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岭,这横亘在中国胸腹的中央山脉。是华夏龙脉所系,也是我情之所依。发誓有朝一日要顶凤冠披霞帔踩五彩祥云到秦岭去“一览众山小”。正好有位车友老哥的一帮朋友在组织八百里秦川骑行活动,骑汉中环线。邀我一路前往。于是我们决定顺路去搅搅这浑水。三天演习,八百里秦川开胃之后,我们穿过关中平原抵达秦岭北麓。秦岭骑行正式拉开帷幕。
国道108:秦岭赐予的见面礼
穿越秦岭走的是G108国道,进山前住在一个名为马召的小镇。马召镇是典型的“驿站”式小镇,为G108国道而生:小镇依山而建,是进入秦岭山脉前最后做补给的地方,多年前因为G108国道的修建而繁荣,如今随着西汉高速的修建,小镇也随着G108国道的失宠而凋零。
凌晨五点半,我们唤醒了熟睡的爱车,但是却没能唤醒睡梦中的小镇。出发,一条路、一座山、两辆车、两个人。进山人口看到了第—个路碑后我停了下来,用相机记录下了“G108。1385”的里程碑。从那以后,里程碑上那如蜗牛般缓慢爬升的数字,变成了我的维他命。
第一个山头冲了一半时我停了下来——东边,太阳正从关中平原上蹦出,起得和我们一样早。于是和大哥一起坐在路边就着朝霞吃早餐,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去年国庆骑行胶东半岛海岸线时的场景,当时在路边吃早餐时,也是旭日东升,只不过那一次背景是风车,这次是乡村。
吃完早餐,天已大亮,前方山头上傲立的佛塔和层叠的山峰已经开始给我们秀秦岭的人文厚度和自然深度。我们决定不辜负这光景:看到油画般的景致,成为画的布景,再让它成为过眼云烟是我对待美景的一种方式。 一路上坡,比较艰辛。当拍摄佛塔从长焦换成广角时,我们已把第一个山峰踩在脚下。山顶有座安静的寺院,我想发指令用幽深的眼神看它一眼,但是眼睛已条件反射地把直勾勾的眼神聚焦到它背面:那是一个恬静的高山湖泊,在群山环抱下,就如同摇篮中的婴儿,微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水波,于是这湖泊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烟视媚行的女子,姣笑倩、明眸睐。
湖泊名为黑河水库,孕育它的黑河则被秦岭孕育着。黑河如手术刀,给秦岭做了个微创手术,不对山体动手脚只挤出山体内的清泉——河两岸虽然都是峭壁,但是茂密的森林却一直从山腰的公路覆盖到河面,不让一寸土地裸露;河边G108国道沿着黑河河谷蜿蜒而上,所到之处山体皆遍体鳞伤,不时有飞石坠落,每骑一段路就可以看到修路工人处理塌方。这时我们才明白,为什么我们一路没有看到一辆车,原来前几天下雨导致多处塌方,这条路从佛坪县到马召镇段交通中断。换句话说,今天的G108国道是专属我们的。
黑河溯源:直上黄河长江分水岭
黑河两岸的山凹中有很多小盆地,每个盆地都点缀着小村落。群山如河蚌壳,细心呵护着珍珠一般的乡村。而黑河就好比两片河蚌壳间的缝隙,每一个村庄都由一座吊桥连接到国道上。如果把黑河比做一条常青藤,那两岸边星罗棋布的村庄就是藤上结出的璀璨果实。我们的秦岭穿越之旅,便是一个类似猴子下山摘桃的过程:一路观景,一路乐此不疲。
起初,我们还能一边享受黑河的柔情,一边品味秦岭的雄伟。以为秦岭只是一座山峰,尽管高耸人云,但是铆足了劲冲上去了,就可以享受放坡的速度与激情。于是我冲了上去,发现山外有山,于是我们就冲上了山外山,但发现山外山的那边还是山。一座、两座……十座山头已被甩在身后时,我的眼神小心翼翼地伴随G108国道延伸,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山后的山峰正排着长队在迎接我,状若凶猛的人流排队看世博会一般。
