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更是中国传统社会被人们膜拜的“圣人”。而孔子的“正名”思想,自先秦一直流传至今,对中国古代的伦理纲常制度一直有着深重的影响。“正名”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虽说是为了巩固政治而提出来,但是对人伦纲常依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这对我们如今的人心的德性约束以及人们日常的各种行为标准的道德建设有很大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正名 名实 伦理价值 德性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一)“正名”解
正名一词出现于很久之间,但是真正让它成为一种学说是从孔子开始的。出自于论语中:《论语·子路篇》云: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①
孔子提出“正名”说是从子路的提问开始的。子路问: “卫国如果让您来治国理政,您将首先干什么?”孔子说出了自己的主张: 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罢了。子路紧接着说:您怎么能如此迂腐,这又何必再纠正;孔子说:君子对于他所不懂得,大概采取保留态度,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工作就搞不好,从而会导致国家的礼乐制度就举办不起来,刑法就会不得当,百姓惶惶不安。归根到底解决方法在于恢复纲常秩序,重振礼乐制度,让国家在一个平稳有序的轨道上发展才是正道。言语成章就能搞好工作,进而国家礼乐制度也会有序推进,刑罚也会得到贯彻,百姓也会安居乐业,这样“正名”可使名实一致,各尽其责。
孔子的正名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孟子、荀子及董仲舒等人,从而思想家们真正开始对于正名思想的不断进行更加深层的思考和探究,虽然后来他们各自的思想理念不太相同,但都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正名的思想进行阐述,对正名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德性伦理的含义
东汉时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意思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己”。在生活中,人与人通过社会实践发生关系时,必须使双方都有“得”,这也就开始让人们对德性的思考。德性是一个人的品质状态,在社会中都存在着起主流价值的道德体系,而道德体系是通过道德原则来表现的。社会道德原则是把诚实看作是一条德性原则,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要具有诚实的品质,做事情要诚信,要有一颗诚实的心。我国古代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体系来说,“三从四德”是妇女的德性原则。德性主体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智慧进行反思、比较、选择逐渐形成的。
德性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问题。德性是活动完成的保障条件,它体现了正确的观念,德性的伦理道德要求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道德标准。如我们所倡导的“忠、孝、悌、忍、信”为人伦,是人们自己行为处事的标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是传统社会伦理道德合理依据。德性所要求的伦理道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的标准。人们需要在德性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指导人们生活。
(一)礼乱则名不正
礼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对于家庭要尊卑有序,还是要尊重帝王的统治,礼是中国传统社会统治的基础,同时也是维系血缘关系长期发展的重要规范措施,从礼出发各种社会活动和交往方式都是受整个社会所保护的,因为有正确的“名分”,有其行为的正当的缘由。如果礼一旦乱了,那正当缘由的名分就不存在,人们应为处事不在有任何的依据,说话不能顺理成章,做事也很难成功,统治者也会没有稳定和谐的国内环境,维持民众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被破坏,统治者的地位也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所以如果一旦一个国家的礼节乱了,那么就没有统治这个国家最基本的统治根基,民众没有了约束其行为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求,那肯定引起民众的暴乱,没有了礼节的约束他们也不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社会舆论也不会归咎于他们;同样君王要想成功的统治国家自己也必须用礼节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如果自己首先不遵守礼节,那么自己的名分也就不再是正确的,没有了统治的根基,民众也不会遵循的。礼乱则名不正,名正需要礼作为其基础。
(二)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把君君放在第一位,可见对其重视程度,这也是孔子为社会成员制定的行为规范。但是在专制的封建社会,君主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社会成员都必须得听君主的指令,如果一旦出现“不君”的情况,没有人能够制约得住君主的权力,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文死谏,武死战”,而且君王不仅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使用者,在道德上还被赋予天下之父的称号,臣民稍有不敬,便成为大逆不道。这样天下的臣民就只剩下“臣臣,子子”的本分了。“君不君,臣不臣”,臣子该当如何,“臣不臣,子不子”这可就关系到君主的切身利益。所以,以后的明君基本都践行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诲,运用君王之道。而历史上的残暴之君虽也用孔子的言行作为其残暴统治的华丽外衣,但终究难以改变其残暴统治之本性,无法避免被推翻甚至灭国的局面。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深刻体现出“正名”思想,是为了竭力维护君主制度,明确君臣之间应该恪守的纲常伦理道德,希望通过正直爱民的君主实现以仁德治理天下的政治夙愿,这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的,也是对民众有利的,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君主的统治长治久远。
