的法治基础[2]。实践表明:坚持“凡进必考”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肯定。
本文采用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研究方法,构建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而总结和归纳关于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本研究的架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2002-2012年涉及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提取高频关键词,构建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并绘制出共词社会网络图谱;其次,在共词社会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研究热点,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结合研究热点和历年的高频词,从而对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提出趋势预测和展望。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检索主题词为:公务员凡进必考、公务员考录、公务员招募;逻辑关系式为:或者;来源时间为:2002-2012年;检索条件为:精确,共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322篇;操作时间为:2012年12月13日。通过进一步剔除与研究主题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及会议通知、产品介绍等无效文献后,最终获得了287篇有效文献,这些文献共包含2040个关键词,503位作者,涉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在本研究中,将这些文献作为研究和梳理公务员“凡进必考”现状的样本来源。
(二)研究方法
目前学界对某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的分析主要是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3]。所谓知识图谱(Knowledge Mapping),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示,它已经成为当前科学计量学中热门的研究方法。随着科学计量学从数学表达方式揭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规律转向图形表达方式,知识地图从显示科学知识地理分布转向展现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4]。
对于知识图谱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即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作、研究机构等各种分析单元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揭示出某学科发展的继承和利用关系,以及一些重要的研究文献[5][6]。第二,文献共被引分析(Document Co-citation Analysis),它最早是由美国情报学家Henry Small和苏联情报学家I.V.Marshakova分别在研究引证结构和文献分类时提出的,这一术语被理解为:当两篇文献共同出现在第三篇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时,这两篇文献(作者)就成为被共引的关系[7]。第三,词频分析(Word Frequency Analysis),主要利用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的共词分析,进一步通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软件Ucinet来绘制知识图谱,从而可以发现某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8]。
二、共词社会网络分析
(一)关键词提取与共词矩阵
关键词作为文献核心内容的集中概括,能够较好地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主题分布与特点。而关键词共词分析是为了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因为这些词汇能够反映某一学科领域中相同或类似的知识结构[9]。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运用词频统计分析工具从287篇期刊文献中提取关键词2040个,篇均关键词7.11个,进而选择频率高于8次的112个高频关键词。表1是频次排名在前45位的高频关键词的列表,这些高频关键词是近十年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代表性术语,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当前研究热点的所在。从列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公务员制度、服务型政府、干部人事制度、考录制度、公务员管理、公务员录用制度等热词是当前该研究领域的主要标签。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关键词的内容指向性以及语义规范性,我们对112个高频关键词进行了三次数据清洗,删掉了与研究主题完全重合的词汇,如:公务员、国家公务员等,剔除了“对策”、“问题”、“途径”、“路径”等内涵和语义指向不清的词汇,并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公务员考录制度/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考试录用制度”、“选拔/选人用人/选拔任用/干部选拔任用”等同义词和近义词进行了合并,最终提取了59个关键词作为研究公务员“凡进必考”主题的核心热点词汇,并基于关键词在287篇文献中两两共现的频率构建了59×59的关键词共词矩阵。然后运用Ochiia相似系数对矩阵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最终得到代表关键词间相似程度的共词矩阵,具体见图1。 图1 基于Ochiia相似系数的共词矩阵(局部截图)
图1中的相似矩阵的数值大小表示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的大小,数值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反之表明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10]。例如:在该矩阵中,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与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制度之间的系数较大,表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与公务员法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之间共现的概率较高。A、B两词的Ochiia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Ochia(A,B)=CABCA×CB
其中,Ochia(A,B)表示A、B两词的Ochia系数;CAB表示A、B两词共同出现的次数;CA表示关键词,A出现的次数;CB表示关键词,B出现的次数。
(二)共词社会网络图谱
在关键词共词分析的基础上,引入Ucinet软件绘制基于关键词的共词社会网络图谱,通过计算网络的密度(Density)、一致性(Coherence)、中心性(Centrality)等指标,进一步分析判断某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将图1中所示的59×59的关键词共词矩阵导入Ucinet,最终生成了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共词社会网络图谱(图2),该图事先已进行了中心度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图2的网络密度为1.86%,中间中心度为34.67%,一致性指数为0.403,这些指标表明网络图具有明显的中心集聚性。图2中的节点大小是由关键词的频次所决定,节点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别的热点主题,图中的所有节点主要是围绕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务员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等主题形成了相对密集的圈层。图2中点的中心度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国家公务员制度(148.469,1)、公务员队伍建设(120.870,3)、高校毕业生(109.691,36)、干部人事制度(107.432,2)、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02.050,7)、科学发展观(82.927,45)、公务员管理机制(80.633,16)、录用考试(77.500,18)、公务员法(66.059,10)、事业单位(53.227,34),括号内为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及频次排序。通过关键词共词图谱和关键词的中心度值可以看出,近十年国内关于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围绕着公务员制度展开的,但是以公务员制度为核心,完善公务员考录机制,加强公务员科学化管理,以及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内容也是当前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图2 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共词社会网络图谱
