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有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新村建设,搞大拆大建或者是形象工程,表面上看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作为我国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学者、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委员指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他说,1999年开始,我倡导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的现代化。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跟我当时的设想是基本上不谋而合的。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设施严重落后,新农村建设当中,以村容整洁作为切入点,确实可以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因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相当大部分由政府的财政支持,这对农民基本生活的改善是有益的。但新农村建设绝不是新村建设,那些片面地让农民拆旧房、盖新房,不仅给农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也将让农民没有钱投入生产,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总理也提到,去年政府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然后在农村道路、水利、电力、广播电视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同时有2879万农户引用了安全水,并且有45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农业政策的目标必须建立在提高农民收入上,这对农民生活的改善是非常实在的。
新农村建设或是其他的农业政策,主要的目标都是建立在提高农民收入之上。但要提高收入,一定要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当然一定要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现代市场固有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的耕地和农民权益会减少,要满足我们对粮食和农产品的要求,农业的生产力也必须不断提高,而现代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也就稳步提高了。
现代农业跟进城务工是农民增收的两个主要途径。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的举措,对此,林毅夫委员引用了去年温总理在两会结束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的穷人经济学家苏尔茨的一句话,“如果能够给农民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生产手段,即使落后地区的农民,也可以点石成金,把农业变成现代的产业。为了解决农民进城务工的问题,国务院在去年出台了一个《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在《意见》当中强调让农民进城以后有平等的工作机会,而且要解决农民进城所带来的子女上学问题和职业培训问题。在总理的报告中也提到。通过这些措施,农民进城的务工的工作环境和机会会增加,而且会更好。所以,发展现代农业跟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就像增加农民收入的两个轮子,当这两个轮子都驱动起来,我相信农民的收入就会有比较快的增长。
除了对农业进行最严格的保护之外,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其他措施。第一,对农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话,在非农用地上面使用公开的招标拍卖,然后拍卖招标所得全部进入到三级政府的财政。政府的财政收入当中,必须用来作为三方面的目标:一是给农民合理的补偿;二是保证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养老的需要;三是用来发展各种社会事业。
林毅夫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农民最需要的项目着手。只要尊重农民的自愿,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相信在中国一定会推动一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或是其他的农业政策,主要的目标都是建立在提高农民收入之上。但要提高收入,一定要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当然一定要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现代市场固有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的耕地和农民权益会减少,要满足我们对粮食和农产品的要求,农业的生产力也必须不断提高,而现代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也就稳步提高了。
现代农业跟进城务工是农民增收的两个主要途径。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的举措,对此,林毅夫委员引用了去年温总理在两会结束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的穷人经济学家苏尔茨的一句话,“如果能够给农民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生产手段,即使落后地区的农民,也可以点石成金,把农业变成现代的产业。为了解决农民进城务工的问题,国务院在去年出台了一个《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在《意见》当中强调让农民进城以后有平等的工作机会,而且要解决农民进城所带来的子女上学问题和职业培训问题。在总理的报告中也提到。通过这些措施,农民进城的务工的工作环境和机会会增加,而且会更好。所以,发展现代农业跟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就像增加农民收入的两个轮子,当这两个轮子都驱动起来,我相信农民的收入就会有比较快的增长。
除了对农业进行最严格的保护之外,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其他措施。第一,对农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话,在非农用地上面使用公开的招标拍卖,然后拍卖招标所得全部进入到三级政府的财政。政府的财政收入当中,必须用来作为三方面的目标:一是给农民合理的补偿;二是保证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养老的需要;三是用来发展各种社会事业。
林毅夫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农民最需要的项目着手。只要尊重农民的自愿,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相信在中国一定会推动一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