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本为依托,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获取和解读信息是指学生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它是其他三种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阅读 获取信息 思考 政治生活
  以突出能力考查为核心的高考改革并未脱离教材的学科知识体系,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大纲明确考察学生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四种能力的考察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是指学生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它是其他三种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高考文综卷中的政治试题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均以情境材料的方式呈现,尤其近3年高考政治试题的材料阅读量呈增加趋势。这一切都使从基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教材、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的工作迫在眉睫。个人认为这些能力完全可以在使用教材资源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升华。政治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实践:
  一、确定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教材。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最佳时间是文理分科以后,这是因为从主观上讲:文理分科后的文科生在态度上更加重视政治课的学习,有了学好政治课的渴望。在能力上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顺利完成了从初中到高中的过度,初步具备了阅读教材和逻辑分析的能力;从客观上讲,文理分科后所学教材为必修2《政治生活》,学生做题的训练量在增加的同时更加贴近高考,《政治生活》的教材结构和所训练试题的特点也决定了此时最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培养学生阅读教材、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二、重视目录和前言,按照《政治生活》的结构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看书要从阅读目录和前言开始。通过阅读目录让学生初步把握《政治生活》全书结构分为4个单元、9课、24框、4个综合探究,使学生对这本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政治生活》的前言也就是起始课应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编写结构及如何阅读这本教材。以前言中第二部分为例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层次阅读教材:
  1、重视单元结构图表及序言,整体把握单元的内容和意义。《政治生活》每个单元的起始页都有本单元的序言和结构图表,这既是进入单元学习的钥匙又是一个单元的总结概括。培养学生阅读图表和序言可以培养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培养学生宏观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2、明确课题和导言,寻找课与课的联系。课是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课题提炼课文的中心,通过阅读每课标题能够把握每一课的中心意思,《政治生活》的课题中往往能够反映本课的主体,《政治生活》的第二课题目是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共四框,分别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通过阅读框题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政治参与的四个内容。因此,把各个框题“串联”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每课标题下的导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课与课之间联系的纽带。例如第二课的导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要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身边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了解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感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这段导言承上启下的作用显而易见,直观的表达了我国国家性质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之间的联系。通过阅读这段导言,学生认识到我国国家性质的决定性作用,政治教师可以把这段导言作为总结第一课及开启第二课的钥匙。
  3、了解框题,明确每框的价值导向。《政治生活》的教材框题采用复合结构,有突出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导向。例如“第二单元所有框题分别为‘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四个框题题目中提出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和政治观点,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很大,教师一定要解读框题题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4、把握每框题中三目之间的关系,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炼分析信息的能力。《政治生活》每个框题均有三目构成,全书72目,三目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第一目为情境导入,纵观全书,每框的情境材料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等。每段情境材料下设两到四个问题不等。由于这一目中不包含知识点,教师授课时往往会忽略此部分内容,殊不知这一目是每个框题的关键。高考政治题的情境材料无非也有文字、图片和表格组成。如果能让学生自习阅读第一目的情境材料并思考回答其所附问题,那么每框题都是对高考题型的演练;第二目为情景分析,它往往是每个框题的核心部分,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有些部分在情景回歸中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在这一目中,以辨析、评价、归纳等多种有效手段,分析情景,让学生经历“过程”,让学生对情景进行思索,主动进行学习。在这一目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时要指导学生探究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实现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阅读此部分内容提炼关键信息可以回答第一目所设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第三目是情境回归,除了进一步阐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之外,它主要的功能是对教材进行情感升华、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出理智科学的价值判断。
  三: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1、区别不同字体,分清主次
  每框题正文书写采用宋体字和仿宋体字两种字体。宋体字部分,呈现了教学的基本内容;仿宋体字部分,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机会,是承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环节。例如:辅助栏目──主要安排了三类:一是名词点击,解释相关学科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正文。二是相关链接,提供文字说明、图示说明、扩展性说明、解释性说明、引申性说明等。三是专家点评,侧重于理论上的剖析、归纳、演绎。宋体与仿宋体这两部分内容密切相关、相互呼应、浑然一体。活动框的设计反映了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既致力于提供基础性知识,更着力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知识的过程。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体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分清课文主次。   2、抓住关键语言,掌握重要知识点
  所谓“关键语言”,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实质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重读关键词的方法,暗示学生要抓住这些知识的重点,或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对关键词画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笔把关键词加以突出。例如第二课民主管理的框题中发展基层民主党的意义里有以下关键词“重要内容、最有效的途径、最为广泛深刻的实践、重点工程”,把握了这几个关键性词语就会很容易地把握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事半功倍。
