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平几入门概念的教学

来源 :西北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zj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第一要素,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推理、论证。否则概念的模糊和错误,将使判断、推理、论证发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因此,概念是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是平几入门教学中的关键,决不能以为入门阶段概念简单易教,而掉以轻心。
  平几入门阶段概念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高、难度大、多而集中、学生易感乏味”,针对以上情况,要搞好平几概念的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处理好平几入门阶段概念多而集中的矛盾。
  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概念教学必须采用最佳的组织方式,布鲁纳认为:在有利于继续学习的前提下,信息量愈少,需记住的事实愈少,就愈经济。因此,要以辩证法的观点处理概念多而集中的矛盾,突出重点,不要求全,即应根据各个概念的特点及其对后续教学影响的大小,区别对待,做到有轻有重,对于那些只加描述的原始概念,如:点、直线等图形的名词;连结、截取、延长等表示动作的术语,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多加“意会”,不作过多的“言传”,但是对于表示位置关系的那些词语,要结合图形让学生弄清含义,对于表示作图动作的词语应要求学生“心领神会”。
  其次,要搞好重要概念的教学。
  对于那些基本的重要概念,必须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能记忆、会表述;在掌握概念本质的基础上,能识别、会运用。
  1、概念来源于实践。根据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概念教学必须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概念所描述的对象有丰富的感知。比如电筒光像一条射线,直立的人是一条线段,做踢腿运动形成角,测量跳远成绩的办法,隐含了“点到线的距离”的概念等等。这样借助于直观形象,概念就易于形成,并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时克服了学生苦燥、乏味的情绪。
  2、直观是领会知识的起点,不是终点。在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必须强化概念本质属性的刺激强度,并引导学生把感知精确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固定的背景中,运动着的图形容易被感知,这是感知的一个特点。利用这个特点进行教学,常常能强化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感知程度;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在复杂的图形中如果被感知的“对象”与“背景”差异越大,那么这种对象也越易于感知。例如学生常常不易画钝角三角形的高,如果用红色粉笔把垂足、高线描出,使“对象”与“背景”有较显著的差异,学生画图的困难就会减小。强化概念本质属性对学生的刺激,还应借助于语言的辨析和反例的衬托。
  3、加强概念的文字语言、图形和符号语言的翻译训练,使学生把概念学活。概念的这三种表示方式,知道了其中的一种,便能翻译成另外两种,这样可使学生对一个概念有整体性的认识,帮助他们弄清词义,理解定义,真正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在脑子里,而不是仅仅死记概念的定义,从而把概念学活,为运用概念进行判定打下基础。
  4、在概念的运用中,逐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概念。
  首先,定义概念是揭示其本质属性的过程。因而概念的定义是“充要的”,兼有判定和性质两种作用,所以运用概念可以直接进行简单的推理。
  其次,运用概念进行计算。这类计算题学生解答时困难不大,因而教学中更应突出概念在计算中的作用。
  再次,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运用概念进行推理、论证在几何教学中是最高级的思维形式,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是对所学概念的综合运用。
  5、及时地对概念进行分类比较,防止类似概念之间的混淆,使学生逐步形成越来越完整的、清晰的概念系统,从而在概念系统中更好地掌握各种重要概念。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龙泉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上好“案例教学”,如何让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反复思考的问题
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对于完善大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着重要意义。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目标是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这一目标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