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安时处顺”思想对宋代词人的影响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宋朝,庄子“安时处顺”思想成为疗治士人心疾的良药,对于多情多思的词人而言,庄子是他们宁静安适的精神家园。宋代词人沐浴在庄子思想中,词作对摆脱是非心,挣脱名利网多有表现,苏轼、晏殊、王安石、辛弃疾、张元干等人的词作,或化用《庄子》语句,或取法庄子思维,这使宋词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成为文化上的一方精神净土。
  [关键词]庄子;安时处顺;宋词;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4)01-0000-04
  面对无限、永恒、自由的自然,及其不言不辩、无是无非、无善无恶的朴素大美,庄子认为,人应该安心适时,顺应自然。《庄子·大宗师》:“死生,命也,其有夜曰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1](p.177),《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1](p.157),《达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1](p.487)。庄子思想中的“命”,既指决定人们生死的自然规律,也指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规律。庄子提倡“安命”哲学,《人间世》:“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1](p.123),庄子看到,人事是“命”的重要环节,即“事之变”,在能力范围内,要尽最大努力,在无能为力情况下,则要端正心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之悬解”[1](p.103),唯有安时处顺,哀乐情绪才无法侵入内心,人才能解除束缚。庄子认为,对命运和时势,不要固执抗争,而要顺应变化,其目的是“安其性命之情”[1](p.268),使人回到生命的本真状态。
  战国时代,因思想学术自由而出现“百家争鸣”,在宋代,因专制统治而难以自由表达观点。苏轼因为诗文创作而被罗织罪名,险些丧生于所谓“乌台诗案”。辛弃疾、陆游等人堪称忠心赤胆,但没有得到君主的垂青,反而被贬。庄子的“安时处顺”思想,使宋代词人的“性命之情”,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安顿。
  一、摆脱是非心
  《庄子·齐物论》曰:“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1](p.49),又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1](p.54)。彼、此是相对的概念,而且各有各的是非,即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是非,都各有其是,也各有其非。出发点不同,是非也会改变。为此,庄子提出“照之于天”(即观照事物本然的认识态度)及“以明”(即用明静的心境去观照事物实况)的认识方法。而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1](p.62)。不执著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物我、人我便能各得其所,也才能自然发展。可见,庄子提出“齐是非”观点,前提是人的“成心”不能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1](p.62),了无是非,顺着自然的路径行走且不知其所以然的“道”,才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这种观点,对苏轼等人影响很深。苏轼词《定风波》中有齐是非之意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词人当时被贬黄州。对于政治打击,苏轼并不计较,“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即是一种无是非、无物我的自然心态。又如,同年所作《哨遍》上阕曰:“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苏轼认为,出仕与隐居如云出鸟还一样,都是顺其自然之事。下阕曰:“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因为有齐是非观念,词人坦然坚定地接受命运,如同江流遇坑便停,不争进退。
  苏轼的齐是非观念,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苏轼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的《临江仙》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长恨此生非我有”化用《庄子·知北游》:“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之有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1](p.567),体现词人被是非世事缠缚的郁闷。“何时忘却营营”化用《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1](p.597),体现词人欲摆脱是非之心,“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将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中,回到生命的本真。
  了无是非的苏轼能宽容待人,甚至宽恕迫害他的人。“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自言:‘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乞儿。’子由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交,子瞻曰:‘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2](p.635)。此即庄子无“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的齐是非观念的直接体现。
  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感慨万千。于是作《自题金山画像》:
  心如枯死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3](p.2641)。
  此诗化用《庄子·齐物论》中的典故:面对南郭子綦进入忘我境界的静坐,颜成子游问:
  “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1](p.33)
  苏轼真正达到了“吾丧我”的境界,去除了是非“成心”,扬弃了自然生命中一切不自然的东西。“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1](p.94)。苏轼“无近名”,却无法“无近刑”。但齐是非的观念,使他把“近刑”也看成自然的“命”的一部分,这使他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的“大辩不言”(《齐物论》)[1](p.74)中得以“保身”、“全身”、“养亲”,并使他没有身死南荒,而如愿终老山清水秀的阳羡。   词人张元干于绍兴四年(1134年)有《蝶恋花》一词:
  燕去莺来春又到。花落花开,几度池塘草。歌舞筵席人易老,闲门打坐安闲好。 败意常多如意少。著甚来由,入闹寻烦恼。千古是非浑忘了,有时独自掀髯笑。
  词人也是积极主张抗金恢复、反对苟且偷安的爱国志士,但遭到秦桧的排斥、打击。词人于绍兴四年(1134年)作此词,词中感慨时光流逝,悲叹人生在世“败意常多如意少”、“歌舞筵中人易老”,认为没有必要“入闹寻烦恼”,即要摆脱尘世的是非。故而,面对千古是非,词人“有时独自掀髯笑”,深觉“闭门打坐安闲好”。
  关于辛弃疾,宋人洪迈《稼轩记》载:“(稼轩)赤手领五十骑,缚取(张)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4](p.393),朱熹谓:“辛弃疾颇谙晓兵事”[5](p.281)。可见,辛弃疾是位雄才大略的抗战英雄。当他收复中原的愿望未能实现,并遭受接连不断的诬陷打击时,词在表现坚决抗金的爱国思想、战斗精神,抒写民族危难的悲愤、抨击苟且偷安的投降派的呐喊声中,渐渐流露出了无是非的观念。