三、研究热点探讨
共词社会网络图谱比较直观地展现出当前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主题,以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和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心智图法(Mind Mapping),即通过对研究主题之间相似性的视觉展现,然后对一组对象中认知相似或差异的主题进行不同归类,最后形成多维定标(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的认知地图(Kruskal&Wish, 1978)[11](pp.827-828)。具体地,将共词社会网络图谱中具有较高中心度的节点进行整合和归类,同时根据主题关键词的内涵和语义表征,最后将59个主题关键词归入六大热点主题的类别中,见表2。
表2中的结果表明,2002-2012年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六大热点主题具体包括:第一类——考录制度与管理的研究(热度最高);第二类——招考对象的研究(热度很高);第三类——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热度较高);第四类——考录方式与手段(热度一般);第五类与第六类——能力建设、时代背景与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热度较低)。研究热度用1-5星级表示,依据是每一类研究主题所包含的全部关键词的平均频次数值的高低,即用每一类研究主题中关键词出现的总频次/关键词的个数就可得到平均频次。
(一)考录制度与管理的研究
这一主题所包含的高频关键词(频次)主要有:国家公务员制度(278)、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42)、干部人事制度(112)、公务员管理机制(86)、公务员法(72)等。这些关键词代表着近十年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议题集中体现在对公务员法律制度、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考试录用制度建设的思考(李和中,2002;王宝明,2005;周敏凯,2006)等方面。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凡进必考”,其本身既是制度设计的目标,也是制度实施的原则,而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和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有利于健全公务员依法录用的管理机制,提升公务员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完善人才选拔的竞争淘汰机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2]。近十年这一研究主题的主要研究学者有陈振明、李和中、尹蔚民、连会有、宋世明等。
(二)招考对象的相关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所包含的高频关键词(频次)有:高校毕业生(138)、党政领导干部(56)、地方公务员(42)、大学生村官(18)、农民(13)等。这些关键词表明十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对象逐渐走向多元化,既包括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包括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以及大学生村官和农民群体等。公务员考录制度是伴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应然而生的,公务员“凡进必考”的价值和原则之一就是要维系公平、公正,因而合理设置招考条件、扩大招考对象的范围、保证招考程序的透明公开,不仅能够兼顾公共利益,体现公平竞争,而且也能够充分发挥出公务员选拔标准的合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13]。关键词的频次结果从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以高校毕业生(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正逐步加入各级公务员队伍,引起了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十年专注公务员招考对象研究的学者主要有:魏兴隆、王雪丽、韩大元、卢芳霞等。
(三)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涵盖了8个关键词,主要反映出公务员招考的主管机构,如:事业单位(61)、政府部门(58)、中央政府(43)等,以及应用的信息技术平台,具体包括:电子政务(21)和政府门户网站(17)等。在列举的关键词中,事业单位出现的频次高达61,可能的原因在于近期国家推进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所以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考的相关研究在近几年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总的来说,关于公务员考录机构近十年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不同级别的考录机构在人才选拔、招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等。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考录运行中存在着成本高、考试不规范、考题不合理、加分政策不严谨,以及招考机构与报考对象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破除公务员考录制度的障碍,提高考录机构的运行效率,则必须设计一套科学规范的考录机制,开创公开、平等、择优的竞争选拔环境,从而扼制考录过程的暗箱操作[14][15]。此外,作为考录机构的重要信息化平台,尽管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两个关键词不在研究热点的核心区域,但是鉴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电子化渠道在满足考生知情权、参与权,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及减少腐败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考录信息化平台在将来应该会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核心[16](pp.18-19)。考录机构与平台研究主题的代表学者有:韩敏霞、张楚筠、何春梅、胡伟等。 (四)考录方式与手段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当前公务员招考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人才选拔方式与工具,其中高频关键词包括:录用考试(78)、招考(37)、选拔(31)、结构化面试(23)、无领导小组讨论(14)等。词频数的结果表明,录用考试是近年来公务员遴选招募的主要手段,录用考试又细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情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考官会适当选用不同的人才测评工具,如:无领导小组讨论、调研、座谈会、结构化面试等,借此考察被试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考录手段与工具的科学使用为我国公共部门的“识人、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减少了公务员考录过程中的各种人为偏差,帮助各级政府单位比较全面地了解招考对象的能力和特点,为科学用人和人尽其才提供了真实和有效的证据[17]。近十年关注这一研究主题的代表学者有:周志忍、肖余春、丁秀玲、彭浩晟、刘建洲等。