(三)名实之辩
《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②表面看來,这是孔子感叹“觚”已经不像古代的觚了,在外形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事实上,孔子是借助“觚不觚”这一现象来批判纲常伦理失序的局面。所以,“名”不仅仅是一种事物的称号,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特定内在的价值含义。它的内在价值要求事物要回归其本质的固有的状态,还体现在事物要与其所处的环境能正合其分,表现出一种“恰当”的状态,这种恰当就是固有的实的状态,名和实恰当好处,而不再是有名不实。就像一位老师,能够被学生叫作老师,那么便有了老师的名分,但仅有此还是不够的,老师的名分是外在的,作为一个老师还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行,老师是作为哺育孩子们的辛勤劳动者必须具有丰厚的知识并且能把这些知识完全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才是一个“名实”一致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们的爱戴,家长的尊敬。这才是真正的名实之间的恰到好处,让事务发挥其本真固有的状态和属性,这样才会有利于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正名”即“正名分”
在孔子看来,“正名”首先要“正名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确的身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与自己身份相对应的事,而不是不顾名分,胡乱行动。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③简单的来说就是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正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正呢。“正名分”是主要从正义务和正责任来的。一方面,义务是从社会环境和家庭地位来的,名分的价值意义要与当下的社会环境相符,“名分”要符合当下时代的正当性,与当时社会所要求的主流价值文化相一致,名分的合理性基础也必须建立在履行与其相对应的义务。家庭地位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名分”也不相同,之所以有正名分之分也是对于社会的伦理生活的一种划分,社会中有很多的人,正因为有了名分之分让不同的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名分赋予他们不同的工作,每个人可以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可见孔子也希望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能,让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是自己的“名分”也能名副其实。另一方面,正名分与正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缺一不可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君就该去履行为君的责任,去做一个君主应该做的事情,朝臣也应该履行作为朝臣的责任,善与向君主进言献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同样父和子也应该履行他们的责任。孔子曾说过:“庶人不议政事”。天下有道之时,庶人称道庶人的职责,自然无暇也无意去议论政事。所谓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二)“正名”与“仁心”的伦理价值
“正名” 思想的价值追求就是对“仁心”的追求。孔子是要通 过对“名”的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能激发人们的仁心内在价值要求。“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唯其疾之忧。” 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很多古代的礼节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像孝道,很多人往往还停留在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让去干什么绝对不会说不,这仅仅是在行为方式上去“尽孝”,然而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孝道,父母所期待的孝也是这样的,我们应该从我们的内心出发,从自我本心出发去表露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所以,孝顺父母,不仅仅是赡养父母,更多的应该是从内心出发,让父母真正能感受到我们有一颗爱父母的“心”,从“心”出发。因此,孔子的“正名”始终在教育人们要心怀爱心和感激之心,这些都是心发出的,也就是必须要有一颗“仁心”,所以,要到达“正名”的思想必须要有一颗“仁心”,事事需要着眼于仁心处,心必须正,名才会正。
(三)“正名”的“德性”伦理价值观
名是人内在德性的对外反映,这就需要人们从内心出发去把握“正名”而做到正名必须要正德性,因为德性是一个人内心行为的根本的动力,人的德性主要通过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的,而情感对于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行为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情感的制约。“德性不仅在好的行为中得到表达,而且也在好的情感中得到表达;这种行为和情感都是品质在道德上值得赞扬的方面”让德性的本质与其德性的外在展示相一致这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真正的“正德性”。孔子说“正名”是要求从实践中去落实“名”的规定,在实践中正名是正其外在展示,还需加上从内心的德出发的本质要求。