  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第一次被贬。第二年(1182年),闲居上饶,作《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下阕云:“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词人不愿意像刘禹锡那样疾恶如仇,讥讽朝政,也不愿意像“万事直须称好”的趋炎附势之徒,听从权贵的驱使而“春风得意”。政治生活的经历使词人懂得“处昏上乱相之间”[1](p.516),为了“保身”、“全身”,只能遵循庄子训导:“大辩不言”[1](p.74),词人决意脱离官场回归大自然,买山种田、放旷杯酒,悠闲生活。同一时期,辛弃疾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二首: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卓人月评曰:“前是强说,后是强不说”[6](p.544)。词人的是非观念很清晰,心中的愁、恨,渐浓渐深,但是词人试图摆脱它们。在第二次被贬时,作《丑奴儿》云:“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谁解相怜?“说与西风一任秋”,“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鹧鸪天·博山寺作》)词人只与西风说、与青山说,自然才是他的知音。在自然的怀抱中体悟世事,辛弃疾内心的激愤,确实因此化解很多,但也流露出他对是非之心的了悟和欲摆脱是非的心思。对此,可看辛弃疾的《兰陵王》: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沉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啟母愤所激。又俄顷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贫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
  辛弃疾在序中说,其词:“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此词含有源自《庄子》的典故,《庄子·外物》曰: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1](p.702)。
  庄子认为,外在的事物没有必然标准,若一切以国君的意愿作为是非标准,那么,会出现“忠未必信”、“孝未必爱”的苌弘化碧式的悲剧。
  《庄子·列御寇》:
  郑人缓也呻吟于裘氏之地。只三年而缓为儒,河润九里,泽及三族,使其第墨。儒墨相辩,其父助翟。十年而缓自杀。其父梦之曰:“使而子为墨者予也。阖尝视其良(垠),即为秋柏之实矣?”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天。彼故使彼……自足,有德者以不知也,而况有道者乎?古者谓之遁天之刑[1](p.834)。
  对于“忠”、“孝”的是非标准,庄子认为,要安于自然才能避免悲剧发生。在庄子那里,郑人缓很不明智,为善无近名,尽忠尽孝后,若心存得到别人肯定的想法,便是有求名之心,这是“遁天之刑”,即违避自然会遭受惩罚。
  有铁胆忠心、雄才大略的辛弃疾,对“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的人与事,并没有怨愤着他们的怨愤,他接受庄子齐是非的观念,扬弃“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的人和事,在词中表述了近于至人的思想境界:“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词人决意如庄周梦蝶般,任之自然,随机而化,齐物逍遥。辛弃疾词中的齐是非观念,在激愤中逐渐表露、逐渐形成,细心揣摩,便会发现,它是“恶之花”[7](p.322)。
  在赵宋王朝,士人既有积极进取的入仕思想,又有“功成身退”的退隐观念。在积贫积弱的宋朝,士人“达”不能兼济天下,“穷”不能独善其身,庄子齐是非的观念,成为疗治心灵的良药,对于多情多思的词人们而言,这使他们拥有了一席宁静安适的精神家园,酿造出无数优美词篇。
  二、挣脱名利网
  庄子认为,名利“残生伤性”。《庄子·骈拇》曰:“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1](p.239)。按庄子的理解,无论是谁,为名为利而死,都远离生命的自然状态,伯夷为名、盗跖为利,二者死去的原因虽然不同,但都属于非自然死亡,其“残生伤性”的结果相同,二者没有所谓的君子、小人之别。庄子在《让王》等篇,赞赏尧、舜、许由、善卷、子州之父、石户三农等不以天下大器易生,不以国伤生。庄子自己也“宁生而曳尾于涂中”,而不愿“死为留骨而贵”[1](p.441)。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常伴有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一种重要的传递神经信息的信号分子,对A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也日益严重。社会养老服务配套设施的缺失,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与社会的稳定。本文以广西Y镇的孤寡老人群体
近年来由于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加剧,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绝对老龄化和相对老龄化的角度度量了我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并引入泰尔指
为了解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老龄化研究的现状和特点等,基于CNKI、万方、维普三大国内权威数据库,查找1985~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少数民族养老相关文献。通过进行
贵刊一九八三年第一期所载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学术讨论会纪要》较全面地反映了会议讨论情况,但文中的“暗峡”应为“暗匣”或“黑箱”,因为在控制论中并不存在和“黑箱”方法并列的“暗峡方法”。这大概是我在发言中用“暗匣”来说明“黑箱”时,记录者误以为是另一种方法了。
本刊讯6月3日上午,河北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在西柏坡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在作动员讲话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钻研方法,经由过程对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
十七世纪前半叶是中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政治社会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时代,是黄宗羲所称之为“天崩地析”的时代,——斗争结局是明王朝的倾覆和清王朝的入主中原。明末万历、天启、崇祯年间皇权腐朽、政治窳败,在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衰世或末世。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的人生境况虽然各不相同,但无不处于奋斗之中。或为了理想事业,或为了家人幸福。这不只由于不愿与草木共腐,更是因为奋斗者最信任自己的血汗,每一
本文基于老工业城市和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对这类群体实施“抱团养老”的方式是对当前养老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本研究结合社会支持理论和差序格局理论,以及社会工作独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