(五)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仅包含5个关键词,包含高频关键词是:公务员队伍建设(122)、制度建设(21)和公务员培训(19)等。尽管能力建设研究主题包含的热点词汇不多,但是这些关键词本身与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推进具体包括: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制度建设、公务员培训以及效能建设等几项工作。其中,公务员制度建设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首要工作,只有明确落实各项制度,才能不断推进后续工作。公务员培训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公务员的各项能力素质,是推进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公务员培训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及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府效能建设的整个过程,这取决于公务员培训工作是否真正发挥了效用[18]。反之,推进公务员能力建设对于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和促进政府效能建设而言,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推进公务员能力建设与坚持“凡进必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系。这一研究主题的代表学者有:钟卫华、贺雪梅、景亭、宋斌等。
(六)时代背景与意义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主要体现出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包含的关键词有13个,高频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83)、服务型政府(46)、创新(34)、新公共管理(29)和政府信息公开(25)。这些关键词集中反映了近十年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与某一时期国家政治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这些关键词也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与政治发展理念,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构建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效率、主张顾客(公众)导向和战略导向等,而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核心理念都是“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因此,近年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思想是对西方公共行政学派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继承、发扬和创新[19][20]。与此同时,新公共管理加速了政府公务员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导致公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受到影响,从而促进了国家公务员法规制度的初步形成,驱动了公务员“凡进必考”机制的基本确立[21]。此外,人才强国重大战略的实施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了国内和国际的现实变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若要实现服务型政府、人才强国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目标,就必须进行转变政府和公务员职能的行政体制改革,大力倡导政府创新,高举反腐倡廉的旗帜,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充分保障人民知情权,增强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和信任。总之,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紧跟时代步伐,与上述关键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近十年专注于这一研究主题的学者主要有:周生春、刘小红、赵成根、崔兴胜、孙文中等。
(七)简要小结
上述六大热点主题是当前(2002~2012)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的主流研究领域,其研究热度在社会网络关系图谱(图2)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第一,网络的中心部位反映出考录制度与管理在六类研究主题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近十年关注的焦点。第二,招考对象和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围绕着网络中心区域,分别分布在中心区的右上方和左上方,表明这两大研究主题也是近些年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并且从节点的大小和分布数量可以看出,招考对象的研究热度要明显高于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此外,这两大研究主题中比较突出的关键词是:高校毕业生和事业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一代逐渐成为公务员报考的主力军,而近期国家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改革,这一举措吸引了国内学者对事业单位公务员报考的关注。第三,考录方式与手段的研究主题中,除了录用考试位于网络中心靠右的位置外,其他关键词均分布在网络的右边外围部分,研究热度上明显要弱于前三类研究主题。录用考试作为这一研究主题的最热门词汇,反映出近年来公务员招募的主要手段是以科学化的录用考试为出发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探索公务员招考的科学化、规范化路径,关注内容不仅包括公务员考录制度本身,而且也关注考试内容和题项的设计等微观方面。第四,从网络的整体结构来看,能力建设和时代背景与意义两大研究主题包含的关键词,主要位于网络的边缘部分,且分布在网络的左侧,这显示出它们在六大研究主题中,热度相对是最低的。但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和服务型政府这三个关键词位于网络中心圈层的范围内,尤其是公务员队伍建设处于整个网络较为中心的位置,这也能体现出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原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一支优秀的公务员队伍,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队伍。
四、研究趋势分析
在对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热点探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通过对2002-2012年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搜索和整理,最后依据研究文献中历年排名前五的高频关键词描绘出近十年的发展趋势(见图3),以作为预测未来的基础。 图3 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十年发展趋势
图3中的趋势线是根据历年排名前五的高频关键词的平均频次而描绘出的,整体呈现出平稳的上升态势,但是在2003年和2010年却出现了明显的数量激增,尤其是2010年的曲线坡度更为陡峭。图3的结果表明,十年来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关注度整体上是持续增长的,从图中列举的关键词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在2002-2012年的十年间,出现频次最多的热词有:“公务员考试”、“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管理”,这说明公务员“凡进必考”一贯坚持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不断健全和完善考录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并且不断创新和优化公务员管理机制。