德性是一个人才能够产生的,德性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的真实感受,当然光有这种感受是明显不够的,动物也会有感受,这只是对外界的一种简单的感知力也可以叫做感性,我们人不仅仅有这种感性,我们在感性的基础上还会有理性的分析能力,这才是人具有的特性,否则和动物就无差别了。一个人德性的产生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从理性的基础出发各种行为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良知,良知是人存在的根本,如果一个人连良知都没有了,那就会被叫做丧尽天良,良知归根到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性,正名就是要纠正我们的良心,纠正我们的良知,为人处世一切都需要从良知出发,也就是从德性出发。
(一)对政治层面的影响
自从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强对党政反腐分子的打击力度,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一批高级官员因为严重违法违纪落马,多位省部级高官相继被查,这都是没有真正的践行“正名”思想,虽然他们身处党政的要职,拥有了行使党政权力的名分,但他们却在这个名分之上胡作乱为。同时,他们也没有认清自己名分所对应的职责,做出很多触犯了党纪国法的事,那么既然没有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就应该承担自己出格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当代官员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是国家公职人员就必须履行公职名分下所应该尽的职责,这样中国优秀的“正名”思想才得以继续延续,也就会使官员真正的为人民谋福利,为民族谋复兴。不仅仅当官是为了“光宗耀祖”,要把公职作为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职业。这样国家的领导系统和行政系统才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才会不断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才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对文化层面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的发展,社会的主要
矛盾已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在这变化的过程之中我们的思想也嚴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很多西化的思想。但显而易见完全吸收西方的文化在我国传播是不适应的,中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吸收来的外来文化必须要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历史相结合。
众所周知,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文化中越是熟悉的朋友吃饭时就是一个人掏钱请客吃饭,下次可能就是另一个人请客吃饭,出现AA制就感觉好朋友就不再是好朋友了,没有了朋友的那份情谊,这分情谊就是一种名分,由好朋友之间产生的名分,它连接着好朋友双方的内心。但是西方的文化里却与此恰恰相反,西方人的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吃饭也一样,基本上聚餐都会是AA制,在西方人自己看来这是很正常的,在我们眼中却会出现很多异样的眼光,就可能会非常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这也只能说是文化的差异,完全的崇洋媚外在中国也是行不通的,可能西方的文化中体会不到我们所谓的情谊和名分。 (三)对社会层面的影响
对于婚姻的影响。婚姻是家庭基础,拥有了婚姻关系的家庭才会相对稳固,婚姻家庭关系在人们的实际现实生活中,依然表现为非常复杂的且难以成为绝对永恒的社会关系,其中既包含社会的、文化的关系,又包含其他一系列的这样思想的关系等等,在不同时期婚姻的各种性质又不太相同,奴隶制社会的婚姻和封建主义的婚姻不一样,封建主义婚姻和社会主义婚姻、资本主义婚姻又不一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婚姻关系,“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所以婚姻关系的缔结也就是为夫妻提供一个正当的名分,有了名分的正当性夫妻间的共同生活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会受道德上的保护。如果没有婚姻关系的缔结,虽然在法律上不会受到制裁,但是会受到道德上人们的指责,所以需要“正名”的思想去维持婚姻的正当的名分。
对于生活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的复杂社会关系,例如:叔叔阿姨、舅舅舅妈、姑姑婶婶、同学朋友、同事领导等等,这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无法逃避,那就要要求我们不断地应对这复杂的社会关系,这样我们在遇到不同的人时,必须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面对叔叔阿姨时我们是晚辈必须要有礼貌,尊重长辈;面对同学朋友时我们是一样的可以互相开玩笑;面对领导时就也不得不对其尊重,可能是心甘情愿的也可能是因为权力不得不这样做。扮演不同角色时我们所要求做的事情不一样,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必须有正名的思想,用“正名”思想去扮演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采用不一样的行为方式。
孔子的正名思想一直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根基,现如今我們应该做的是继续传承和发扬正名思想并赋予其时代的内涵,让我们在现在浮华社会中,能够找到那些“名实”一直的实干派,让我们真正的用“正名”思想严格要求自己,让正名思想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光大,也不断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华文化不断地走向世界。
注释:
①②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150,70,145.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7.