  3、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当一个概念以很繁杂很冗长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中时,可以引导学生划分句子成分。例如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教材上如此描述“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让学生抓住其中主干成分即“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性质中对这一组织功能的描述性语言有哪些,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样一来,一个冗长的句子就以清晰的面目呈现在学生面前。
  4、有针对性的读,对课文进行递进式思考
  教师教学中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可以精心预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有取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采取递进式提问的方法,例如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乃至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围绕中心问题,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四、 归纳整理地读,把握清晰的知识脉络
  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
  政治课文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了该段的段落大意或观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时,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自己用精练的词句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这样,学生对这一整段的内容就大致清楚了。课本在知识的叙述上,有时对一个问题的讲解往往要从几个层面或从几个角度进行。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逐层地深入理解。注意以一些标志性符号和词语划分段落层次,例如“標点符号中的分号、同时、既……也…….、首先……其次……再次等。”
  2、对比分类,区分易混知识点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课本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才不容易出错。比如,《政治生活》第二课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有各自的方式和意义,阅读教材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类似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辨别,并设计表格让学生对比分析。
  阅读教材是做好高考准备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能力的第一步,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也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政治生活》教材为载体,扎实推进培养学生阅读使用教材资源是使学生获益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每当听到学生拖着声音唱读课文时,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感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教学。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课标明确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事实上,由于诸多原因,语文的教和学都存在朗读弱化的现象。本人认为,准确反复的朗读,能加深所学内容的印象,达到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从而,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并且把“上学”称为“读书”,我想就是这
期刊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统一的双面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的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开端和恰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显然十分重要,但课堂教学结束的方式也十分必要和重要,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忽视一节课的结束部分,然而我个人认为其实一堂课的结束环节非常重要,它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思想品德
期刊
[摘要]优秀的学生作文往往是真实生活的客观反映然而纵观当今学校的作文教学现状,发现学生缺乏的正是这种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体验、感悟的自发性,故而获取的作文素材甚微。本文谈谈如何使作文材料鲜活起来几种途径。  [关键词] 作文材料 作文教学 鲜活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学生要选择新鲜的材料来写。一篇作文成功与否,所选择的材料是否新鲜、灵活至关重要。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云:"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
期刊
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在那段时间所经历的心理煎熬。忽而高兴,忽而难过,忽而跳跃,忽而坠落,正如自己来回的在天堂和地狱中过往。我的傲心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被一点一点的消磨,我的意志也正是在那段时间一点一点的被磨练地坚韧。没有人可以想象那段时间所过的生活,而我也只有在自己独处时才拿出来品尝那段时间的酸甜苦辣,正是那段酸甜苦辣的生活使我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有所成长,使我才真正的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使我真正意
期刊
【摘 要】:除了对知识本身的興趣之外,师生感情的沟通程度,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成功心理学指导下的“忽悠”技术给我们师生的教、学相处所带来的优化作用。  【关键词】:忽悠 激励探索 艺术 转折 后 30%学生 成功心理
期刊
课程改革前的应用题教学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也就是从已知的两个条件能推出什么问题,或者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而新课程改革后的解决问题的教学则更注重创设具体的、真实的情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那么这两种教学方式到底哪一种更适合学生呢?  我认为课改前的应用题教学模式化、固定化,不能反应儿童的生活背景,不能反应现实生活的重要题材,另外学生解应用题的过程变成了套例题的过程,方法比较单一
期刊
摘要:德育课教学目的育德,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德育教师应该热爱教师职业,以教书育人为荣;热爱德育教育,明确为什么而教;关爱学生,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所有的学生;要善于与学生交流;要平等的与学生交流。上好德育课前提是热爱。  关键词:德育 热爱 关爱  经常听到同行们议论:现在的学生难教,德育课就更不好上。难题如何化解?根据从事德育课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做好一项工作,热爱是
期刊
在带过很多次起始年段的孩子后,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孩子在进入初中校门之初,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对数学也是非常感兴趣,但是总有部分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了。我们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会陷入看似热闹,学生也积极参与互动,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事实上,很多老师早已意识到,课堂的有效,关键是学生学的有效,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首要的任务,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数
期刊
摘要:环境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习惯的改变也使一个人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课程给了我们更多人文性关怀,我们变得更智慧成熟,成长中多了自信、自强精神,多了自主创新意识,增强了动脑、动手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成就 学生的明天  一个新的历程都有它崭新的独特魅力。新课改的实施,会让大多数学生欣喜若狂,也许开始他们仅仅是处于好奇,但时间终会证明这一改革措施的正确与否。结果,也的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跨文化交际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及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时间观念、餐桌礼仪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如今,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英语教学不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