(2)近五年(2008年以后),出现频次较多的热词是:“社会保障”和“大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公务员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福利待遇,促使很多大学生将公务员视为主要的就业目标,因而关注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研究文献在近几年也出现了明显的递增趋势。而社会保障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共计出现了45次,并且2012年高达18次,在近几年出现频次最高,可能的解释是由于近年来国家改革现行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破除了公务员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而具有的特殊身份,实现了公务员向普通“公民”属性的回归。另一方面,国家近年来在不断完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实现公务员社会保障政策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并轨,缩小二者之间的福利差距,因此社会保障在近几年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研究议题[22]。
(3)近五年(2008年以后)首次出现的热词有:“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2007)、“基层工作”和“基层公务员”(2010和2011)、“事业单位”(2012),这反映出公务员考试和录用制度的电子化已悄然兴起,并且可能渐变为今后的主流趋势,而“基层工作”和“基层公务员”成为近两年的热词主要取决于中央为解决基层机关公务员招录的实际困难,因而做出今后考录工作向基层倾斜的决定。此外,2012年国家加快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力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努力实现公开招聘制度的全覆盖,这一现实举措也引起了当前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且有可能成为将来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领域。
综上所述,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未来趋势可能会集中在:政策立法与制度建设、考录制度与公务员管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理性引导、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务员考录的信息化建设,及公务员分类管理与事业单位公务员改革等方面。相关学术科研机构和基金项目将会成为今后资助和支撑这些研究的主要力量,促进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框架和思路的日臻完善。
五、结语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2002-2012年发表的关于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论文为数据源,主要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最终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
首先,通过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构造了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社会网络关系图谱,进而挖掘出六大研究热点。根据研究热度的高低顺序,这六大主题分别是:考录制度与管理(热度最高)、招考对象(热度很高)、考录机构与平台(热度较高)、考试方式与手段(热度一般)、能力建设和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时代背景与意义(热度较低)。此外,在知识图谱中用不同的颜色节点表示六大研究主题所包含的关键词,并结合实践,对每一类研究主题中的高频关键词与公务员“凡进必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其次,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前沿趋势可以细分为:政策立法与制度建设、考录制度与公务员管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理性引导、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务员考录的信息化建设,及公务员分类管理与事业单位公务员改革等方面。
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受到公务员“凡进必考”领域中文文献数量偏少及词频分析工具性能的限制,导致关键词的收集还不够全面。其次,共词分析并不能充分反映出知识生产者分布以及学科交叉渗透等研究特征,这就需要在后续研究中扩大样本来源,结合英文文献探讨国际范围内公务员考录制度研究的状况,此外,丰富研究内容,可以考虑对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学科分布、文献/作者共被引等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盛若蔚.公务员“凡进必考”不动摇[N].人民日报,2011-02-17.
[2]何春梅.对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刘艳华,华薇娜,袁顺波.全球重要信息计量学家的可视化分析——以作者共被引为视角[J].情报杂志,2012,(1).
[4]王萍,支凤稳,沈涛,王磊.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竞争情报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2,(6).
[5]Small H.,Griffith B.C.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s:Identifying and Graphing Specialties[J].Science Studies,1974,(4).
[6]McCain K.Mapping Economics through the Journal Literature:An Experiment in Journal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1,(4).
[7]H.Small.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73,(4). [8]Otte E.,Rousseau R.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Powerful Strategy,also for the Information Scienc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2,(28).
[9]Wettler M.,Rapar.Computation of word associations based on the co-occurrences of words in large corporation [EB/OL].http://acl. ldc.upenn.edu/W/W93/W93-0310.pdf.2010-09-12.
[10]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6).
[11]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风笑天,等.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第3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2]柏良泽.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须以“凡进必考”为前提[J].中国人才,2006,(19).
[13]黄琛.关于公务员招考条件设置之研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
[14]韩敏霞,韩敏波,冯正友.建立国家统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构想[J].太平洋学报,2007,(10).
[15]张楚筠,孙遇春.信息不对称下公务员考录的机制设计[J].中国行政管理,2008,(8).
[16]胡伟.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电子化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詹一虹.人员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8]宋斌,郝翔.公务员培训链模型与能力建设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
[19]周生春,黄红华.“新公共管理”与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20]郑烨,付蓉芬,郑清丰.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与超越——兼论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宣言》人本思想的继承[J].求实,2012,(3).
[21]刘小红.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公务员制度改革[J].行政与法,2003,(12).
[22]姚克利,宿玥,王志强.破除“官本位”与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党政干部学刊,2012,(5).
