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蒙古后二道沟铜金矿床的是我国目前探明的规模比较大、矿藏含量较多的矿产基地,在经过系统的研究之后,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宽体的地质特征等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根据各类信息建立其一套综合的信息找矿模型,本文就对所构建的模型以及该矿床的成因进行简单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铜金矿床 找矿模型 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6-2-2
我国的华北地区在中生代时期属于东部的环太平洋构造中的岩浆动力体系,随着该板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多次的伸展等作用,从而便形成了多金属矿区。整个华北的板块带内的矿床类型非常繁多,矿床分布密集,而本次内蒙古后二道沟铜金矿床便属于整个矿带的南部。在寻找该矿床时勘测队伍构建了地物化探综合信心找矿模型,并且成功勘测其中一个铜金矿床,但是由于其矿床的成因非常的复杂,因此目前仍处于勘探的阶段。本文主要探讨该矿床的成因和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构建等。
1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构建
综合找矿信息主要将矿床的各类指标,比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特征、数学地质以及遥感影像等信息进行准确的反映,在近代的找矿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找矿模型的引入俨然是重大的进展之一,通过构建找矿模型能够将所有的信息特征进行有效的组合,而综合信息主要是从目前已知控制的矿床规律然后再结合目前所了解的将要勘测的矿床的地质特征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将找矿标志信息进行优化和重组,最终构建一个完整的模型。
因此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其特点是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以及客观性,目前在找矿过程中综合信心找矿模型的建立依然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模型的建立时必须要满足其三大要素,分别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因此在构建模型时除过这三个之外还必须建立综合数据集合、综合表示集合等。综合信息模型的建立要以矿化现象以及控矿因素为目标,将各类信息之间的关联全面分析和总结,继而才能够建立与目标矿床相适应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1.1地质模型
后二道沟的铜金矿床其地层是三面井组,矿体的位置主要在酸性接触体的外接触带等;岩浆岩是成矿作用的前提条件,其岩浆岩的侵入规模与矿体的产状关系密切,一般的断裂后者叠加的区域其矿体更加有利于形成;控矿构造为矿体的形成提供运输通道和容矿的空间,该矿带的矿体均储藏在和构造的间隙、岩体外接触带、间层构造裂隙等;矿体特征的形态和矿体的规模,矿体主要呈现出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等,其倾向和走向的倾角范围分别是45-65°、315-365°之间,以铜金矿为主,分析发现其矿体的埋藏深度较浅;其有益组分是铜、金、锌、铅等,其伴生的组分是银矿和钼矿。围岩中有矽卡岩化和硅化,褐铁、黄铁矿化,碳酸盐化以及孔雀石化等热液蚀变情况,而这些信息同样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1.2地球化学模型
经地球化学物探方法勘测出该矿区多金属特性非常明显,由此可知其是多金属成矿非常有利的区域,然后再经1:1万的土壤地球化学物探进行测量合格圈定,发现其AP2、AP3等异常区的成矿前景最优,化学物探的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矿石主要成分是金、铜、锌和铅,其中伴生矿元素种类除过银和钼之外还有汞、砷、铋、锡等。
在AP2区中,其区域的面积为0.65km2,呈不规则的带状,因此出现非常明显的元素叠加的情况,其中最主要的三种矿物为铜、金和锌,勘测强度非常高但是分布比较不规则。经钻探工程对勘测分析结果进行查证,结果在该区域发现7个铜金信铅矿体,分别呈N、W形状分布,和异常带的走向保持一致。在使用地球化学物探查明其性质异常之后,便能够结合原生异常和元素异常较为准确的判断矿体的具体产出位置。
1.3地球物理模型
地球物理模型构建的原理是矿体和围岩之间存在电阻率、极化率和磁性等的差异来进行的,我们对AP2地球化学物探检测异常的区域进行物理物探来对深断面进行机电检测,结果发现有多个铜金矿多金属矿体,其各个矿体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均异常(电阻低,极化高),经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勘测发现该矿体的埋深约为140m,同时对北部地区进行激电检测,结果发现有较小面积的异常区,由此表明该区域内也是多金属矿区区域。
二道沟铜金矿床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可以将其简单的总结为,极化率高、电阻率小、磁异常强度大等特点。使用地球物理物探方法利用不同物体异常强度大小、结构上的区别而表现出的物理异常特征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的结果能够用来为矿体的位置预测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一般的如果某区域同时符合视极化率超过3.0%,视电阻率超过300Ω?m,磁异常大于300nT时,那么该区域便很有可能是矿体的准确位置。二道沟所采用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如图3所示。
2矿床的成因探讨
2.1成矿构造的背景
