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碳”纠结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e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交易,20年前还被看做是天方夜谭,眼下已然炙手可热。
  2012年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我国北京、上海等七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事实上,为了规范各地交易行为,早在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就颁布实施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备案管理的方式来推出经国家认可的自愿减排的项目、交易产品、交易平台和第三方审核认定机构,促进市场公开公平。此外,还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指南》,用于规范审定与核证工作,保证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
  “有些地方已经就碳交易建立了相关制度和交易的核查机构、认证机构,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基本上已经准备就绪。”解振华说。他还透露,澳大利亚、欧盟以及美国都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建立全球碳市场。
  然而,在各地争抢碳交易头把交椅趋势猛烈之际,业内人士却给市场的高度期待浇上了一盆足以降温的冷水:自2005年兴起后,碳交易价格在最近大半年里加速下行,目前已处于低谷期,CER(经核证的减排)的现货价格在6.5欧元/吨左右,仅为几年前的1/4,这样的现状,给中国碳排放交易的未来蒙上了一层看不清楚的迷雾。事实上,廉价的碳交易价格已经使欧盟的碳排放交易系统深陷麻烦,而改革的方向仍暧昧不明。
  欧盟碳交易危机
  欧洲的碳交易市场深陷麻烦,这不仅是环保主义者的看法。今年4月,壳牌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称,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交易系统“陷入危机”。在官僚的世界中,这算是最直接的警告了。大多数人会更委婉地提到“价格薄弱”(意思是排放许可的价格低到荒谬)、“需要稳定政策”(意思是制度需要修改!)、“必须恢复信心”(意思是必须尽快改革!)。
  问题出在哪里?时间回溯到2005年,欧洲开始实行碳交易,目的是让污染的代价变得昂贵。因为根据1997年12月在日本拟定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来说,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
  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的目标,2002年12月,欧盟建立了一个排放交易系统,交易配额包括六种关键行业:能源、钢铁、水泥、玻璃、制砖和造纸,这一交易系统可以帮助那些难以达标的国家最终达标。2008年夏,欧盟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的价格一度高达30欧元,而交易价格从2005年的40欧元每吨涨到2008年的100欧元每吨,实现了2008年减少4.7%的排放,超过总目标的一倍多。
  可惜好景不长,全球金融危机和接踵而至的欧洲经济衰退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碳排放价格也一路下跌,如今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的价格跌至8欧元。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由于经济低迷时期,很多公司的产量在减少,污染也相应降低,导致大量的碳汇剩余,此前很多碳汇被免费派送,而排放许可价格如此低廉,对于抑制碳排放几乎毫无作用。
  显然,欧洲对抗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工具到了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的时候了。然而,在遭遇工业强烈反对的情况下,要修补这一破损的体制并不容易。
  迫在眉睫的改革
  “碳排放交易系统并不是很可靠,”欧洲议会德国社会民主党议员乔·列伦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在可以预计的将来,它都不太可能具有太高的信用。因此,我们应该让它恢复原有的功能——鼓励公司和企业投资低碳和低碳技术。”
  欧洲排放交易系统(ETS)即将进入第三阶段,计划开始削减碳排放许可(又称“碳汇”、“碳权”),从而迫使价格上涨、污染下降。此外,更多的碳排放许可将被拍卖,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白白地送出去。
  欧盟委员会已经意识到问题存在。在10月底一份被泄露给媒体的报告草案中,委员会制定了修改ETS的短期和长期方案。改革迫在眉睫。据布隆伯格新闻网报道,报告草案提到,“应该立刻开始讨论实施ETS结构改革的各种方案”。
  然而,任何改革方案实施起来都不会容易,甚至短期改革建议也遭遇反对。依然忙于应对债务危机的欧盟是否具有足够的政治意愿来解决问题?依然需要拭目以待。然而,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那么对抗气候变化最为有效的政府工具将变得毫无意义。
  根据10月24日公布的气候变化行动委员会报告,欧盟依然有可能达到2020年碳排放减少20%(相对于1990年)的目标。一些人指出,这足以成为ETS成功的例证。捍卫环境基金会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表明了这一立场。但更多人认为,迄今为止,碳排放的减少更多要归功于政府减排政策和目前的经济危机。
  ETS的蓝图倡议说,在进入第三阶段后(2013年至2020年),将实施更严苛措施,对排放大户实施更重的经济惩罚,通过碳汇拍卖为成员国创造更多收入。然而,计划实施之初免费派送的大量多余碳排放权却是个大问题,会让第三阶段的强硬政策变成纸上谈兵。短期的解决方案是在第三阶段开始之初取消部分流通的排放权,到后期再补充回去,这一做法被称为“回装”。
  欧洲气候变化行动委员会专员康妮·赫奇加德在最近的一次电话采访中称这一方案为“行政决策”,但事实上,它更具争议性,部分反对者称之为某种形式的市场操纵。
  德意志银行的碳市场分析者马克·刘易斯说,市场认为“回装”必然会发生,问题是,到底有多少碳排放权会被收回。刘易斯估计,如果没有“回装”计划,今天的碳排放许可的价格最多只有2-3欧元。“目前这些许可的唯一价值,”刘易斯说,“在于政治选择的价值。”
  今年7月,赫奇加德制定了一方案,提议未来三年,在碳汇拍卖时,从市场上收回4亿、9亿或12亿张碳排放许可。目前,欧盟碳排放许可在ICE欧洲期货交易所的价格为每吨7.94欧元。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只收回4亿张许可,这个价格将维持稳定甚至下跌,如果收回9亿至12亿张许可,那么价格将在18个月内上涨到每吨15欧元。   “是否实施回装政策,选择实在再简单不过,”赫奇加德说,“这是一个碳交易权泛滥的市场,继续让它泛滥,这样做明智吗?”
