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干队”的故事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的夏天,我结束在陆院两年的学习转到了另一所军校接受继续教育,我也因此有了不同的军校生活。
  我是被两枚三等功奖章保送进陆院的,也叫提干,我们队被称为“提干队”。每人都受过三等功以上的奖励,都是党员骨干,年龄大、兵龄长是我们的基本情况。人学那阵我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一个精英团队,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不算学习的话。那是我们的强项,从学历水平便可见一斑,上至高中,下至小学。于是乎课本也只能先因地制宜起来,数学是高中的,英语则从ABC开始。那时候学院还有一种类型的4+1队次,即在其他院校本科毕业之后再到陆院学习一年军事。一个“资格老”,一个“学历高”。现已无法考证当初是谁先从门缝里看谁了,但后来互相看不顺眼却是事实。先是眼神的交恶,后是在校园BBS里唇枪舌剑。故事的高潮是一起发生在餐厅的冲突,事情很小只为争一张饭桌,却迅速演变成了两队的激烈对峙。其实后来还有一段小花絮,那是一次小型的行军演练,按照序列他们队正好在我们队前面。他们体能不好走得慢,我们就老起哄喊加油喊超过他们,但最后的结果却似乎是“双赢”,领导说“都表现不错”。
  似乎学院的每届学员都会说自己那批是最辛苦的,我们自然也不例外。或许是赶上了院校合并组建、营院绿化的大计;或许是我们的特点太过明显了,或许领导也认为我们“不爱书装爱武装”吧。总之,学院凡有急难险重之公差非“提干队”莫属,这种状况贯穿了两年。更有一段时间,锹镐之类的工具就放在宿舍,正课也曾被占用过。那时候总的感觉时间还是挺多的,却又觉得属于自己的很少,一块一块的像“鸡肋”。我们宿舍十二个人,十二张嘴,有时一说几个小时,聊天也是会上瘾,最后也总有长长的失落。最开心的事是踢球,每到下午心就想着操场,课基本听不进去最烦的事是检查内务,因为看不惯它凌驾于学习之上。
  陆院的管理是很正规的,七点看新闻九点半洗漱十点熄灯,分秒不差。晚自习室与计算机房的开放是由模拟连领导决定的,大多是不开的,理由是太乱,不好管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写日记。入学那会我还没有电脑,便经常利用同学中午休息的时间借机找材料、写稿子、学软件。后来我买了电脑,后来这些都成了偶尔。周日才是周末,周末肯定有情况,这院子大人又多,事自然就多。万一没事我就会去图书馆,在书架中穿梭的感觉特别好,尤其借完书返回时很有成就感。但平时几乎没有空间,周末也得请假,队里会随时查人的。我应该读了不少书,我也做读书笔记,我也爱惜过时间,把睡前、饭后、厕所、领导讲话时都利用;我也总觉得自己很忙,我也不知道对于这一切我是珍惜的多还是浪费的多!不亦乐乎,呜呼哀哉!毕业拉练的时候,大家都在为背囊减负,我却带了一本大书一个小本,大休息时拿书来看,宿营时在帐篷里写日记。八百里太行,我享受着艰辛,也体会着两年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新的学校完全颠覆了我过去两年对军校的认识,总之是很人性的那种,于是人性的弱便也会出现。那是开学之初,我们宿舍四人很快买了台灯,晚上各学各的很安静。然而这只是三分钟的热情,很快台灯就被电脑击败了,也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周末是自由的,但干什么又成了新的问题。还是在开学之初,大家相互陌生着,一天舍友让我陪他买衣服,我欣然同意。后来又一起唱歌一起吃饭,往来复还。我开始矛盾,想跳出来,却又怕被抛弃。但我们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我慢慢找回自己并找到了归宿,但无疑又失去了一次起跑。
  学院图书馆阅览室就是我说的归宿。周末这里的上座率是极低的,肯定比我们的国产大片还惨,平均不超过十人。都去哪了呢,校园里几乎见不到人,学员队也空荡荡的。一次闲暇我曾骑车去过驻地的师范大学,让我惊叹的并非是他们校园的景色,虽然它的确秀丽雅致。是人,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学习的人,偌大校园竟宛如课堂般。那天我真的深受震撼。或许我言重了,少见多怪,但一个图书馆阅览室常常冷清的学校不更奇怪吗?
