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掌握必要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知识;问题情境;时政新闻;思维过程;能力;综合素质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即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2019年11月底,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中考命题将“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举是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改变为了考试而去教、去学的状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思政课课程特性表现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我们需要通过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功能;还要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现状分析
1.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仍存在部分教师未能很好使用课程资源,未能很好根据当地情况充分发掘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情景,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机会较少,未能很好运用情境自然生成知识;部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机械背知识、做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方面仍需加强。
2.学生比较多以影视、体育明星为榜样,存在一定的名利思想,此外还存在以虚构人物为榜样;而以家长和老师为榜样的不够;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优秀人物了解不够,少有学生以历史和现实优秀人物为榜样。这些存在问题都将会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我們需要善于发掘优秀榜样人物的情境素材,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3.近年来初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性,以及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够高,还深受学政治就是靠背诵、靠机械记忆错误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政治学科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都不高。
二、思证课堂创设情境的要求
1.创设情境的思想性、真实性。创设的情境、素材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假设和虚拟;源于真实生活或者社会、国家的真实素材,也可以对生活中在原型素材进行加工整合。要以弘扬社会的正能量为主,不能与主流价值相悖而行,并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背景材料:由于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的寒假注定会让我们终身难忘,2020年4月27日,从高三、初三年级开始,学生们陆续回校上学了,他们是有喜有忧。喜的是:不用听到父母最烦人的啰嗦;做家务不是我的义务,终于可以不需要做家务了;忧的是:假期长胖了,同学、老师不喜欢我了;开学后没得游戏玩了,闷的都不想学习了;网课没有学好,开学后考试很害怕啊……
2.创设情境的时代性、典型性。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分析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最新国内外形势、重点热点新闻等,增强政治认同、科学思维。这就要求创设的情境是发生在当下的事件,是离我们最近的理论阐释对象。老师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透过自己的生活对时事政治有更加切身的体会,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理论素养。如:对2019-2020届学生,创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成就”视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3.创设情境的丰富性、综合性:从主体方面,可以是榜样人物、普通人物的事迹:如钟南山、快递小哥的事迹;也可以是社会、企业发生的各种各类时政新闻;如华为的5G技术成果;或者国家的成就、举措、大政方针等:如:北斗卫星成功发射。从内容方面,可以涉及心理、道德、国情等素材;从地域方面,可以是本市、本省、国内、国际的时政;呈现的形式:视频、音频、文字、讲故事、漫画、图表,或者是真实案例模拟、表演等。创设的情境不是简单、单一的,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应该是多元、有条理结构化的呈现。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谈谈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掌握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技能的形成,而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又会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的,能力也往往会影响知识及形成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因此,学生通过创设的情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知识的掌握必须由“记忆”转向“理解”,并且是深度的理解,克服机械记忆,通过材料、事例促使学生深度理解,才能记得牢,会活用。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教师要以具体、生动的材料、事例引导学生归纳自然生成学科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编写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通过图表比较的方式区分易错易混知识。如:通过中美贸易战中“中兴被制裁”“华为积极主动迎接挑战。”的情景引导学生得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的观点。 (二)创设丰富、多元情境,培养全面、准确提取信息能力。
学生能够全面、准确提取情境的信息,是分析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创设丰富、多维度的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精炼提取信息的能力。真实情境涉及的知识内容可包括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从具体、实例情境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情景不管如何复杂,可以呈现为“现状类(成就及存在问题)”“做法类(正确或错误做法)”“提出目标类”等结构,由这三类情境可以组合为“存在问题 影响”“存在问题 做法”“做法 成就”“存在问题 提出目标”等复杂化情境。
题例:(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材料一:2020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仅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疫情防同步前进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材料二:自2020年1月份以来,受疫情影响,全国一段时间内经济出现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停工停产,一些贫困主体全民团结抗疫或低收入者因无法外出务工,严重降低了全面复工复产收入水平。2020年是脱贫攻堅决战决胜之年,但突发的疫情可能会影响到脱贫攻坚进程。为此,我国在毫不放松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复工复产。题析:材料一呈现的是“做法 成就”: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做法可以提取以下信息: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示了强大的综合国力、治理能力和动员能力;②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③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材料二呈现的是“存在问题 影响 正确做法”;疫情使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停工停产(疫情影响经济)——低收入者因无法外出务工降低了收入水平——影响脱贫的进程;结论得出疫情影响脱贫,是对于学生思维过程考查。只有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有效提取材料中有着内在联系的信息,才能更好的回答设问(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全面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同步前进的必要性。
通过深入浅出的多次训练,让学生明确情景呈现的规律以及情景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从情景中快速、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为解答问题做充分的储备。
(三)以结构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根据结构化的情境,可以创设“体现类”“原因类”“做法类”的设问角度,不同情境可创设同一个设问角度,同一个时政材料也可创设多个设问角度。下面从简单情景逐步到复杂情景的递进形式,引导学生从易到难的全面提取信息,透过表象归纳出深层的观点。下面以原因类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掌握方法。