  碳交易市场中的各色玩家已经提议收回一整年的排放许可——2011年,欧盟共计发放了20.8亿张碳排放许可。按照预计,进入第三阶段后,碳交易将会给成员国创汇,用于投资低碳技术。但目前,该计划的实际收入只有几年前预计收入的一半。要找到导致这一现状的罪魁祸首很困难。设计这套系统的时候,专家们是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来预测经济增长。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彻底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状况,多余的碳排放权开始累积。
  按其目前立场,欧盟委员并不期望碳汇盈余在2020年自然消失。一份欧盟委员会草案不久前预计,到第三阶段末期,账面上依然会有15亿张多余排放许可。之后泄露的ETS改革草案将多余许可的数量提高到20亿张。
  “低廉的碳价格并不能说明碳排放的成本变得低廉,”壳牌石油公司高级气候变化顾问大卫·侯恩说,“它可能意味着,ETS还没有实现它的预期目标,这就是找到解决碳排放问题的成本最低廉的道路。”
  短期减少交易系统中的碳汇的简单做法可能并不足够。在泄露的报告草案中,欧盟委员会提议对ETS进行多项更深层的结构调整,赫奇加德称这些改动为政治炸药。她说,“我们将在一个月后提出更多的结构改革方案,势必引起更大争议。”这类更伤筋动骨的改革方案包括对排放实施更严格限制;完全取消排放许可,或是减少发放碳排放许可的总量。事实上,最近,英国政府就呼吁,从市场上永远收回18亿张许可,从而刺激碳汇升值。
  这类来自金融和学术界的建议似乎并不在考虑范围内:比如创建一家ETS中央银行,用于在经济萧条时期调整碳汇数量;又比如为碳汇设定一个最低拍卖价格。
  这一切听上去似乎并不陌生。早在2006年媒体就预测,ETS在第二阶段运行将会更加顺畅。但事与愿违,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众多公司靠出售没有使用的排放许可大赚了一笔,这都是一开始免费派送太多许可造成的。一些研究者将一、二阶段委婉地称为痛苦的“长牙时期”。然而,这一切并不说明碳交易体制本身毫无用处。欧洲碳排放成本已经成为各公司董事会经常讨论的话题。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均已加入交易体制,到2013年,50%的欧盟碳排放将加入进来。
  阻力重重的未来
  但正如很多必要的改革提案一样,ETS改革计划同样遭遇巨大阻碍。讽刺的是,最大的反对来自那些曾经在碳交易中得到好处,或是被赋予排放特权的公司。比如,制造行业在经济危机期间获得了数百万的多余排放许可,它们转而将其卖给电力公司。不难想象,强大的制造行业和商业游说团体BusinessEurope强烈反对“回装”计划。据2010年一份报告,出售多余排放许可的累计盈利已经高达190亿欧元。英国沙袋气候活动组织的高级政策顾问达米安·莫里斯说,“在经济萧条时期,出售碳排放许可成了很多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ETS改革的另一大阻力是严重依赖煤炭的波兰。今年4月,波兰环境部长马尔钦·科罗莱克告诉路透新闻社,ETS改革可能让波兰的能源行业破产。有10个欧盟成员国被特许在碳交易实施的头7年之内免于购买碳排放许可,波兰也是其中之一。但前提是,波兰必须同意投资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多样化,但这个国家一直拒绝这样做。
  德意志银行的刘易斯说,“真正受到碳交易影响的是消费者。由于碳排放许可的存在,我们要为能源付出更高价格,可惜的是,付出了代价却没有换回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可以说,磕磕绊绊地走到今天,欧洲碳交易制度能否完善,还是暧昧不明。而对于在碳交易价格低谷期开始起步的中国,也许能从先行者历经的波折中得到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以物易物一直是老广州的传统。店里一位年长的客人告诉我们,一二十年前,每天早上四五点,天刚刚亮的时候,荔湾区的老广州们都会把家里的闲置物品摆出来,换东西的人打着手电交换,当时叫做“天光会”。后来许多市民嫌吵提意见,“天光会”渐渐就消失了……直到城市里再出现“交换商店”。  广州育蕾小区位于广州体育西路,是一座典型的传统社区,向南连接黄埔大道西,向北贯穿天河路,靠着广州新城区最繁荣的天河城。这个二三十
期刊
在国内,人们越来越多听到公平贸易这个词,公平贸易认证的产品也在更多的地方出现,但公平贸易究竟是什么?是虚无的概念,还是务实的行动?  简单来说,公平贸易是付出合理的报酬,通过非援助的方法,帮助被边缘化的生产者,同时也使世界上千万的贫穷家庭,有尊严地改善他们的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有人身体力行从事公平贸易。上世纪60年代末,公平贸易被联合国和多家国际非营利组织所推崇,但直到80年代末,