该矿区位于兴蒙造山带和克拉通道的南部位置,成岩成矿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时期的山带运动的作用,早先是中亚时期的造山带作用,然后到中新生代的环太平洋动力体系影响。中亚造山带是克拉通板块和塔里木-西伯利亚板块移动碰撞所形成的,因此矿体大多呈NE和NW的挤压破碎带以及断裂构造,再加上中新生代各版块之间的俯冲作用形成了叠加和岩浆热最终形成矿体。而破碎带和断裂间隙便成为了储矿构造。由此可知二道沟的金铜矿区是在成矿作用和碰撞造山两种作用下产生的。
2.2成矿的三要素
成矿的三要素分别是热能、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该三要素对于矿床的构成和矿模式的建立意义重大,因此也是矿床研究的主要内容。
热能在成矿的过程中能够改变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样能够促使各元素之间快速发生反应,使得矿元素的活化迁移速度加快,因此被称为是矿床构成和矿流体运动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二道沟的金铜矿区均产于岩体外的接触带或者附近,因此可以得知矿体发热产出与岩浆的侵入息息相关,矿体的形成也受到岩浆所携带的热能进行控制,矿床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所造成的岩浆热。
成矿物质的来源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成矿物质的研究可以得知矿元素富集的原因,另外还能够帮助建立矿模式。成矿元素在岩体和地层中的高密度聚集是成矿的主要原因,然后在岩浆等热液的作用下,富集矿质元素形成矿流。在二道沟的铜金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主要是三面井组、岩浆岩、地幔物质等
成矿流体是一种处于临界状态的成矿溶液,其中的成分包含有卤素、易挥发成分和成矿元素,大多情况下都是代指的成矿溶液。岩浆的特性是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和水分,岩浆受到地壳运动的作用力会从从下层、中层地壳向上层的地壳进行运移,在此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而这种热液便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
3结束语
在找矿的过程中首先对目标矿体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根据所了解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物探信息建立一个综合信心找矿模型,在二道沟铜金矿区的找矿过程中便通过建立该种模型并查证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春华,路来君,毕明丽,王淼,赵国磊.吉林白山地区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J].世界地质,2010(01).
[2]徐万臣,单晓莹,刘敏.朝阳二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04).
[3]刘志远,徐学纯.辽东青城子金银多金属成矿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找矿远景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03).
[关键词]铜金矿床 找矿模型 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6-2-2
我国的华北地区在中生代时期属于东部的环太平洋构造中的岩浆动力体系,随着该板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多次的伸展等作用,从而便形成了多金属矿区。整个华北的板块带内的矿床类型非常繁多,矿床分布密集,而本次内蒙古后二道沟铜金矿床便属于整个矿带的南部。在寻找该矿床时勘测队伍构建了地物化探综合信心找矿模型,并且成功勘测其中一个铜金矿床,但是由于其矿床的成因非常的复杂,因此目前仍处于勘探的阶段。本文主要探讨该矿床的成因和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构建等。
1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构建
综合找矿信息主要将矿床的各类指标,比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特征、数学地质以及遥感影像等信息进行准确的反映,在近代的找矿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找矿模型的引入俨然是重大的进展之一,通过构建找矿模型能够将所有的信息特征进行有效的组合,而综合信息主要是从目前已知控制的矿床规律然后再结合目前所了解的将要勘测的矿床的地质特征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将找矿标志信息进行优化和重组,最终构建一个完整的模型。
因此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其特点是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以及客观性,目前在找矿过程中综合信心找矿模型的建立依然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模型的建立时必须要满足其三大要素,分别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因此在构建模型时除过这三个之外还必须建立综合数据集合、综合表示集合等。综合信息模型的建立要以矿化现象以及控矿因素为目标,将各类信息之间的关联全面分析和总结,继而才能够建立与目标矿床相适应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1.1地质模型
