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由“教师教”变为“自己学”。只有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找出善于挖掘学生兴趣的课堂设计,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阅读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感悟和思考中,审美情趣得到培养,获得思想启迪。
关键词: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导”;窥规全文;理清脉络;赏析佳处;升华总结;实现迁移
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课文的阅读教学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在感悟和思考上受到思想教育,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是为了不教,科学、艺术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并将其渗透于阅读教学的整个流程,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捷径之一。设计有效的导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相机诱导”。何时“导”?如何“导”?笔者认为必须遵循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律,科学地处理好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讲究阅读教学的艺术性,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好“导”的方式与时机。
一、 导文题,窥规全文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浓缩的精华,透过文题,可窥视文章的主体结构及主题,“管”中窥“豹”,亦可略见一“斑”。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以人物、地点、事物、事件、中心为题占绝大多数,在阅读中,应利用题目与文章的内在联系,把握揭题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能较好地总览全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本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在文本教学时,教师如果抓住主要线索教学,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教师在板书课题后,可利用教学课件设计这几个问题:
(一) “飞”是什么意思?“夺”是什么意思?“泸定桥”是什么样的“桥”?
(二) 红军战士为什么要“飞”过泸定桥?怎么飞?
(三) 红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怎么夺?
以上三个问题完全依托课题进行设计,利用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课文学习的兴趣较浓厚的时机,创设疑念,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积极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二、 导文路,理清脉络
文路即作者的思路。当要求学生理清文章层次时,教师应辅之以适当的引导、点拨,顺着作者的思路,理清脉络,可避免在总体理解全文时,误入歧径。如学《将相和》,通过解题后,利用对题目理解后在头脑的中留下的印象,抓住契机进行引导。利用班班通多媒体设计课堂教学:
(一) 解释“和”的意思。(和好)
(二) 讲解“和好”是经历“和——不和——和好”的过程。(板书)
(三)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四题中三个小标题,哪个小故事点出将相不和?哪个小故事又是讲将相和好?
(四) 要求学生分段,并说出段意。
通过教学,学生领会了本文分段是以“和”为突破口,沿着“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不和)→负刑请罪(和)”的文路。教师的这一点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路。
三、 导词句,赏析佳处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名家手笔。这些课文文质兼美,极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阅读指導既要重视字、词、句、段、篇等知识点的传授,又要重视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还要引导学生赏析名家的妙笔之所在,陶冶情操,获得美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作为语言文字的最小细胞——词、句,有的是段中的关键,有的是整篇文章的文眼,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发掘词、句教学的内涵,不只停留于表面的理解,还应深入其内涵,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草原》一文的第一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老舍先生这句非常平常的话,却包含着极深内容:作者这次是真切实在地看到草原,流露出对草原美景仰慕已久却无缘一游,这次能亲身徜徉在一碧千里的茫茫草原中的激动、愉悦的内心世界。
四、 导主题,升华总结
主题即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贯穿始终。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形式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语文教学使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在感悟和思考中,审美情趣得到培养,获得思想启迪。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各环节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并且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求课文的中心思想。如《穷人》一文是在最后时刻,才显示出渔夫具有同情心的高尚品质;其高大形象才得以完整的勾勒,而桑娜形象却是逐段渗透:勤劳善良→具有同情心→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主题的升华总结,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辅之以得当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五、 导练笔,实现迁移
练笔,是阅读后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应用于作文之中,是阅读教学成败的试金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扩大了眼界,获得了间接的经验,这些知识与经验,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丰富了作文内容,拓宽了表达领域。教师应因势利导,将读中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作文形式使读与写有机结合,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要完成这一迁移过程,就要找准读写结合点实施“导”。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找出善于挖掘学生兴趣的课堂设计,如教《桂林山水》一文第二小节,仿照排比句式,写《家乡的田野》;《穷人》的心理活动描写,仿写《我做错了事后》的心理……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导”的时机与方式是教师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教学机智的具体表现。教学设计的新颖、教学方法的适时变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要因势利导。真正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广开领悟之源,弥深纯熟之功。
参考文献:
[1]江曼华.鼓励探讨多些发现[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6(Z1).
