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春期对初中生来说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坎,这时的学生往往因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自我监督不强,易出现过激的叛逆性言行。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现象频频出现,甚至出现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如何教育引导值得每个教育者的思考。笔者从实践出发,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旁敲侧击,侧面教育,巧妙地运用一些“暗示教育”的方法,将学生引入教育的正规,使其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叛逆期;暗示;环境;榜样
一、 缘起——一场公开课引起的风波
案例:上个学期,学校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一位年轻教师很客气地来跟笔者说,想借他的班级上一堂公开课,笔者自认为这么多年在班级管理上还是不错的,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氛围都很好,于是满口答应,临近上课的前几天,笔者进入教室,原想帮一下那位年轻教师,课前做一下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上课氛围好一点,谁知现在的初中生,思想比较早熟,笔者说都还没说完,就表示已经明白,笔者心想:关键时候你们还算懂事。
正式上课那天,笔者跟所有听课老师一样,坐在后面,等着学生“非凡”的表现,年轻教师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可底下的学生就是不买账,无论老师怎么表扬,怎么夸奖,这帮学生就是无动于衷,除了几个班干部出来撑撑场面,其余基本上就当跟不在场似的,当时坐在底下的笔者,真是怒火膨胀,这帮“熊孩子”说一套做一套,存心给他难看,年轻教师失望地上完整堂课,而笔者也示意了抱歉的眼神。课后,回到教室,学生却异常兴奋,似乎好像赢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一样,站在窗口,望着里面,笔者心里就像打翻的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想着叛逆期的孩子伤不起啊!
二、 透视——初中生叛逆存在之现状
1. 友情至上,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有些男同学往往为引起他人注意,出现出风头现象,以“狂傲”为荣,只要班上有同学伤了自己的朋友,就哥们义气很重,要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有些女同学则表现为不管什么秘密,都是你知我知,其他人不知,有时候也往往因为一些小秘密的流失,而酿成大祸!
2. 小团体主义,我们的地盘我们做主。从空间、年龄等因素出发,形成非正式的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成员间有高度的忠诚感,互相约束。有些学生想在新集体里显示自己,建立自己的小天地,让班级不得安宁!
3. 师生情义,师恩于我渐行渐远。初中学生对老师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喜欢的,自然愿意与老师相处;不喜欢的,哪怕老师百般讨好,用心良苦教育,在这些孩子眼中均是无视老师的这种敬业心,甚至把老师的苦口婆心当成阻碍他“远大前程”的拦路虎,师生情谊早已渐行渐远。
4. 父母亲情,心理隔阂日益渐深。不少初中生都觉得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难以沟通,他们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
三、 实践——“暗示教育”运用之策略
暗示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一直应用于教育之中。“孟母三迁”就是正确运用暗示教育的例子。
(一) 环境暗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从心理学来讲,环境氛围或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与行为,环境氛围暗示至关重要,它包括有形物质环境和无形“心理场”。
1. 物质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培养良好的班风,在开展活动时,精心设计教育环境,突出主题,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班风。
2. 精神营养,滋润深入人心。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有效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刊、校训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
(二) 活动渗透——在实践中体会暗示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通过暗示,实现思想道德情感转化,在活动中受到暗示、启发并逐步内化为稳定的品质。
1. 建设德育基地,走入社会大课堂。“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社会生活脱离,这样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一位伟人曾经这样说过。每年的社会实践基地教育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一次生动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情感形成。
2. 以“爱国为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中,秉承“三爱”教育“五性”原则,即科学性、系列性、针对性、实效性、多样性原则,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思想转化。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情绪体验,积累情绪经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情感,能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叛逆期。
(三) 形式多变——实现暗示教育多样化
暗示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榜样暗示、审美暗示、语言暗示、自我暗示等等,洛克成说:“务必接受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无论给孩子什么教育,对他们行为能发生重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人或事。”
1. 榜样暗示,开辟一条正义之路。在教育中,大力宣扬身边的典型,表彰身边的校园文明标兵。另外,教师的榜样暗示也十分重要。有言道:“其身正,不今而行;其身不正,虽今不从”教师的言行,是正确实施暗示的第一步,以自身形象去感染学生。
2. 审美暗示,拥有一颗健康的心靈。利用大自然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欣赏自然美,陶冶学生情操,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体验到创造劳动成果的幸福。
3. 语言暗示,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语言暗示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中是一种经常运用的暗示教育手段。对于后进生,要运用语言多暗示、多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后进生克服自卑、自负的心理,促进后进生思想品质的转化。
4. 自我暗示,化无形力量为有形。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心理学家普拉诺夫认为暗示的结果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在无意中产生的,工作能力发生变化,选择积极,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
教育是一种艺术,我们要抓住孩子心理变化,发挥“暗示”的积极作用面,了解初中生的精神需求,根据他们年龄和个性特点灵活施教,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安全渡过叛逆期,使他们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心理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志厚.暗示教育学法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余国君,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级中学。
关键词:叛逆期;暗示;环境;榜样
一、 缘起——一场公开课引起的风波
案例:上个学期,学校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一位年轻教师很客气地来跟笔者说,想借他的班级上一堂公开课,笔者自认为这么多年在班级管理上还是不错的,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氛围都很好,于是满口答应,临近上课的前几天,笔者进入教室,原想帮一下那位年轻教师,课前做一下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上课氛围好一点,谁知现在的初中生,思想比较早熟,笔者说都还没说完,就表示已经明白,笔者心想:关键时候你们还算懂事。
正式上课那天,笔者跟所有听课老师一样,坐在后面,等着学生“非凡”的表现,年轻教师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可底下的学生就是不买账,无论老师怎么表扬,怎么夸奖,这帮学生就是无动于衷,除了几个班干部出来撑撑场面,其余基本上就当跟不在场似的,当时坐在底下的笔者,真是怒火膨胀,这帮“熊孩子”说一套做一套,存心给他难看,年轻教师失望地上完整堂课,而笔者也示意了抱歉的眼神。课后,回到教室,学生却异常兴奋,似乎好像赢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一样,站在窗口,望着里面,笔者心里就像打翻的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想着叛逆期的孩子伤不起啊!