没有海拔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高度距离隧道口1700米的临界点差距多少。四只眼睛眼巴巴地看着脚底的黑河水,祈祷它快点见底(黑河发源于秦岭主峰太白山,河水少了,说明我们距山顶近了)。终于,在经过一个拐弯后,黑河已变得越来越弱小,冲刷出来的河谷已窄得不能承受G108国道之重。于是道路与黑河分道扬镳了,和黑河分手的国道不再温文尔雅,变成了暴戾的“之”字型上坡。这坡一上就是连续15公里。
当抵达半山腰的隧道时,我们同时累趴在地下,回首想找一路与我们同行的黑河,已找不到踪迹。
隧道约有三公里长,幽暗而漫长,借着微弱的车前灯缓慢骑行。隧道顶上偶尔有水滴滴下,打在皮肤上冰冷而润滑。心中升起一缕寒气,朝着前方铜钱般大小的洞口猛踩,后面只听到大哥在惊呼:驴,把持住了,行车靠右……
抬头惊见“熊猫家园佛坪家园欢迎您”的标语时,有想哭的冲动——我们已来到汉中佛坪地界。一天之中,我们从中国北方抵达南方。
站在隧道口张望,眼前的景致似乎和隧道另一边并无二致。我开始失落了,我以为这次旅行会有时空穿越的体验,但是它并没有给我超时空效应的惊喜。还好,接下来的路是下坡,我终于可以享受放坡的快乐。
下坡,整整44公里。没踩一下脚踏,双手捏刹,但平均时速还是飙到了50公里。当我再次感到骑行阻力时,已接近佛坪城区。把单车停在桥上休整时,惊见脚下又有一条小溪在欢快流淌,如果单看她纤细的身躯,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叫汉江。
如果说,在秦岭北麓,我们见证了黑河的消亡,那么在南麓,我们则见证了汉江的诞生。只不过上午时,我们还置身黄河流域,此时却已身在长江水系。抬头四顾,河边已变成了一块块水稻田,而在山的那边,河两岸都是零星的玉米地,路两旁生长着向日葵。我们回头仰望这横亘的山系,明白了,它伟岸的身躯是它成为分隔中国南北地标最充足的底气。
佛坪熊猫:不怕错过只求路过
在路边看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10公里”的路标时,我心动了。出发前看过名为《大秦岭》的纪录片,介绍大熊猫保护区时说,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临河住着十余户居民,总是骚扰着大熊猫也被大熊猫骚扰着,最终当地政府为了维持大熊猫地盘的纯洁性,把这些村民迁出了大山,从此,他们的家就成了熊猫窝。
路标就立在河边,河岸上那条远上白云间的小径让我浮想联翩:想必这便是昔日那条通往山民家的小径,我顺藤摸瓜定能找到那荒废的民宅。月出东山之时,在民宅前燃起篝火定能让一水儿的熊猫和我主动邂逅。
没想到我酝酿的诗情画意却钩起了大哥无名怒气,他把脸一黑开始训话:小心到时被熊猫啃了骨头不吐皮。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我敢怒不敢言,只能把脸一黑,争分夺秒,一句话不说放坡到佛坪县城。
佛坪是个很袖珍的小城,隐藏在娇翠欲滴的青山中。如果G108国道和汉水支流是两汪泪眼,那沿山谷而建的两排民宅就是两道脂粉堤。
抵达城区后,大哥开始安抚我的情绪:“明天一定不急着赶路,无论你想与熊猫寻欢还是下河撒野,我啥也不说。”于是我开始很得意地规划未来:得找一家枕山靠水的旅馆住下,旅馆得开两扇窗,靠山的用来闻熊猫呢喃,临水的用来听河水潺潺;房间里最好放木桶一 只,竹梯一架。当我沐浴着星辉在河中裸泳完后,拎一桶清泉从竹梯一步三歇的走上楼。第二天第一缕阳光射进河中时,我再伺候爱车沐浴更衣——是夜,胡乱找了家旅馆倒头便睡。一觉睡醒便开始嚷嚷:大哥,一口气骑到汉中吧,既然熊猫都错过了,就不怕再错过只求路过了。