[责任编辑:段志超]
关键词: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3)04-0074-08
近年来,公务员已日益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并且成为大多数人所青睐的职业选择,报考热度持续升温,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逐渐将视线转移到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层面上。人们更为关注公务员考录是否真正体现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及公务员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等问题[1]。
自《国家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六年多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法律法规体系已初见雏形,与此同时,公务员考录机制也日渐完善。长期以来,国家公务员招录的“凡进必考”制度一直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公务员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面旗帜。公务员“凡进必考”机制的确立,为国家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招录和储备了大批优秀的行政专才,而且对于降低公务员考录的运行成本,遏制用人腐败,以及维持社会公平、公正奠定了重要的法治基础[2]。实践表明:坚持“凡进必考”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肯定。
本文采用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研究方法,构建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而总结和归纳关于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本研究的架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2002-2012年涉及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提取高频关键词,构建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并绘制出共词社会网络图谱;其次,在共词社会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研究热点,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结合研究热点和历年的高频词,从而对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提出趋势预测和展望。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检索主题词为:公务员凡进必考、公务员考录、公务员招募;逻辑关系式为:或者;来源时间为:2002-2012年;检索条件为:精确,共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322篇;操作时间为:2012年12月13日。通过进一步剔除与研究主题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及会议通知、产品介绍等无效文献后,最终获得了287篇有效文献,这些文献共包含2040个关键词,503位作者,涉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在本研究中,将这些文献作为研究和梳理公务员“凡进必考”现状的样本来源。
(二)研究方法
目前学界对某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的分析主要是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3]。所谓知识图谱(Knowledge Mapping),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示,它已经成为当前科学计量学中热门的研究方法。随着科学计量学从数学表达方式揭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规律转向图形表达方式,知识地图从显示科学知识地理分布转向展现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4]。
对于知识图谱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即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作、研究机构等各种分析单元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揭示出某学科发展的继承和利用关系,以及一些重要的研究文献[5][6]。第二,文献共被引分析(Document Co-citation Analysis),它最早是由美国情报学家Henry Small和苏联情报学家I.V.Marshakova分别在研究引证结构和文献分类时提出的,这一术语被理解为:当两篇文献共同出现在第三篇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时,这两篇文献(作者)就成为被共引的关系[7]。第三,词频分析(Word Frequency Analysis),主要利用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的共词分析,进一步通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软件Ucinet来绘制知识图谱,从而可以发现某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8]。
二、共词社会网络分析
(一)关键词提取与共词矩阵
关键词作为文献核心内容的集中概括,能够较好地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主题分布与特点。而关键词共词分析是为了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因为这些词汇能够反映某一学科领域中相同或类似的知识结构[9]。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运用词频统计分析工具从287篇期刊文献中提取关键词2040个,篇均关键词7.11个,进而选择频率高于8次的112个高频关键词。表1是频次排名在前45位的高频关键词的列表,这些高频关键词是近十年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代表性术语,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当前研究热点的所在。从列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公务员制度、服务型政府、干部人事制度、考录制度、公务员管理、公务员录用制度等热词是当前该研究领域的主要标签。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关键词的内容指向性以及语义规范性,我们对112个高频关键词进行了三次数据清洗,删掉了与研究主题完全重合的词汇,如:公务员、国家公务员等,剔除了“对策”、“问题”、“途径”、“路径”等内涵和语义指向不清的词汇,并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公务员考录制度/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考试录用制度”、“选拔/选人用人/选拔任用/干部选拔任用”等同义词和近义词进行了合并,最终提取了59个关键词作为研究公务员“凡进必考”主题的核心热点词汇,并基于关键词在287篇文献中两两共现的频率构建了59×59的关键词共词矩阵。然后运用Ochiia相似系数对矩阵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最终得到代表关键词间相似程度的共词矩阵,具体见图1。 图1 基于Ochiia相似系数的共词矩阵(局部截图)
图1中的相似矩阵的数值大小表示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的大小,数值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反之表明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10]。例如:在该矩阵中,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与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制度之间的系数较大,表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与公务员法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之间共现的概率较高。A、B两词的Ochiia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Ochia(A,B)=CABCA×CB
其中,Ochia(A,B)表示A、B两词的Ochia系数;CAB表示A、B两词共同出现的次数;CA表示关键词,A出现的次数;CB表示关键词,B出现的次数。
(二)共词社会网络图谱