[2]廖永林、王志伟、王荣.孔子“正名”思想阐释史.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
[3]江畅.德性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 正名 名实 伦理价值 德性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一、“正名”与德性伦理
(一)“正名”解
正名一词出现于很久之间,但是真正让它成为一种学说是从孔子开始的。出自于论语中:《论语·子路篇》云: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①
孔子提出“正名”说是从子路的提问开始的。子路问: “卫国如果让您来治国理政,您将首先干什么?”孔子说出了自己的主张: 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罢了。子路紧接着说:您怎么能如此迂腐,这又何必再纠正;孔子说:君子对于他所不懂得,大概采取保留态度,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工作就搞不好,从而会导致国家的礼乐制度就举办不起来,刑法就会不得当,百姓惶惶不安。归根到底解决方法在于恢复纲常秩序,重振礼乐制度,让国家在一个平稳有序的轨道上发展才是正道。言语成章就能搞好工作,进而国家礼乐制度也会有序推进,刑罚也会得到贯彻,百姓也会安居乐业,这样“正名”可使名实一致,各尽其责。
孔子的正名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孟子、荀子及董仲舒等人,从而思想家们真正开始对于正名思想的不断进行更加深层的思考和探究,虽然后来他们各自的思想理念不太相同,但都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正名的思想进行阐述,对正名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德性伦理的含义
东汉时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意思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己”。在生活中,人与人通过社会实践发生关系时,必须使双方都有“得”,这也就开始让人们对德性的思考。德性是一个人的品质状态,在社会中都存在着起主流价值的道德体系,而道德体系是通过道德原则来表现的。社会道德原则是把诚实看作是一条德性原则,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要具有诚实的品质,做事情要诚信,要有一颗诚实的心。我国古代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体系来说,“三从四德”是妇女的德性原则。德性主体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智慧进行反思、比较、选择逐渐形成的。
德性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问题。德性是活动完成的保障条件,它体现了正确的观念,德性的伦理道德要求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道德标准。如我们所倡导的“忠、孝、悌、忍、信”为人伦,是人们自己行为处事的标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是传统社会伦理道德合理依据。德性所要求的伦理道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的标准。人们需要在德性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指导人们生活。
二、孔子的“正名”思想
(一)礼乱则名不正
礼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对于家庭要尊卑有序,还是要尊重帝王的统治,礼是中国传统社会统治的基础,同时也是维系血缘关系长期发展的重要规范措施,从礼出发各种社会活动和交往方式都是受整个社会所保护的,因为有正确的“名分”,有其行为的正当的缘由。如果礼一旦乱了,那正当缘由的名分就不存在,人们应为处事不在有任何的依据,说话不能顺理成章,做事也很难成功,统治者也会没有稳定和谐的国内环境,维持民众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被破坏,统治者的地位也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所以如果一旦一个国家的礼节乱了,那么就没有统治这个国家最基本的统治根基,民众没有了约束其行为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求,那肯定引起民众的暴乱,没有了礼节的约束他们也不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社会舆论也不会归咎于他们;同样君王要想成功的统治国家自己也必须用礼节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如果自己首先不遵守礼节,那么自己的名分也就不再是正确的,没有了统治的根基,民众也不会遵循的。礼乱则名不正,名正需要礼作为其基础。
(二)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把君君放在第一位,可见对其重视程度,这也是孔子为社会成员制定的行为规范。但是在专制的封建社会,君主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社会成员都必须得听君主的指令,如果一旦出现“不君”的情况,没有人能够制约得住君主的权力,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文死谏,武死战”,而且君王不仅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使用者,在道德上还被赋予天下之父的称号,臣民稍有不敬,便成为大逆不道。这样天下的臣民就只剩下“臣臣,子子”的本分了。“君不君,臣不臣”,臣子该当如何,“臣不臣,子不子”这可就关系到君主的切身利益。所以,以后的明君基本都践行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诲,运用君王之道。而历史上的残暴之君虽也用孔子的言行作为其残暴统治的华丽外衣,但终究难以改变其残暴统治之本性,无法避免被推翻甚至灭国的局面。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深刻体现出“正名”思想,是为了竭力维护君主制度,明确君臣之间应该恪守的纲常伦理道德,希望通过正直爱民的君主实现以仁德治理天下的政治夙愿,这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的,也是对民众有利的,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君主的统治长治久远。
