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改善全身麻醉苏醒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采用隨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地佐辛注射液镇痛,对照组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镇痛。比较2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苏醒镇痛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043,P=0.044)。观察组苏醒镇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后在常规苏醒镇痛方案基础上加用地佐辛注射液的镇痛效果较好,可在短时间内明显减轻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缩短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苏醒后躁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会对血压和心率造成较大影响。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镇痛;地佐辛注射液;疼痛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临床研究证实,瑞芬太尼麻醉后可引发患者产生疼痛过敏,同时可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若增加镇静镇痛药物的注射剂量,可导致患者产生依赖性,延长术后恢复时间;若病情严重还可导致患者于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伤口难以愈合、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等情况[1]。地佐辛属阿片类受体拮抗类药物,具有较理想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可明显减轻苏醒期疼痛,有效防止躁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9(2.38±0.82)d;年龄19~77(41.46±6.9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8(2.41±0.62)d;年龄19~75(41.71±6.86)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静吸复合麻醉,通过静脉推注咪达唑仑注射液0.05mg/kg、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15mg/k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2.0mg/kg实施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给予2%七氟烷吸入+瑞芬太尼0.2μg·kg-1·min-1静脉泵注,缝皮结束后停止给药。手术结束后,观察组通过微量泵给予地佐辛注射液0.2μg/kg静脉泵注,对照组通过微量泵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静脉泵注。2组药物均10~15min输注完毕。
1.3镇痛效果评定标准优:患者自述无任何疼痛感,睡眠未受到任何影响,各项治疗计划顺利进行;良:患者自述存在程度轻微的疼痛感,VAS评分1~5分,睡眠未受到或略受到影响,各项治疗计划顺利进行;差:患者自述存在明显的疼痛感,甚至难以忍受,VAS评分为>5分,睡眠受到严重影响,各项治疗计划不能顺利进行。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苏醒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苏醒镇痛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X2=4.043,P=0.044)。
2.2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VAS、HAMA、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VAS评分、HAMA、HAMD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
2.3干预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干预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
2.4疼痛持续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
2.5苏醒后躁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苏醒后躁动事件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X2=4.043,P=0.044)。
2.6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苏醒镇痛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X2=5.192,P=023)。
3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主要是由于苏醒期疼痛导致,属行为和意识分离的一种精神状态,该类患者通常会有躁动、兴奋、定向障碍等表现,且还会有不适当行为产生,导致伤口出血,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伤口裂开,造成手术失败,或发生其他意外伤害。如何对全身麻醉苏醒期阶段的疼痛进行控制,已成为近年来临床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苏醒镇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VAS评分、HAMA、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干预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3]。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后在常规苏醒镇痛方案基础上加用地佐辛注射液可在短时间内明显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缩短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苏醒后躁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镇痛效果、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且不会对血压和心率造成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赵艾,任伯岩.术前麻醉诱导及术后苏醒期父母陪伴对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焦虑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0,42(03):283-285.
[2]龙旭,刘祥麟.地佐辛注射液对全身麻醉苏醒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0):82-84.
[3]李质永.地佐辛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10):1-2+5.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镇痛;地佐辛注射液;疼痛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临床研究证实,瑞芬太尼麻醉后可引发患者产生疼痛过敏,同时可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若增加镇静镇痛药物的注射剂量,可导致患者产生依赖性,延长术后恢复时间;若病情严重还可导致患者于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伤口难以愈合、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等情况[1]。地佐辛属阿片类受体拮抗类药物,具有较理想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可明显减轻苏醒期疼痛,有效防止躁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9(2.38±0.82)d;年龄19~77(41.46±6.9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8(2.41±0.62)d;年龄19~75(41.71±6.86)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静吸复合麻醉,通过静脉推注咪达唑仑注射液0.05mg/kg、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15mg/k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2.0mg/kg实施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给予2%七氟烷吸入+瑞芬太尼0.2μg·kg-1·min-1静脉泵注,缝皮结束后停止给药。手术结束后,观察组通过微量泵给予地佐辛注射液0.2μg/kg静脉泵注,对照组通过微量泵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静脉泵注。2组药物均10~15min输注完毕。
1.3镇痛效果评定标准优:患者自述无任何疼痛感,睡眠未受到任何影响,各项治疗计划顺利进行;良:患者自述存在程度轻微的疼痛感,VAS评分1~5分,睡眠未受到或略受到影响,各项治疗计划顺利进行;差:患者自述存在明显的疼痛感,甚至难以忍受,VAS评分为>5分,睡眠受到严重影响,各项治疗计划不能顺利进行。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苏醒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苏醒镇痛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X2=4.043,P=0.044)。
2.2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VAS、HAMA、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VAS评分、HAMA、HAMD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
2.3干预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干预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
2.4疼痛持续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
2.5苏醒后躁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苏醒后躁动事件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X2=4.043,P=0.044)。
2.6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苏醒镇痛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X2=5.192,P=023)。
3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主要是由于苏醒期疼痛导致,属行为和意识分离的一种精神状态,该类患者通常会有躁动、兴奋、定向障碍等表现,且还会有不适当行为产生,导致伤口出血,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伤口裂开,造成手术失败,或发生其他意外伤害。如何对全身麻醉苏醒期阶段的疼痛进行控制,已成为近年来临床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苏醒镇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VAS评分、HAMA、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干预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3]。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后在常规苏醒镇痛方案基础上加用地佐辛注射液可在短时间内明显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缩短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苏醒后躁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镇痛效果、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且不会对血压和心率造成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赵艾,任伯岩.术前麻醉诱导及术后苏醒期父母陪伴对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焦虑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0,42(03):283-285.
[2]龙旭,刘祥麟.地佐辛注射液对全身麻醉苏醒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0):82-84.
[3]李质永.地佐辛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