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德育处席主任送来了一份《淮安市北京路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的草稿,内容涉及学生安全、健康、卫生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不错,面面俱到。”这是我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我拿起笔,在眉头上写下“请德育处转发班主任讨论”。几天过去,席主任向我汇报的结果是“班主任觉得很好,可以让学生遵照执行。”
一学期过去了,学生常规在学校的检查与评比之下,虽有所好转但仍不尽如人意。假期里,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让学生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制订的常规要求?是规范制订得不合理,还是学生就不能遵守纪律?为此我思索很长时间,但问题仍未得解。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看书,突然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杜威说过的一句教育箴言。再看下去,是对这句话的思考,“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我的目光在这一刻停住了。是啊,德育应该鼓励学生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用条条框框限制学生。反观学校各种《要求》,大多是“禁止”“不准…‘必须”……这无疑是一种束缚——身体与思想的双重束缚。从这个角度来看,《常规要求》对学生崇高人格的形成并无益处!想到这里,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浮现。
开学了,我要求德育处做一项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学生对自己在各方面发展的希望以及希望学校在他们成长中提供哪些帮助。当德育处做好调查、统计和分析后,我拿出原来的《淮安市北京路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对席主任说:“现在,它不再是《一日常规要求》了,而应是《淮安市北京路小学学生健康成长指南》,请你们对照这次调查统计,修改并完善《指南》。”
几天之后,修改好的《指南》进入各班级,由班主任带着学生一起讨论学习。这次讨论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对照《指南》,查找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自我提升的计划。《指南》还未公开实施,课间的跑跳吵闹就明显减少了,校园里“老师。您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吃零食的学生少了。主动拣起纸屑的人多了……
从《常规要求》到《成长指南》,不仅仅是文字的变换。更是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的转变。而恰恰是这种转变。把外在的规范要求等束缚转变成学生成长的内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成长的方向、成长的目标、成长的途径!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实践“指南”中的建议。进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学期过去了,学生常规在学校的检查与评比之下,虽有所好转但仍不尽如人意。假期里,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让学生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制订的常规要求?是规范制订得不合理,还是学生就不能遵守纪律?为此我思索很长时间,但问题仍未得解。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看书,突然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杜威说过的一句教育箴言。再看下去,是对这句话的思考,“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我的目光在这一刻停住了。是啊,德育应该鼓励学生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用条条框框限制学生。反观学校各种《要求》,大多是“禁止”“不准…‘必须”……这无疑是一种束缚——身体与思想的双重束缚。从这个角度来看,《常规要求》对学生崇高人格的形成并无益处!想到这里,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浮现。
开学了,我要求德育处做一项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学生对自己在各方面发展的希望以及希望学校在他们成长中提供哪些帮助。当德育处做好调查、统计和分析后,我拿出原来的《淮安市北京路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对席主任说:“现在,它不再是《一日常规要求》了,而应是《淮安市北京路小学学生健康成长指南》,请你们对照这次调查统计,修改并完善《指南》。”
几天之后,修改好的《指南》进入各班级,由班主任带着学生一起讨论学习。这次讨论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对照《指南》,查找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自我提升的计划。《指南》还未公开实施,课间的跑跳吵闹就明显减少了,校园里“老师。您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吃零食的学生少了。主动拣起纸屑的人多了……
从《常规要求》到《成长指南》,不仅仅是文字的变换。更是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的转变。而恰恰是这种转变。把外在的规范要求等束缚转变成学生成长的内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成长的方向、成长的目标、成长的途径!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实践“指南”中的建议。进而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