期刊
古训云“水至清则无鱼”,这究竟是歪理还是正理?世界是模糊的,但总有人看得清。不过如何平衡、如何取舍却不是那么容易。对掠夺与贪婪说“不”,不是那么容易,但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他可能会认为说“不”是正确的。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你为你的良心感到骄傲,对自己购买、消费的东西历历在目。然而,你每天起床、穿衣、吃完早点后却去一家你认为是在伤害他人和这个地球的公司上班。  对我们许许多多的人来说,这
期刊
“我想,通过表演表达公益可以很快乐,很摇滚,对现有体制和社会带有改造性。我们需要公益具有摇滚精神。摇滚具有颠覆性和破坏性。公益跟摇滚的结合可以打破人们内心坚冰。社会很多问题,冷漠、怀疑、不信任、犹豫不决,我们就用摇滚颠覆这些东西。”  2012年10月28日晚,广州雕塑公园TU凸酒吧。每个周末,这里是广州独立音乐的演出重点,然而,这一天,舞台的主角是两个大学教授。  朱健刚,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期刊
这些前沿科学以及科学伦理方面的主题,由艺术家和科学家在现场与那些八九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娓娓展开,而孩子们就坐在那两张沙发上。这样的交流,孩子对科学会有什么样的距离感?  虽然早已不再期望实现小时候的“科学家梦”,我仍希望女儿能体验到世界的奇妙并爱上探索世界。应试教育毕竟为我们这一代留下一个无法弥补的缺失,过去接受过的科学教育,大多遵从同一套模式,用同一种写法的教材,仅仅各式各样的老师给过我不同的
期刊
“你知道不,XXX今天被拖拉机送到泉水地医院去了。”母亲对父亲说。每次听到“泉水地”三个字,我就心里打颤——七八岁的我知道,那个人是活不长了。泉水地,几乎就像一个咒语,我始终害怕大人们说起这三个字——我更愿意看着他们在连队的小卫生室里抽烟,说闲话。  泉水地,是新疆石河子农八师146团场下属的一个集镇。新疆的冬天严寒而漫长,从10月到来年3月,在地里滚爬了一年的人终于闲了,除了守着炉子看中央电视台
期刊
为了对抗单一致病菌,我们服用抗生素,最后导致消化道所有细菌无一幸免;为了防治农作物的少数害虫,我们使田野间绝大部分的昆虫近乎绝种;为了保护豢养的羊群,滥杀各地的狼;我们还为了“消毒减菌”奋力清理公共场所。这些都是努力与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划清界限”的愚蠢做法。  北美的叉角羚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在它们生存的区域没有任何天敌,但跑得太快消耗精力过多,就会英年早逝。为何叉角羚还要跑这么快?科
期刊
1  上山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友人推荐台湾南投竹山镇上的小旅舍,而那天落脚住宿的地方,正好是在海拔800公尺高的山上,有着台湾中部最美的民宿之称。刚下过雨,天空没有星星,山谷灯火微隐,倒是眼前的院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很难想象,在这云雾环绕的山林里,竟藏着这么一幢占地八九百坪的百年古宅修复而成的民宿。连来自加拿大的环保音乐家马修·连恩(Matthew Carl Lien),也收录其环境的声音,佐以古
期刊
一半是个商人,一半是个环保志愿者的陈向阳感到在城市推广旱厕的困难,“还是要回到农村去,用循环经济的方式来带动”。因为潘石屹,他很幸运地在甘肃天水找到了一片新的试验田,这里有应用旱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干旱地区农民家和学校用的都是旱厕;当地是中国的苹果生产和出口基地,收集来的粪肥回田有很高经济价值。所以10年后,马桶先生暂时不卖马桶了,他住到了天水的村子里,用旱厕里的尿水种苹果和卖苹果,成为了一个苹果
期刊
金雁大量地引用材料,进行所谓“中国化”的整理、汇集和解读。源头是俄国的,工具是历史学,成果展现则是因应中国实际的问题。换言之,金雁笔下的俄国知识分子,随便撷取一点思想片语,就能在大陆知识界看到它们繁衍的实况。  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  金雁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  本书共分十章,采用由近而远的倒叙方式,把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做了独到的解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