以2020的时政热点“抗击新冠疫情”为例,“2020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仅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疫情防同步前进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设问:中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定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从材料提炼出取得成就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医务工作者、全国人民)实施呈现不同的做法(正确领导调集全国力量、积极医疗救助)及主体自身具备的特性(制度的优越性等)。同一时政情景,可以设问“我国调集全国的力量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的有什么现实意义?”1.引导学生审设问:这是属于实施某项举措的原因?然后明确清晰答题的三个角度:此做法的重要性;从现状去分析此做法的必要性;此做法的意义。2.引导学生审材料:从材料的主体、存在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取得的成就多角度、多层次找出关键点,3.组织答案,根据答题的方法,把材料所以体现的知识点与设问进行有机整理归纳出意义。
从思维过程推导、逻辑推理的分析,我们引导学生区分分析“结果类”的原因和“做法类”的原因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创设复杂化的情境,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体现类:图表材料题: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我国(下转第22版)(上接第21版)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如下表:
(1)全面归纳材料的表层意思:首先看图表的标题文字提取中心内容——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其次要重点分析图或者表格的内容,以时间变化为线索-纵向比,发现增长或减少的趋势——题例中看到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提高;另外还要是否有同一角度不同主体的比较——横向比,是否存在差距;最后看注释的补充信息;(2)提练观点:整体把握设问和材料反映的现象,注意图表的核心意思及各层意思之间的联系,提炼观点——从“成就”提炼出我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增加“注释”:截止2019年,我国还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不少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低,一些农村危房改造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安全饮水不稳定。引导学生既要看到成就,还要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继续加强做好扶贫工作或者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依然任务艰巨。图表再增加城市居民的收入及增长情况,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存在有差距”的观点。
情境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维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五)优化创设情境,实现方法的内化,促进能力的提高。
以动态化问题情境,促进方法技巧的内化,形成能力。利于同一情境创设多个设问角度,同一设问角度使用不同的设问词。从没有知识限定到限知识角度,从单一主体到多主体,促进学生对分析问题方法、技巧的内化,形成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例:利用情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期间,郭某故意隐瞒境外行程和病情,带来严重后果,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设问一:郭某的行为有什么危害?变式训练1:请运用有关的知识,谈谈你从以上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变式训练2:请用生命和负责任的相关知识对郭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获得知识的渠道是多元、扁平化的,学习的目的不在于仅限于掌握知识,而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社会和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基。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2019,11.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我们教学的启示.
[4]高福平.把时事政治更好融入思政课堂[N].人民日报,2020,4.
【关键词】课程标准;知识;问题情境;时政新闻;思维过程;能力;综合素质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即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2019年11月底,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中考命题将“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举是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改变为了考试而去教、去学的状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思政课课程特性表现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我们需要通过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功能;还要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现状分析
1.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仍存在部分教师未能很好使用课程资源,未能很好根据当地情况充分发掘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情景,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机会较少,未能很好运用情境自然生成知识;部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机械背知识、做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方面仍需加强。
2.学生比较多以影视、体育明星为榜样,存在一定的名利思想,此外还存在以虚构人物为榜样;而以家长和老师为榜样的不够;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优秀人物了解不够,少有学生以历史和现实优秀人物为榜样。这些存在问题都将会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我們需要善于发掘优秀榜样人物的情境素材,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3.近年来初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性,以及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够高,还深受学政治就是靠背诵、靠机械记忆错误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政治学科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都不高。
二、思证课堂创设情境的要求
1.创设情境的思想性、真实性。创设的情境、素材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假设和虚拟;源于真实生活或者社会、国家的真实素材,也可以对生活中在原型素材进行加工整合。要以弘扬社会的正能量为主,不能与主流价值相悖而行,并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背景材料:由于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的寒假注定会让我们终身难忘,2020年4月27日,从高三、初三年级开始,学生们陆续回校上学了,他们是有喜有忧。喜的是:不用听到父母最烦人的啰嗦;做家务不是我的义务,终于可以不需要做家务了;忧的是:假期长胖了,同学、老师不喜欢我了;开学后没得游戏玩了,闷的都不想学习了;网课没有学好,开学后考试很害怕啊……