  其实最奇怪的是我,明白着,混沌着。我无意用一个略显沉重的问号结束我的故事,但人生是该多有问号的,让灵魂责问生命;而人也决不能受境于囚、困败于理。
  
  责任编辑 王通化
其他文献
1 着夏常服时,上衣不系领带,不扣衣领第一粒纽扣,下摆扎于裤(裙)内,长袖夏常服的袖口、袖衩纽扣必须扣好。    2 着作训服时,天气炎热作短袖穿着时,衣袖卷至肘部上方不超过10厘米处,迷彩图案外露。    3 穿常服大衣时可佩戴围巾,要求围巾竖向对折,折口朝下围于脖领处,在衣领前交叉,男军官左压右,女军官右压左,置于大衣内,围巾上沿不高于大衣领3厘米。    4 男士兵、士兵学员春秋常服、冬常服
期刊
阿当是我军校里五年的同学加战友,自大二调到一个班后就再也没有分开过。“阿当”这个绰号和他的姓名没有一点关系,八竿子打不着,还是入学军训时喊开的。那时在烈日炎炎下我们苦练“三大步伐”,走过来跑过去,大腿内侧、裆部很容易磨烂。阿当那时训练特别卖力、刻苦,“磨裆”磨得最为厉害,走路叉着双腿,一挪一挪的。“裆”和“当”同音,从此,他“阿当”的绰号便被我们喊开了,喊了五年,现在仍然叫着。  阿当的文笔不错,
期刊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前30年的人生中还是比较顺利的。然而,在我30岁那年,也就是我到汽车营任职的第二年,一场挫折面临了。那年“五一”,本在休假的我,吃过午饭,又去营部查看了一趟。说实在的,个别班的内务和卫生保持得不够好,我分头和几位班长都提了要求。可巧的是,偏偏这个时候军区的一位首长来检查节日战备情况并看望官兵。首长很和蔼,陪我们看电视,陪我们聊天,还打了一场乒乓球,临走时给了我们鼓励,并就我们
期刊
一个原本很不错的仓库,由于党委班子闹不团结,连续几年翻不了身。  那天晚上,作为联勤部工作组的成员,我们连续两天在这个单位找人谈话。忽然,一个电话,政治部主任把我找了过去。我一进门,主任就严肃地说:“薛卫华,刚才党委研究了,明天你就到这个仓库任政委。”说实话,我在机关干了十几年,副团干事的帽子也戴了多年,平时朋友说:“在机关再‘泡’,黄花菜都凉了,也该到下面‘锻炼锻炼’了。”但这只是句玩笑话,从没
期刊
如何帮助新战士适应军营生活?  简丹    [案例]新兵一分到某连队,有两个新战士很快便引起了指导员的注意。这两个战士,一个是来自沿海城市的小王,到连队没两天,使叫喊食堂的饭没法吃,快把他饿死了。小王早上起不来床,晚上兴奋得不想睡,训练怕挨晒,站岗胆特小,紧急集合总是拖后腿,牢骚话还不少。另一个战士是来自农村的小于,长得虎头虎脑,不爱说话,军事动作不协调,成天紧张得不行,曾悄悄对老乡说:“我的脑袋
期刊
这里是首长机关的“千里眼”、“顺风耳”,担负着总参某部机关的通信保障任务,有光纤通信、数据通信、视频通信、运动通信、无线电通信官兵的每一项工作、每一句话语,都与首长机关和广大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都影响着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组建三年来,总参某部通信站注重运用和谐理念抓单位建设,让“千里眼”更明,让“顺风耳”更聪。    每个人都要练“看家本领”    通信专业科技含量高,技术复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
期刊
很久以前就想写点东西,一直想用情感的摄影机去记录那些发生在军校生活独特风景里的季节色彩,但不知为什么,总是提不起那支在想象中应该会行云流水的笔。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逝着,直到2003年7月,当我们打上背包离开母校时,蓦然回首,学员季节已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记得在当年离别的那段日子里,在休息之余,不知哪位同学总喜欢让一首《昨天》的乡村音乐旋律在宿舍里不时萦绕,歌声像在低声诉说某种情怀,却又有着一种穿
期刊
2007年7月24日至8月9日,作为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的献礼,总政治部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了“军旅文化周”特别节目,由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成都军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承担录制的七台大型文艺晚会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这七台晚会,不仅为中国晚会注入了全新的气息,而且,作为主流文化价值的载体,七台晚会有力地传播了先进文化,振作了国民精神。    回眸光荣岁月    人民军队走
期刊
空降兵某通信团排长刘丽倩是刚毕业的国防生,到某教导队参加补差干部集训。在数百名男学员中她是唯一的女学员,走到哪里都会引来无数的目光,还得到了一个特殊的待遇——住单间。今天她作为首批穿上新式军装的示范员,到各单位示范讲解新式服装的佩戴规则,在新军装的衬托下,她俨然成了战友们眼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星。  (林瑞明 摄)    一定能找到心中的那个她    65448部队某旅参谋沈迎峰一心扑在工作上,都
期刊
今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微微的轻风给闷热的北京送来阵阵清凉,云罅间透出的一抹嫣红,使暮色中的天空显得格外美丽。  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80周年,由南昌市委等单位组织的“八一”南昌起义将帅子女座谈会,在原中央军委三座门会见厅举行。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聚会。虽然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粟裕、陈赓、叶挺、萧克、郭沫若、周士第等在中国革命史上叱咤风云、彪炳千秋的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