二、 透视——初中生叛逆存在之现状
1. 友情至上,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有些男同学往往为引起他人注意,出现出风头现象,以“狂傲”为荣,只要班上有同学伤了自己的朋友,就哥们义气很重,要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有些女同学则表现为不管什么秘密,都是你知我知,其他人不知,有时候也往往因为一些小秘密的流失,而酿成大祸!
2. 小团体主义,我们的地盘我们做主。从空间、年龄等因素出发,形成非正式的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成员间有高度的忠诚感,互相约束。有些学生想在新集体里显示自己,建立自己的小天地,让班级不得安宁!
3. 师生情义,师恩于我渐行渐远。初中学生对老师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喜欢的,自然愿意与老师相处;不喜欢的,哪怕老师百般讨好,用心良苦教育,在这些孩子眼中均是无视老师的这种敬业心,甚至把老师的苦口婆心当成阻碍他“远大前程”的拦路虎,师生情谊早已渐行渐远。
4. 父母亲情,心理隔阂日益渐深。不少初中生都觉得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难以沟通,他们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
三、 实践——“暗示教育”运用之策略
暗示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一直应用于教育之中。“孟母三迁”就是正确运用暗示教育的例子。
(一) 环境暗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从心理学来讲,环境氛围或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与行为,环境氛围暗示至关重要,它包括有形物质环境和无形“心理场”。
1. 物质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培养良好的班风,在开展活动时,精心设计教育环境,突出主题,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班风。
2. 精神营养,滋润深入人心。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有效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刊、校训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
(二) 活动渗透——在实践中体会暗示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通过暗示,实现思想道德情感转化,在活动中受到暗示、启发并逐步内化为稳定的品质。
1. 建设德育基地,走入社会大课堂。“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社会生活脱离,这样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一位伟人曾经这样说过。每年的社会实践基地教育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一次生动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情感形成。
2. 以“爱国为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中,秉承“三爱”教育“五性”原则,即科学性、系列性、针对性、实效性、多样性原则,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思想转化。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情绪体验,积累情绪经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情感,能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叛逆期。
(三) 形式多变——实现暗示教育多样化
暗示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榜样暗示、审美暗示、语言暗示、自我暗示等等,洛克成说:“务必接受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无论给孩子什么教育,对他们行为能发生重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人或事。”
1. 榜样暗示,开辟一条正义之路。在教育中,大力宣扬身边的典型,表彰身边的校园文明标兵。另外,教师的榜样暗示也十分重要。有言道:“其身正,不今而行;其身不正,虽今不从”教师的言行,是正确实施暗示的第一步,以自身形象去感染学生。
2. 审美暗示,拥有一颗健康的心靈。利用大自然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欣赏自然美,陶冶学生情操,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体验到创造劳动成果的幸福。
3. 语言暗示,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语言暗示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中是一种经常运用的暗示教育手段。对于后进生,要运用语言多暗示、多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后进生克服自卑、自负的心理,促进后进生思想品质的转化。
4. 自我暗示,化无形力量为有形。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心理学家普拉诺夫认为暗示的结果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在无意中产生的,工作能力发生变化,选择积极,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
教育是一种艺术,我们要抓住孩子心理变化,发挥“暗示”的积极作用面,了解初中生的精神需求,根据他们年龄和个性特点灵活施教,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安全渡过叛逆期,使他们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心理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志厚.暗示教育学法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余国君,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