汉中暴走:荒野虽好非久恋乡
在进入隧道后,我们完全是一副媳妇熬成婆的心态,以为可以和上坡“老死不相往来”了,在抵达佛坪前经历过44公里的连续下坡后,我们把下坡已当成了理所当然。所以看到G108国道出佛坪后突然和汉水分离,又开始一路“之”字上山后,我垂头丧气地回望那曾经让我爽过的下坡路很不爽地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大哥,我们认了吧。”大哥的表情也不再如以前超然:“这回上贼船了。”
半山腰处水气蒸腾,我们推测那儿应该就是今天的最高峰,于是一路摇车而上。果然,这儿是出佛坪前的最后关卡“土地岭隧道”。那水气蒸腾处是一处工地,养路工人正在处理塌方。土地岭隧道全长2440米,这让我回想起昨天进入佛坪前穿过隧道时,如在蟒蛇腹中蠕动的感觉,身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工人师傅就在眼前处理塌方,这让我们对眼前的隧道又多了一层景仰。
从隧道穿出后,不由得后怕:佛坪是完全隐藏在秦岭深处的桃花源,G108国道是它的生命线,而南北的两个隧道则是任督二脉。我想起了进佛坪前的隧道口有一个纪念碑,纪念的就是2002年G108的塌方,佛坪成为孤岛的历史。
出隧道后的G108国道依然随山势起伏,但是已趋于平缓。秦岭身躯已逐渐从伟岸转为家常,依然是森林、河流、吊桥、水稻田。但景致却有所不同:原始森林已变成了次生林;河流已从开始的柔软无力小不点变成巨灵神的猛斧,可以开山凿岩;开始在身边穿梭,唾手可得的云雾现在已悬在头顶高不可攀……
路边的风景越来越江南,我们似乎也越来越思乡。决定把行程从两天并到一天,一口气骑到汉中城,结束秦岭之旅行。150公里山路,绝对够我们喝一壶。
当把重重叠叠的山峰甩在身后,将要骑出秦岭时,和一个孤身骑友擦身而过,我们甚至都没有下车握手,只相互挥一挥手互报旅程:“从成都来,去西安。”“从西安来,去汉中”。相视而笑,最后分别时说出的竟然是同一句话:很美,很值!
和城固金丝猴保护区、洋县朱鹃、羚牛保护区、蔡伦墓、张骞故里都擦肩而过,但是却没来得及停下脚步。在日落前赶到汉中,和大哥一起拜见了他十几年未见的七十高龄的叔叔。当年“三线”的老同志,四十多年前披着一身军装从最繁华的都市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在汉中默默地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称,是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的起点,也是刘备三分天下的基石,人文、自然景观颇多。基于时间关系我只瞻仰了刘邦拜将台:当年刘邦退守关中为“关中王”。在此拜韩信为大将,以退为进,给整个民族烙上“汉”印,就从这儿开始。“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材。”这看似调侃的台词,刘邦在两千多年前就铭记在心。
从汉中转道武汉坐火车回南京,结束了为期六天的旅程。看着窗外连绵的群山,我哼起了纪录片《大秦岭》的主题曲: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 当年诸葛亮为了恢复汉家天下而六出岐山,都因为秦岭阻隔而饮恨。而这次旅行,短短六天,七百公里,我们不但横穿了被称为汉文化摇篮的秦川大地,还穿越了被尊为华夏“龙脉”的秦岭。心中没有豪情,只有敬畏:横穿了秦川才开始体会到它的底蕴,穿越了秦岭才开始仰望它的高度。
火车发动,和大哥的驴行计划也开始启动:十年为期,一年一骑。今年,穿越秦岭,碾过南北分界线。明年,世界地图在我们脑海中浮现!