在关键词共词分析的基础上,引入Ucinet软件绘制基于关键词的共词社会网络图谱,通过计算网络的密度(Density)、一致性(Coherence)、中心性(Centrality)等指标,进一步分析判断某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将图1中所示的59×59的关键词共词矩阵导入Ucinet,最终生成了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共词社会网络图谱(图2),该图事先已进行了中心度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图2的网络密度为1.86%,中间中心度为34.67%,一致性指数为0.403,这些指标表明网络图具有明显的中心集聚性。图2中的节点大小是由关键词的频次所决定,节点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别的热点主题,图中的所有节点主要是围绕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务员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等主题形成了相对密集的圈层。图2中点的中心度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国家公务员制度(148.469,1)、公务员队伍建设(120.870,3)、高校毕业生(109.691,36)、干部人事制度(107.432,2)、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02.050,7)、科学发展观(82.927,45)、公务员管理机制(80.633,16)、录用考试(77.500,18)、公务员法(66.059,10)、事业单位(53.227,34),括号内为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及频次排序。通过关键词共词图谱和关键词的中心度值可以看出,近十年国内关于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围绕着公务员制度展开的,但是以公务员制度为核心,完善公务员考录机制,加强公务员科学化管理,以及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内容也是当前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图2 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共词社会网络图谱
三、研究热点探讨
共词社会网络图谱比较直观地展现出当前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主题,以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和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心智图法(Mind Mapping),即通过对研究主题之间相似性的视觉展现,然后对一组对象中认知相似或差异的主题进行不同归类,最后形成多维定标(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的认知地图(Kruskal&Wish, 1978)[11](pp.827-828)。具体地,将共词社会网络图谱中具有较高中心度的节点进行整合和归类,同时根据主题关键词的内涵和语义表征,最后将59个主题关键词归入六大热点主题的类别中,见表2。
表2中的结果表明,2002-2012年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六大热点主题具体包括:第一类——考录制度与管理的研究(热度最高);第二类——招考对象的研究(热度很高);第三类——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热度较高);第四类——考录方式与手段(热度一般);第五类与第六类——能力建设、时代背景与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热度较低)。研究热度用1-5星级表示,依据是每一类研究主题所包含的全部关键词的平均频次数值的高低,即用每一类研究主题中关键词出现的总频次/关键词的个数就可得到平均频次。
(一)考录制度与管理的研究
这一主题所包含的高频关键词(频次)主要有:国家公务员制度(278)、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42)、干部人事制度(112)、公务员管理机制(86)、公务员法(72)等。这些关键词代表着近十年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议题集中体现在对公务员法律制度、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考试录用制度建设的思考(李和中,2002;王宝明,2005;周敏凯,2006)等方面。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凡进必考”,其本身既是制度设计的目标,也是制度实施的原则,而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和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有利于健全公务员依法录用的管理机制,提升公务员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完善人才选拔的竞争淘汰机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2]。近十年这一研究主题的主要研究学者有陈振明、李和中、尹蔚民、连会有、宋世明等。
(二)招考对象的相关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所包含的高频关键词(频次)有:高校毕业生(138)、党政领导干部(56)、地方公务员(42)、大学生村官(18)、农民(13)等。这些关键词表明十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对象逐渐走向多元化,既包括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包括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以及大学生村官和农民群体等。公务员考录制度是伴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应然而生的,公务员“凡进必考”的价值和原则之一就是要维系公平、公正,因而合理设置招考条件、扩大招考对象的范围、保证招考程序的透明公开,不仅能够兼顾公共利益,体现公平竞争,而且也能够充分发挥出公务员选拔标准的合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13]。关键词的频次结果从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以高校毕业生(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正逐步加入各级公务员队伍,引起了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十年专注公务员招考对象研究的学者主要有:魏兴隆、王雪丽、韩大元、卢芳霞等。
(三)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涵盖了8个关键词,主要反映出公务员招考的主管机构,如:事业单位(61)、政府部门(58)、中央政府(43)等,以及应用的信息技术平台,具体包括:电子政务(21)和政府门户网站(17)等。在列举的关键词中,事业单位出现的频次高达61,可能的原因在于近期国家推进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所以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考的相关研究在近几年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总的来说,关于公务员考录机构近十年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不同级别的考录机构在人才选拔、招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等。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考录运行中存在着成本高、考试不规范、考题不合理、加分政策不严谨,以及招考机构与报考对象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破除公务员考录制度的障碍,提高考录机构的运行效率,则必须设计一套科学规范的考录机制,开创公开、平等、择优的竞争选拔环境,从而扼制考录过程的暗箱操作[14][15]。此外,作为考录机构的重要信息化平台,尽管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两个关键词不在研究热点的核心区域,但是鉴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电子化渠道在满足考生知情权、参与权,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及减少腐败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考录信息化平台在将来应该会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核心[16](pp.18-19)。考录机构与平台研究主题的代表学者有:韩敏霞、张楚筠、何春梅、胡伟等。 (四)考录方式与手段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当前公务员招考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人才选拔方式与工具,其中高频关键词包括:录用考试(78)、招考(37)、选拔(31)、结构化面试(23)、无领导小组讨论(14)等。词频数的结果表明,录用考试是近年来公务员遴选招募的主要手段,录用考试又细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情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考官会适当选用不同的人才测评工具,如:无领导小组讨论、调研、座谈会、结构化面试等,借此考察被试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考录手段与工具的科学使用为我国公共部门的“识人、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减少了公务员考录过程中的各种人为偏差,帮助各级政府单位比较全面地了解招考对象的能力和特点,为科学用人和人尽其才提供了真实和有效的证据[17]。近十年关注这一研究主题的代表学者有:周志忍、肖余春、丁秀玲、彭浩晟、刘建洲等。