[2]许川萍.优化课堂提问 激发学生思维[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
[3]金桂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新模式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作者简介:
陈永顺,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中心小学。
关键词: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导”;窥规全文;理清脉络;赏析佳处;升华总结;实现迁移
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课文的阅读教学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在感悟和思考上受到思想教育,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是为了不教,科学、艺术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并将其渗透于阅读教学的整个流程,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捷径之一。设计有效的导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相机诱导”。何时“导”?如何“导”?笔者认为必须遵循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律,科学地处理好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讲究阅读教学的艺术性,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好“导”的方式与时机。
一、 导文题,窥规全文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浓缩的精华,透过文题,可窥视文章的主体结构及主题,“管”中窥“豹”,亦可略见一“斑”。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以人物、地点、事物、事件、中心为题占绝大多数,在阅读中,应利用题目与文章的内在联系,把握揭题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能较好地总览全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本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在文本教学时,教师如果抓住主要线索教学,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教师在板书课题后,可利用教学课件设计这几个问题:
(一) “飞”是什么意思?“夺”是什么意思?“泸定桥”是什么样的“桥”?
(二) 红军战士为什么要“飞”过泸定桥?怎么飞?
(三) 红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怎么夺?
以上三个问题完全依托课题进行设计,利用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课文学习的兴趣较浓厚的时机,创设疑念,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积极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二、 导文路,理清脉络
文路即作者的思路。当要求学生理清文章层次时,教师应辅之以适当的引导、点拨,顺着作者的思路,理清脉络,可避免在总体理解全文时,误入歧径。如学《将相和》,通过解题后,利用对题目理解后在头脑的中留下的印象,抓住契机进行引导。利用班班通多媒体设计课堂教学:
(一) 解释“和”的意思。(和好)
(二) 讲解“和好”是经历“和——不和——和好”的过程。(板书)
(三)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四题中三个小标题,哪个小故事点出将相不和?哪个小故事又是讲将相和好?
(四) 要求学生分段,并说出段意。
通过教学,学生领会了本文分段是以“和”为突破口,沿着“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不和)→负刑请罪(和)”的文路。教师的这一点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路。
三、 导词句,赏析佳处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名家手笔。这些课文文质兼美,极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阅读指導既要重视字、词、句、段、篇等知识点的传授,又要重视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还要引导学生赏析名家的妙笔之所在,陶冶情操,获得美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作为语言文字的最小细胞——词、句,有的是段中的关键,有的是整篇文章的文眼,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发掘词、句教学的内涵,不只停留于表面的理解,还应深入其内涵,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草原》一文的第一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老舍先生这句非常平常的话,却包含着极深内容:作者这次是真切实在地看到草原,流露出对草原美景仰慕已久却无缘一游,这次能亲身徜徉在一碧千里的茫茫草原中的激动、愉悦的内心世界。
四、 导主题,升华总结
主题即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贯穿始终。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形式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语文教学使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在感悟和思考中,审美情趣得到培养,获得思想启迪。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各环节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并且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求课文的中心思想。如《穷人》一文是在最后时刻,才显示出渔夫具有同情心的高尚品质;其高大形象才得以完整的勾勒,而桑娜形象却是逐段渗透:勤劳善良→具有同情心→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主题的升华总结,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辅之以得当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五、 导练笔,实现迁移
练笔,是阅读后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应用于作文之中,是阅读教学成败的试金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扩大了眼界,获得了间接的经验,这些知识与经验,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丰富了作文内容,拓宽了表达领域。教师应因势利导,将读中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作文形式使读与写有机结合,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要完成这一迁移过程,就要找准读写结合点实施“导”。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找出善于挖掘学生兴趣的课堂设计,如教《桂林山水》一文第二小节,仿照排比句式,写《家乡的田野》;《穷人》的心理活动描写,仿写《我做错了事后》的心理……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导”的时机与方式是教师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教学机智的具体表现。教学设计的新颖、教学方法的适时变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要因势利导。真正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广开领悟之源,弥深纯熟之功。
参考文献:
[1]江曼华.鼓励探讨多些发现[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6(Z1).
[2]许川萍.优化课堂提问 激发学生思维[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
[3]金桂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新模式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作者简介:
陈永顺,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