国道108:秦岭赐予的见面礼
穿越秦岭走的是G108国道,进山前住在一个名为马召的小镇。马召镇是典型的“驿站”式小镇,为G108国道而生:小镇依山而建,是进入秦岭山脉前最后做补给的地方,多年前因为G108国道的修建而繁荣,如今随着西汉高速的修建,小镇也随着G108国道的失宠而凋零。
凌晨五点半,我们唤醒了熟睡的爱车,但是却没能唤醒睡梦中的小镇。出发,一条路、一座山、两辆车、两个人。进山人口看到了第—个路碑后我停了下来,用相机记录下了“G108。1385”的里程碑。从那以后,里程碑上那如蜗牛般缓慢爬升的数字,变成了我的维他命。
第一个山头冲了一半时我停了下来——东边,太阳正从关中平原上蹦出,起得和我们一样早。于是和大哥一起坐在路边就着朝霞吃早餐,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去年国庆骑行胶东半岛海岸线时的场景,当时在路边吃早餐时,也是旭日东升,只不过那一次背景是风车,这次是乡村。
吃完早餐,天已大亮,前方山头上傲立的佛塔和层叠的山峰已经开始给我们秀秦岭的人文厚度和自然深度。我们决定不辜负这光景:看到油画般的景致,成为画的布景,再让它成为过眼云烟是我对待美景的一种方式。 一路上坡,比较艰辛。当拍摄佛塔从长焦换成广角时,我们已把第一个山峰踩在脚下。山顶有座安静的寺院,我想发指令用幽深的眼神看它一眼,但是眼睛已条件反射地把直勾勾的眼神聚焦到它背面:那是一个恬静的高山湖泊,在群山环抱下,就如同摇篮中的婴儿,微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水波,于是这湖泊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烟视媚行的女子,姣笑倩、明眸睐。
湖泊名为黑河水库,孕育它的黑河则被秦岭孕育着。黑河如手术刀,给秦岭做了个微创手术,不对山体动手脚只挤出山体内的清泉——河两岸虽然都是峭壁,但是茂密的森林却一直从山腰的公路覆盖到河面,不让一寸土地裸露;河边G108国道沿着黑河河谷蜿蜒而上,所到之处山体皆遍体鳞伤,不时有飞石坠落,每骑一段路就可以看到修路工人处理塌方。这时我们才明白,为什么我们一路没有看到一辆车,原来前几天下雨导致多处塌方,这条路从佛坪县到马召镇段交通中断。换句话说,今天的G108国道是专属我们的。
黑河溯源:直上黄河长江分水岭
黑河两岸的山凹中有很多小盆地,每个盆地都点缀着小村落。群山如河蚌壳,细心呵护着珍珠一般的乡村。而黑河就好比两片河蚌壳间的缝隙,每一个村庄都由一座吊桥连接到国道上。如果把黑河比做一条常青藤,那两岸边星罗棋布的村庄就是藤上结出的璀璨果实。我们的秦岭穿越之旅,便是一个类似猴子下山摘桃的过程:一路观景,一路乐此不疲。
起初,我们还能一边享受黑河的柔情,一边品味秦岭的雄伟。以为秦岭只是一座山峰,尽管高耸人云,但是铆足了劲冲上去了,就可以享受放坡的速度与激情。于是我冲了上去,发现山外有山,于是我们就冲上了山外山,但发现山外山的那边还是山。一座、两座……十座山头已被甩在身后时,我的眼神小心翼翼地伴随G108国道延伸,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山后的山峰正排着长队在迎接我,状若凶猛的人流排队看世博会一般。
没有海拔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高度距离隧道口1700米的临界点差距多少。四只眼睛眼巴巴地看着脚底的黑河水,祈祷它快点见底(黑河发源于秦岭主峰太白山,河水少了,说明我们距山顶近了)。终于,在经过一个拐弯后,黑河已变得越来越弱小,冲刷出来的河谷已窄得不能承受G108国道之重。于是道路与黑河分道扬镳了,和黑河分手的国道不再温文尔雅,变成了暴戾的“之”字型上坡。这坡一上就是连续15公里。