(五)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仅包含5个关键词,包含高频关键词是:公务员队伍建设(122)、制度建设(21)和公务员培训(19)等。尽管能力建设研究主题包含的热点词汇不多,但是这些关键词本身与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推进具体包括: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制度建设、公务员培训以及效能建设等几项工作。其中,公务员制度建设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首要工作,只有明确落实各项制度,才能不断推进后续工作。公务员培训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公务员的各项能力素质,是推进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公务员培训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及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府效能建设的整个过程,这取决于公务员培训工作是否真正发挥了效用[18]。反之,推进公务员能力建设对于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和促进政府效能建设而言,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推进公务员能力建设与坚持“凡进必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系。这一研究主题的代表学者有:钟卫华、贺雪梅、景亭、宋斌等。
(六)时代背景与意义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主要体现出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包含的关键词有13个,高频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83)、服务型政府(46)、创新(34)、新公共管理(29)和政府信息公开(25)。这些关键词集中反映了近十年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与某一时期国家政治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这些关键词也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与政治发展理念,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构建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效率、主张顾客(公众)导向和战略导向等,而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核心理念都是“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因此,近年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思想是对西方公共行政学派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继承、发扬和创新[19][20]。与此同时,新公共管理加速了政府公务员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导致公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受到影响,从而促进了国家公务员法规制度的初步形成,驱动了公务员“凡进必考”机制的基本确立[21]。此外,人才强国重大战略的实施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了国内和国际的现实变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若要实现服务型政府、人才强国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目标,就必须进行转变政府和公务员职能的行政体制改革,大力倡导政府创新,高举反腐倡廉的旗帜,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充分保障人民知情权,增强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和信任。总之,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紧跟时代步伐,与上述关键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近十年专注于这一研究主题的学者主要有:周生春、刘小红、赵成根、崔兴胜、孙文中等。
(七)简要小结
上述六大热点主题是当前(2002~2012)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的主流研究领域,其研究热度在社会网络关系图谱(图2)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第一,网络的中心部位反映出考录制度与管理在六类研究主题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近十年关注的焦点。第二,招考对象和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围绕着网络中心区域,分别分布在中心区的右上方和左上方,表明这两大研究主题也是近些年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并且从节点的大小和分布数量可以看出,招考对象的研究热度要明显高于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此外,这两大研究主题中比较突出的关键词是:高校毕业生和事业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一代逐渐成为公务员报考的主力军,而近期国家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改革,这一举措吸引了国内学者对事业单位公务员报考的关注。第三,考录方式与手段的研究主题中,除了录用考试位于网络中心靠右的位置外,其他关键词均分布在网络的右边外围部分,研究热度上明显要弱于前三类研究主题。录用考试作为这一研究主题的最热门词汇,反映出近年来公务员招募的主要手段是以科学化的录用考试为出发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探索公务员招考的科学化、规范化路径,关注内容不仅包括公务员考录制度本身,而且也关注考试内容和题项的设计等微观方面。第四,从网络的整体结构来看,能力建设和时代背景与意义两大研究主题包含的关键词,主要位于网络的边缘部分,且分布在网络的左侧,这显示出它们在六大研究主题中,热度相对是最低的。但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和服务型政府这三个关键词位于网络中心圈层的范围内,尤其是公务员队伍建设处于整个网络较为中心的位置,这也能体现出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原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一支优秀的公务员队伍,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队伍。
四、研究趋势分析
在对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热点探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通过对2002-2012年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搜索和整理,最后依据研究文献中历年排名前五的高频关键词描绘出近十年的发展趋势(见图3),以作为预测未来的基础。 图3 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十年发展趋势
图3中的趋势线是根据历年排名前五的高频关键词的平均频次而描绘出的,整体呈现出平稳的上升态势,但是在2003年和2010年却出现了明显的数量激增,尤其是2010年的曲线坡度更为陡峭。图3的结果表明,十年来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关注度整体上是持续增长的,从图中列举的关键词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在2002-2012年的十年间,出现频次最多的热词有:“公务员考试”、“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管理”,这说明公务员“凡进必考”一贯坚持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不断健全和完善考录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并且不断创新和优化公务员管理机制。