2.创设情境的时代性、典型性。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分析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最新国内外形势、重点热点新闻等,增强政治认同、科学思维。这就要求创设的情境是发生在当下的事件,是离我们最近的理论阐释对象。老师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透过自己的生活对时事政治有更加切身的体会,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理论素养。如:对2019-2020届学生,创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成就”视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3.创设情境的丰富性、综合性:从主体方面,可以是榜样人物、普通人物的事迹:如钟南山、快递小哥的事迹;也可以是社会、企业发生的各种各类时政新闻;如华为的5G技术成果;或者国家的成就、举措、大政方针等:如:北斗卫星成功发射。从内容方面,可以涉及心理、道德、国情等素材;从地域方面,可以是本市、本省、国内、国际的时政;呈现的形式:视频、音频、文字、讲故事、漫画、图表,或者是真实案例模拟、表演等。创设的情境不是简单、单一的,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应该是多元、有条理结构化的呈现。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谈谈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掌握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技能的形成,而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又会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的,能力也往往会影响知识及形成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因此,学生通过创设的情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知识的掌握必须由“记忆”转向“理解”,并且是深度的理解,克服机械记忆,通过材料、事例促使学生深度理解,才能记得牢,会活用。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教师要以具体、生动的材料、事例引导学生归纳自然生成学科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编写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通过图表比较的方式区分易错易混知识。如:通过中美贸易战中“中兴被制裁”“华为积极主动迎接挑战。”的情景引导学生得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的观点。 (二)创设丰富、多元情境,培养全面、准确提取信息能力。
学生能够全面、准确提取情境的信息,是分析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创设丰富、多维度的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精炼提取信息的能力。真实情境涉及的知识内容可包括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从具体、实例情境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情景不管如何复杂,可以呈现为“现状类(成就及存在问题)”“做法类(正确或错误做法)”“提出目标类”等结构,由这三类情境可以组合为“存在问题 影响”“存在问题 做法”“做法 成就”“存在问题 提出目标”等复杂化情境。
题例:(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材料一:2020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仅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疫情防同步前进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材料二:自2020年1月份以来,受疫情影响,全国一段时间内经济出现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停工停产,一些贫困主体全民团结抗疫或低收入者因无法外出务工,严重降低了全面复工复产收入水平。2020年是脱贫攻堅决战决胜之年,但突发的疫情可能会影响到脱贫攻坚进程。为此,我国在毫不放松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复工复产。题析:材料一呈现的是“做法 成就”: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做法可以提取以下信息: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示了强大的综合国力、治理能力和动员能力;②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③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材料二呈现的是“存在问题 影响 正确做法”;疫情使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停工停产(疫情影响经济)——低收入者因无法外出务工降低了收入水平——影响脱贫的进程;结论得出疫情影响脱贫,是对于学生思维过程考查。只有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有效提取材料中有着内在联系的信息,才能更好的回答设问(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全面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同步前进的必要性。
通过深入浅出的多次训练,让学生明确情景呈现的规律以及情景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从情景中快速、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为解答问题做充分的储备。
(三)以结构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根据结构化的情境,可以创设“体现类”“原因类”“做法类”的设问角度,不同情境可创设同一个设问角度,同一个时政材料也可创设多个设问角度。下面从简单情景逐步到复杂情景的递进形式,引导学生从易到难的全面提取信息,透过表象归纳出深层的观点。下面以原因类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掌握方法。
以2020的时政热点“抗击新冠疫情”为例,“2020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仅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疫情防同步前进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设问:中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定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从材料提炼出取得成就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医务工作者、全国人民)实施呈现不同的做法(正确领导调集全国力量、积极医疗救助)及主体自身具备的特性(制度的优越性等)。同一时政情景,可以设问“我国调集全国的力量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的有什么现实意义?”1.引导学生审设问:这是属于实施某项举措的原因?然后明确清晰答题的三个角度:此做法的重要性;从现状去分析此做法的必要性;此做法的意义。2.引导学生审材料:从材料的主体、存在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取得的成就多角度、多层次找出关键点,3.组织答案,根据答题的方法,把材料所以体现的知识点与设问进行有机整理归纳出意义。
从思维过程推导、逻辑推理的分析,我们引导学生区分分析“结果类”的原因和“做法类”的原因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创设复杂化的情境,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体现类:图表材料题: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我国(下转第22版)(上接第21版)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如下表:
(1)全面归纳材料的表层意思:首先看图表的标题文字提取中心内容——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其次要重点分析图或者表格的内容,以时间变化为线索-纵向比,发现增长或减少的趋势——题例中看到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提高;另外还要是否有同一角度不同主体的比较——横向比,是否存在差距;最后看注释的补充信息;(2)提练观点:整体把握设问和材料反映的现象,注意图表的核心意思及各层意思之间的联系,提炼观点——从“成就”提炼出我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增加“注释”:截止2019年,我国还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不少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低,一些农村危房改造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安全饮水不稳定。引导学生既要看到成就,还要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继续加强做好扶贫工作或者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依然任务艰巨。图表再增加城市居民的收入及增长情况,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存在有差距”的观点。
情境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维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五)优化创设情境,实现方法的内化,促进能力的提高。
以动态化问题情境,促进方法技巧的内化,形成能力。利于同一情境创设多个设问角度,同一设问角度使用不同的设问词。从没有知识限定到限知识角度,从单一主体到多主体,促进学生对分析问题方法、技巧的内化,形成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例:利用情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期间,郭某故意隐瞒境外行程和病情,带来严重后果,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设问一:郭某的行为有什么危害?变式训练1:请运用有关的知识,谈谈你从以上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变式训练2:请用生命和负责任的相关知识对郭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获得知识的渠道是多元、扁平化的,学习的目的不在于仅限于掌握知识,而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社会和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基。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2019,11.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我们教学的启示.
[4]高福平.把时事政治更好融入思政课堂[N].人民日报,2020,4.