当抵达半山腰的隧道时,我们同时累趴在地下,回首想找一路与我们同行的黑河,已找不到踪迹。
隧道约有三公里长,幽暗而漫长,借着微弱的车前灯缓慢骑行。隧道顶上偶尔有水滴滴下,打在皮肤上冰冷而润滑。心中升起一缕寒气,朝着前方铜钱般大小的洞口猛踩,后面只听到大哥在惊呼:驴,把持住了,行车靠右……
抬头惊见“熊猫家园佛坪家园欢迎您”的标语时,有想哭的冲动——我们已来到汉中佛坪地界。一天之中,我们从中国北方抵达南方。
站在隧道口张望,眼前的景致似乎和隧道另一边并无二致。我开始失落了,我以为这次旅行会有时空穿越的体验,但是它并没有给我超时空效应的惊喜。还好,接下来的路是下坡,我终于可以享受放坡的快乐。
下坡,整整44公里。没踩一下脚踏,双手捏刹,但平均时速还是飙到了50公里。当我再次感到骑行阻力时,已接近佛坪城区。把单车停在桥上休整时,惊见脚下又有一条小溪在欢快流淌,如果单看她纤细的身躯,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叫汉江。
如果说,在秦岭北麓,我们见证了黑河的消亡,那么在南麓,我们则见证了汉江的诞生。只不过上午时,我们还置身黄河流域,此时却已身在长江水系。抬头四顾,河边已变成了一块块水稻田,而在山的那边,河两岸都是零星的玉米地,路两旁生长着向日葵。我们回头仰望这横亘的山系,明白了,它伟岸的身躯是它成为分隔中国南北地标最充足的底气。
佛坪熊猫:不怕错过只求路过
在路边看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10公里”的路标时,我心动了。出发前看过名为《大秦岭》的纪录片,介绍大熊猫保护区时说,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临河住着十余户居民,总是骚扰着大熊猫也被大熊猫骚扰着,最终当地政府为了维持大熊猫地盘的纯洁性,把这些村民迁出了大山,从此,他们的家就成了熊猫窝。
路标就立在河边,河岸上那条远上白云间的小径让我浮想联翩:想必这便是昔日那条通往山民家的小径,我顺藤摸瓜定能找到那荒废的民宅。月出东山之时,在民宅前燃起篝火定能让一水儿的熊猫和我主动邂逅。
没想到我酝酿的诗情画意却钩起了大哥无名怒气,他把脸一黑开始训话:小心到时被熊猫啃了骨头不吐皮。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我敢怒不敢言,只能把脸一黑,争分夺秒,一句话不说放坡到佛坪县城。
佛坪是个很袖珍的小城,隐藏在娇翠欲滴的青山中。如果G108国道和汉水支流是两汪泪眼,那沿山谷而建的两排民宅就是两道脂粉堤。
抵达城区后,大哥开始安抚我的情绪:“明天一定不急着赶路,无论你想与熊猫寻欢还是下河撒野,我啥也不说。”于是我开始很得意地规划未来:得找一家枕山靠水的旅馆住下,旅馆得开两扇窗,靠山的用来闻熊猫呢喃,临水的用来听河水潺潺;房间里最好放木桶一 只,竹梯一架。当我沐浴着星辉在河中裸泳完后,拎一桶清泉从竹梯一步三歇的走上楼。第二天第一缕阳光射进河中时,我再伺候爱车沐浴更衣——是夜,胡乱找了家旅馆倒头便睡。一觉睡醒便开始嚷嚷:大哥,一口气骑到汉中吧,既然熊猫都错过了,就不怕再错过只求路过了。
汉中暴走:荒野虽好非久恋乡
