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知理趣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s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高年级段语文教学,说理文的意义不容忽视。它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是语文学习走向实践、走向应用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这类课文语言简洁凝练,多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有理有据地阐述观点,层次清楚,思路明晰,是提高学生逻辑能力、培养学生阐发观点技能的很好材料。说理类课文,“理”是核心,这一点毋庸置疑,抓住“根本”,课堂教学才能焕发文体教学的独特魅力。但说理文因缺少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缺少审美趣味的对接,同时四五年级的同类文体学习所造成的神秘感丧失,课堂教学容易“冷场”。因此,教者遵循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在理性思辨的课堂中删繁就简,激发学生的理趣,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并及时收集、处理来自学生的“生成”,成为此类课文最有效的教学策略。罗老师在《学与问》一课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辨析人物特点,彰显文本特色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2、4小节,思考:中外两个名人事例在证明观点时各有侧重,细细比较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文字旁写上自己的见解。
  生交流。
  (一)哥白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出示: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哥白尼的好问?
  生:经常,说明他思考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
  生:缠着,说明哥白尼有韧劲;问问题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师:省略号:表示什么?也说明了什么?
  生:省略了许多其他问题;也说明哥白尼“非常喜欢问”。
  师: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问题呢?
  生:为什么企鹅不怕冷?为什么大象用鼻子吸水不会呛?北极熊为什么能抗寒?螃蟹为什么会吐泡泡?
  2.师:你们了解哥白尼吗?
  出示资料:
  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是波兰人。他从小热爱科学,大学读书时萌发了地球是运动的思想。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潜心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30年如一日。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细致的计算研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3.师:为什么哥白尼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生:哥白尼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侯的学习好习惯分不开的。
  【点评:语文教科书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些隐性的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显性的课外资料的链接,让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出来,使之具体化、深刻化。资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价值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
  4.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出示: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师: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5.指导朗读。
  6.师: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
  生: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二)沈括:勤学好问,解决问题
  出示: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沈括的好问?
  2.请同学们读一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诗的理解?
  出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师:人間四月,指农历四月;芳菲:花草的芳香而艳丽。理解了词语之后,谁来描述一下诗所描写的意境?
  师:暮春四月,桃花早已化作春泥,树上缀满了青绿色的果子,正是绿肥红瘦的季节。谁知,在庐山的大林寺中,草长莺飞的二月却在这里悄悄停驻。你瞧,一朵朵桃花刚刚绽放美丽的容颜,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对比图片,音乐。)难怪白居易刚到大林寺时,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出示: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白居易
  师: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对此,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质疑: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师:你从“仍然”读懂了什么?当时沈括会怎么想?
  师:你从“发现”可以读懂什么?
  生:从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索,所以后来去山里才能有所发现,明白诗中的道理。
  师:谁能说说诗中的道理?
  【点评:执教者以其敏锐的语文意识,用对比的图片叩击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温度”,触摸到“文字的色彩”,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学生在简洁明快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的带领下,读悟、读说相结合,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使原本可能出现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品出浓淡相宜、利于身心的语文味。】   3.师:其实道理很简单,大林寺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道理真的如此简单吗?我们不妨进一步地问下去?谁还有疑问的?
  生进一步质疑:为什么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温度低呢?
  4.师:问得好!沈括的发现揭开了桃花在暮春时节盛开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温度低呢?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楚其中的奥秘:白天大气变暖,气温升高。太阳辐射出来的热量先是被地面吸收,当地面升高以后,再把热量传给空气。也就是空气主要是通过吸收地面的热量来升温的,所以愈靠近地面的大气层,获得地面的热量也愈多,温度也愈高;愈到山上,获得地面的热量也就愈少,温度也就愈低了。
  5.师:同学们,明白了吗?看着人类揭开一个又一个谜底,你还记得当初提出问题的沈括吗?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
  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的活坐标”,《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英国著名学者 李约瑟
  师总结:中外两个名人事例都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爱问、多问。
  【点评: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乌申斯基)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是拓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执教者通过事实论证中两个事例的比较、欣赏,学生体验了一种新鲜的学习方式,感受到了语文学习原来可以这样充满挑战。他们碰撞思维,交流认识,展现表达,品味着语文学习收获的快乐。 】

二、多元解读论点,探寻说理方法


  师:两个事例的不同点,谁来说一说?
  (生寻找答案)
  出示: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师:第一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
  生:第一个事例告诉我们,哥白尼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出示:
  =(心)+(解,散开),意思是:放弃目标,意志涣散。
  “问”使哥白尼走上了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之路。使他学到了知识,取得了成功,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师:第二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
  生:沈括善于将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他才在科学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师:一个善问的人,不会满足于别人给的模糊的解释,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得出科学的答案。不信,打开课本。你瞧,观察思考,就是竺可桢眼中绽开的第一朵杏花,邻居男孩眼里的苹果中的五角星,格罗培斯眼中的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法布尔眼中的装满昆虫的口袋……
  师: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事例,且各有侧重呢?