后二道沟的铜金矿床其地层是三面井组,矿体的位置主要在酸性接触体的外接触带等;岩浆岩是成矿作用的前提条件,其岩浆岩的侵入规模与矿体的产状关系密切,一般的断裂后者叠加的区域其矿体更加有利于形成;控矿构造为矿体的形成提供运输通道和容矿的空间,该矿带的矿体均储藏在和构造的间隙、岩体外接触带、间层构造裂隙等;矿体特征的形态和矿体的规模,矿体主要呈现出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等,其倾向和走向的倾角范围分别是45-65°、315-365°之间,以铜金矿为主,分析发现其矿体的埋藏深度较浅;其有益组分是铜、金、锌、铅等,其伴生的组分是银矿和钼矿。围岩中有矽卡岩化和硅化,褐铁、黄铁矿化,碳酸盐化以及孔雀石化等热液蚀变情况,而这些信息同样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1.2地球化学模型
经地球化学物探方法勘测出该矿区多金属特性非常明显,由此可知其是多金属成矿非常有利的区域,然后再经1:1万的土壤地球化学物探进行测量合格圈定,发现其AP2、AP3等异常区的成矿前景最优,化学物探的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矿石主要成分是金、铜、锌和铅,其中伴生矿元素种类除过银和钼之外还有汞、砷、铋、锡等。
在AP2区中,其区域的面积为0.65km2,呈不规则的带状,因此出现非常明显的元素叠加的情况,其中最主要的三种矿物为铜、金和锌,勘测强度非常高但是分布比较不规则。经钻探工程对勘测分析结果进行查证,结果在该区域发现7个铜金信铅矿体,分别呈N、W形状分布,和异常带的走向保持一致。在使用地球化学物探查明其性质异常之后,便能够结合原生异常和元素异常较为准确的判断矿体的具体产出位置。
1.3地球物理模型
地球物理模型构建的原理是矿体和围岩之间存在电阻率、极化率和磁性等的差异来进行的,我们对AP2地球化学物探检测异常的区域进行物理物探来对深断面进行机电检测,结果发现有多个铜金矿多金属矿体,其各个矿体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均异常(电阻低,极化高),经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勘测发现该矿体的埋深约为140m,同时对北部地区进行激电检测,结果发现有较小面积的异常区,由此表明该区域内也是多金属矿区区域。
二道沟铜金矿床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可以将其简单的总结为,极化率高、电阻率小、磁异常强度大等特点。使用地球物理物探方法利用不同物体异常强度大小、结构上的区别而表现出的物理异常特征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的结果能够用来为矿体的位置预测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一般的如果某区域同时符合视极化率超过3.0%,视电阻率超过300Ω?m,磁异常大于300nT时,那么该区域便很有可能是矿体的准确位置。二道沟所采用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如图3所示。
2矿床的成因探讨
2.1成矿构造的背景
该矿区位于兴蒙造山带和克拉通道的南部位置,成岩成矿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时期的山带运动的作用,早先是中亚时期的造山带作用,然后到中新生代的环太平洋动力体系影响。中亚造山带是克拉通板块和塔里木-西伯利亚板块移动碰撞所形成的,因此矿体大多呈NE和NW的挤压破碎带以及断裂构造,再加上中新生代各版块之间的俯冲作用形成了叠加和岩浆热最终形成矿体。而破碎带和断裂间隙便成为了储矿构造。由此可知二道沟的金铜矿区是在成矿作用和碰撞造山两种作用下产生的。
2.2成矿的三要素
成矿的三要素分别是热能、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该三要素对于矿床的构成和矿模式的建立意义重大,因此也是矿床研究的主要内容。
热能在成矿的过程中能够改变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样能够促使各元素之间快速发生反应,使得矿元素的活化迁移速度加快,因此被称为是矿床构成和矿流体运动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二道沟的金铜矿区均产于岩体外的接触带或者附近,因此可以得知矿体发热产出与岩浆的侵入息息相关,矿体的形成也受到岩浆所携带的热能进行控制,矿床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所造成的岩浆热。
成矿物质的来源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成矿物质的研究可以得知矿元素富集的原因,另外还能够帮助建立矿模式。成矿元素在岩体和地层中的高密度聚集是成矿的主要原因,然后在岩浆等热液的作用下,富集矿质元素形成矿流。在二道沟的铜金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主要是三面井组、岩浆岩、地幔物质等
成矿流体是一种处于临界状态的成矿溶液,其中的成分包含有卤素、易挥发成分和成矿元素,大多情况下都是代指的成矿溶液。岩浆的特性是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和水分,岩浆受到地壳运动的作用力会从从下层、中层地壳向上层的地壳进行运移,在此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而这种热液便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
3结束语
在找矿的过程中首先对目标矿体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根据所了解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物探信息建立一个综合信心找矿模型,在二道沟铜金矿区的找矿过程中便通过建立该种模型并查证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春华,路来君,毕明丽,王淼,赵国磊.吉林白山地区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J].世界地质,2010(01).
[2]徐万臣,单晓莹,刘敏.朝阳二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04).
[3]刘志远,徐学纯.辽东青城子金银多金属成矿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找矿远景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