(三)名实之辩
《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②表面看來,这是孔子感叹“觚”已经不像古代的觚了,在外形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事实上,孔子是借助“觚不觚”这一现象来批判纲常伦理失序的局面。所以,“名”不仅仅是一种事物的称号,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特定内在的价值含义。它的内在价值要求事物要回归其本质的固有的状态,还体现在事物要与其所处的环境能正合其分,表现出一种“恰当”的状态,这种恰当就是固有的实的状态,名和实恰当好处,而不再是有名不实。就像一位老师,能够被学生叫作老师,那么便有了老师的名分,但仅有此还是不够的,老师的名分是外在的,作为一个老师还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行,老师是作为哺育孩子们的辛勤劳动者必须具有丰厚的知识并且能把这些知识完全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才是一个“名实”一致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们的爱戴,家长的尊敬。这才是真正的名实之间的恰到好处,让事务发挥其本真固有的状态和属性,这样才会有利于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正名”思想的伦理价值
(一)“正名”即“正名分”
在孔子看来,“正名”首先要“正名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确的身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与自己身份相对应的事,而不是不顾名分,胡乱行动。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③简单的来说就是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正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正呢。“正名分”是主要从正义务和正责任来的。一方面,义务是从社会环境和家庭地位来的,名分的价值意义要与当下的社会环境相符,“名分”要符合当下时代的正当性,与当时社会所要求的主流价值文化相一致,名分的合理性基础也必须建立在履行与其相对应的义务。家庭地位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名分”也不相同,之所以有正名分之分也是对于社会的伦理生活的一种划分,社会中有很多的人,正因为有了名分之分让不同的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名分赋予他们不同的工作,每个人可以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可见孔子也希望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能,让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是自己的“名分”也能名副其实。另一方面,正名分与正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缺一不可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君就该去履行为君的责任,去做一个君主应该做的事情,朝臣也应该履行作为朝臣的责任,善与向君主进言献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同样父和子也应该履行他们的责任。孔子曾说过:“庶人不议政事”。天下有道之时,庶人称道庶人的职责,自然无暇也无意去议论政事。所谓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二)“正名”与“仁心”的伦理价值
“正名” 思想的价值追求就是对“仁心”的追求。孔子是要通 过对“名”的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能激发人们的仁心内在价值要求。“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唯其疾之忧。” 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很多古代的礼节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像孝道,很多人往往还停留在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让去干什么绝对不会说不,这仅仅是在行为方式上去“尽孝”,然而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孝道,父母所期待的孝也是这样的,我们应该从我们的内心出发,从自我本心出发去表露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所以,孝顺父母,不仅仅是赡养父母,更多的应该是从内心出发,让父母真正能感受到我们有一颗爱父母的“心”,从“心”出发。因此,孔子的“正名”始终在教育人们要心怀爱心和感激之心,这些都是心发出的,也就是必须要有一颗“仁心”,所以,要到达“正名”的思想必须要有一颗“仁心”,事事需要着眼于仁心处,心必须正,名才会正。
(三)“正名”的“德性”伦理价值观
名是人内在德性的对外反映,这就需要人们从内心出发去把握“正名”而做到正名必须要正德性,因为德性是一个人内心行为的根本的动力,人的德性主要通过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的,而情感对于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行为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情感的制约。“德性不仅在好的行为中得到表达,而且也在好的情感中得到表达;这种行为和情感都是品质在道德上值得赞扬的方面”让德性的本质与其德性的外在展示相一致这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真正的“正德性”。孔子说“正名”是要求从实践中去落实“名”的规定,在实践中正名是正其外在展示,还需加上从内心的德出发的本质要求。
德性是一个人才能够产生的,德性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的真实感受,当然光有这种感受是明显不够的,动物也会有感受,这只是对外界的一种简单的感知力也可以叫做感性,我们人不仅仅有这种感性,我们在感性的基础上还会有理性的分析能力,这才是人具有的特性,否则和动物就无差别了。一个人德性的产生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从理性的基础出发各种行为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良知,良知是人存在的根本,如果一个人连良知都没有了,那就会被叫做丧尽天良,良知归根到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性,正名就是要纠正我们的良心,纠正我们的良知,为人处世一切都需要从良知出发,也就是从德性出发。
