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下肢坏死性筋膜炎患者4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下肢坏死性筋膜炎 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necrotic fasciitis of the lower limbs.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40 patients with necrotizing fasciitis of lower extremity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0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iqu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5%) (P <0.05). The hospital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iqu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necrotic fasciitis of the lower limb.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ique; Lower extremity necrotizing fasciitis; Curative effect
  前言
  下肢坏死性筋膜炎属于进行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疼痛、肿胀,个别伴有发热症状[1],关节活动受限,病情较重者会并发脓毒血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次研究中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下肢坏死性筋膜炎患者4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7.62±3.64);其中有高血压病史4例,脑梗死病史2例,糖尿病病史7例,慢性肾炎2例,无病史5例。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4.55±4.22);其中有高血压病史5例、脑梗死病史2例、糖尿病病史6例、慢性腎炎2例,无病史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本次研究中封闭式负压装置包括引流管、冲洗管、三通接头、透明薄膜。外接负压吸引装置,压力设定为120mmHg左右。在使用负压引流前要对患者的坏死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同时使用双氧水及大量生理盐水对患面进行反复冲洗,冲洗过程中要动作轻柔,避免伤及下肢的重要血管。在负压吸引材料填充创面前要进行充分止血,在材料边缘使用缝线固定,防止材料位移。使用酒精擦拭患面周围的正常皮肤至少5cm,然后覆盖半透膜的薄膜进行封闭,外接负压吸引装置[2]。每天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5d后除去负压材料,如果患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可直接封闭创面;如患面仍有坏死组织附着,需继续进行负压吸引直至创面完全新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首先采用手术治疗,进行切开引流,切开选择多位点,进行反复冲洗后,在创口内放置抗生素纱条,术后进行换药。在治疗期间给予药物治疗,使用三代头孢加甲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高血糖患者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疗效评估标准:①显效:创面完全修复,临床症状消失,可以正常活动;②有效:创面基本修复,但创面感染已经得到控制,临床仍存在肿胀的情况,无法正常活动;③无效:创面没有修复,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用χ?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20例患者中显效12例(60.0%),有效7例(35.0%),无效1例(5.0%),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患者中显效6例(30.0%),有效6例(30.0%),无效8例(40.0%),治疗总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1例无效患者在创面感染已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因经济原因放弃住院治疗。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2~125d,平均住院时间(41.33±5.64)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6~195d,平均住院时间(61.61±8.16)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下肢坏死性筋膜炎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软组织细菌感染病症,病情凶险且发展迅猛,临床误诊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临床需要对坏死性筋膜炎进行准确的诊断,依据大量文献报道及临床案例,笔者总结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如下:①肢体均有微小创伤;②炎癥沿肢体纵轴蔓延;③患肢创面呈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④全身反应较少,同时伴有短暂发热、病程较长的患者会出现如贫血、瘦弱、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表现[3];⑤细菌培养由细菌生长,分别为雷极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格高杆菌等。
  临床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主要包括早期的诊断、抗菌药物的应用、清创处理及全身监测,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的进行引流、清创。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清创后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期内即得到有效的控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起源于德国[4-5],早期应用于治疗压疮、糖尿病足等,其作用机理如下:①促进血管的新生,为患肢提供新鲜的血液;②增加静脉充盈和淋巴回流,使患者能够尽快消除水肿,建立阻止液体平衡;③促进白细胞和纤维细胞的生长,白细胞负责抵抗感染,纤维细胞负责修复创面;④产生吸引和压迫,使细胞变形从而引导细胞增殖和蛋白质的合成。
  综上所述,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坏死性筋膜炎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并且更快的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万伟,朱晓亮.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成功治疗严重肛周坏死性筋膜炎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09(12):809-810.
  [2]汤海燕,陈洁,赵克,朱军,刘胜男,姜红红. 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银离子敷料在难愈坏死性筋膜炎创口换药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6,04(21):124-125.
  [3]黄华勇,庞黎明,李莉,农玉梅. 负压封闭式引流联合苦劳汤灌洗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03(22):199-200.
  [4]刘学,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阿不来提·买买提明,艾尔哈提·胡赛音,陈慧,路明,廉志明.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Fournier综合征的临床探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6(23):2371-2377.
  [5]张玉辉,厚兆军. 多切口减压+VSD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技术[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8(32):72+7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救治策略。方法: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364例产妇,其中有90例是产后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救治。结果: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产妇产后出血与产妇分娩方式及次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组间数据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那么差异就没有可比性,不具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乳牙期安氏III类错合儿童接受阻断性矫治后,其颅面形态的纵向发育。方法 对30例乳牙期安氏III类错合儿童进行早期阻断性矫治,在治疗前(T0)、治疗结束(T1)及至少6个月的随访期后(T2)各拍摄一张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用对侧位片颅面形态进行定点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纵向分析颅面形态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 中面部深度(CoA)、下颌骨长度(CoGn)在各期都有显著性生长(p
期刊
【摘 要】 目的:讨论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的临床表现,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前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并且无脂肪肝的体检人员1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血脂、血糖、肝功酶学指标水平,并做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TC(mmol/L)为6.33±1.27,TG(
期刊
【摘 要】 分析目前国内的医疗现状,探讨医院医疗纠纷快速增长的原因,结合医护人员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医院防范及解决医疗纠纷的措施,共同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形成,营造良好的医疗氛围,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增长原因 防范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院的医疗纠纷总结出来有,患者、医院、社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临床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差异,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01月~2016年1月临床送检的中段尿、痰、血液,其他无菌标本经常规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及药敏试剂条进行大肠埃希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不同标本所检出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检出大肠埃希菌1152株,尿液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实践模式及成效分析,从而促进消毒供应专业发展,为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15年实施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与2011年未实施集中管理的工作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实施前后的比较,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由集中管理前79.6%提高到100%,医院感染发生率由原来的2.7%降低为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期刊
【摘 要】 目的 研究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时如何进行团队的管理和弹性排班,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 依靠每一位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积极性、责任心以及他们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合理的安排排班方式,实施弹性排班,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结果 通过实施弹性排班制度,以及团队之间的协作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有效的缓解了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 团队之间的团结合作以及弹性排班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两种序贯放化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计算机SPSS20.0统计学软件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放化疗组和夹心组各25例,放化疗组患者采用4周期EP方案化疗后序贯放疗,夹心组患者予以2周期EP方案化疗后序贯放疗,再序贯2周期E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1年及2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行肝癌根治术的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72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均在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期间,根据患者的年龄随机分为对照组(非老年患者)与观察组(老年患者),上述患者均给予肝癌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其长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广泛肝切除术概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行肝癌根治术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6月-2016年8月116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5例。甲乙两组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常规治疗。与此同时甲组给予脑醒静注射液注射。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甲乙组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都改善,甲组改善更加明显。在治疗15d后,甲组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均低于乙组,有显著差异(P90%,病残等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