  生:两个事例都是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的,但侧重点不同。第一个事例主要证明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后一个事例,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去解决问题。两个例子从不同侧面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师总结:古今中外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无不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的人,哥白尼、沈括、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在问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总评:
  议论文的魅力在于读者“被作者的言之有據所折服”(叶圣陶语)。《学与问》这篇文章采用的是例证法,即用事例做论据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作者的观点跃然纸上。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懂故事不是难点,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也在学生的理解能力之内,体会作者如何围绕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组织语言——“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这才是学习的重点。
  一、辨析显特色,破译文本密码
  对于说理文的学习,不能只是有感情地朗读,或者一味地感悟,这样文中的“理”学生很难理解。因为“理”不是读出来的,也不是靠自己一个人感悟出来的,而是“辨”出来的。执教者抓住“两个事例论证观点各有侧重”,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到文中寻找说理文共性得到规律,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寻觅文本独特的个性和特色,进一步抓住文本朴实通俗的语言风格,将抽象的论证具体化、生动化。通过辨析,学生对文章的观点理解更加透彻,明白说理文以理服人的特点。
  二、表达重敲锤,智慧寻觅规律
  说理文在表达上具有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的特点。学习说理文,不仅要关注“说什么理”,更重要的是关注“如何说理”,这才是说理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常将教学的重点落到说理文的表达上,去细细品味承载作者个性化的大语言文字,品味潜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敏锐感受,发现作者为什么以及如何运用事例来论证、阐述观点,其实,引导学生寻根问源,真切感受“摆事实,讲道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多层面的阐述,感受到事例的选择必须与观点相吻合,进而从说理文写作的角度发现隐藏其中的表达方式和规律。
  三、质疑引深度,烙印理性思维
  语文教学担负着促进文化濡染的使命,让学生构筑起无论是知识、精神还是语言内涵都十分丰富的文化心理结构。毫无疑问,教者对《大林寺桃花》的质疑,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但教学并不止步于此,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为什么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温度低呢?”的诞生,引爆学生的创意思维,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维的能力。说理文的阅读和教学充满了理性思考的无限乐趣。
  说理文的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思辨的原点,思想的烙印。关注文本特色,关注表达方法,关注语言形式,反复推敲、潜心斟酌,感受说理文所彰显的“理性美”,这就是说理文的教学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以后的语文综合能力,体现教学的质量。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所以要采取多样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要多探索教学方法,不要盲目地追求教学的进度,要全面发展学生,注重教学的质量,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要求对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制定相关阅读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感受,积极引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复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多年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做评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索出符合现代高职教学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并对该课程采用“教学做评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对运用该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进入三年级后,学生面临着写作文了。为了让学生从内心爱上习作,能快乐地写作,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积累,同时还要多给学生有效指导,多为学生放手,多给学生宽容。这样,才会让孩子不畏惧习作。  【关键词】快乐地写作;积累;前行  每次给孩子们布置习作预习时,耳边会叹息声一片:“哎!又要‘榨文’! 此苦何时才能了!”这种应付任务式的作文心态要不得,也失去了习作本身的意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由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微课可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有目标明确、制作便捷、可不断完善、调用方便等诸多优点,是物理实验教与学的好帮手。物理教学中,难操作的实验,不能分组的实验,很适合利用微课。运用微课,弥补现场实验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准确率;弥补学校实验硬件条件不足;让学生的个性学习得到发展。作为现代物理教师,应该把
期刊
【摘要】在小学生语文课本中说明文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说明文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再加上传统教学的弊端,导致小学生失去了对说明文的学习兴趣。采用激趣导入法学习说明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解决课文中相关问题学,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说明文;激趣导入法;对策  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总是会被安排上两篇左右的说明文,说明文与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就是学起来容易,文章
期刊
【摘要】“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源于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倾注心力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并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爱恋。他的虔诚和期待打动了爱神,少女复活了,和他结为夫妇。“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怀着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 ;特殊教
期刊
【摘要】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质疑,促进学生的交流,解决学生的困惑,真正点燃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会问,让学生主动把握知识重点,借助直观图表探究解题问题的策略;会问,学生能主动比较方法要点,依据分析特点探究解题方法;会问,是学生密切关注练习难点,通过交流提升探究能力。会问,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期刊
【摘要】面对小学低年段学生经常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应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总结出如何用“特殊奖励”来实现当下孩子们最需要的被理解、求沟通的愿望,从而更好地将传统的指责教育转化为学生迫切需要的温情教育。文章就面对不同的学生,如何使用特殊奖励,发挥温情教育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特殊奖励;温情教育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低年级的那群小调皮,会用无数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挑战你的忍耐极限,
期刊
【摘要】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幼儿伴随音乐、运用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诠释与理解的一种艺术活动,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舞蹈。而音乐作为幼儿游戏的信号和媒介是幼儿韵律活动中的必备元素。近几年,学校开展了“经典音乐资源在幼儿园韵律活动中应用的案例群研究”这一实践研究,通过故事情境、趣味图示及游戏活动等途径,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灵动地演绎经典音乐,让幼儿走
期刊
【摘要】文本解读是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它不仅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材解读能力,而且也关系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以新目标八上第八单元阅读课为例,深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文本解读;核心素养;英语阅读一、引言  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辑、英语课程的比例设置、中考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