在进入隧道后,我们完全是一副媳妇熬成婆的心态,以为可以和上坡“老死不相往来”了,在抵达佛坪前经历过44公里的连续下坡后,我们把下坡已当成了理所当然。所以看到G108国道出佛坪后突然和汉水分离,又开始一路“之”字上山后,我垂头丧气地回望那曾经让我爽过的下坡路很不爽地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大哥,我们认了吧。”大哥的表情也不再如以前超然:“这回上贼船了。”
半山腰处水气蒸腾,我们推测那儿应该就是今天的最高峰,于是一路摇车而上。果然,这儿是出佛坪前的最后关卡“土地岭隧道”。那水气蒸腾处是一处工地,养路工人正在处理塌方。土地岭隧道全长2440米,这让我回想起昨天进入佛坪前穿过隧道时,如在蟒蛇腹中蠕动的感觉,身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工人师傅就在眼前处理塌方,这让我们对眼前的隧道又多了一层景仰。
从隧道穿出后,不由得后怕:佛坪是完全隐藏在秦岭深处的桃花源,G108国道是它的生命线,而南北的两个隧道则是任督二脉。我想起了进佛坪前的隧道口有一个纪念碑,纪念的就是2002年G108的塌方,佛坪成为孤岛的历史。
出隧道后的G108国道依然随山势起伏,但是已趋于平缓。秦岭身躯已逐渐从伟岸转为家常,依然是森林、河流、吊桥、水稻田。但景致却有所不同:原始森林已变成了次生林;河流已从开始的柔软无力小不点变成巨灵神的猛斧,可以开山凿岩;开始在身边穿梭,唾手可得的云雾现在已悬在头顶高不可攀……
路边的风景越来越江南,我们似乎也越来越思乡。决定把行程从两天并到一天,一口气骑到汉中城,结束秦岭之旅行。150公里山路,绝对够我们喝一壶。
当把重重叠叠的山峰甩在身后,将要骑出秦岭时,和一个孤身骑友擦身而过,我们甚至都没有下车握手,只相互挥一挥手互报旅程:“从成都来,去西安。”“从西安来,去汉中”。相视而笑,最后分别时说出的竟然是同一句话:很美,很值!
和城固金丝猴保护区、洋县朱鹃、羚牛保护区、蔡伦墓、张骞故里都擦肩而过,但是却没来得及停下脚步。在日落前赶到汉中,和大哥一起拜见了他十几年未见的七十高龄的叔叔。当年“三线”的老同志,四十多年前披着一身军装从最繁华的都市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在汉中默默地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称,是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的起点,也是刘备三分天下的基石,人文、自然景观颇多。基于时间关系我只瞻仰了刘邦拜将台:当年刘邦退守关中为“关中王”。在此拜韩信为大将,以退为进,给整个民族烙上“汉”印,就从这儿开始。“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材。”这看似调侃的台词,刘邦在两千多年前就铭记在心。
从汉中转道武汉坐火车回南京,结束了为期六天的旅程。看着窗外连绵的群山,我哼起了纪录片《大秦岭》的主题曲: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 当年诸葛亮为了恢复汉家天下而六出岐山,都因为秦岭阻隔而饮恨。而这次旅行,短短六天,七百公里,我们不但横穿了被称为汉文化摇篮的秦川大地,还穿越了被尊为华夏“龙脉”的秦岭。心中没有豪情,只有敬畏:横穿了秦川才开始体会到它的底蕴,穿越了秦岭才开始仰望它的高度。
火车发动,和大哥的驴行计划也开始启动:十年为期,一年一骑。今年,穿越秦岭,碾过南北分界线。明年,世界地图在我们脑海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