四、“正名”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一)对政治层面的影响
自从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强对党政反腐分子的打击力度,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一批高级官员因为严重违法违纪落马,多位省部级高官相继被查,这都是没有真正的践行“正名”思想,虽然他们身处党政的要职,拥有了行使党政权力的名分,但他们却在这个名分之上胡作乱为。同时,他们也没有认清自己名分所对应的职责,做出很多触犯了党纪国法的事,那么既然没有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就应该承担自己出格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当代官员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是国家公职人员就必须履行公职名分下所应该尽的职责,这样中国优秀的“正名”思想才得以继续延续,也就会使官员真正的为人民谋福利,为民族谋复兴。不仅仅当官是为了“光宗耀祖”,要把公职作为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职业。这样国家的领导系统和行政系统才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才会不断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才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对文化层面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的发展,社会的主要
矛盾已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在这变化的过程之中我们的思想也嚴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很多西化的思想。但显而易见完全吸收西方的文化在我国传播是不适应的,中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吸收来的外来文化必须要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历史相结合。
众所周知,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文化中越是熟悉的朋友吃饭时就是一个人掏钱请客吃饭,下次可能就是另一个人请客吃饭,出现AA制就感觉好朋友就不再是好朋友了,没有了朋友的那份情谊,这分情谊就是一种名分,由好朋友之间产生的名分,它连接着好朋友双方的内心。但是西方的文化里却与此恰恰相反,西方人的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吃饭也一样,基本上聚餐都会是AA制,在西方人自己看来这是很正常的,在我们眼中却会出现很多异样的眼光,就可能会非常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这也只能说是文化的差异,完全的崇洋媚外在中国也是行不通的,可能西方的文化中体会不到我们所谓的情谊和名分。 (三)对社会层面的影响
对于婚姻的影响。婚姻是家庭基础,拥有了婚姻关系的家庭才会相对稳固,婚姻家庭关系在人们的实际现实生活中,依然表现为非常复杂的且难以成为绝对永恒的社会关系,其中既包含社会的、文化的关系,又包含其他一系列的这样思想的关系等等,在不同时期婚姻的各种性质又不太相同,奴隶制社会的婚姻和封建主义的婚姻不一样,封建主义婚姻和社会主义婚姻、资本主义婚姻又不一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婚姻关系,“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所以婚姻关系的缔结也就是为夫妻提供一个正当的名分,有了名分的正当性夫妻间的共同生活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会受道德上的保护。如果没有婚姻关系的缔结,虽然在法律上不会受到制裁,但是会受到道德上人们的指责,所以需要“正名”的思想去维持婚姻的正当的名分。
对于生活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的复杂社会关系,例如:叔叔阿姨、舅舅舅妈、姑姑婶婶、同学朋友、同事领导等等,这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无法逃避,那就要要求我们不断地应对这复杂的社会关系,这样我们在遇到不同的人时,必须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面对叔叔阿姨时我们是晚辈必须要有礼貌,尊重长辈;面对同学朋友时我们是一样的可以互相开玩笑;面对领导时就也不得不对其尊重,可能是心甘情愿的也可能是因为权力不得不这样做。扮演不同角色时我们所要求做的事情不一样,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必须有正名的思想,用“正名”思想去扮演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采用不一样的行为方式。
五、总结
孔子的正名思想一直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根基,现如今我們应该做的是继续传承和发扬正名思想并赋予其时代的内涵,让我们在现在浮华社会中,能够找到那些“名实”一直的实干派,让我们真正的用“正名”思想严格要求自己,让正名思想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光大,也不断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华文化不断地走向世界。
注释:
①②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150,70,145.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7.
[2]廖永林、王志伟、王荣.孔子“正名”思想阐释史.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
[3]江畅.德性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