(2)近五年(2008年以后),出现频次较多的热词是:“社会保障”和“大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公务员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福利待遇,促使很多大学生将公务员视为主要的就业目标,因而关注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研究文献在近几年也出现了明显的递增趋势。而社会保障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共计出现了45次,并且2012年高达18次,在近几年出现频次最高,可能的解释是由于近年来国家改革现行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破除了公务员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而具有的特殊身份,实现了公务员向普通“公民”属性的回归。另一方面,国家近年来在不断完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实现公务员社会保障政策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并轨,缩小二者之间的福利差距,因此社会保障在近几年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研究议题[22]。
(3)近五年(2008年以后)首次出现的热词有:“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2007)、“基层工作”和“基层公务员”(2010和2011)、“事业单位”(2012),这反映出公务员考试和录用制度的电子化已悄然兴起,并且可能渐变为今后的主流趋势,而“基层工作”和“基层公务员”成为近两年的热词主要取决于中央为解决基层机关公务员招录的实际困难,因而做出今后考录工作向基层倾斜的决定。此外,2012年国家加快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力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努力实现公开招聘制度的全覆盖,这一现实举措也引起了当前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且有可能成为将来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领域。
综上所述,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未来趋势可能会集中在:政策立法与制度建设、考录制度与公务员管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理性引导、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务员考录的信息化建设,及公务员分类管理与事业单位公务员改革等方面。相关学术科研机构和基金项目将会成为今后资助和支撑这些研究的主要力量,促进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框架和思路的日臻完善。
五、结语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2002-2012年发表的关于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论文为数据源,主要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最终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
首先,通过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构造了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社会网络关系图谱,进而挖掘出六大研究热点。根据研究热度的高低顺序,这六大主题分别是:考录制度与管理(热度最高)、招考对象(热度很高)、考录机构与平台(热度较高)、考试方式与手段(热度一般)、能力建设和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时代背景与意义(热度较低)。此外,在知识图谱中用不同的颜色节点表示六大研究主题所包含的关键词,并结合实践,对每一类研究主题中的高频关键词与公务员“凡进必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其次,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前沿趋势可以细分为:政策立法与制度建设、考录制度与公务员管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理性引导、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务员考录的信息化建设,及公务员分类管理与事业单位公务员改革等方面。
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受到公务员“凡进必考”领域中文文献数量偏少及词频分析工具性能的限制,导致关键词的收集还不够全面。其次,共词分析并不能充分反映出知识生产者分布以及学科交叉渗透等研究特征,这就需要在后续研究中扩大样本来源,结合英文文献探讨国际范围内公务员考录制度研究的状况,此外,丰富研究内容,可以考虑对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学科分布、文献/作者共被引等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盛若蔚.公务员“凡进必考”不动摇[N].人民日报,2011-02-17.
[2]何春梅.对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刘艳华,华薇娜,袁顺波.全球重要信息计量学家的可视化分析——以作者共被引为视角[J].情报杂志,2012,(1).
[4]王萍,支凤稳,沈涛,王磊.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竞争情报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2,(6).
[5]Small H.,Griffith B.C.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s:Identifying and Graphing Specialties[J].Science Studies,1974,(4).
[6]McCain K.Mapping Economics through the Journal Literature:An Experiment in Journal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1,(4).
[7]H.Small.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73,(4). [8]Otte E.,Rousseau R.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Powerful Strategy,also for the Information Scienc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2,(28).
[9]Wettler M.,Rapar.Computation of word associations based on the co-occurrences of words in large corporation [EB/OL].http://acl. ldc.upenn.edu/W/W93/W93-0310.pdf.2010-09-12.
[10]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6).
[11]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风笑天,等.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第3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2]柏良泽.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须以“凡进必考”为前提[J].中国人才,2006,(19).
[13]黄琛.关于公务员招考条件设置之研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
[14]韩敏霞,韩敏波,冯正友.建立国家统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构想[J].太平洋学报,2007,(10).
[15]张楚筠,孙遇春.信息不对称下公务员考录的机制设计[J].中国行政管理,2008,(8).
[16]胡伟.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电子化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詹一虹.人员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8]宋斌,郝翔.公务员培训链模型与能力建设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
[19]周生春,黄红华.“新公共管理”与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20]郑烨,付蓉芬,郑清丰.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与超越——兼论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宣言》人本思想的继承[J].求实,2012,(3).
[21]刘小红.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公务员制度改革[J].行政与法,2003,(12).
[22]姚克利,宿玥,王志强.破除“官本位”与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党政干部学刊,2012,(5).
[责任编辑:段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